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22集/文字/MP3)jingkong法师主讲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二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4-0022

MP3下载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二十二讲。请看经文: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这段经文佛的意思是说,前面尊者说到的,佛问他可不可以「以三十二相来观如来」,尊者答复,「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我们乍听之下,好像是很有道理,而如是如是里面的含义前面跟诸位说得很清楚,这个意思相当的深,答得非常的圆满,非常的善巧,可是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懂得尊者的意思?当然要是把他这个意思错会了,认为如是如是是答应的话,我想这种人一定是不在少数。如果见地没有到尊者的地步,没有能认识诸法的本源,或者我们换句话说,前面一再跟诸位讲过观照、照住、照见,如果我们用这三层功夫来讲,没有到照见的程度,免不了要发生误会,诚恐似是而非。何以故?说三十二相,里面就含着有修福的意思,三十二相是福报,如来应身具足三十二相,世间转轮圣王也具足三十二相。佛就说:若是以三十二相来观如来,转轮圣王岂不就是如来吗?佛反过来一问,这是唯恐中下根性的人产生误会,这个地方是世尊的大慈大悲,善巧的教导,「佛陀悲心太切,诚恐学人未能圆悟前意」,不能真正了解前面所讲的意思,「而堕入似是而非。」这个事情,「必须尽空诸相」,所谓尽空诸相不是说把外面这个相灭掉,那就错了,而是什么?不执着,心对外面一切诸相全无执着,连佛的三十二相也不执着,你这个清净心中完全没有外面诸相的落谢影子,这叫尽空诸相,「剿绝情识」,情识是妄念,内不起妄念,外不攀缘诸相,「方足语于性相一如」,这样才可以讲性相一如,到性相一如当然见相就是见性。前面须菩提尊者答的如是如是,意思在此地;换句话说,须菩提做到这八个字,如果没有做到这八个字,那就怕发生误会,怕发生堕在似是而非的见地里面,那就是铸成大错。

 

「佛说如义,是令体认一真法界」,这是经里面一再讲诸法如义,目的是要我们体认一真法界,「除其分别执着而无我。故当自审,分别否,执着否。」我们自己要认真的去审查、去反省,我们有没有分别、有没有执着,如果我们还是有分别、有执着,自己要明白;换句话说,自己要认识自己。古德常讲聪明人有自知之明,我们自己有没有自知之明?如果我们的分别执着还没有放下,我们没有到一如的境界,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要向一如去进展,这才是真正的修学。自己没有到这个境界,自以为到这个境界,这是佛法里常讲增上慢人,不但对自己的修行,就是对自己研究教理来讲,也造成很大的障碍。分别执着去尽,才能够照见诸法一如,才能够体认一真法界。如果我们心里面还有一个念头,「我现在已经到诸法一如,我已经体会到一真法界」,诸位想想,你是不是真的离开分别执着?没有。为什么?因为你心里面还有一个一真法界,还有一个诸法一如;换句话说,你的分别执着依然未断。这个境界极其微细,是我们真正发心修学的人不能不注意。

 

再看底下所说,「倘有微细分别执着,便是业识」,八识用事,既然是八识用事,「何云观相即是观性乎!」这句话非常重要,真正是一语惊醒误会的人。换句话说,观相即是观性,须菩提尊者可以这么说,圆教初住以上的人可以这么说,观相就是观性,在净土法门里面证得理一心不乱的人可以这么说。如果你还没有证得理一心,你还没有到圆初住的境界,换句话说,你依然有微细的分别执着存在,你还是业识用事,没有能够转识成智,要转八识成四智才有资格说观相即是观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起码够讲这句话的资格是圆初住菩萨,我们没到这个程度学不得。如果可以学,释迦牟尼佛在此地就不说话了。万万学不得,程度不到。

 

