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二次宣讲)第14集/jingkong老法师主讲/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  (第十四集)  1990/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05-0014

MP3下载

請掀開經本第十六頁,倒數第二行,看第四個小段,「明趣」。前面將本經之宗介紹完了,這個地方要講趣,趣是趣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所歸,在於往生極樂淨土,證三不退。故本經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這個一小節是總說。前面宗旨裡面提示我們修行的方法,什麼叫菩提心,怎樣發菩提心,前面都詳細的報告過。一向專念是行法,心發了之後要怎麼樣修,這是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如理如法的修學,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這個法門,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所以十方諸佛讚歎,確確實實如經所說的,它是究竟方便、了義一乘。像《華嚴》、《法華》究竟它是具足了,但是方便並不具足,它的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中下根性的人沒有分,這就是不方便,方便不具足。像小乘、方等有很多方便具足,但是它不究竟、它不能圓滿。什麼叫究竟?究竟一定是圓成佛道。這個法叫我們證阿羅漢果、證辟支佛果、證菩薩果,都沒有到究竟。一定要叫我們能真真實實證到圓教佛果,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才叫究竟。什麼叫方便?方便一定是像我們這樣的人,也可以做得到,這才方便;我們做不到,這就不能叫方便。甚至於比我們程度還差的、業障還重的人,他也行。像這個經上所講的,五逆十惡、地獄眾生,臨終懺悔,一念、十念也能往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圓成佛道。

我們就想真正講到究竟方便,在一切經裡面唯獨此經,除這個經之外,想找一個究竟方便找不到了,方便未必究竟,究竟未必方便。這是圓滿的究竟方便,只有這一部經,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的。不是說別的法門不好,都好,但是要圓滿的究竟方便,這個標準來看只有這部經,只有這一個持名念佛的法門。我們能夠遇到,這是多生多劫善根福德因緣成熟,這是十方如來威神加持,我們有幸能夠遇到。遇到要能夠理解,要能夠堅定的相信它,發願求生,依教奉行,我們才不辜負佛祖,才不辜負自己這一生永脫輪迴,圓成佛道。這個要真正認識,真正的努力修學,這個世間一切法不要再牽掛了。佛教給我們隨緣而不攀緣,一切時、一切處求身心清淨,這就是淨宗的祕訣。處事待人接物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以此功德迴向淨土,那就沒有不得往生的了。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它的殊勝功德利益,在這一段就能夠看得出來。四土,凡是諸佛都有四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但是十方諸佛剎土這個四土不是圓生,四土你只能憑你自己修學的功夫生一土。見思煩惱沒有斷,那只有生凡聖同居土;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無明沒有斷,生方便有餘土;見思、塵沙都斷了,無明也破一分以上,這才能夠生實報土,那真的要看你自己斷證的功夫。唯獨西方極樂世界奇怪,它是一生一切生,譬如說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煩惱一品也沒斷,當然是凡聖同居土。可是雖然生凡聖同居土,同時也生方便土、實報土、寂光土,他同時都生,這是很奇怪的事情。像華藏會上那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生實報土,他也同時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於是西方極樂世界就變成一家。它四土是混合在一起的,四土有沒有?有,雖有,沒有階級、沒有間隔,四土在一起。這是十方諸佛剎土裡面根本沒有這回事情,除了淨宗經典之外(這個淨土三經),其餘的經典裡面你也找不出有這樣的經文,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這是四土一生一切生。更不可思議的是圓證三不退,它都講圓,圓生四土、圓證不退,這個不可思議。

為什麼他方世界學佛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原因就是進得少、退得多。這個事情,不要說是我們在娑婆世界修行,我們就看這一個星期當中、一個月當中,我們自己反省一下,在這一星期,我進步多少,我退步多少,就會發現了。一星期、一月當中,就會感覺我進得很少、退得很多,那你把時間放長了還不是一樣嗎?所以在整個娑婆世界,我們的進展非常非常有限,可是退步是大幅度大幅度的往下墮落,這個怎麼得了?所以不能成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就是他只有進步沒有退步,進步的多少各人不一定,但是總是進步就是了,總不會退就是了,這個因緣也是他方諸佛剎土裡面見不到的。所以這是我們要珍惜這個法門,要認真的修學,不能把它當作兒戲,那就太可惜了。

下面要給我們詳細介紹四土往生的相狀,四土分別介紹,說明兩個世界的不同。「凡聖同居土,《要解》云:此土凡聖之同居,遜於極樂者有四」。我們採取蕅益大師的註解,蕅益大師告訴我們,此土,就是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地球,佛經裡面稱的娑婆世界,地球是娑婆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只講我們現前居住的環境,我們地球上這些學佛的人。這個地方是凡聖同居土,但是要跟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比較,那是差得很遠很遠。大師給我們舉出四段,這個四段也不過就是略說略說而已,細說那說不盡的,不能比!

