华严开敷夜神章|第2集|文字MP3|jingkong老法师主讲|台湾华藏讲堂

admin 华严开敷夜神章评论阅读模式

华严开敷夜神章  (第二集)  1986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12-004-0002

MP3下载

 

请掀开经本第七百七十九面第三行,这一会是讲到七地菩萨远行地。上一次我们将善财童子在六地菩萨那边所得的法门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就是前面这两行文,是善财童子的心得报告。经文虽然不长,含的意思非常的圆满。由此可知,他去参学是没有白去,真正有东西得到。依照前面一位善友的推荐、介绍,到七地菩萨,就是「开敷一切树华安乐主夜神」,到这个地方来参访。所以今天这个经文,我们一看就说:

 

【见其身在众宝香树枝条楼阁之内。坐大宝树妙藏师子之座。十千夜神前后围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于前合掌。而作是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行成就增长得一切智。唯愿慈哀。为我宣说。】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一段是说善财童子见到夜神。经文,我们必须要知道它表法的义趣,这是在过去讲席当中都为大家介绍的。这种教学的方法以现代的术语来讲,就是艺术化的教学法,往往它是意在言外。如果是着了文字相,那真是佛就喊冤枉了。所以决定不能执着文字相,特别是这一部《华严经》。譬如我们要以现代考古学家的眼光,经上讲福城,福城到底在哪里,在现在什么地方?你要去找那就糟了,没有这个地方。善财童子是何许之人?你要去找这个人,历史上也没有这个人。再看五十三位善知识,有的是有这个人,有的没有这个人,你找不到。何以这个城,善知识居住的都在南方?你看东方、西方、北方都没有,难道善知识统统集中在南方?所以一定要懂这个意思。南是象征光明,五行南方是属于火,中国人讲五行,古时候印度人也讲五行,所以南方就是光明之方,智慧之方。那个善知识不管他住在哪里,就叫南方,他住的地方就叫南方,他住的地方就叫福城,有福报,他有智慧、有福报。所以福城与南方就是有智慧、有福德的人居住的所在,不一定在东南西北。因此这个南方不是指方向,福城不是指某一个城市、某一个地区,一定要晓得这个意思。善财是谁?善财是有善根、有福德的人,这个人就叫善财。善是善根,财,有福就有财,没有财怎么能叫有福?所以财跟福是连起来分不了家的。就是有善根、有福德的人,这个人就叫善财。所以你也不要去找善财到底是男的、是女的,到底他是什么地方人,不要找,你自己有善根、有福德,你就是善财。所以善财是不分男女老少的,都称之为善财,要懂这个意思。

 

夜神,菩萨这个地位是确定的,譬如这个地方,远行地菩萨,七地菩萨是确定的。七地菩萨太多太多了,凡是七地菩萨都可以用这个名称,它是通称,它不是某一个人的专称。五十三位善知识统统都是这个意思,不是某一个人的专称。所以我们自己修行到某一个地位,都可以用这个名词。在修学过程当中,善财是通名,从初发心到如来地,这个名字是任何人都可以用的,是个通名。好比我们今天讲学生,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叫学生,学生这个名称是通用的。就好比此地讲的善财,是通用的,但是他决定指的是修学一乘法。一乘在佛法里面是真实的,正如同佛在《法华》上所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所以称善财,决定是修一乘佛法,一佛乘,在大乘之上,这才有资格称为善财。像我们现在还不行,现在除非是一心念佛,修净土法门,当生往生,勉强称得上善财。如果不是修净土法门,没有资格称善财,这一点诸位要特别记住。修其他法门,要到明心见性,才有资格称善财。唯独净土法门特别,因为他一生往生,往生就是成佛,一生成佛,所以他能够称得上是善财,真正有善根、有大福德,这是选择这个法门来修学。

 

这是善财到了开敷夜神修行的处所,我们今天讲道场,或者说他的住处,都可以。底下这几行文字是描写夜神居住的环境,环境殊胜就能够想到人的殊胜,这是一定的道理。譬如某个人他住的环境非常幽雅,你就想到这个人一定不是个普通人,一定是有学问、有道德、有修养,这一定可以看得到的,他脱俗,与众不同,所以看境界就晓得这个人。他在『众宝香树枝条楼阁之内』,他居住的房子是楼阁,至少是两层,两层的楼阁,四边有树,宝树围绕,树木很多,可见得风景非常之好,环境好。他坐在『大宝树妙藏师子之座』,「宝树」是形容他座位质料殊胜,我们这个世间一般讲沉香宝座,「座」就是座椅,这是非常好的质料,是大宝树。

