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入门(第29集)刘克雄教授主讲

admin 汉字入门评论1阅读模式
摘要「尊亡与亢。」《后汉书》作「尊无与抗。」声子抗为本字,所从声母亢为借字。《说文》:「抗,扞(ㄏㄢˋ)也。从手,亢声。」苦浪切,古声溪纽,古韵十部。「亢,人颈也。

汉字入门(刘克雄教授主讲) ◎ 2015.8.2 启讲于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编号: 56-181 / 共 32 次讲演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

教授:大家翻开四百二十二页,接着我们昨天讲的,今天我们讲「叠韵通假」。树师,妳念一遍:

学生念诵:(三)叠韵通假

假亢为抗:班孟坚《典引》:「尊亡与亢。」《后汉书》作「尊无与抗。」声子抗为本字,所从声母亢为借字。《说文》:「抗,扞(ㄏㄢˋ)也。从手,亢声。」苦浪切,古声溪纽,古韵十部。「亢,人颈也。从大省,象颈脉形。」古郎切,古声见纽,古韵十部。两字叠韵,故得通假。

假拂为弗:颜延年《应诏讌曲水作诗》:「有悔可悛(ㄑㄩㄢ),滞瑕难拂。」注:「毛苌《诗传》曰:『拂,去也。拂亦作弗,古字通。』」声母弗为本字,声子拂为借字。《说文》:「拂,过击也。从手,弗声。」敷勿切,古声滂纽,古韵十五部。「弗,矫也。从丿乀(ㄈㄨˊ),从韦省。」分勿切,古声帮纽,古韵十五部,两字叠韵,故得假借。

假增为赠:任彦昇《百辟劝进今上牋(ㄐㄧㄢ)》:「增玉璜而太公不以为让。」增,《梁书》作赠。赠为本字,增为借字。《说文》:「增,益也。从土,曾声。」作滕切,古声精纽,古韵六部。「赠,玩好相送也。从贝,曾声。」昨邓切,古声从纽,古韵六部。两字所从声母同为曾,叠韵故得假借。

假信为伸:左太冲《魏都赋》:「其军容弗犯,信其果毅。」注:「郑玄《礼记注》曰:『信谊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说文》:「伸,屈伸。从人,申声。」失人切,古声审纽,古韵十二部。「信,诚也。从人言。」息晋切,古声心纽,古韵十二部。两字语根相同,故叠韵得假借。

板书:亢 抗

教授:第一个例字大家看,亢与抗,其实同学们已经能看出来,它们是什麽关係?

学生:声母和声子。

教授:声母(亢),声子(抗)。以形声字造字的原则,声母与声子之间应该是什麽关係?

学生:同音。

教授:声子它就是用声母,以这两个字为例,亢是它的声母,是这个形(扌)声(亢)字的声母。从手亢声,形声字,这个形声字它的声母就是这个亢。声母与声子之间刚才同学都已经说出来了,它在造字当时应该是如何?

学生:同音。

教授:没错,造字时候当时应该是同音。我们说过,形声字的声子它是以声母为它的什麽?

学生:注音。

教授:等于是注音,音符。所以造字当时这个抗,「从手亢声」,它就读与声母应该是同音,用它来注音。我们说过语言随时间会变迁。形声字的声子,最早造字当时应该与声母同音,由于时间、语言的变迁,这个声子它的读音有时候会跟声母有些改变。但是改变它有一个原则,要麽韵母、韵符变了,保持什麽?保持双声。

学生:双声。

教授:要麽声符变了,保持什麽?

学生:叠韵。

教授:叠韵。所以我们这一节讲叠韵通假。前面我们讲过的双声和同音,记得吗?

学生:记得。

教授:所以这个很容易理解,这裡是一个假借,就是借声母为声子,分析它的声韵我们找出它的反切,声母的反切是什麽?