第一個,此土凡聖同居是「暫同」,暫是暫時同,不是長時期跟你同,暫時跟你同。「二乘證果便入滅」,二乘是阿羅漢、辟支佛,阿羅漢、辟支佛沒有證得果位的時候,跟我們同居,為什麼?他在六道裡頭。但是在六道雖然跟我們同居,還不在我們地球上同居。人家在哪裡同居?在四禪天同居,四禪天裡面有五不還天,是聲聞、緣覺他們居住的地方,他們在那修道。當然他還是在我們六道輪迴之內,如果算六道來講,他還是沒有出去,跟我們同居。這雖然同居,沒有用處,人家高高在第四禪,我們看都看不到、聽也聽不到,雖是同居,等於不同居。可是他要證了果,證了阿羅漢果、證了辟支佛果,他就超越六道,出了六道輪迴,不再在這個裡面,就不跟你同居了。沒有證得之前,暫時跟你同居,證得之後他走了,他不跟你同居了。所以這是暫同,不是永遠的同。「大權菩薩機盡則不示現」,我們這個世界,諸佛菩薩常常化身到我們這個世間來度化眾生,他化身來的時候跟我們同居。像我們在歷史上所知道的,永明延壽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傅大士是彌勒菩薩再來的,布袋和尚也是彌勒菩薩再來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再來的。再說近代,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們應化在我們這個人間,來度有緣的眾生。這個緣就是機緣,緣要是盡了他就走了,他也不跟我們同居了。這些都是講的他同居的時間短暫,不長,暫同而已。這一段是講我們這個世界的環境。

我們再看看西方極樂世界,「彼土同居,則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直至成佛」。人家那個同居是真同居,你到西方極樂世界,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天天在一塊。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所以跟這些大菩薩、等覺菩薩,是平起平坐、把手同行,人家是真的同行,一直到什麼?一直到成佛,成佛還在一起。這個跟我們講暫同完全不一樣,那才叫真正同居土,天天見面,有問題天天可以提出來研究討論。所以跟這些人在一起,你想想看怎麼會退轉!我們這個世界為什麼會退轉?惡緣太多了,在一起的朋友都不是好朋友,都是叫你退轉的,不是叫你精進的。西方極樂世界這些諸大菩薩,他天天幫助你精進,阻止你退轉。

再看第二個因素是「難遇」,第二個不同的地方是「難遇。「雖有聖者,現居此土,不易見聞親近」。我們這個世間真的是有聖人,像唐朝法照禪師在五台山遇到文殊菩薩、遇到普賢菩薩,只是他一個人遇到,別人沒有遇到過。悟達國師,你們念《三昧水懺》,《三昧水懺》的來源,前面序文說得很清楚,悟達國師得了人面瘡,去求迦諾迦尊者,迦諾迦尊者是阿羅漢,尊者與悟達國師有緣他才遇到,別的人遇不到,沒有緣遇不到。我們這個地球上是有菩薩、阿羅漢住在這裡,難遇。「彼土則皆如師友,朝夕同聚」,西方極樂世界,佛菩薩就是老師、同學,天天在一起,這個跟我們這個世界不一樣。

第三是「希少」,我們這個世界聖人太少了,雖是同居,同居的數量不多,「聖者如珍如瑞,希有難逢」。這一點是不難理解的,實在說來眾生愈是有苦難,我們想想,佛菩薩來不來世間?佛菩薩愈是多照顧。多照顧是不是能就把我們這些災難都給免除了?給諸位說,那不盡然。為什麼說不盡然?因為這個災難不是諸佛菩薩造的,諸佛菩薩沒有能力消除災難。災難從哪裡來的?災難是我們自己造的,災難還得要自己來消除。雖有共業,共業當中有不共的別業,這個很合理。大家雖然都遭難,我可以不遭難,這就是什麼?別業。所以佛救度一切眾生,用什麼方法救度?無論是講智慧、道力、神通,總合起來就是用教化,教給你。佛應現在我們這個世間,這是他的神通,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分得度他就示現什麼身分,這個示現身分是神通。像阿彌陀佛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身分不知道有多少,我們不曉得,身分沒暴露。永明延壽,這身分暴露了一次,我們曉得他;豐干和尚這也身分暴露了,我們知道這是阿彌陀佛再來的。他能夠示現一個人身,在我們這個世間也住上幾十年,這就是他的神通;住在這個世間幾十年當中,講經說法教導我們,這就是他的道力、是他的智慧加持我們眾生,以這種方法。有緣的眾生聽到、見到了,即使是後世,後世我們讀到佛祖的經典,讀到佛祖的語錄、文章,這都是有緣。接觸到、看到、聽到了,心裡能夠有感動,能夠有啟發,深信不疑,依教奉行,這有緣眾生,有緣就得度了。所以得度就在共業當中建立不共業,這建立了不共業就是得度了,一定要知道這個道理。