 

「妙藏」,我们人间就没有了,藏是含藏。「师子之座」,师子是比喻,只要是佛菩萨的座位,不管他坐在哪里,他那个座位就叫做师子座。比喻佛说法如同狮子吼一样,狮子一吼,百兽脑裂,野兽一听腿都软了,跑都跑不动,牠有那么大的威力。佛说法,降伏一切外道,外道是有口莫辩,这是形容他的威德,所以称之为「师子」,他所坐的地方我们就称为「师子座」。这个宝座必定上面有许许多多的雕塑,这是我们能想象得到的。看我们中国古代,你看帝王他们的宝座,太师椅上面雕的龙、雕的凤,雕得很多东西。但是那个它有藏,藏这个意思有,它里头藏着有很多的意思在里面,不妙。为什么不妙?它不活动。佛菩萨的师子座,它不但有很多这些装饰品在里面,而且这个装饰品是活的,就像我们的电视一样,你看里头人会动,这很妙。不但会动,而且能看到什么?看到过去、现在、未来。譬如我们正在这个境界里,我们想看看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现在里头;看看我们娑婆世界老家,这也现在里头,这才妙!是属于这一类的事物。在过去的确很难想象,而经典里面这些描绘,我们实在是不得不佩服,现在借重科学的昌明、发达,许多东西我们是能够想象得到,能够体会得到,所以比过去人对佛法理解,实在是方便太多了。换句话说,从前人比我们聪明,不藉这些科学工具他都能想象得到,那真正是了不起。

 

『十千夜神,前后围遶』,这是正报的庄严。前面是物质环境,居住处和说他的宝座,当然庄严的太多太多了,举出这两种,这两种很特殊。然后看到法会庄严,「十千夜神」,十千就是一万,这个道场可见得菩萨说法听众之多,有一万菩萨围绕,这些夜神都是菩萨。这是他所看到的依正庄严。『善财童子,顶礼其足,于前合掌,而作是言』,这个几句话是讲三业恭敬。「顶礼其足」,行最敬礼,五体投地行最敬礼。像这些地方我们应当要注意,佛法是从恭敬当中得来的。恭敬绝对不是对一个人,是对什么?对自己的佛性,这是要知道的。那个人我为什么要对他恭敬?那你就错了,是对你的自性恭敬,道理在这个地方。所以世出世间的教学,学生能得多少,全凭他的恭敬心,正是像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老师一样讲,大家一样在听,有的人得利益多,有的人得利益少,甚至于有的人一点利益都得不到。缘故在哪里?如果说是我们程度浅深不一样,那是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学生对老师的恭敬心不一样,这才是真实的。所以你看善财童子无论参访哪一个,一定行最敬礼,这是表恭敬。「于前合掌」,合掌是表一心,所以内外要相应。我们现在见人晓得合掌,心里头还在散乱,表面上是有了,里头没有。十个指头是代表心散乱,十条心合而为一,所有一切妄念统统息掉,我就一心,合掌是代表一心。唯有一心闻法才能够有入处,才能有个悟处,所以它表一心,这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自己合掌,看到别人合掌,一定要把所有的妄念统统息掉,这就是你心地里头合一了。「而作是言」,这是语业恭敬。你看看这一句里头,身、口、意三业恭敬,合掌是代表意业,五体投地顶礼是身业,而作是言是语业,三业恭敬。

 

