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入门(第13集)刘克雄教授主讲

admin 汉字入门评论1阅读模式
摘要教授:记得昨天我们下课前,讲到这个「壶」字,觉得它非常漂亮,捨不得翻过去,留到现在。现在看看它,还是这麽漂亮。

 

学生读诵:郭ㄍㄨㄛ。(甲文①)(甲文②)(金文)(小篆)。郭是城郭的象形。

备注:《说文》:「度也,民所度居也。从回,象城郭之重,两亭相对也。或但从囗。」(按:「囗」、「回」像城郭,甲文上像房屋。)

甲文有作「」,古文字学者以为四屋相对,中函一庭。(引备一说)

典籍所见:(1)外城。《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2)四周之内。《汉书.酷吏尹赏传》:「致令辟为郭。」

教授:这个字,甲文①、甲文②,尤其是甲文②:

板书:

像一个范围,四周有房屋,这是城郭的郭。甲文②就只剩上下有两亭:

板书:

演变到小篆,还可以看得出来。演变到现在的隶楷就看不出来了。原来这四边都有房屋的,古文字学者有认为,当中是个大庭院,四周是四个房子,有点像四合院,当中有个大庭院,有这一种说法。所以我们说,按《说文》的说法是怎麽?「城郭之重,两亭相对」。

我要同学们找一篇文章,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有找到的吗?有找到的,好,给我看一下。「清月映郭」,看到吗?「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然后后面就说到他到山林裡面,晚上,「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舂米的声音,「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僕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这是他一个人在山裡,看到晚上夜晚的景色,听到不远处村墟裡面舂米的声音,跟感配寺裡面的钟声在那好像一答一唱,相间。现在他一个人在这山裡面,他不敢打搅他的朋友裴迪,因为什麽?裴迪方温经,正在读经书,他没好意思打搅他,他就一个人到山裡看到这些景色。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清月映郭,月光照在城郭上。「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看到「寒山远火,明灭林外」。又听到「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晚上舂米的声音,「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僕静默」,就想起以前跟你一起「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然后,「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同学们找到,是吗?多好!希望你找出来,希望你熟读,更希望你能背诵,它像一篇散文诗一样的优美。你看我是几十年前背的,我现在都还不忘它,因为它太美。「清月映郭」,我看到这个郭,就想起清月映郭。我们看下一个字,「弓」:

学生读诵:弓ㄍㄨㄥ。(甲文①)(甲文②)(金文)(小篆)。弓是用来射箭的弓。甲文①和小篆像弓不用时解弦之形,甲文②和金文则像按上弦的弓。

备注:《说文》:「以近穷远。象形。古者挥作弓。」

典籍所见:(1)弓箭。《白虎通.考黜》:「弓矢所以征不义,伐无道也。」(2)製弓者。《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弓是部首字,凡由弓组成的字都与弓矢之义有关,如:张、弦、弹等。

常用词:惊弓之鸟,杯弓蛇影,鸟尽弓藏。

教授:接着我们看下一个字:

学生读诵:矢ㄕˇ。(甲文)(金文)(小篆)。矢是一支箭矢的象形,是弓弩用来射的箭。甲文、金文和小篆上端是锋利的箭头,中间是箭杆,下端是绑有羽毛,是用来固定方向的箭尾。

备注:《说文》:「弓弩矢也。从入,像镝栝羽之形。古者夷牟初作矢。」段注:「弓弩所用之矢也。镝谓『丨』也。栝谓『八』(后面的尾巴)也。羽谓『一』也。」

典籍所见:(1)箭。《孟子.公孙丑》:「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2)发誓。《论语.雍也》:「夫子矢之曰。」(3)陈列。《左传.隐公五年》:「公矢鱼于棠。」(4)直。《孟子.万章》:「其直如矢。」

矢是部首字,凡由矢组成的字,多与箭矢有关,如:短、矩、矫等。

常用词:弓矢,众矢之的,矢志不渝。

教授:好。这两个字连起来看,就知道「弓矢」。前面的弓,甲文①跟甲文②不一样。甲文②是把弦安上去,就可以用来射了。在不用的时候,要把弦解开,免得那个弓身受力太久,会失去惯性。所以不用时把弦解开,就是甲文①的样子,看到吗?我们看到甲文②演变到金文。小篆是从哪裡演变来?同学们看看小篆,跟甲文哪一个像?有同学没说,用手指①。甲文①跟我们小篆很近,这都很容易了解,它就是弓的象形。