所以自己要不反省、不知道改過。反省,給諸位說,就是我們佛門常講,某人開悟了。什麼叫開悟?開悟就是反省,你每天反省,天天覺悟,反省我今天哪些地方有過失。我的思想錯了,想錯了;我的看法錯了,見解錯誤。我說話錯了、我做事錯了,你能夠每天反省,把自己的過失找出來,這個人開悟了。知道自己這些過失,馬上把它改過來,我明天不犯同樣的過失,這叫做懺除業障,叫懺悔,你業障就懺除了,這是佛教給我們的。不是說天天去磕頭,頭磕破了也枉然;念佛,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你過失不曉得,不曉得就是迷惑顛倒。曉得不能改過來,你也是沒有用處,你的業障不能消除,這個怎麼得了?所以絕對不是說,我們每天拜佛、誦經、念佛就能夠往生的,就能夠改造我們命運、建立別業,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看看誦經、念佛、拜佛的人,遭劫難的多的是,什麼原因?他沒有覺悟,他沒修行。修行就是把思想、見解、行為修正過來,這個叫修行。所以你要不覺悟你修什麼行?我勸同修們,《無量壽經》從三十三章到三十七章這五章經,你好好去念、好好反省,從這個經文啟示發現自己的過失,發現了改過來,這個叫修行。

去年我們印的經本,特別把《感應篇》、《陰騭文》附印在後面,做什麼用?也是幫助大家反省,找自己的毛病,這個很重要。《了凡四訓》幫助我們建立因果的觀念,這個觀念是正知正見。一定要曉得因果報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俗話說「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你真正體認、真正明白了,才會認真去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才會認真去修行。學佛的人多,真正修行的人不多,所以業力轉不過來,共業還是沒有辦法避免。人人都能夠明白這個道理,人人都能夠認真修行,給諸位說,每個人把自己的別業都轉過來,就變成共業也轉過來,這個地區不遭難了。這個功德很大,以自己的福報加持一切眾生。我們中國俗話也說「,一人有福是連帶一屋,我們一個講堂裡頭這麼大,一個人有福報,大家雖然沒有福報要遭難,他這一個人有福報,我們都沾光,我們也暫時可以免難。所以每個人一定要認真努力的修行,要曉得佛菩薩是怎樣的加持我們。決定不能迷信,迷信認為自己不要修行,或者誤會了,我每天念一卷經,每天念幾聲佛號,這就是修行,那叫大錯特錯了。修行是把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修正過來,叫做修行。

我們這邊聖者難遇,遇到了你也不認識,甚至於他給你說法,你也懵懵懂懂,你也聽不清楚。這是什麼緣故?這就是講業障深重,你自己有罪業障礙住自己。那麼消業障怎麼消?這個我在講席當中常常告訴諸位,你首先要曉得什麼叫做業障,業障是什麼都沒搞清楚,那還能消得掉嗎?好像我們要抓賊,抓賊你先要把賊認識他,你抓才不會抓錯,才會把他抓到。抓賊,賊在哪裡不認識、不曉得,你到哪裡去抓去,你怎麼可能把他抓到?這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你要消業障,先要知道業障是什麼,告訴大家,業障就是妄想,業障就是執著。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妄想執著就是業障。業障要是消除了,你的妄想執著就沒有了,妄想執著一天比一天少,我的業障逐漸逐漸消除了。消除了的現象,智慧增長、身體健康、精神飽滿、快樂無比,這個都是業障消除的現象。這幾樣東西你沒有,那你就業障很重,一天到晚日子過得很苦,過得不快樂,你有業障、你有煩惱、你有憂慮、你有牽掛、你胡思亂想,這是業障。消除業障最妙的方法,本經殊勝,用什麼方法?一心念佛。就一心我念這句阿彌陀佛,把什麼念頭都放下,什麼都不要想,用清淨心來念這個佛號,愈念心愈清淨,清淨心裡頭業障就沒有了。業障就是心不清淨,所以你念到心清淨,業障就沒有了。所以念佛功德,功德在哪裡?功德在清淨心,真正念到清淨心現前,你念佛有功德了。如果念佛念到清淨心不能現前,你念得再多也沒功德,那就沒有功德。諸位這個地方也得要搞清楚,功是功夫,你念佛的功夫;德,德是得到清淨心,心淨則土淨,與西方極樂世界才能感應道交。

彼土,我們再看,「彼土則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這一段是《阿彌陀經》的經文,西方極樂世界聖人之多不可思議,說不出的。不但說不出,想也想不出,你說那個數字多少,天天跟我們在一起。我們這個世界聖賢人遇都遇不到,剛才講了,縱然遇到了也不認識,西方極樂世界是到處都是。所以雖然講同居,我們哪裡能夠比得上西方世界?