板书:古郎切

古郎切。声子的反切,我们找出来:

板书:苦浪切

苦浪切。苦,各位同学把四十一声纽表翻开。

板书:溪

学生:溪。

教授:找到苦吗?

学生:溪纽。

教授:在溪纽。要确实帮我找到,都看到了吗?

学生:看到了。

教授:溪纽,你找到苦。再看声母的反切,古郎切,把这个古也在四十一声纽裡面帮我找出来。

学生:见纽。

教授:见纽。

板书:见

声母(亢)是古郎切,声子(抗)是苦浪切,你都已经确实找到了古在见纽,苦在溪纽,它们两个声不相同,韵却都是在几部?

板书:十部

学生:十部。

教授:都在十部,所以这两个字叠韵。这是我们说叠韵声母与声子之间,它们在古韵裡边都同属于段玉裁的第十部,我们说它是叠韵的通假。第二个例子,讲拂与弗。这个例子:

板书:弗 拂

它(拂)也是个形声字,从手弗声,跟这个字(抗)是完全一样。只是典籍裡面它用的是什麽?是声母还是声子?这裡是声母是它的本字,弗是它的本字。在这裡典籍裡面假声子(拂)为声母(弗),这个例子(亢、抗)正好相反,假声母为声子。而道理你只要看它的反切就能看出来,更进一步你反切都不必看,告诉我怎麽看?

学生:声子和声母的关係。

教授:真好。你看到这两个字,你可以不必查《说文》、不必查《广韵》,你马上能够确认这两个字,它们声韵的关係有三种可能,告诉我哪三种关係?第一:

学生:同音。

教授:第二:

学生:双声。

教授:第三:

学生:叠韵。

教授:要培养自己的眼光,你打开古代典籍碰到这种情况,像(弗、拂)这种情况,或者(亢、抗)这种情况,《说文》都不必查,《广韵》也不必查,你就能判断它们声韵的关係,它们可以通假。下一个例子,增与赠。

板书:

告诉我这两个字的关係,这两个形声字统以曾为声母,当然怎麽样?勇敢说出来。

学生:同音。

教授:当然。就是刚才我们说的那三个条件的一个,本来应该是完全同音,之所以后来会变成双声,会变成叠韵什麽原因?说出来:

学生:语言随时间在变化。

教授:语言随时间在变化,但是千变万变,变不开刚才说那个原则,要麽声变保持叠韵,要麽韵变保持双声。这是这两个字很容易理解,声符相同;还有一个名称:

板书:字根

字根相同。形声字的声符称作字根,字根相同很容易你就立即可以断定,它们声韵是刚才说的这三个条件裡面的一个,最早应该是完全同音。这个明白吗?真好。

板书:信 伸

下一个例,假信为伸。我们找的例子是左太冲的《魏都赋》。信:

板书:息晋切

伸:

板书:失人切

信(息)是心纽。伸(失),帮我查一下四十一声类表,

是在审纽。审与心,心与审在古声上面它不相干;「照、穿、神、审、禅(舌音),精、清、从、心(齿音)」,发音部位也不同。所以它在古声上面没有任何关係。看它的韵部都在十二部:

板书:十二部

也就是伸与信属于什麽?叠韵。这两个字字根毫无关係。字根是什麽?刚才才说的,形声字的声符。它不同字根,(信)从人言声,(伸)从人申声,字根不同,但是它语根相同,十二部。因此可以怎麽样?通假。所以这两个字它是语根相同,可以通假。

以上叠韵通假我们举了这四个例,前两个亢与抗、拂与弗都属于同声母、同字根,亢是抗的字根,弗是拂的字根;第三例增与赠,它们是同字根;第四例信与伸是同语根,都是叠韵的关係。