「一如平等,唯有诸佛方能究竟。」有资格说一如平等是圆教初住菩萨,为什么?因为初住菩萨已经破微细惑,初住菩萨破一分根本无明、证一分清净法身,清净法身就是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所以他有资格说。从初住到如来果地有四十一个阶级,所谓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从初住往后这个修行逐渐逐渐证得,到如来果地是究竟圆满。所以开始证得一如平等是圆教初住菩萨,证到究竟一如平等那是如来果地。像这些地方我们不可不知,不能够误认,不可以高抬自己,要晓得自己在某一个程度、某一个境界当中。好比走路一样,我们现在走到什么地方,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能观所观,分别执着业相宛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还有能观的自己,有个我在,有一个所观的一如平等的境界在,由此可知,你是不是真正到一如平等?没有。为什么?因为你有能所,你有分别,你还是有执着,你有能观的分别,有所观境界的分别,有能观的执着、有所观的执着,那你是业相宛然。换句话说,这种境界在圆教十信位的菩萨可以说,初住以上就没有了。

 

经里面须菩提尊者他是非常伶俐,懂得佛的意思,佛这么一说,须菩提尊者就讲,『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应两个字,「不应,意思显非绝对不可」,不是说绝对不可。到你证得平等一如,见相就是见性,所以不是绝对不可。「若情识已空」,那就是转识成智,「有相等于无相,无相何妨有相」,是在这个境界里面。情识还要在,业相宛然,那相不是性、性不是相,因为你有分别、你有执着。几时你真正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才是性相一如,法法平等。这是这一段经文里面重要的意思。所以解得诸法一如,必须要泯尽诸相方可。总而言之,佛说一如平等,其目的是教人一异都不可以执着。经文底下就是世尊为我们说了四句偈,在此地做一个总结,请看经文: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六尘里面只说了一个「色」、说了一个「声」,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说了两个字,其余的就省掉,统统都包含在两个字里面。换句话说,如果以六尘来见我,这个『我』代表什么?代表真如本性,音声想来求见性,这个人是『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可见得这个「我」就是如来,如来是本性的称呼。这个地方用一个『色』字,当然就近处来讲就是指前面的三十二相;『音声』是指说法,我们不要说释迦牟尼佛天天说法,就是现在在般若会上,佛正在这里讲金刚般若。这就是说明,离文字相,文字相是色相;离言说相,言说相是声相;离心缘相,其余的统统包括在心缘相,这样才能够见如来。见如来,禅家讲的明心见性,净土宗人所说就是理一心不乱,才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着了相,着相就是以色相见、以音声求,这样的人实在不在少数。表面上看起来他也很用功,每天在经教上去研究、去钻研,不辞辛苦,天天到讲堂来听经,为什么?求佛法,从音声里头求佛法,从经本色相里头求佛法,完全用的是分别心、用的是执着心。求佛法的目的是要见法身,是要见性。由此可知,他这个方向完全走错了。佛在此地一句话点醒我们,这个人「行邪道」,为什么?不是见性的道路,见性的道路非尽空情识不可,要把情识分别执着断得干干净净。为什么?相是由心变现出来的,自性清净心里面是真心本性,它的真实相是无相无不相,体决定无相,作用能够现相,它不断的现相,相与无相只要我们不去分别执着就可以。这是前面一再说的,不可以执着一,不可以执着异。一是无相,一是讲体,为什么不能执着?因为你说无相,它又会现相;你要是执着有相,相没有一定,相是剎那剎那在那里转变的,因此相与无相都不应该执着、都不应该分别,这就叫正知正见。如果有一丝毫的执着,那就不是正知正见,那就叫法执、我执,怎么能见如来!佛一再给我们说,教菩萨通达无我、无法,无我执、无法执,晓得真正的无我,前面说过三心不可得,这是明明说出无我执所以然;又说诸法因缘生,明明说出无法的所以然,如是通达,那叫真正的通达。请看下面的经文,这是讲「离空见」: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

 

假如你有这么一个念头: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来看看这段经文所说的大意。「前面经文已经破转轮圣王的福相,恐怕我们听了发生误会,以为证性不必修福」,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来不以具足相见故』,表面上说的是具足相,实际上里面含着有修福的意思,因为具足相是从修福而来的。可是前面经文偈子说过,「以色见我是行邪道」,怕的是你听了这首偈子,「恐误会见如来必须灭相」,佛这么一说,经如此说,这两种误会就可以离开,两种误会就没有了,所以这段话在此地非常的重要。「说具足相,就含着有修福的意思。」换句话说,佛告诉我们,不可以起这么一个念头,「不以具足相,就能得无上菩提」,如来不以具足相故,他就得无上菩提,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