第四,「所作不同。此土眾生輪轉六道,升沉無定」。這講凡聖同居土裡面的人,大家幹的事情不一樣。我們這個世間人,你問問他,你每天在做什麼?我們有沒有會想一想,我今天在做什麼?做什麼底下還有一個字,業,你今天做什麼業?總而言之一句話,你今天所造的都是六道輪迴業。天天在造六道輪迴業,還想出六道輪迴那怎麼可能?不可能。要想出六道輪迴,我就不造六道輪迴的業,你才能出得了。所以我們想法、看法是意業,就是你心在造業,口裡面的言語叫口業,身體這個動作叫身業,身語意這個造業沒有間斷。連晚上睡覺作夢還造業,你說怎麼得了?不得了!日夜不斷在造業,所以六道的枷鎖就非常沉重了,幾個人能夠擺脫、超越三界?實在是不容易。所以這個地方不能不看破,看破之後他就放下了,就不造了。所以說是為什麼放不下?看不破,把六道輪迴這裡面樣樣都當真,不曉得這個事實的真相。事實真相實在講《金剛經》上講得透徹,我們天天也念,念了怎麼樣?念了不懂,意思不懂。所以《金剛經》念了,《金剛經》本來功德是很大很大的,可是我們念有沒有功德?一點功德也沒有。為什麼?不起作用。像六祖那樣的人念《金剛經》有功德,為什麼?他起作用了,他念了之後身心起了變化,所謂變化氣質,他真變化,從凡夫一下就變成聖人。《金剛經》確實有這個功德,一入《金剛經》的境界,最低限度圓教初住菩薩、法身大士。從一個凡夫馬上就超越到法身大士,他在這裡一下就開悟了,知道這一切世間的真實相。一切世間是什麼?一切世間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如夢幻泡影,這還能當真嗎?

現代科學家給我們證明了,證明什麼?證明沒有物質的存在。從前我們還認為有物質,佛家講相分,雖然講相分,相分是有的,佛講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人家講得清楚、講得明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百法裡面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色法,統統是有為法,這些有為法都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佛教給我們「應作如是觀」,我們有沒有作如是觀?我們只會念,不會觀,所以不起作用。如果你會觀,你對這一切境界你根本就不會染著,就是《金剛經》上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就是修行;真正的修行,那就是放下。所以四句偈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是看破;「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是放下。在中國,我們只看到六祖一個人做到了,所以馬上成了法身大士,馬上就成佛,肉身菩薩。其餘的人天天念,念了怎麼樣?還是外取諸相,裡面還是動心,有什麼用?現代的科學家給我們證實,所有一切物質只是一種波動的現相,像光波振動的一種現相,完全沒有實體,這是近代科學發現的,跟《金剛經》上講的完全相同。所以佛教的確是鼓勵科學愈進步,愈把佛所講的真相統統給證實了。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一切現相都不是真實的,這個不是真實的現相,你要去計較它,要去分別它、執著它,叫冤枉,這叫迷惑顛倒,所以你造的業造得很冤枉。這造業受報,在佛眼睛裡面看的像什麼?像我們明白人看一個人天天做惡夢,夢是假的,天天做惡夢,在惡夢裡頭受罪,要墮地獄、變畜生、變餓鬼。但是他統統在作夢,這個夢他永遠不會醒,他在夢裡面受罪,就是這樣的。