『圣者』,这是对菩萨的尊称,对菩萨、善友的尊称。底下他所讲的这个话,我们在这部经里面看了几百遍。凡是一句话要重复几百遍,你就要注意,这句话一定非常重要。所以一部《华严经》念完之后,别的经文记不住,这个三句话一定会记得,「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这个三句话一定记得牢牢的。为什么?重复了几百遍,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你参访一个善友,首先你要把你的志愿说出来,人家才能知道。你向人家请教,先说明我的志愿。志愿是什么?志愿要成佛;换句话说,我到这来请你指导我成佛的方法,简单明了。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整句是梵语,除了下面那个「心」字是中国话之外,上面统统是梵语。这个句子的翻译法叫梵华合译,因为前面是印度话,下面是中国话,它一句里头有印度话、有中国话。前面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阿翻作无,耨多罗翻作上,三翻作正,藐翻作等,三是正,菩提翻作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他是发的这个心,一心就是要求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只有一个人,圆教的佛。你看天台判教判四教,藏、通、别、圆,藏教有佛,通教也有佛,别教也有佛,那只能叫正等正觉,不能叫无上。为什么?他上头还有,他不能叫无上,无上只有圆教佛。善财的志向很大,不但要成佛,要成圆教的佛,藏、通、别佛不稀奇,他要成圆教的佛,他发了这个心。

 

在此地我要特别告诉诸位同修,因为我在此地讲经的时间也不长,我这次回来大概只有三个月,三月底又要出国。出国到国外期间很长,回来时间很短,可是我要把重要的东西告诉大家。在整个佛法教义里面来说,正觉,凡是见思烦恼断尽了,就可以称得上正觉,所以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都可以称之为正觉。要以圆教菩萨来讲,七信位以上的就称正觉,从初信到六信还不能称正觉,只能称个相似觉,相似位,不是正觉。正等正觉要见性,至少要破一品无明,四十一品无明他能够分破一品以上,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正等正觉。所以圆教就是初住菩萨,从初住到等觉都叫做正等正觉。藏教的佛还没有到正等正觉,只是正觉的位置,藏教佛比阿罗汉高,阿罗汉等于七信位,上头还有八信、九信、十信,所以藏教的佛还没有到初住。通教在初住,别教在二行位,十住上面是十行,第二行位,所以统统是属于正等正觉,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要想成就圆教的佛,依照本经教义上来看,全都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意思就说得很清楚了,你要作藏教佛、作通教佛、作别教佛,可以不到西方极乐世界,行,他方世界可以,可以成这种佛,要成圆教佛就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你看到本经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是哪些人?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个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包括了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别教的佛,统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去干什么?去成圆教佛。如果我们把这个门道要是看清楚,这部《华严经》给诸位说,现在就圆满了,说来说去就是这么一桩事情。我们今天死心塌地念这句阿弥陀佛直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换句话说,你是直捷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直捷成圆教佛。别人他还要拐弯抹角,不晓得修到什么时候,修到哪个世界,最后还是跟着普贤菩萨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这个直接就去了。你看哪个快?要懂这个道理,否则的话我们的《华严经》就白念了。

 

我跟诸位说过,我信净土是念了《华严经》才相信的,才死心塌地相信,我就是看出经上所说的这个门道。我也晓得善财童子他修的什么法门,他念阿弥陀佛,他是专念阿弥陀佛,这是我上次跟诸位讲过。专修净土法门,五十三参就是教给我们修念佛法门的方法,你一定要有这个认识。因为我们念阿弥陀佛,我们现在还没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还要活在这个世间,既然活在这个世间,还有许多人,还有许多事,你不能不接触、不能不应付。应付这些人、事,就是五十三参,告诉你怎样去应付他。每天应付这些人与事,不但不违背你修学的功夫,反而对念阿弥陀佛有大大的帮助,帮助你快速的得一心不乱,帮助你智能增长,福慧双修。这么厚的一册《四十华严》五十三参就是教给我们这些,所以这部经是与我们现前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修学法,它不是空谈,非常的踏实。

 