 

「得无上菩提」,这个句子里头有很多意思,我们在此地简单跟诸位提一提。第一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真如本性里面确实是清净寂灭,但是不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假名,这个假名是有的,这个假名的建立,在我们凡夫境界里面名句文声都是属于不相应行法。但是佛所建立的假名就不然,前面也曾经跟诸位介绍过,佛是从诸法如义当中建立的,所以他所建立的假名,把它看作《百法》里面不相应行法,那就错了,为什么?因为他是从无分别无执着,法法皆如。无法不如当中说出来的。说到无上正等正觉,当然就有「佛」的意思,佛是觉义。佛,你看一般经论里面解释,佛有自觉的意思,佛有觉他的意思,佛有觉行圆满的意思。既有佛的意思,当然也具足「如来」的意思。唯有如来,如来是从性体上的称号,唯有性体才是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无上菩提含的有这些意思。

 

「说得菩提」,经文里头特别着重这个得,说得菩提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菩提「正为引起发菩提」,下面一段经文就要讲到发菩提,这个正是「藉果明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如来的果地,藉如来的果地来说明菩萨修行的因地,藉果明因。前面经文说过,「法与非法皆无,方是发菩提」;此地「得发并说,显得经文前后照应」。仔细去看,意思非常的圆满,读经像这些地方我们要格外的留意。这个「得」字对前面的「观」字,我们把它比较比较。「观,不应取相」,观是修行的功夫,我们从观照、照住、照见,乃至圆照,都是观的功夫不断的往上提升,也就是不应取相的功夫愈来愈微细,愈来愈清净;「得之一字,则不应废相」。你看看这是不取相,这是不舍相,可见得对于一切相不应该取,也不应该舍。如果你舍了,废了相、灭了相、舍了相,试问问你有没有取?你还是取了。你在一切法里面取相,是错误的;一切法里头不取相,把这个相废掉,你也是取了一个非法相。取相是取法相;一切都舍掉,你取的是非法相。不应取相是法相、非法相都不应取,有相不取,空相也不取。「修观之道,重在见性。」我们目的是见性,念佛人目的是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见性。

 

从经文里面显示,佛教给我们「福慧双修,能得无上菩提」,这句话要牢牢的记住,不能够偏在一边。「相与非相,福与非福,二边不着,为正观念也,是名一如。」福慧双修,给诸位说,福慧是同时的。从什么地方修?你要是作意去修,我一定要去修福修慧,试问你是不是起了分别心?你是不是起了执着心?换句话说,你福慧都没有了。福慧究竟要怎么修法?那就是你晓得离相,不执着相,不应取相,就是慧;不废一切相就是福,我们从早到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懂得这个道理,那就是福慧双修。不晓得这个道理,世间人只懂得修福,没有慧,所以不能得无上菩提。二乘人懂得慧,他不修福,为什么?他只晓得不应取相,他连这个统统不要了,所以他也不能得成无上菩提。唯有菩萨明白事实真相,既不取相也不废相,所以他能够见性,能得无上菩提。因为相与非相,相是有相,非相是空相,福与非福他二边都不执着,在这个境界里头,是与非里面,是相非相,是福非福,他二边都不起分别、不起执着,相与非相一如,福与非福一如,以此推之,无有一法不如。这种观叫正观,这个念叫正念,常说的正念现前。请看底下经文,这是「结显正义」: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

 

佛叫着须菩提尊者,你假如要作这个念头: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

 

前面讲要离一切相,你要是生了这个念头,发菩提心的人他说『诸法断灭』,佛警告我们:

 

【莫作是念。】

 

你不可以做这个念头。

 

【何以故。】

 

为什么?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这是要记住的,佛法『不说断灭相』。这里面的意思很深,也说明前面世尊一再恳切教诫我们所以然的道理。经上说「汝若作是念」,一直到「说诸法断灭」这一段,是说明上文「作是念」之所以然。从「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说断灭相」这一段文,是说明上文「莫作是念」之所以然,这段文是属于结显正义。这个「发」字是紧承具足相而来的,因为具足相是修福而成的。怎么个修福?修福乃是广修六度万行。