所以「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得很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覺了之後不但是三途沒有了,大千世界也沒有了;不但六道沒有了,十法界也沒有了,這是我們真正要覺悟的。所以從今以後,希望大家不要再造六道輪迴的業,不造這個。我們現在就是無始劫以來這個習氣太深,我們很想不造,但是怎麼樣?天天還照造,這個事情很苦惱。你要問,佛菩薩有沒有什麼方法加持我、幫助我,叫我不造?實在上佛菩薩是真有方法,真可以幫助你,你不相信那有什麼辦法?你要相信,你要肯接受,你要肯做,你準定可以擺脫輪迴。你要問什麼方法?禪、律、密、淨,無量法門都是方法,這一切方法當中剛才講,圓滿的究竟方便,無過於這個《無量壽經》持名念佛的妙法。你能不能把心死在這一部《無量壽經》上,能不能二六時中把所有的念頭統統歸在阿彌陀佛這一念上?果然能夠歸到這一經、一佛號,這問題就解決了。也許你要問,就這麼簡單嗎?沒錯,就這麼簡單,就這麼容易。你說這麼簡單、這麼容易,那你又不相信了,這不相信這又業障現前了。要不是這麼簡單、這麼容易,怎麼能叫做圓滿的究竟方便?所以圓滿的究竟方便,人人能做得到。人人能夠做得到,這個方法決定是簡單容易,而且成就是第一高,不能說次高,次高不究竟,第一高是究竟。遇到這個法門不容易!

所以我今天在世界每個地方講經,我就講這一部經,其他都不講,為什麼?因為它究竟圓滿。過去沒有發現,現在發現它究竟圓滿,我要究竟圓滿,你們不要究竟圓滿,我要究竟圓滿。你不要究竟圓滿,有很多法師講那個究竟、不圓滿,或者是圓滿、不究竟,你去找那些法師去,他們會講給你聽。我們這個道場是既究竟、又要圓滿,所以其他經我們不講了,決定不再幹六道輪迴了。所以心要清淨,凡事要隨緣,決定不要攀緣,就是一切事隨它去,我們心就清淨了,不要做一點勉強。度化眾生好事,佛菩薩護持,眾生有福,這個緣自然成熟;眾生沒有福,我們動什麼腦筋去湊這個緣,也湊不起來。緣湊起來造更大的業,將來要受更重的果報,那又何必?蓮池大師的道場,它那個大殿叫神運殿,什麼叫神運殿?不是人造的,鬼神造的,機緣成熟了,鬼神造的大殿來供養蓮池大師,蓮池大師不是到外面去化緣來建造的,不是的,神運殿。那一帶的眾生有福自自然然成就,所以一切任運自然。佛菩薩應現在這個世間,剛才跟諸位說了,眾生愈是苦難,佛菩薩來的是愈多。來的時候只能夠是點醒你,你自己不覺悟,這個災難你還是要受,你還是不能避免。只有覺悟的人、回頭的人他不受,這就是共業裡頭他有別業,真正覺悟、真正回頭了,他可以不受。

尤其在今天亂世,我們的生命財產有什麼保障?沒保障。這個沒保障,佛在經上都常說「財為五家共有」,你以為是你的?不要搞錯了。那個貪財的人,妖魔鬼怪會耍神通,會給你開開玩笑,怎麼開玩笑?把這些錢財給你看看,看看幾天他又拿走,你就又沒有了。這種情形在台灣,你看現在股票大起大跌,幾年前賺了很多給你看看。現在呢?現在空空的沒有了。你動這個妄念,魔就會給你開玩笑,魔給你開玩笑來捉弄你,實在講就是瞧不起你、不尊重你。心地清淨,不但諸佛菩薩護念,妖魔鬼怪都尊重你,不敢跟你開玩笑。你心裡動一個邪念,連妖魔鬼怪都來捉弄你、都來侮辱你,這是羞恥。只有頭腦很冷靜,明眼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遇到佛法還這麼迷惑顛倒,那是不應該,遇到佛法總是有福的人,這個福就跟我們自己業障來做一個較量。業障輕的人,這個福分真的就逐漸在增長,業障重的人雖然遇到了,還是沒什麼用,起不了作用。什麼叫有福?遇到覺悟了,遇到之後真回頭,你每天認真的讀經,認真在經典裡面找自己的過失,把自己過失修正過來,這種人是有福之人,這種人是真正覺悟、真正回頭了。要學個外道的話來說,是真正得救,這人得救了。所以一定要認真斷惡修善。

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人不一樣了,「彼土則同盡無明,同登妙覺」。西方極樂世界所有一切四土三輩九品往生者,他們所造的業是一種,一點也不複雜,造什麼業?造成佛之業,他不造別的業。同盡無明,把根本無明都斷掉,見思、塵沙、無明統統斷盡,他們造這個。同登妙覺,妙就是成佛,幹這個事情。所以我們學佛,學佛學什麼?就這兩句,我們今天要斷煩惱,要成佛道,這個叫學佛。我們今天所有一切的造作、起心動念,是不是在斷煩惱,是不是在成佛道?斷煩惱、成佛道,在我們淨宗具體而言,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或者講得更簡單一點,四個字叫老實念佛,老實念佛就是斷無明、成佛道。再說到我們這個法門,這是兩土凡聖同居土一個比較,極樂的凡聖實在是無比之殊勝,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都沒有的。