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就是菩提心,我们通常讲菩提心。菩提心里面包括了三个条件,其实这三个是一体,就是有体、有用。第一个是「直心」,在《观无量寿经》里面,佛称它叫至诚心,所以直心就是至诚,诚到了极处,这个心叫直心,也就是真心,这是菩提心的本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一定要在生活当中用至诚心,对待任何一个人,对待任何一物,对待任何一桩事,我们都要用至诚心,决定不用妄心,你这才叫修菩萨道。如果你说他对我是假心假意,我怎么可以对他真心?那就是说他愿意堕三恶道,我为什么不堕三恶道?这就迷惑颠倒。他迷我不迷,他堕落我不堕落,他用假心假意对我,我真心真意对他,我修我的直心,修我的至诚心,这个重要。所以诸佛菩萨对待一切众生,决定是用真心,清净平等,无有分别执着,这是我们应当要效法的。不但佛法讲,连儒家也是以这个为基础。你看在《大学》八目里面,它也讲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诚意、正心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菩提心。诚意就是刚才讲的至诚心,直心。正心,儒家把它归纳成一条,佛法把正心开作两条,那就是什么?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受用的清净心,这是自己享受,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保持自己心地清净,清净就是禅定,就是《弥陀经》里面讲的一心不乱,这是自受用,自己的享受。对待别人是大悲心,对别人慈悲,对自己清净。所以佛法里把它分作两个,自己享受的,别人享受的,分作两个,儒家把这两个合而为一叫正心。诚意、正心,由此可知,诚意是体,正心是用,心起作用。在三种菩提心里面讲,直心是体,深心、大悲心是用,是起作用。

 

心发了,一定要学,就是如何来运用,把你的菩提心应用在生活上,就叫做菩萨,《四十华严》这部经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用心。所以善财童子就提出这个愿望,第一个我已经发心了,但是我不知道如何把菩提心应用在生活上,应用在生活上就叫做修行。底下就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下面『云何修行成就增长得一切智』。这个句子跟前面几位善友有一点不相同,前面善友他提出的话是「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可是意思是一样的,话讲的不一样,意思相同,所以底下这一句就是「云何修菩萨道」。前面跟诸位说过,所谓道是存心,存心叫做道,表现在身口事相上就叫做行,所以你里面存心叫道。我们应该如何存心?菩提是觉,存心就是觉悟之心,就是觉而不迷,使我觉悟之心(觉心)能够应用在生活上,对于一切人事物样样都能够觉而不迷,这就叫菩萨行。可见得这个经对我们是大有用处。他在此地,这个句子也颠倒了,他第一个是问菩萨行,第二句才问菩萨道。但是,总而言之就是这么两个问题,千经万论也就是讨论这两个问题。

 

他既然说的话不同,当然这个话里头也有意思,我也要把这个意思给诸位略说说。菩萨行前面说过,但是也有许多同修前头没听到。所谓菩萨行就是菩萨戒,所以《华严经》与《梵网经》有密切关系。在整个佛法,古大德的判教,就是一乘法,一乘的经典只有三部。你看佛经这么多,有大乘、有小乘,属于一乘法只有三部经,第一部是《华严》,第二部是《法华》,第三部是《梵网》。虽然都是一乘经,《华严》与《法华》叫圆教一乘,《梵网》是别教一乘,又不一样。所以同是一乘,里头又有差别。《华严经》包括了整个佛法的理论、修学的方法,以及从初发心到成佛每一个层次的境界,都说得清清楚楚。经太大了,我们现在这个精装本是五大册,很不容易受持,就是重心抓不到。我们现在是明白、晓得了,一个是菩萨道,一个是菩萨行,这两桩事情非常非常重要。可是散在全经里头,你没有办法掌握。没有办法掌握,你就没办法学。

 

好在什么?《梵网经》把菩萨行跟菩萨道把它归纳,归纳成两卷,这太方便了。上卷是讲菩萨心,菩萨怎么存心;下卷是菩萨怎样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些事相,菩萨行。我们在《梵网经》里面所看到的,上卷就是「菩萨心地」,里面跟我们讲三十心十地,因为它是一乘经典,所以它从初住讲起,前面也讲了十信,所以实际上它所讲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是五十一个位次,菩萨他们是如何用心的。《梵网经》下卷,诸位都晓得是戒律,就是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那是菩萨行。菩萨行无量无边,十重四十八轻是纲领,每一条里头,如果讲它的境界,都是无量无边,那是纲领。《梵网》就是指导我们修菩萨道、学菩萨行的。这样一来,我们读《梵网经》就可以了,何必再要去念《华严经》?恐怕你拿着《梵网经》不会用。变成什么?死在戒条里面,那就糟了,你不会运用。我们读了这个经你才会用,使我们能够活活泼泼的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把我们整个的生活变成了菩萨的生活。一天到晚起心动念是菩萨心,就是菩萨道,每天一切的造作是菩萨行,现实的生活就是《华严经》的境界,华严境界变成我们实际上的生活行为,这叫真修行。如果我们修行与生活脱节,那是大错特错,何况这个行门它是以念佛为主。所以在《华严》里面能够体会到这层意思,这个经才真正能念得通,真正有益于现前的生活,这是我们修学大经不可以不知道的。