 

「因为前面说诸法皆空,以显平等真如实相妙体」,意思在此地,佛讲的这些道理,无非是显明平等真如,实相妙体,「恐未达意者又执着空见」,这个麻烦,「将谓证菩提不须具足相好」,会发生这种误会的人确实是有。古德说:「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无见如芥子许。」这个无见就是空见,就是此地讲的又执空见,给你说万法皆空,好,你就执着空。芥子是芥菜子,太小了,一点点大。为什么说宁可以执有见如须弥山?不怕,因为「有」的病好治,「空」的病难治。他执着一切都有,你们诸位想想,这个人至少他虽然不能够见性,他不会做坏事。为什么?他会相信因果有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不敢做坏事,他会努力去修善,就是有分别执着这个心,他取作善,他还能够在三善道去受果报。要是堕到恶取空,他就麻烦了,为什么?他什么都不相信,连因果报应他也不相信,于是他就放荡不羁,什么样的恶事他都敢做,他以为没有果报,这样的邪知邪见必定引起无量无边恶业,将来没有法子避免阿鼻地狱的果报,佛来了也救不了他。诸佛菩萨对于执有见的人可以救,对于执空见的人无法可救,道理就在此地。特别是般若经里面最怕的是你起无见,就是堕在空见里面,所以世尊一再反复给我们来做说明。

 

在这个地方我们能够看得出来,「凡是说理说到精深处」,也就是说到最要紧的地方,「切须细辨」,要仔细去辨别,不容许有一点差误,为什么?不然,「势必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走入邪道而不知。是以学佛以亲近善知识为第一急务」。诸位特别要记住这一句,学佛要亲近善知识是第一急务,没有善知识的指导,要想不差不错、不落在邪道里面,实在是很难很难。可是说到善知识,古人常讲善知识可遇不可求,你到哪里找去?我们怎么办?我在此地提供大家一点意见,我们可以私淑古圣先贤,末法修学不可不知,这是我给诸位提供一点浅见。真正的善知识他绝不会标榜自己,说「我是善知识,我是一个真正有修有证的人」,他不可能说这个话。再告诉诸位,真正的善知识是自谦而推崇他人。你要是不相信,你可以看看《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每一位善知识自己都很谦虚:我只懂得一门,八万四千法门我只懂得一门,其余的你问我,我都不晓得,你去请教那些诸大菩萨,向他们请教如何发菩提心,怎样修菩萨道。这些话乍听起来好像他客气、他谦虚,实在都是说的真实话,真正善知识决定不欺骗人,句句都是实言。如果我们能够遇到,有这个福报能够亲近,对于自己的修学大有帮助。要讲到当生成就的佛法,亲近善知识更是不可缺少。

 

善知识难得,尤其是在末法时代的今天。今天这个时代自我宣传、自我标榜,太多太多了,到底谁是谁非、谁邪谁正,简直叫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处在这个时代怎么办?譬如过去我们想亲近善知识,还有一个途径可循,就是找那些闭关的人,找那些住茅蓬的人,那是真正的善知识。如果自己没有大彻大悟,没有能够明心见性,他一定到处参学,他怎么敢安安稳稳去闭关、去住茅蓬?他不敢。古人常讲,「赵州八十犹行脚」,赵州和尚八十岁还要行脚,到处去参学。为什么?没有见性。所以闭关的人、住山的人不必再到外参学,那就是大彻大悟的人,真正善知识。可是今天这个标准靠不住,为什么?这个人一出家剃了头,他就想去闭关,他就想去住山;换句话说,这个标准已经失掉。我们苦了!实在不得已,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勉同修们,今天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私淑古圣先贤。像从前孟子对于孔老夫子非常赞叹,很感慨的说:我生得太晚,没有能够见到夫子,没有机会做夫子的学生。那怎么办?夫子的著作还留在世间,读夫子的书,请教夫子的那些学生,如同亲近孔老夫子一样,这叫私淑弟子。在我们中国历代,在佛门里面这种私淑弟子也是常见的。譬如蕅益大师出家学佛,莲池大师已经过世,他对于莲池大师非常仰慕,莲池大师不在世了,大师的著作流传在世间,他就师法莲池大师,依照大师的著作来修行,为莲池大师的私淑弟子。我们今天可以效法古人,采取这个途径。

