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庐老人遗教三篇——新元讲席贡言(第15集)

admin 雪庐老人评论1阅读模式

新元講席貢言-第15集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上一次發的那個表諸位給找出來,講這個表。講這個表,又得給諸位有個交代。什麼事情?上一次講這個表上寫的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先頭講了四點。第四這條是什麼東西?是說的「三忍」。同仁們裡邊有人嫌講得太快,聽不明白。這本身完全是教理的話,聽不明白,今天把這三忍跟諸位再解釋解釋,以聽明白為原則。

諸位曉得,說「忍」的種類太多,太多為什麼這裡單提三忍?因為這個三忍與我們講淨土宗有密切的關係,必得要懂得這個三忍;別的都懂得那更好了,不懂的那個也沒法治,太麻煩了,就把三忍的原因給諸位講一講。這個三忍,重要點在淨土三經上,在《無量壽經》上特別的先把這個指出來,特別的有註解。註解什麼?註解《無量壽經》裡頭,要不懂得這個三忍就講不下去。這三經有關係,《無量壽經》上既這樣說,《阿彌陀經》上也是如此,不懂得這個講不通,這是大麻煩的一條,所以說必得跟諸位說說。

既是這個樣子,上一次講的雖然不清楚,這一回講那就比較麻煩一點。別忘了,別忘了什麼?別忘了注重的這個忍字。既是注重的這個忍字,咱就先講這個忍字。是什麼意思?大家經過這一個星期,還不至於忘了。今天把這個忍跟諸位先解釋解釋這個字的重要。

「忍」的講法,咱說簡單講法,好懂的。一種講法,這個事情我們很麻煩、很作難,作難就不好辦了,得忍耐,忍耐著怎麼著也得辦,這是一個講法。這個話要聽明白,上一次解釋過。第二個講法,這個忍是安到這裡,安住了它,不准再搖動了,就安到這裡,這是第二個講法。講法雖然多,這兩個講法是很重要。

上一次跟諸位說過,舉例子,舉什麼?舉中國的文化,孔子跟顏回。顏回這是不得了的人物,他不得了什麼?四書上說過,「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不合乎禮的事情我皆不幹。這是很不得了,可是這個樣子不自然,勉強的意思。孔子,大家得念過中國書才能懂得,「耳順」,順字,順是沒有聽不懂的事情,都能原諒、都能了解;到了七十,「從心所欲」,一切隨便,沒有這個忍字,用不到了,完全歸了自然,孔子的境界那就另一個樣了。這個講四書的、講《論語》的,懂這個的就不多。並不是我懂得,我這裡說,我也是看註解看了不是一種,我看到古人有這種講法,真正求道的人有這種講法,我才一看,是這樣子。把這個忍字說明白,忍這一個字固然是好字,上一次跟諸位說過,忍還是不自然,還算有小毛病,歸了自然,這個忍字就用不到了,要明白這個字。

這愈說愈麻煩了。咱們這個世界,這個娑婆世界,各世界的人有各世界人的長處,有長處、有短處,我們娑婆世界這人有什麼長處?人,在這個人身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這一切裡頭最靈敏的,這個娑婆世界是耳根,最靈敏,比別的都靈敏,別的世界上另當別論。所以說,這個世界上講二十五圓通,觀世音菩薩就是在最後,注重這耳音。這個大家要知道的,這是第二個解釋。

「圓通」,圓就是這個事情不講一面,整個的,通是各處都通達了,圓通兩個字不能再細講,很麻煩了,可得圓通。要這麼講,圓通了幹什麼?圓通就是對一切的事情他都能得個圓滿,都能得個通達,那就是大開智慧,不至於偏離一面。這個聽懂了嗎?這個圓通很重要。那麼能圓通了,什麼樣的事情就能自己開悟,這才能懂得一切的佛法。

這個字,再講第三個講法,「音響忍」。音響怎麼講?響,大家想想,這個東西響了,響了才有聲音。響了有聲音,不響有聲音了沒有呢?不響,我們不懂得有聲音。說到這個,大家又得悟了,這個萬事,是一切的事,全部的說,是有是沒有?這個佛法,只要是個學佛的,日子淺也懂得,懂得什麼?空、假、中這三個字。這三個字不懂得,懂什麼事實?倒是這一切的事情是空、是假、是中?這得問了吧。這就得問,「音響」愈講愈不明白。這就拿出這個音響來,給這個娑婆世界的人說,因為他的耳根比較明白,他的記憶力,聽一遍抵看十遍的,耳根的力量很大,所以用音響給他當藥。