「尤勝者,不待斷惑」,這是講到,專門對我們來講的,介紹這個凡聖同居土往生的人,這個對我們念佛求生淨土的信心大大的提升了,不需要斷惑。我們今天見思煩惱是不是刻意去斷它?那個財我不貪了、不貪了!是不是要刻意的?不需要。那是煩惱裡頭還去找煩惱,不需要,只要老實念佛就可以了。「但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便蒙佛願冥加,決得往生淨土」。這是這個法門的殊勝、方便到了極處,只要你發菩提心。前面說過,發菩提心講得最簡單、最具體,就是你發願求生淨土。我這一生在這個世間沒有第二個念頭,只有一個念頭去見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界我現在還沒去,沒法子離開它,暫住,暫住在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一切的一切與我都不相干,它好也好、壞也好,好我也不喜歡,壞我也不討厭。無論是物質環境、人事環境與我統統不相干,我過兩天就走了,我何必還要跟你們去爭這個、爭那個?什麼也不必爭了。你們對我好也好,對我不好我也點頭,我也給你們笑,我也不會生氣、也不會煩惱,為什麼?過兩天就要拜拜告別了。所以現實的環境就是修清淨心的環境,你對我好,我也不喜歡,我心清淨;你對我不好,我也不煩惱,我心還是清淨,心淨則土淨。怎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在此地修行的,我一天到晚沒有別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就對了。

有能力,幫助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這就是自度度他。我們曉得這個法門殊勝,曉得這個法門好,我們用這個法門勸導別人,建這個道場也是勸人,印送經書也是勸人,拷貝錄音帶送人也是勸人,平常談話當中,我們真正念佛人,學作佛的人,給人家談什麼話?談阿彌陀佛。人家給我們講什麼,我們回答他阿彌陀佛,他講的什麼東西我一句也沒聽到。確實如此,很多人好心到我這來談話,談了好半天,我後面都是阿彌陀佛,「很好,阿彌陀佛」,其實他講什麼我沒聽見。人家寫信給我,我回他阿彌陀佛,我現在信紙上都印大字阿彌陀佛,免得寫了這是。因為我除了阿彌陀佛之外,沒事!我就這麼一樁事情,念阿彌陀佛,教人念阿彌陀佛。這是什麼?這就叫發菩提心,這就是一向專念。一定要把得失、把利害把它忘掉,把它丟得乾乾淨淨,然後是無喜亦無憂,天下太平。這個天下不太平,我的天下太平,我跟你們雖然是凡聖同居土,我們也住在一起,你住的世界不太平,我這個世界天天太平;你的世界多事,我的世界沒事。我們學佛就從這個地方學,這叫真正學佛。可貴的是,你聽了之後,聽明白了你要真做!不僅是天天在聽經,說老實話你一生當中聽一次,你這一次是一生當中天天都在做,那是一生受用不盡,這是真話不是假的。

劉承符居士過去聽我講經聽了二十年,他寫了一本聽經札記,現在把這個札記交到我們圖書館。他從前印出來的是一半,現在後面的一半也送來了,全部大概有二十多萬字,全是聽我講經的。現在有個居士建議他,把書的名字換一換,換成《淨空法師法語》,他也很同意,他把它換了,換了他還寫了一篇序文,這篇序文我看到了。序文裡面做一個簡短的介紹,介紹得很好,他說這個《法語》全是聽我講經,他隨堂記下來的,一個人能夠看個一段兩段、三句五句,就一生受用不盡,這是真話。要真正理解,透徹的理解,要把它做到。所以這個法門只要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諸位千千萬萬記住,就是一心一意什麼都不想,只想去見阿彌陀佛,去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還有個老母親在上海,我聽說有人到上海去,去看她的時候帶回來信,她還常常想我。這個念頭錯誤了,我今年還得去一趟,再勸她不能想我。上一次跟她見面,叫她不要想我,想阿彌陀佛,怎麼還想我?這個不可以,這個不可以,這個錯了、錯了。趕快要把念頭轉過來想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才能得永生,這才是真正大智慧。我們將來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天天在一起。所以兒子想母親、母親想兒子,造什麼業?造六道輪迴業。想得到、想不到?空想了,將來各人輪轉到哪裡的時候,再也不會見面了,就見面也不認識。所以要真正想在一起,永遠不分開,只有一個方法,大家都想阿彌陀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那天天在一起,決定不會錯,這個要緊,比什麼都重要。所以希望同修們要牢牢記住,勸你自己的家人,家人至親希望將來永遠團圓,就統統念佛求生淨土。別的法門沒有用處,別的法門修不成功,為什麼?你煩惱習氣斷不了,你出不了三界。不能出三界,所修的無非是人天福報,不管用,不能解決問題。

