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杂志/第520期|专栏:怎样与大众相处(上)2019年6月15日

admin 佛陀教育杂志评论阅读模式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245)

2. 佛经中常云,性体空寂。因防人误会性体之空为空无,性体之寂为枯寂。故复名性体为实相。实是真实有,非空无也。相是炽然显现,非枯寂也。

“佛经中常云,性体空寂。因防人误会性体之空为空无,性体之寂为枯寂。故复名性体为实相。”此亦说明佛何以使用许多不同的名相术语。世尊明白凡夫的大病就是坚固的执着。若不执着,修行证果很容易,无需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劫。病根就是着相,妄想、分别、执着过于深重,难以拔除。所以无量劫来,虽然供养无数诸佛如来,依然流转六道轮回,仍然遭受苦难。尤其是修学《般若经》,若有丝毫执着,非但不能解义,而且一定会错解,问题更加严重。  大乘经常说,“性体空寂”。《仁王经》说,佛菩萨的果位以五种忍标明: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显示世尊的说法,正如《华严经》所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圆融无碍。有部分人于此说法中开悟,但仍有部分人发生误会,错解佛义。

凡夫时常误以为性体之空,是什么都没有。但佛说的空,是什么都有。说空,是因为它了不可得。此经末后,比喻为“梦幻泡影”,虽有,而不可得,故称之为空,并非没有。若当作空无就错了;性体之寂,若当作枯寂也错了。因为枯寂是死的,而佛法之寂是活泼的。寂是净,清净到极处。虽然如此,但并非死水,而是流动的活水,显示出大用无方。

十方法界,何处有众生祈求,佛菩萨立即感应。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千字不是数字,是表法,表圆满、无量无边之义。观音菩萨的感应尽虚空遍法界。我们虽每天求,却不感应,并非佛菩萨不应,而是自己有障碍。譬如白日想见太阳,但却偏偏撑伞,永远也见不到太阳,原因是自己有障碍将它障住,而非太阳不普照。此障碍是妄想、分别、执着。因此离妄想、分别、执着,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菩萨,都能与我们感应道交。为何不将妄想、分别、执着舍弃?此即佛常说的,愚痴、颠倒,可怜悯者。应舍弃的,偏偏不舍,所以障碍自己无始劫至今的一切愿求。只要舍弃障碍,即可感应道交。“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甚至求成佛,都能作佛,更何况其他小事。唯恐众生误解空寂二字,故又说体性为实相。“实是真实有,非空无也。”并非一切皆无,否则空字有何难以理解。佛说的空义,小乘人不明了,大乘权教菩萨也不明白。我们似懂非懂,并未彻底明了,否则一定入境界。

“相是炽然显现,非枯寂也。”有体就有作用,相之显现,是波动的现象,十法界依正庄严皆是波动现象所变现。如来果地之一真法界,动的幅度最低,波动很微细,显示此法界永恒不变。十法界之中,菩萨法界波的振动较佛法界的幅度大,速度快。声闻、缘觉法界,较菩萨法界的振动更大而且快速。由此可知,振动最快速、幅度最大的是三恶道众生,其心念极不平。若冷静观察自己,有时心很清净,起念头时很微细。如果遇到外在环境刺激,或者生欢喜心,或起瞋恚心,心跳、脉搏的速度就快,幅度也增大,甚至相貌会变。十法界依正庄严,同一个道理。

佛法的行门总纲领就是修定,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皆是修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皆修禅定,绝非唯有禅宗才修定。禅宗以参究的方法修定,净宗以持名念佛的方法修定,虽然方法、名词术语不一,但效果相同。净宗所说的事一心不乱,等于禅宗的得定;净宗的理一心不乱,等于禅宗的破本参,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教下以止观、密宗以持咒的方法,皆是修戒、定、慧。依照各宗的方法修,就是持戒,戒是如法、守规矩。修行功夫得力,一定能得定。得定之后能开悟见性,能开慧;而枯寂就变成死定,不起作用。

诸佛菩萨示现的是行、住、坐、卧皆在定中。大乘经喻为“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那伽是梵语,译成中文是龙象、大象。在所有动物之中,大象仿佛是在定中,行动很稳重缓慢,以此为比喻。定,并非盘腿面壁,而是所有一切活动都在定中,才是甚深禅定。《楞严经》说的“首楞严大定”即为此义,称为自性本定。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讲于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
美国,华藏讲记组恭敬整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6月16日16:56: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6003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