讲到这裡关于广义的文字学,什麽是广义文字学?告诉我。形音义,字形、字音、字义是广义的文字学,也就是说文字学应该包括字形、字音、字义。前面我们所介绍的,到刚才叠韵通假为止,是广义文字学裡面关于字形方面,也就是说的狭义的文字学侧重讲解字形。本来这三个东西字形、字音、字义它是一体的东西,为着讲解方便,所以在大学裡面他们把它分成三科,侧重字形的叫文字学;侧重字音的我们叫它为声韵学;侧重字义的称它为训诂学。

从前面一直介绍到现在的叠韵通假,这都指的是狭义的文字学,也就是广义裡面的字形这一块。因此同学们需要複习一下这个概念,重要是要把概念弄清楚。我们一开始讲的绪论,那个同学们可以自己再複习,文字的重要性种种可以自己複习。而侧重讲六书,六书,告诉我哪六个?

学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教授:六书裡面分四体二用,哪四体?

学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教授:哪二用?

学生:转注、假借。

教授:叫四体二用,也就是最根本一个概念:

板书:

文字,我们最开始给同学们介绍的一个概念,「文」就指用象形、指事创造出的最早的初文,太炎先生称它为初文,还记得吗?

板书:初文

用它创造出来的最早,太炎先生称它为初文。据太炎先生的统计,初文有多少?不到五百个字,四百多个字。再去掉一些还可以减去的,实际上初文数目很少。我们一开始介绍《汉字入门》就跟同学们说,初文这不到五百个,只要认识了这五百个左右的初文,

板书:

()太阳是圆的,()月亮是缺的,()一样东西在另一样东西上面,()上下是指事,像这种最早初文总共不到五百。如果同学们都能够详细认识这初文,然后晓得怎麽样两两组合,重于义的叫会意,重声的叫形声。晓得怎麽样两两组合成会意、形声;所谓字,「字者,孳乳而浸多也」。然后,一开始我就跟各位同学说,中国文字现在五万左右,乍看好像是个庞大的数目,每个字有不同的字音、字义、字形,你觉得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五万个。实际上我们说不必畏惧,只要认识这个初文,之所以我们花比较长的时间讲解前面的象形、指事,记得吗?让同学们确实认识这初文,然后再了解如何用初文两两组合为会意、为形声的方法。现在是五万字左右,哪怕将来再增加几万字,你都逃不过这种方法,我们都很容易驾驭它。

这是我们先排除对着五万字的汉字这种畏惧的心理,我们很容易来驾驭它。而这裡面,会意所创造出来的字并不多,绝大部分是形声,所以形声特别要理解它。季刚先生也说过,这六书裡面形声难以理会,比较麻烦,原因是什麽?我们说过的,形声裡面,他当时造字的时候已经用了假借。你一定要清楚的给我记得,形声裡面他已经用了假借的例字,记得吗?同学们都还能记得。形声裡面之所以季刚先生说不容易理解,就是因为造字当时已经用了假借的方法。所以最明显的例子:

板书:

还记得吗?从示彔声,声符它的字根「彔」,本义是刻木彔彔,跟福禄寿、福气是毫无相干。当时造字我们说:

板书:

假彔为鹿,本来应该福禄寿的禄,他造字应该是这个字,从示鹿声,造字当时他假借这个彔字,代替这个鹿字,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字会很疑惑,它没有福禄的意思、没有福气的意思,就是在造形声字的时候,声符他用了假借。古时候渔猎时代,碰到牠会怎麽样?碰到这个鹿就像什麽?