 

它第二句话,「云何修行成就增长得一切智」。行是行为,修是修正,因为我们的行为错误,所以才迷惑颠倒,如果能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那你就可以成就增长一切智。为什么?因为一切智是我们自己本有的,智是本有的。譬如这个水,水它在平静的时候像一面镜子,它照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像一面镜子一样,它这个照是它本有的,不是外来的。现在这个镜子不能照了,水不能照了,是水起了波浪。起了波浪,照的作用失掉了。它本能在不在?在,只要它不起波浪,平静下来,它马上就恢复了。所以照的作用是它本有的,起波浪是暂时的,暂时失掉的。起波浪是什么?就是烦恼,就是妄想。你天天在生烦恼,天天在打妄想,就是你那个心(水)在起波浪,起波浪,本有的智慧不能现前。是不能现前,并没有失掉。因为不能现前,虽然没有失掉,但是你现在不得其用,等于是失掉。所以这种失叫迷失,不是真正的失掉,是因为你迷,所以才失掉。或者我们拿水来做比喻,因为它起波浪,照失掉了;它不起波浪,它立刻就恢复了。所以要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这就好比水一样,它照,它本有的,它不是从外面来的;「不觉本无」,好比起波浪,就是不觉本无。我们今天起心动念、贪瞋痴慢,诸位晓得这些烦恼,分别执着妄想,本来无的,本来没有的。正如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清净心里头原来没有这个东西。本来无的我们当然可以把它断掉,本来有的当然可以恢复,这是我们一定要相信的。佛法里面讲信心,要从这个地方建立,建立起自己恢复自性的信心,就是恢复自己真如本性的信心,恢复真如本性就叫成佛,自己一定要有这个信心。在日常生活当中,这讲到修行用功夫,如何用功夫?又要应付眼前一切人事,又要在这个境界里面修清净心,其实就是《金刚经》上两句话,「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才是成就一切智,增长一切智。你心为境界所转,你的智就失掉了。智变成什么?智变成识,大圆镜智变成了阿赖耶识。所以学佛要转识成智,我们要把我们的识变成智,把我们的第六识变成妙观察智,第七识变成平等性智,第八识变成大圆镜智,这是学佛,这是绝对正确的。可是我们今天恰恰好相反,把我们的大圆镜变成了阿赖耶,把我们的平等性变成了末那,末那就是执着,人我执、法我执,把我们的妙观察变成了第六意识,真是糟糕。

 

也许诸位要问,那你叫我一切都不分别,我不分别不就变成白痴了吗?那你就完全搞错了。我把这个展开给你们看看,你们没有用分别心有没有看清楚?明明看得清楚,你不用分别、不用执着,一念不生,你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你的见性见色性。你才起一念分别,「法师手上拿着毛巾」,好了,你马上那个智变成识,就这么回事情。所以叫你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不用分别、不用执着,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外面境界没有一桩不清楚。别人来问,这是什么?这是毛巾。你也分别了?我没有分别。你没有分别怎么晓得是毛巾?你叫它做毛巾,我随你的分别而分别,不是我分别,我没有分别。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没说一句话,所说的是什么?随你们的见解说的,他老人家一句话没说过。《金刚经》上有明文作证,谁要说释迦牟尼佛说法,叫谤佛。真的没说,是随你分别而分别,他自己本身不分别,所以说分别就是不分别。你没有分别?对,你分别,我不分别,我没有分别。但是对你分别跟对我不分别当中没有障碍,无碍,分别不碍不分别,不分别又不障碍分别,这个自在。所以他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看一天到晚释迦牟尼佛也忙得不得了,到处讲经说法,身心清净,一念没生,一句话没说,真正得大自在。这是佛法的生活,一生非常愉快,一点烦恼也没有。所以他永远住在大定当中,就是永远住在一心不乱里,他从来没有乱过,从来没有二心,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释迦牟尼佛跟任何一个人都能相处。这个人我可以跟你相处,那个人不行,你是凡夫,你不是学佛的。学佛的,要破这一切分别执着,一切随缘,无论跟哪个人相处,缘,随缘,而不攀缘。那个人不能相处,我要学佛,我偏偏要跟他相处,这也用错了。为什么?你攀缘了,你已经落在意识里头去,是自然的。所以因缘聚会,不将不迎,我也不排斥他,也不迎接他,一切都顺乎其自然,这就自在。一定要想,这个要离开,那个要得到,这是凡夫心,不容易入道。所谓不容易入道,简单的讲,不容易得一心,在念佛人讲,不容易得一心;在学禅的人讲,不容易得定,当然更不容易开悟;在密里面讲,不容易相应,这也是必须要知道的。这是讲怎么样成就增长得一切智,这是善财童子他要求的。『唯愿慈哀,为我宣说』,这是求菩萨为他开导。