這個聲音,咱不拍桌子了,我這有聲音了嗎?你們諸位說,這哪有聲音?沒有聲音。這一隻手也沒聲音。兩隻手呢?咱中國說的俗話:「一個巴掌拍不響」,這俗語就是聖言量,兩個巴掌就行了。怎麼兩個巴掌?沒聲音了吧?空、假、中這三個字是一個字,到什麼時候一剎那一剎那之間,就看過它又沒了?沒有,沒有聲音了吧?無中生有;一離開,有中又生無,又沒了。這個大家懂了吧?要空假中這三個字都不懂,什麼都不能講了。這是無中生有,有中又沒了,又有又沒,這個理微妙極了。所以是用這個法子,娑婆世界上,教大家開悟,這個還不懂嗎?沒有,沒有音;這不又有了嘛,一有了,隨著響隨著就沒了。這個還再要不懂,那就難講了。這三個字講到這裡,這是為止。講到這裡為止,為什麼講這個?這得又再說說了。

我們大家不是學佛嗎?這話聽著,學佛我要問諸位,有佛是沒佛?你大家說吧。我問的這句明白了嗎?有佛是沒佛?你說這裡有佛,佛也是個聲音,他沒響;你說沒佛,這不響了嗎?響了,那佛在哪裡?佛又沒有了。我們就是為的這個,所以這一般人學佛的,倒是有佛是沒佛?經上,《華嚴經》是這樣的,心、佛、眾生這三條是一個事情。怎麼一個事情?心是做主,覺悟了,心覺悟了就是佛,迷了就是眾生。這三條就是佛、法、僧,有是沒有?何必問人?固然這些話,這說,「要這麼講這不很麻煩嗎?」誰說不麻煩?為著麻煩聽不懂,才這個淨土宗把文字都藏起來,光教你去辦去,你不必求解,所以是難信之法。這是教你開悟的辦法。你不開悟呢?不開悟也能成功。為什麼不開悟也能成功?九界往生,上中下,一隻螞蟻、一隻蚊子,牠能聽音聲牠懂得,聽得有佛法僧,聽著,牠安到上頭也能成就。怎麼牠能成就?牠那個心,迷惑顛倒那個事情牠改了,牠完全那個心安在這上頭了,牠就可以得假一心不亂,就成功。你跟我這個似的,我念的經、看的經,比螞蟻、比蚊子,比牠看得多,這是實在話。我還不如牠,牠能一心不亂,我還到不了一心不亂。這個大家能悟吧?你叫我怎麼樣的發揮,我也沒這個口才。

說到這裡我就再說了,咱們大家修淨土宗的都念佛,大家沒有一個不念佛的,你念了這幾十年的佛,這麼著《彌陀經》上你往生以後,聽見眾鳥演法,才皆悉,大家才懂得念三寶;你沒往生,你在這裡念了多少年,那算沒念嗎?等於沒念。到了那裡聽見眾鳥演法,這才懂得,這是一條。還不歸自然,到了那裡,怎麼不歸自然?到了那裡眾鳥演法的工夫,指出來三十七助道品,眾鳥演的都是佛法,你聽進去了。聽進去以後還不歸自然,可懂了佛法。第二個,聽那個樹一響,譬如百千種樂,一聽一響,這才「音響忍」,這才悟開非有非無。最後那一句是皆得自然念佛念法念僧,才歸了自然。這個看《彌陀經》的,誰留心這個了呢?《彌陀經》白看了,所以是難講,我給大家說,大家不信,「這個誰不會講?」誰也不會講,這跟諸位說吧。

這還沒說完,因著這一個音響忍,給諸位說個大概了,大家都聽那個樹一響,得了這個音響忍,這音響忍影響其他的事情,那又麻煩了吧。你有後頭那兩個幹什麼?音響忍就音響忍完了,後頭還有什麼?還有「柔順忍」,還有「無生法忍」,還有那兩個。

給諸位說,咱們大家心裡絕不柔和,任何人,算是修養得很好,也一肚子牢騷,柔和心沒有,自己不覺,誰柔和?「順」,這個字可就難講了,「順」在佛法上,跟孔子的「耳順」是一樣,對於這個什麼理論,這些理論,空、假、中,懂得空叫真理、真空,懂得有是假有,又有真的又有假的,真假合起來才叫中。這個中道好難,中道叫實相,這是佛學名詞。一般人成天講實相,什麼叫實相?實相怎麼講?實實在在就是這個樣子,非有非空,這是個中道。學佛不懂得中道,光懂得空也沒用處,光懂得唯識假有也沒用處,得得了中道,這麻煩了吧?這個中道就很難了,這個實相。那怎麼辦?那就得說這一套了。你得了中道就是,你會了空,你不會反對有;會了有,你不會反對空。現在學佛的,參禪的反對唯識宗,唯識宗反對參禪的、反空,這個都不中用,連個實相之理都不懂得。所以說「柔順忍」,得了心中柔和,萬事都能順從,得了這個。得了這個,這個智慧這才真開了,看看重要吧!