 

做学生也相当不容易,师法一个老师,目标一定要见性,没有见性不能出师。譬如我们世间做个木匠,你跟木匠做学徒,几时做的东西很象样,跟老师做的差不多,才可以出师,自己去开个木匠店;做的东西不象样,那就不能离开老师。做个学徒要出师得三、五年的时间,佛法要出师是要见性,不见性不能出师。换句话说,不见性就不能离开老师一步,这是做学生的态度。那我们要问一问,我们能不能跟这个老师跟他十年、二十年,一直到自己见性为期?这就是我们成功失败的关键所在。

 

我是时常勉励我们的同修,我们要跟一个老师,至少要跟他十年。假如我们是研究《金刚经》,抱定宗旨,在这部经上去下功夫,把这部经的教义、理论、方法、境界要真正透彻的理解,我们在历代《金刚经》注疏的这些诸大德当中选一位,以他为师。《金刚经》一切著作里面讲得详细最透彻的,无过于江味农居士的讲义,那你就可以以江居士为老师,也就是说以这一本《金刚经讲义》做老师。去下十年的功夫,每天参究,熟读讲义,依教修行,一直到明心见性,以这个为期限,这样子你就是江居士的私淑弟子。除这本讲义之外,其他东西偶尔参考可以,一定要以讲义为主,这才是一个良好的修学态度。

 

如果以古人,像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去我们不算太远,这些著作我们很容易得到,莲池蕅益的著作也相当的丰富,我们如果要学,只能在其中学一种,一门深入。我们学莲池大师,莲池大师的著作将近有三十种,我们取其中一种为主。譬如我们修净土的,我们就取大师的《弥陀经疏钞》为主,我们在这一部《疏钞》里面下十年的功夫,大师其余的著作我们可以参看;十年之内,大师以外的、其余人的著作我们可以不看。全心全力跟着大师学十年,奠定佛法良好的基础,将来学出来之后,可以出去参学。参学回来之后,如果有因缘建立门庭,就是自己开个道场,弘扬一门,不要多,这样才能够真正自利利他。譬如我建立个道场,我这个道场讲经只讲一种,学莲池大师,我就讲《弥陀经疏钞》,这一部《疏钞》讲完了,我们从头再来一遍,这个道场就专讲《阿弥陀经疏钞》,行门专门修念佛法门。这个道场诸位想想,岂不就是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个地方所设立的大使馆吗?你主持这个道场,主修这个道场,你就等于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在这个世界阿弥陀佛的代表人,你就是当今此处的阿弥陀佛!法门要一,老师要一个,要一门深入;行门要一,弘传要一,无有一法不专一,一生必定成就。切忌多、切忌乱,一多一乱,一生当中必定是一无所成,那就太可惜了!这是我们同修们一定要记住。

 

我学佛这些年,这种道理我都明了,可是我没有福报,因缘不足,所以一直到今天还是在各地方讲经,哪个人请我讲什么经,我就得给他讲。我会不会讲经?给诸位说,我不会。不会怎么讲?不会就做私淑弟子。譬如我今天给诸位讲《金刚经》,是我有能力讲吗?不是的,我是依照江味农居士的讲义,跟大家介绍这部经典经义。换句话说,我们大家都为江居士的私淑弟子,我们在此地做一个研究讨论,提供我自己修学的一点心得感想,供给诸位做参考而已。我讲《华严经》是我能讲吗?不是的,我讲的是清凉大师的批注。换句话说,我们是清凉的私淑弟子。诸位听我这一说,我的私淑老师太多太乱了。一点都不错,确实是如此,所以我学佛到今天,讲经也讲了二十四年,是一无所成!诸位如果要想成就,不能走我的路子,你走我的路子,将来充其量跟我一样一事无成。

 

