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老法师:有几种方法可以让正法久住?

admin 菁华开示评论2阅读模式

有几种方法可以让正法久住?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佛告诉我们,末法时期有五种缘,佛法会灭掉。哪五种?第一个比丘,出家人,当然也包括在家的受过三皈、五戒、菩萨戒的佛弟子,对三宝不恭敬,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持戒,不修清净心。原文是不修定,我把它换两个字,不修清净心,佛法就会灭了。

有五种方法可以让正法久住,第一个就是「尊重正教」。正,反面不是偏就是邪,对于偏邪也看得很清楚,一点不迷惑。今天我们广大的社会,真的不尊重正教,我相信不是这个,真正原因是什么?正教没有了,没有人讲,也没有看到,谁做到了?所以不相信。

社会很现实,大家亲眼看到的,每个人都在争夺,是什么?财色名利,这是大家看到的。没有看到一个人远离财色名利,他不要的,没见过。汤恩比博士所说的,他一生研究历史,他看到历史上三个人彻底放下的,没有个人的名闻利养。第一个释迦牟尼佛,第二个耶稣,第三个,大概那个时候他还在,甘地,印度领导和平改革的甘地,这是彻底放下财色名利。

释迦牟尼佛教我们放下,他彻底放下了,我们才相信他。佛陀距离我们远了,二千五百多年,中国历史上记载三千年。三千年以前,我们在文字记载里头看见,看看我们现实环境很难相信,变成什么?那是理想,做不到。这是联合国会友对我做的报告的反应,告诉我,我说的这个是理想,做不到。

所以在今天的社会,如果看不到样子,不可能叫人相信。那怎么办?我们不要求人,求人永远是失败的,回过头来求自己,自己务必要做到,身行言教,一定要把德行摆在第一。你们不干,我真干,我就学释迦牟尼佛,我就学孔子。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孔老夫子真的做到了,没有一个字他没做到,表现在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待人接物,所以人们能相信他。他要只是讲,教人做,自己没做到,谁相信?他的教诲怎么能传给后世?

我们在这个地方得要认真去思考,我是要眼前的小利,还是放弃小利,我要利国、利民、利益天下,这里头产生价值观了,我要干些什么?将来佛教大学、汉学院这里面的师生,我们是用佛陀、孔子的标准做为我们自己修行的标准,我们的愿望才能真正达到,继承传统。培养人才,继承传统,延续传统,将传统发扬光大,利益全世界的众生。释迦、孔子一生过的那个苦日子,有价值、有意义,神人赞叹。

五法里面第二个,「止息瞋恶,人天敬仰」。也就是要有涵养,要修忍辱,决定不能发脾气。历史上多少事情错误了产生祸患,都是因为发脾气。所以忍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课程,一定要认真修学。忍人之不能忍,别人无法忍的,我还是能忍。为什么能忍?佛教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何必认真?一场梦。

世尊当年在世在斯里兰卡讲了一部重要的大乘经,就是《楞伽经》,这部经斯里兰卡没有,中国有。我过去没看过,借着这次的因缘,看到《蕅益大师全集》里头有注解,蕅益大师对这个经的注解。我把它的玄义看完,经文看了一部分,太好了!

这个经的目的就是帮助人放下,帮助小乘、凡夫放下烦恼习气,放下烦恼障,帮助菩萨放下所知障。这两种障碍都放下,这个人顺利成佛了。难怪达摩祖师当年将这部经传给慧可,禅宗二祖,用《楞伽》印心。二祖传给三祖,三祖传给四祖,四祖传给五祖,都是传《楞伽经》,五祖传六祖,换了,换了《金刚经》。

前面是单传,只传一个人,所以《楞伽》不出名。五祖传六祖传《金刚经》,六祖,在他手上禅宗发挥到极处,所以《金刚经》名气就大了。《楞伽》跟《金刚》异曲同工,确实能帮助我们断除一切烦恼习气,真正实实告诉我们,宇宙之间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你能把它认识清楚,问题就能解决。

统统都是假的,为什么不能忍?他坚固执著,我不执著,问题就解决了。两个都坚固执著,麻烦就来了,就造业。业是现在造的,要晓得生生世世惹麻烦,你要不往生净土,来世又遇到,果报就现前。果报不能忍,那就是世世代代从小的冲突变到大的战争,不知道要多少人受害,这就是造成地狱罪业,不值得。真正通达明了的人,什么也不执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不说别的,特别提出来要止息瞋恶。

第三个,「敬事上座」,这就是对于长上要尊敬。出家人在一起,这是释迦牟尼佛定的规矩,先出家的人在前面走,后出家的人在后面走。它不论你世间的地位,年龄、大小、地位它不论这个,它论出家先后。出家之后受戒,不受戒不算,从受戒那天算起,先出家在前面,后出家在后面,它顺序这么排的。

所以两个出家人见了面,知道的,晚出家的一定向早出家的行礼;不知道就要问,你是哪一年受戒的,两个一比较,谁应该向谁行礼,就要做出来。这是中国五伦里头长幼有序,社会不乱。绝不因为富贵贫贱,不是用这个分的,是用戒腊分的,这大家都没话说。

第四个,「爱乐正法」。正法要深入,入得愈深你就会愈欢喜,深深契入,欲罢不能,世间再没有比这个好的东西了,读得欢喜。愈学愈欢喜,愈学清净心现前,求往生的愿心非常恳切,不会退转、不会迷失。

最后一个是「善教初学」。对于初发心学佛的人要照顾,要好好的引导他,他如果真正肯学,就是将来弘法利生的人物。我们发现这个小树苗就好好培养它,将来成为大树。佛法有人承传,必然有人发扬光大,这是兴旺的气象。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四二集)2013/9/15 档名:02-040-0442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8月16日09:30:1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260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