 

底下这一段就是夜神传授他的法门,就是教导善财童子。请看经文:

 

【夜神告言。善男子。我于此娑婆世界。日光已没。莲华覆合。诸人众等。罢游观时。见其一切。若山若水。若城若野。若异国土。如是等处。种种众生。咸悉发心。欲还所住。迷失道路。惶怖不安。我皆密护。令其无畏。为放光明。示以正道。达其处所。令免众苦。宿夜安乐。若有众生。病苦逼恼。于梦寐中。令其安乐。】

 

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是讲安乐行。给谁安乐?是叫一切众生得安乐。这是他菩提心里面的他受用,他做到了。可是这个几句话里面,含义很深。『娑婆世界』,就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日光已没,莲华覆合』,这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日光」、「莲华」是谁?本师释迦牟尼佛,佛出现在世间,这个世间就好比有太阳,佛以无量的智慧来照耀这个世间,指示我们的迷途。现在佛不住世,这就好比太阳下山,佛不住世;菩萨也没有,菩萨也不住世。现在我在国外听说不少,回到台湾来还没几天也听到人家说,说是有人,也有出家的、也有在家的,向大家宣布他是什么佛再来的,是什么菩萨再来的。所以有很多人来问我,他说这个我们可不可以相信?而且相信的人还真不少。你们大家自己想一想,能不能相信?佛在经典里面教诫弟子,决定不可以用神通作佛事,作佛事就是接引众生,决定禁止。为什么?魔也会现神通,魔也会冒充佛、冒充菩萨。

 

现在实在是根本搞得不象话,自己宣布我是什么佛再来的,这是莫名其妙。在从前还没有这种情形,从前是什么?驾乩扶鸾,还不敢明说。扶鸾,这是什么佛菩萨降坛,拿这个来骗人。现在觉得这个还不够,要现身才行,谁是什么佛,我就是。要这样,真正不象话。可是众生还真有那帮迷惑颠倒的,他真相信,真的去拜他去。有的时候他也真的有一点神通,也能知道一些过去、未来,也真晓得,所以相信的人不少。但是你要知道,你好好去念念《楞严经》,你看《楞严经》第九卷的后半卷一直到第十卷的全卷,一卷半的经文,讲五十种阴魔,妖魔鬼怪,他们都可以变现佛菩萨的模样来欺骗众生。我看现在这个世间妖魔鬼怪太多太多了,而且势力相当之大。可是对于佛法能够,就是稍稍深入一点,佛与魔不难辨别,一眼就看穿了。他在你们面前敢说他是什么佛菩萨再来的,他在我面前为什么不敢说?我认识他。所以决定不能相信。

 

佛菩萨、佛弟子有神通,为什么不用神通作佛事?魔会现神通,佛用神通,魔也用神通,使一切众生迷失了方向,佛魔不能辨别,所以佛有而不用。佛以正法教学,这个魔没有,魔没有法子,魔不会正法,不能用正法教学。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从事于教学,这个魔没有办法。如果释迦牟尼佛现一点神通,那魔也会变现,那搞得我们就无所适从。所以诸位要记住,佛门里头没有这个例子。但是要暴露自己身分,可以,只有一种情形,说了就走,这个行,这是真的。譬如他说我是什么菩萨再来的,说了他坐在这里就往生、就走了,这是真的,这个你可以去向他礼拜去;如果说了他还没死,还在,活在这个地方,这是假的,这不是真的,没有这道理,这是大妄语,没有这个道理。我们在《高僧传》、《神僧传》里面看到,人家身分一露,马上就走。