如果我们有福报,有一个道场,我早年刚刚学佛的时候对《华严》特别有兴趣,非常羡慕清凉大师,假如有道场,这二十四年当中,把《华严经》周而复始一遍一遍的来讲,我的成就,我们对于佛法的影响,必定有相当的成绩,不至于像今天是一无所成。所以我在各个地方都是劝勉四众同修,如果有福德因缘要提倡一门,一个道场、一部经、一种行门,它就具有特色,建立它特殊的道风学风,不但自利利人,而且影响佛教必定是相当的深远。将来如果我有这一点福分,我一定会这样去做,就是一个道场它有一部经,这是这个道场主修的经典。实在不得已为了应付一些大众,应付初学,配上几部小部经,那是为接引初机,方便初学的。总有一部主要的经典,周而复始,一年到头终始不断,绵绵密密,大家在一起参学、在一起共修,这是在末法时期我们唯一能够行得通的道路。到自己真正有成就了,那你就是大众的真善知识,这也是我们天天在此地祈求的。

 

我们再看底下的意思,「发心」,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法不说断灭相」。「证法身、得菩提,必须福慧双修,悲智具足」,具足是都要圆满,必须于一切法,这一切法的范围非常广大,包括一切世间法、一切出世间法,「一切法不取,不取这是智;也不舍,不舍这是悲」。所以一定要记住,一切法里头不取不舍。不取,不着法相;不舍,不着非法相,也就是不着断灭相,「乃能证得平等一如之法性」,法性就是平等一如,就是真如本性。

 

「若依究竟了义之说,三身皆是非常非断」,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六祖大师跟我们说的「一体三身佛」,我们应当要觉悟。本经凡是说到「如来」,多半指的是「法身」;说「具足相」,指的是「报身」;说「三十二相」,指的是「应身」。「三身非一非异」,三身非一,有三这是非一;但是也不异,为什么?三身是一体,所以它又不异,这三身「非常非断,乃平等一如」。这个意思含得相当的深度。讲到法身,必须要离名绝相,依本寂以修定。诸位要记住,法身理体本来是清净的,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以本来无一物去修定。法身起作用是本觉,本觉就有照的作用;以本觉去修慧,以本来无一物去修定,以本觉去修慧,定慧修功到圆满均等的时候就是寂照同时,就证得法身。法身证得,报身、应化身立刻就现前,才晓得就在这个一身上显示报、应、法身,三身同时现前。如果没有证得法身,报身跟应身不现前,换句话说,三不是一、一不是三;到你证得法身,三就是一、一就是三,这个地方也不能够有一点差错,不能够有一点误会。

 

讲到非常非断、非一非异,底下也有几句来说明。「因其非常,故不应取相;因其非断,故不应灭相。」虽有分别,但是体上没有分别,相上有分别,体上没有分别;作用上有分别,理体上没有分别。「虽有三数,而非三体」,法报应三数,但是体可不是三,体是一。

 

「法身非常」,我们不太容易理解,法身不是恒常吗?怎么说非常?法身非常这个意思「正所谓不住涅盘」,涅盘是清净寂灭,法身不住涅盘,所以说非常。「法身非断」怎么讲?非断是「法身不住生死」,生死是生灭相,他不住生死,他不是生灭相,非断。他不住涅盘,他又不是清净寂灭相,所以非常。诸位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佛所谓的法身非常、法身非断。「须知少有分别执着,便不能二边不住」,可见得二边不住就是经里面常讲的无住涅盘,无住涅盘就是非常非断、非一非异,平等如如,这是诸佛与大菩萨果地上的境界。

 

讲到报身,报身可以分为两大类,「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经上说,报身是从无始以来相续不断,一切诸佛不共之法它能够摄持,众生无尽,用也无尽,所以说常的意思。但是它并不是清净心里头本有之物,因为具足的德用有时候他它又不显,有时候又不现前,所以说它做无常,这就是说明报身非常非断的意思。自受用的报身是什么?不是别的,就是自己内证圆满的根本智与后得智,所以自受用的报身就是智慧之身。他受用的报身又是什么?乃是现相利益众生,所现的相、所起的作用乃是为地上菩萨做增上缘,这是讲他受用的报身。

 