只要我們自己一心想見佛、一心求生,一句阿彌陀佛念念不斷,「便蒙佛願冥加」。這個佛願是什麼?四十八願。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加持我們,四十八願度眾生,阿彌陀佛本願功德加持。「決得往生淨土」,這個字非常之肯定,決定往生淨土。「其事甚易」,這個事情不難,容易,只要把你胡思亂想轉過來,想阿彌陀佛就行了,你看看就這麼容易。所以我們印了很多很多大張、小張的阿彌陀佛像,為什麼?叫你不要忘記。你要想一個人,像我想母親,趕緊阿彌陀佛拿來看看;母親要想兒子,把阿彌陀佛拿來看看,想阿彌陀佛。念頭轉,「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就是念頭要轉得快。阿彌陀佛的名號,我們大張、小張印了很多,讓你到處去張貼。告訴你,沒有罪過,沒有什麼恭敬不恭敬,恭敬不恭敬都拋掉,都不要它了。現在要緊的是什麼?念念提醒我自己不要迷了,不要念頭想歪了,這個重要。阿彌陀佛希望我們快快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是要我們恭敬他,恭敬他還在搞六道輪迴,這有什麼意思?這個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如是方便直截,殊勝希有,乃十方世界所無」。這是剛才講了,究竟方便,十方世界沒有的,一切法門裡面沒有的,一切經論裡面沒有的,唯獨此經有,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有。「又帶業往生,仍屬凡夫」,帶業往生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凡夫。「但無退轉,一生成佛」,所以前面給我們講圓生四土,我們生到那裡主要是生凡聖同居土;但是同時你見到很多阿羅漢,就等於生方便土;又見到觀音、勢至,等於生到實報土;又見到阿彌陀佛,天天跟佛在一起,等於生到常寂光土,一生一切生。所以說到那邊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故往生同居,亦即圓生四土也」,就是圓滿的同時生四土。不但是在世尊的佛法,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之法中,殊勝無比!所以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如來共同宣揚的,一切諸佛如來共同讚歎的,共同普遍勸導一切眾生,修學這個法門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再要去搞其他的法門,就是業障現前,這個障有厚薄不一樣,總而言之,有障。死心塌地修這個法門,我告訴諸位,你的業障完全沒有了,因為你還有一點點業障,你不會相信這個法門。因為這個法門是文殊、普賢、大勢至菩薩所選擇的,你有業障,你怎麼可能選擇這個法門?你對這個法門選擇了,不懷疑,一心一意修學,證明你那個業障之消除,幾乎差不多可以跟文殊菩薩看齊了。

我們再看第二段,第二段講的「方便有餘土」。實在四土,同居土跟我們關係最密切,因為我們的能力只能生同居土。所以這一段說得特別詳細,其他的說得簡單一點。「念佛功深」,功是功夫,功夫深了。不是說念佛數目多,不是的,不是說你每天念十萬聲、二十萬聲,不是說這個。是念佛功夫深,什麼叫功夫?底下說,「離雜亂心,專念一句名號,心口相應,字字分明。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念佛,名事一心」,這叫功夫深。這個要記住,我們念佛功夫不深,要向這個方向去精進;不能違背了這個方向,那就錯了。功夫不深,但是是同一個方向,這才能往生。我們盡心盡力去做,做不到沒有關係,做不到怎麼?做不到生凡聖同居土。如果不是這樣子念法,念得不相應,雖念不能往生,你一天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為什麼?你念的心不清淨。所以念佛人這個功夫淺深,就是檢點自己的心清不清淨。如果你仔細去反省一下,我心地今年比去年清淨,這就是你念佛功夫得力了;我這個月比上個月又清淨了一些,你的功夫就更得力了;如果發現我今天比昨天清淨多了,那我看你成佛不遠了,這叫功夫。