板书:

学生:羊。

渔猎时代你去打猎,你碰到牠()怎麽样?吉祥,多麽吉祥,因为牠不会伤你,你可以把牠牵回去。羊,吉祥。碰到这个(鹿)?也是很有福气的,所以这个鹿是有福的意思。所以造字的时候,当时他借这个彔为鹿,应该是这样写(),结果他借用这个(彔)的声音,来代替梅花鹿的鹿。

除了这样的推测之外,还有证据吗?学问讲证据,不能臆说。《说文》裡面很多重文从彔的,从彔的很多重文是从鹿,从鹿的很多重文是从彔,《说文》的重文裡面这是证据,我们都说过这个例子。记得,对文字是不可以臆说,臆说会怎麽样?会造成笑话。记得苏东坡跟王安石的故事吗?我一说同学们就笑,那就是王安石臆说。王安石本身学问够大了,古人八大家之一,他又是当时的宰相,他又实行新法,学问够了,可是如果文字上他凭自己来臆说,那就会闹笑话。

这是我们複习一下这个简单重要的概念。记得「文」与「字」,「文」就是用(象形、指事)这两个方法造出的最早的文字,大约不到五百字,是太炎先生统计的;「字」是由它们(象形、指事)两两配合,重义的是会意,重声的形声。到此还有问题吗?同学们,要从心裡面给我点头,不能有一点疑惑,这是根本概念。

我说过,要认识五百个字容易,困难吗?绝不困难,五个字算什麽,很容易的。所以你只要认识这五百个左右,其实不到五百,然后你再了解它的组合方法。这个组合方法我们也介绍过,你觉得难吗?大家都不觉得难。这样的话,认识了这个初文,再晓得怎麽样去组合,以后,刚才我们说,最后那个例子叫叠韵举例裡面,你看到两个声符相同,你就可以不必查《说文》,你就可以不必查《广韵》,也不必查那个四十一声类表,你就马上可以断定什麽?它是同音。同音可以怎麽样?

学生:通假。

教授:同音就可以通假。这是我们用来读古籍,古代的经典通假地方特别多,如果我们明白通假的道理,翻开古代典籍,你就可以说很方便。昨天我们还举一个例,记得吗?《庄子》裡面那一段,「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那是什麽?语根相同的通假。

板书:既使我与若辩矣 汝尔女而你

它这段话,一开始觉得很不容易理解,古代典籍既没有标点,你看到它,「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搞得一头雾水,如果你明白声韵的关係,「若」它就是(汝、尔、女、而、你)这群字裡面,现在用的这个「你」字,以前用汝、用尔、用女、用而。昨天我们还碰到这个字(而),说它是什麽?我昨天感觉到我说那个名词觉得是非常恰当,我都忘记怎麽说的了?说这个「而」跟这些字(汝、尔、女、你)什麽?同一族的。原因,他最后这一段裡面用到这个「而」字,原来「而」你是跟它们同一族的。因此这一段话你把这个字(若),用这群字裡面你认识的汝、尔,或者用现在这个「你」字代进去,都把它代换进去,碰到「若」就用「你」把它代进去,你就像读白话文一样,「既使我与跟你辩(争辩),而你胜了我,我胜不了你,难道你是对的吗?难道我就不对的吗?」然后他又反过来重複说一次,你只要碰到这个「若」,最后还用个「而」字,把它这一族的字,统统用这个「你」字把它代换进去,晓得运用了吗?真好。这就是说明,声韵对我们研读古籍的方便。

我跟同学们不止说过一次,林老师说:「声韵学是开启国学宝库的钥匙」,你很方便来研读古籍,主要是我们字形介绍完,最后讲到叠韵的通假。字形方面从它一开始的绪论,到开始讲解六书,六书裡面我们讲解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到刚刚结束的叠韵通假,主要讲的是什麽?字形方面狭义的文字学。说到这,同学们想想你有什麽疑问吗?我希望在这个很简短的时间,咱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能够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最正确而简单重要的概念。很高兴,有同学点头。

刚才我们说广义的文字学包含三块,哪三块?告诉我:

学生:形、音、义。

教授:对了,字形、字音、字义。到刚才我们讲完的算是介绍字形,而字形以什麽书为最重要?

学生:《说文解字》。

教授:真好。所以你想想真正认识字形,你一定手上要备一本《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我介绍过什麽版本好?

学生:艺文印书馆的。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1日09:32: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766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