 

这就是现在在末法时期众生福薄,所以妖魔鬼怪出现在世间。这些东西多了,我们就了解这个世间必定有大灾难要来临。我们在古时候历史上所读的,只要世间有大的动乱,必定有征兆,就是有预兆,这个预兆都是有这些妖魔鬼怪出现,决定不是个好事情。将来大的动乱,大的灾难,我想一定是核子战争。一旦核子战争爆发,这些科学家都做了推测,我们这个世界人口大概要死三分之二,大劫难!今天到处看到妖魔鬼怪扰乱正法,这就是一个先兆。

 

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我们现在就赶紧要准备,将来这个大难现前,我们要有一个好去处,有个安稳的地方去,不遭这个劫难,这才是一等的聪明人。什么办法?就是念佛求生净土。诸位要问我,大概要多久的时间?我告诉诸位,三年就成就。真正用上三年工夫,我这个法门修成了,核子大战爆发,原子弹满天飞,你在这里看像放烟火,很好看,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多自在!不受这个劫难之苦。再搞其他的法门,跟诸位说,三年的时间不够,决定来不及。所以一定是放下万缘,专心念佛。如果喜欢别的法门,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学,到那个地方去,一个法门都不缺,学什么都自在,何必在这个地方吃苦头?这是我在此地特别要奉劝诸位的。所以我今天讲经,除了这一本之外,我就是讲《弥陀经》,我现在讲经就是这两本,其他的我都不要,都舍弃掉了,谁喜欢谁就拿去。这个经是修净土法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弥陀经》更不必说了,所以我经也只讲这两本,一定要放下,不然的话不得了。这就是「日光已没,莲华覆合」。

 

『诸人众等,罢游观时』。这是太阳下山晚上了,大家在外面游玩这时候都回去了,能回去好事,有些人迷了路回不去,这个麻烦。这就是比喻我们这些人回不去了,迷失道路,堕落在六道轮回。所以这个句子是说我们现前这个时代,我们见到一切山水城野,『若异国土』,就是不是自己的国土。如果从意义上去看,包括了六道,本国土是人道,异国土是其他的道,天道、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是指这些。『如是等处,种种众生,咸悉发心,欲还所住』。可是怎么样?『迷失道路,惶怖不安』。哪个地方是我们的家?哪个地方是安稳处?六道之内找不到,实实在在找不到,而头出头没生死轮回最痛苦。我们今天到人间来,短短几十年,这个苦暂时的停一下,你就觉得很安稳,你又迷失了,又错了方向。千经万论,无量法门,跟诸位说,是一个迂回的道路,净土是个直捷的道路,能够信得过,那是多生多劫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你一生成就。

 

我上次跟诸位讲的史居士在洛杉矶往生,这是多少人亲眼看到的,预知时至,无疾而终,这一点不假。他是一生在台中跟李老师念佛,专修念佛法门。他听经只听李老师讲经,我到美国去的时候他听我讲经,别的这些法师们讲经他都不去听。听经听一家的,这不乱,一条路,不是两条路。所以他念佛念成功了,是真正回家了。可是诸佛菩萨护念一切众生这个心是平等的,而且是永恒无间断的。佛菩萨虽然密护,可是你不接受,那有什么法子?那就没法子了。自己一定要觉悟,一定要接受,你才能够成功。也有许多同学来问,既然现在有正法、有邪法,邪正怎么辨别?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最简单的区别,正法是叫你身心清净,绝对不会叫你生烦恼,不会叫你起疑惑,这是正法。如果搞得你身心不安,身心惶惶,到处疑神疑鬼,这决定是邪法,那不是正法,正法叫你身心安稳。正法决定不攀缘,随缘而不攀缘,这是正法;邪法是攀缘的,它不是随缘的。

 