矢呢?看甲文。前面是很尖锐的箭头,后面是绑有羽毛,用来固定箭的方向。这个同学们一定奇怪,射箭,那根箭后面一定要绑些东西吗?是的。以前我小时候也玩过,我们自己做。去取一片竹子,然后把它弯过来,还要用火稍微烤一烤,然后再用绳子两头固定,就是一个弓。然后拿一根筷子就当箭射,怎麽射它都乱跑,因为后面没有羽,没有绑上固定方向的。这是矢。「弓」、「矢」两个字合起来看,我们就明白,原来这都是弓和矢的象形文字。我们接下来看下一个字,「刀」。读一遍:

学生读诵:刀ㄉㄠ。(甲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刀是一把刀的象形。甲文、金文、小篆字形略同。

备注:《说文》:「兵也。象形。」

典籍所见:(1)兵器名。《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2)小船。《诗经.卫风》:「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刀作偏旁写作「刂」,凡从刀的字多与刀有关,如:割、刑、剥等。

常用词:刀刃,拔刀相助。

教授:这是个象形,甲文、金文、小篆一直到隶楷,都很容易看出来。

板书:

告诉我刀柄在哪裡?

学生:上面。

教授:这是吧!

板书:

教授:这是什麽字?

学生:刃。

教授:用这种抽象的符号,如果指的是刀最锋利的刀刃,这是指事字。这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刀。下一个字,「斤」。读一遍:

学生读诵:斤ㄐㄧㄣ。(甲文)(金文)(小篆)。斤是斧头的象形。甲文上部是横刃朝左,下部有一条曲柄的大斧头。金文、小篆是从甲文演变而来。

备注:《说文》:「斫木斧也。象形。」段注:「横者象斧头。直者象柄。」

典籍所见:(1)假借为重量。《说苑.辨物》:「十六两为一斤。」(2)斫木斧。《孟子.告子》:「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

斤是部首字,凡由斤组成的字,多与斧头有关,如:折、断、斩等。

常用词:公斤,半斤八两。

教授:斤从甲文看:

板书:

柄,用来砍木头,斧头。那金文呢?就变成:

板书:

这一部分可能是由它()演变来的。由它()再演变到小篆,再到隶楷,现在我们写的斤。如果我们不读《说文》,可能你不会认识斤是一把斧头,以为就是来称重量的公斤。这裡说一斤多少两?

学生:十六两。

教授:十六两。所以我们说半斤八两,一样的意思。好像我们在台湾一斤还用十六两吗?我记得是。别的地方有吗?没有。台湾、闽南一斤还用十六两。现在我们用的市斤是多少两?

学生:十两。

教授:十两。所以度量衡如果不统一的话,彼此来往就有些麻烦,你说的斤十六两,我们这裡的斤十两,他说的公斤不知道几两。所以后来现在用公斤是国际上都通用的。一公斤是多少克?一千公克。它有固定的,所以国际间都可以通行。再下面一个字,「戈」。读一遍:

学生读诵:戈ㄍㄜ。(甲文)(金文)(小篆)。戈是兵器戈的象形。甲文戈字为全体象形,中竖像柲,中长横画一端像刃,直画下端像其鐏,横画一端像垂缨。

备注:《说文》:「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

典籍所见:(1)戟。《楚辞.国殇》:「操吾戈兮被犀甲。」

戈是部首字,凡由戈组成的字,多与兵器有关,如:戟、战、伐、戎等。

常用词:铁马金戈,化干戈为玉帛。

教授:在甲文同学们看,戈这个兵器,右边下垂的是它的垂缨,它本是整体的象形。在《说文》裡面,它说「从弋,一横之」,那就没有把它看成是整体象形。他认为「戈」是从前面我们看过那个「弋」字,再翻回来看看,一O三页是吧?

学生:大本一O一,小本一O三。

教授:这是小本,一O三。

学生:这是新版。

教授:「弋」。看「弋」的小篆,再对照刚才我们说那个「戈」的小篆,有何不同?就差一横,是吗?

学生:是。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1月30日06:06:3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617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