咱們學《彌陀經》,咱們有幾個人懂實相的?得了實相,並不是學問到家了、學問不錯了,還無生法忍。無生怎麼著?以前是有生有滅,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有生,有生就有滅;不生了呢?不生就不滅了。《心經》你沒念過嗎?「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它還滅什麼?所以是他得了無生法,才懂得這個真正的不生不滅。得了不生不滅,還得加個忍字,還是上來有點勉強,那就不得了了。

這是三忍,給諸位說明白,不能再細講,再講那就沒法治了。所以是講到這裡你打開《彌陀經》看看,再一翻過來不講了。講什麼?講何故叫阿彌陀,阿彌陀佛為什麼叫阿彌陀佛?問這個。才也以為這三條都懂得了。給諸位說吧,這個我給諸位說,要不曉得念多少書,念上千卷萬卷,才能對於這個佛理,這文字才能懂一點。不是弄上三、四個小孩子,三個月把《藏經》都看完了。他看完了,我也會,一個星期我就看完了,我那個字認得不認得,一個字一個字的你認下去。笑話!跟諸位說大言不慚,說大話,不知道羞恥!

這又再說了,這個學佛的,先開口說上三個字,學佛的,你要說這話幹什麼?我說這話,不學佛的在外,單說這學佛的。什麼事情?後頭這第五項,六即佛,大家聽明白這三個字,這個大家得要知道點。讀書,無論幹什麼,一知半解,一知半解就不如不解。為什麼一知半解不如不解?不解還不走邪路、不走錯路;一解就走邪路、走岔路,那更糟糕。那麼著你說的這個,什麼叫六即佛?那個「六」是個數目字,不必講它;「即」當個「就是」講,就是,這就是扇子,這就是塊響木,當個就是講。那麼講「就是佛」,講個「就是佛」給大家聽。

諸位這個得注意聽著,這個不講《華嚴經》沒機會這麼講。街上有隻狗,大家聽著,大家都知道,你們諸位大家都知道,眾生,狗是眾生,皆有佛性。既是眾生皆有佛性,這個狗是佛不是佛?只要大家說出來,只要經典上有,你就可以說;經典上沒有,你自己在那裡造謠言可不行。我說個狗,牠是佛不是佛?這句話誰答覆上來了?

所以說咱講的這些,《華嚴經》因為扯上這個了,不得不說,譬如禪家,大家咱們這裡的同仁有看過的,沒看過的不論,看過的,趙州和尚,有人問他,不但是狗是佛不是佛,「狗有佛性嗎?」問這個。趙州和尚:「狗有佛性。」又有人來問,「狗有佛性嗎?」「狗沒佛性。」那麼就有人問他,你這個人怎麼顛顛倒倒的,又說狗有佛性?狗有佛性,他就解釋了這個狗有佛性的理;那個說狗沒佛性,他又把那個狗沒佛性的又解釋了一套理。你可以看《五燈會元》,怎麼說都行。沒根據可不能行,咱就不提咱們看的書少,咱就光問頭前說的這個話,狗有佛性嗎?不但狗沒佛性,人也沒佛性。這句話講什麼?人沒佛性,我們這個場子的人有佛性嗎?我們這個場子的人皆有佛性。在你這個場子的人皆有佛性,不在你這個場子上的人呢?不在我們這個場子裡頭那不一定,也有有的,也有沒有的,那就不一定了。這話怎麼講?這話怎麼講,我就講講給大家聽聽。

大家聽著,既這樣講,「六即佛」,有這六條就是有佛性,大家聽明白;這六條一條也沒有,就沒有佛性。

看說明,講的記不住的看說明,這說明都是什麼經上都有的。

那就是講第一條,「理即佛」,頭一條,這六條裡頭。什麼叫理即佛?大家看看下頭的註解,「唯具佛性者」。大家看見這條了嗎?就是說他有佛性。有佛性,有佛性是什麼?他知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他懂得這麼一句話。懂得這麼一句話,也沒有修行,光懂得這個,這也就算是有佛性了。他知道是一個眾生就有一種佛性,他自己知道,他心裡有佛,有這個佛影子。有這個佛影子怎麼樣?不過是空理,所以叫「理即佛」。懂得這個空理也就算一分子,連這個空理也不懂的人除外、開除。譬如外頭,這些人,你說是「人人都有佛性」,「什麼叫佛性?我不聽這個」,這個人很多,這個就沒佛性,他自己就不知道,就跟那個狗一樣,大家聽明白,他連這個理,連這個空理他都不懂。空理有用處嗎?沒用處,沒用處這點理他都不懂得,你看看這一些很闊綽的,也有錢,也有勢力,沒佛性的有多少?這是記住,這都有註解。