讲到应身,也说为应化身,应化身所谓是恒转法轮,处处随缘,方便相续,像我们念「普门品」,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应身,是三十二类的应身,应以什么身得度,菩萨就方便现什么样的身,他这种随类现身是没有断绝的,所以说之为常。但是也不是真如理体里面所有的,虽具足这个用,这个用要随缘起用,如果缘不具足,作用就不显,所以它又是无常,这是讲应身的常与无常。克实而论,应化身也是无始的,因为应化身为修种种法,通达一切世间俗谛之事,到功行圆满的时候得大自在,所以能随众生的意思。众生有感,佛菩萨能应,众生这个感是有分别执着,是有心的;佛菩萨之应乃是无心,就是无分别执着。也许我们要问,无分别执着何以能应?这个能应乃是菩萨在因地里面所修的大愿大悲熏习所成,所以到时候它自自然然就感应道交,而为一切众生示现应身,道理在此地。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点意思很重要,「通达此理以念佛,便得理一心,必定上品上生,生实报、寂光土。」总而言之,我们要真正在三身非常非无常(非无常就是非断)、非常非断这个意思,要是能够体会到一些,经里面所讲的非一非异这个意思就明了了。换句话说,经上所讲的诸法一如、是法平等,这些意思都能够明白一些。大经里面佛常给我们讲,差别是平等当中所现的差别;换句话说,平等乃是差别当中所现的平等,可见得平等与差别是一不是二,这就显示出一如的意思,也显出非一非异的这个道理。

 

讲到修行,最扼要、最简洁的,确实就是在不取相、不舍相,这部经里面所讲的是不取相、不灭相。凡夫的过失是在取相,二乘的过失是在灭相,唯有大乘菩萨他晓得事实真相是非一非异,非常非断,诸法一如,平等不二,所以才能真正的做到既不取相又不灭相,这就是大乘佛法常说的中道。证得空寂性体,又能够随机应缘,显示他大用无尽,真正能够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依这样的清净心去修一切善法,自然能够证得无上菩提,经里面所讲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换成我们中国的话,就是究竟圆满的般若智慧。所以历代禅家所讲传佛心印,我们在《坛经》里面,六祖开导学人的时候,常说传佛心印的人不过是如此而已,我们如果能够得旨归宗,那就是传佛心印之人。这个理论、这些道理,把它运用在念佛法门上来说,那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圣号之中有金刚般若的观照,这一句佛号是理念,不但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心心相印,与实际理体也是完全相应,所以这个念能念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与禅家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功夫境界完全相同,他的果报生实报庄严土;如果功夫更高一等的,生常寂光净土。

 

江味农居士他老人家一生修学的宗旨,就是在「教宗般若」,他在教理上他是从崇尚般若。而般若实在讲他主修的就是一部《金刚经》,他在这一部经上用了四十年的工夫,换句话说,毕生就在般若法门上下功夫。「行在弥陀」,所以他这个讲义里头处处指归到净土,有他的道理。为什么?他本身在行门上是专修净土念佛法门,在教理上是专攻《金刚经》。换句话说,这种念佛方式是理念,成就特别的高,是我们修净土的人最好的榜样。我们如果真正通达《金刚般若》的教义,把这个教义汇入在《弥陀经》中,那就像莲池大师《疏钞》,每一章、每一段经文后面有一段称理,称理就是与《金刚般若》完全相应的这些道理,所以莲池大师这一部《弥陀经疏钞》可以说是诸佛所说一切经里面之精华。《疏钞》的分量相当可观,如果每天讲一个半小时把这部《疏钞》讲圆满,也得要一年的时间,一年讲一遍,周而复始,哪有不得一心的道理,哪有不生净土的道理!

 

我在台北跟大家一起私淑莲池大师,我们研究讨论《疏钞》,现在才是第二遍刚刚圆满。希望我们将来新道场建立,能够每年讲一遍,这是我们真正的心愿,我这些年来只是口头上提倡,还没开始做,所以大家对我没有什么大的信心,「你天天这么讲,你自己为什么不做?」他不晓得我因缘没有成熟,时节因缘没到。我因缘一到了,你看看,我会做,我会做得很认真。除非是自己不觉悟,觉悟了,没有不勇猛精进努力去做的。

 

今天因为还有一点要紧的事情要待办,所以我们就讲到这一段,到这个地方是一个段落,下面经文重要的是讲到一切法无我,也是讲到这部经经义最重要的所在。我们这部经还有两次就可以圆满,今天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月6日09:00:4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958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