假如我們念佛,有,有不少,我都見過的,他說不念佛的時候心還清淨,愈念愈亂;學了佛,不學佛還好,愈學煩惱愈多。這是怎麼學法的,我就不知道,不曉得怎麼個學法的,完全是背道而馳,學錯了。追究其原因在哪裡?不如法、不如理,我們俗話講盲修瞎練才會有這個現象,愈學業障愈重。不是沒有,自古以來就有。我們看灌頂大師的《大勢至圓通章疏鈔》,後面不是講念佛人有一百種果報嗎?那一百種第一個果報,就是念佛以後墮阿鼻地獄。他愈念業障愈重,他要不重他怎麼會墮地獄?所以念佛人墮地獄的、變畜生的、變餓鬼的多的是,不如理、不如法盲修瞎練。所以經論不能不讀,不能不明。只有一種人他可以不讀,也可以不明,什麼人?老實人。我們都不老實,老實人怎麼可以他不要經論、不明道理,他能成就?老實人不打妄想。我們有沒有能力不打妄想?有能力不打妄想,你算是個老實人;一天到晚還胡思亂想,還有是非人我、還有貪瞋痴慢,所以不老實。不老實的人怎麼辦?就要明經,對於經典要明瞭、要通達,要建立清淨的信心、堅固不變的信心,我們才有指望。理論搞清楚、方向搞正確了,這樣修行才能夠功夫得力。所以第一句就說得很明白,「離雜亂心」,雜就是夾雜,亂就是胡思亂想,夾雜是什麼?功夫不純。譬如說我們又念佛、又要持咒、又要誦經,誦經還要誦很多,又要誦《金剛經》、又要誦《地藏經》、又要誦《藥師經》,好像哪一個佛菩薩沒有誦到就得罪了,這個叫雜。所以我們修淨土的同修,專修的人少,我所看到很多雜修,雜修不能成就。他的確也很精進,那個精進叫雜進,他不是精進。精是精純,一門這是叫精純,他是很多門,很多法門統統去進。所以進來進去他這個胡思亂想還是斷不掉,沒有成就,這功夫都是白費了。所以不可以夾雜,不可以胡思亂想,你的心就清淨了。

「專念一句名號」,這叫一向專念,所以我們念經就念一部經。同修們,老實人念《阿彌陀經》就行了,為什麼?不需要求解義。不老實的人要念《無量壽經》,為什麼?《無量壽經》講得明白一點,講得清楚一點。所以《阿彌陀經》是給老實人念的,《無量壽經》是給不老實人念的。我們想想,我們都不老實,所以只好念《無量壽經》,幾時念到老實了,你可以換一換不要念《無量壽經》,去念《阿彌陀經》。這兩部經是同本,蓮池大師稱為大本、小本,內容是一樣的,文字有繁簡不同,內容並無二致。這是我近年來為什麼普遍勸人念《無量壽經》,你知道這個道理、曉得這個道理了。所以我遇到些老太太老公公,勸他們念《阿彌陀經》,我不勸他們念《無量壽經》,為什麼?一看就曉得他很老實。「心口相應,字字分明」,念佛就心裡要有佛,這個心就是憶佛。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個心相應就是心裡面想佛,心裡常常想佛,口裡念佛這就相應,心口就相應。字字分明,念得清清楚楚。

「心不離佛,佛不離心」,一天到晚心裡頭常有阿彌陀佛,這才是個念佛人,這樣才跟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同倫同類。你看《大勢至圓通章》上講,「菩薩與五十二同倫」,同倫就是同志,志同道合,他們那些人都是淨念相繼。這個淨就是不夾雜,不夾雜才叫淨,念那就是心想口念,相繼就是不中斷,無有間斷。「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念佛,名事一心」。即使見思煩惱沒斷也叫事一心,因為它此地所講的,把這功夫成片跟事一心合在一起,也就是事一心裡面有三輩九品。我們念到相應的時候,這就是事一心的初品;念到見思煩惱斷了,那是事一心的上上品,事一心上上品見思煩惱斷了。下品功夫的時候就相應,一天到晚心裡面有佛,不念的時候心裡也有佛。心裡面想佛,就不想其他東西了,你要牢牢的記住,你想其他的東西就是造六道輪迴業。我什麼都不想呢?什麼都不想也是六道輪迴業。為什麼?無明,什麼都不想墮到無明,想就墮到邪念;換句話說,你不是墮在無明,就是墮在邪念,無明跟邪念都在六道裡面,都出不了六道。我們不想墮無明,也不想墮在邪念,只有一個方法去想阿彌陀佛,必定超越無明、超越邪念。這個法子真是妙絕了!簡單、容易。

「若達此境界,雖不求斷惑」,我們要不要斷見思煩惱?不要。不要怎麼樣?不要,見思煩惱自然沒有了。法子妙,真是妙到絕處了,見思煩惱不斷,自己沒有了。「雖不求斷惑,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則橫生極樂方便有餘土」。這樣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四土裡面生方便有餘土。實在講大部分的同修真正念佛的人,都是生到這個地方,就是方便有餘土的中下品往生。他心真清淨,二六時中心裡頭只有一個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我今天把這個祕訣在此地傳授給諸位,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對得起大家,大家要記住,認真的去做,那你就對得起我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11月1日04:20:5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6080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