第二叫「名字即」。怎麼叫名字即?知道佛這個名字。知道佛的名字,一些知道的,知道的他信?不信,不信有個佛字,他認為這是迷信話,他不聽這個。這一個他知道有佛,佛,覺悟了就是佛;不覺悟了,就是我們這些平常人,他懂得這個,懂得佛的名字,比頭一個就進步了。他就相信有佛,到底佛是怎麼回事情,他並弄不清楚,但知道佛有好處,到這個樣子,這是第二步。這兩種人,跟大家說,你看下頭,叫「外凡」。看看小註上,這六種裡頭這前兩種,是佛門以外的一些凡夫。雖然知道,完全是純粹的凡夫,門外漢,這個不假吧?這個門外漢就不得了,門外漢就不得了,你看看,這各廟裡,他不知道佛,也沒看過佛經,知道有佛,到廟裡也燒燒香、也拜拜佛,佛有好處,模模糊糊的,什麼好處他不知道,這不是很多嗎?這就叫名字即佛。這兩條門外的凡夫,這就不得了了。

外凡,他不反對佛法,他就算種了善根。這也就不錯了,這就有機會一步一步的可以往前走,有這種機會了。

第三,跟諸位說,大家要注意了。注意什麼?「觀行即」。「觀行」這兩個字怎麼講?觀,佛法裡頭皆有止觀法。止觀怎麼講?「止」是把心裡那些亂七八糟停住,這叫止;「觀」,做一種觀想,心定到觀想上,這叫觀。行,就是觀不是你隨便觀,止也不是你隨便止,書上有止觀法,有小止觀法、大止觀法,都有一定的規矩,你該怎麼個止法、該怎麼一個觀法,都有一定的規矩,按這個規矩,這叫行。走這個路子,走這個路子就可以了。走這個路子可以,古人有嗎?觀想是想一種境界,譬如《十六觀經》就是觀一種境界。

諸位對於這個,這個必得懂得的,你不修淨土也得要懂得,修淨土也得要懂得。這一個,古人有這麼一個人,誰?就是智者大師。智者大師是《法華經》天台派的,天台宗的祖師。天台宗的祖師修《法華經》,修《法華經》,大家聽明白,自古以來的這些祖師,不問你是禪宗,不問你是唯識宗、各宗,他都多半兼修淨土。智者大師就是兼修淨土,兼修淨土度眾也很多。到了後來臨涅槃的工夫,問他:「您這一生得的什麼境界?」智者大師說:「我位到五品」,我得了五品的這種能力。為什麼?「為著我在這裡度眾生終日忙,這一忙不能再進步了,只到了這個五種境界。」五種境界你得看《法華經》,你看《佛學辭典》也行。得了這五種境界,大家想想,叫咱看著很平常。得了這五種境界可是一層,他是往生西方,就不平常;要不往生西方,那麼這就平常。(你把這個先說了。)

大家看這個,咱先不講這五種,先講下頭。這個五品弟子他是什麼?這個地位是什麼?外品。品是說的那些功夫,他得的這五種功夫不是內裡的,還是外皮,大家聽明白這個。這不是外皮嗎?還沒到實相,沒到實相可是一層,還是凡夫。大家注意這個,還是凡夫,這個凡夫是內凡,就跟我們這個似的,是外凡,門外漢的凡夫,智者大師是門內的凡夫,看看吧。

諸位你看看這個,這個五品都是什麼事情?(鐘點,我看我講不完了,那就好麻煩了。)我就這麼說說,怕的大家聽不明白,下一次把這五品印出來,給大家挨著說說。這五品我們做到就不錯了,怎麼不錯了?咱說這個話,到西方極樂世界,跟不修淨土的不一樣。不修淨土的,你修到五品還得再投胎,這六道裡頭不定投到哪裡去,再另修行。再另修行,入什麼樣的境界,那就不可靠了,這很麻煩。但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怎麼樣?你們諸位,《彌陀經》上有一句話,《彌陀經》很難講,什麼?《彌陀經》上「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西方極樂世界,你不生則已,生到那裡去,皆不退轉。在這裡去西方極樂世界是橫著往外走,不必這樣;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裡也不必這麼走,也是橫著超,一生不必經過羅漢、緣覺、聲聞、菩薩,不必這個樣子的,你就到了第八地的地位,就這種便宜,給大家說。

下一次把這個表還帶來,再印新的儘管印新的,各歸各。

雪庐老人遗教三篇——新元讲席贡言(第15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6月18日08:19:3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6003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