佛法自古以来,我们历代高僧大德,乃至于许多道场的建立,都是随缘的。都没有说我今天要建个道场,要搞一个什么计划,要去做的,没有。自自然然合成的,这是佛法。自然合成的,他没有生烦恼,他没有起心动念。像我们这个道场,自然来的。我学佛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动一个念头我将来要建一个道场,我没有动这个念头。他们把这东西搞好了,一定要来找我,找得我没法子,好,我只好接收过来。这一接收过来,一想,不对,那个所有权状送给我,写上我的名字,这把我拉还俗了,本来我没有家,现在又有个家了,这还得了!出了家,现在又回家,不就还俗了吗?所以马上组织财团法人,立刻把它送出去,决定不能够沾染。所以我的确很自在,我的道场,尽虚空遍法界都是道场。如果有一个道场,那其余的都失掉了,你只有一个,你就失掉了。你一个都不要,尽虚空遍法界统统都是,没有一个地方不是的。迷小就失大,这是一定的道理。

 

佛菩萨的教诲我们要相信,可是这个信真难,难信之法。我在讲席当中告诉诸位,我学佛三十多年,讲经在讲台上二十七年,我也只是才相信。你要问我怎么相信的?我讲了十几年的《华严经》才相信的,《华严》里面那个秘密我才把它看穿,才看出来。看出来之后,才恍然大悟,我才相信、才真信了,所以才把其他东西舍弃、放下了。这个我们也要感谢佛菩萨的密护,如果没有佛菩萨神力加持,这个经典摆着看不出来。你们诸位要不信,自己仔细去看看,你能不能看得出来?我今天把它说破了,你一看,愈看愈有道理,你能看出来了;我要没有说穿,你看不出来的。所以看出来之后,才真正恍然大悟。每一个众生,不论他学佛与不学佛,都是三宝在加持,都是三宝在密护,三宝的恩德无量无边,没有法子报答的。

 

『为放光明,示以正道』。这个放光、示现就是诸佛菩萨的教诫。所以诸位千万不要迷信,哪个讲放光了,照相机上照一个人的时候放光了,这东西可以作假的,照相馆里你要放什么光都行,我都可以给你放,现在科技太发达了,不要上当。佛当时在世放光,就是讲经说法;佛灭度之后这个余光,就是经典。我们读诵经典依教奉行,就是佛在放光;我们能够依照经典理论方法来做,就是示现。所以佛法没有奇特,都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是「正道」。『达其处所』。现前就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一心不乱是定,心不颠倒是慧。这个境界在眼前,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如如不动,那就是智慧,那就是功夫,绝不被境界所转。境界对你有没有好处?有好处,增长你的定慧,等于说考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经过五十三次的考验,五十三次他都是增长智慧、增长定功,每一位善知识那里他清清楚楚,他还是念他的阿弥陀佛,没有被他所讲的那些殊胜的法门所动摇。而那些法门他都清楚、都明了,你要请他讲讲,他都讲得出来,自己还是念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受任何影响,增长一心,增长智能。

 

这就是教给我们怎样把这一句佛号念好。修这个法门与任何一个法门没有抵触,不但与佛法里面一切法门没有抵触,与世间里的一些外道也没有抵触。善修的,就是一切顺逆境界里面,佛法、世法境缘里面,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在这个里面就是修一个不动心,就是修一个不为他影响,那你就稳稳当当成就了。如果你在这个里面起一念,「这是正法,那是邪法」,你就错了。法没有邪正,你自己心里头有邪正,你就错了,你的一心就破坏了,你的功夫成片也得不到了,这个吃亏上当的是自己。所以一定在一切境界里头不分别、不执着,别人问,随顺他的境界来解答,自己决定没有起心动念,这才叫正法,才叫正道。

 

『令免众苦,宿夜安乐』。这个比喻就是指我们现前,我们现前是在昏暗,好比现在人讲黑暗时代,在黑暗的时代里面也能得到安乐,就是佛菩萨不住世的这个时代,我们能够得到安乐。另外一种,这就是罪障比较重的,他有病苦。『若有众生,病苦逼恼』,这是业障比较重的。业障有两种,一种是身病,一种是心病,这个两种都是麻烦事情。但是这个两种都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都可以治得好,问题就是你肯不肯相信,你要肯相信,在佛法里头没有治不好的病。首先你要有信心,你没有信心就没法子。怎样治好?消除业障,业障消除,病苦就没有了。无论是生理的病、心理的病、冤业的病,就是冤家对头,冤鬼缠到身上来,那也是麻烦事情,还有宿业的病,真正把业障消除,身心能够得到健康,甚至于残废能够得到恢复,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你一定要相信。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1月13日15:33:0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523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