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集—印光大师法语菁华/悟道法师主讲(第1集)2019/4/5/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

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19/4/5  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  檔名:WD20-040-0001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德、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二O一九年己亥清明節,首先祝福大家清明佳節吉祥,阿彌陀佛!今天下午這三堂課,還是由悟道來跟大家一起學習,《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我們上一次學習到「印光大師法語菁華」,第二十段「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上次我們學習到這一段。今天接下來是:

【二一、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書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其理與我佛所講之因果正同。】

這個兩段主要講的是因果。在儒家《易經》是我們中國文化最原始,也是最根本的一部經典,四書五經都是從《易經》開展出來。『書』是《書經》,《易經》跟《書經》講的這個話,就是因果,《易經》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餘慶」是吉祥的,「餘殃」是凶災、災殃。吉祥的果報就是從積善來的,災殃的果報從積不善來的,造作不善業就會得到餘殃。《書經》也是這麼講,『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這是儒家《易經》跟《書經》講的話,『其理與我佛所講之因果正同』,「其理」就是其中這個道理跟我們佛家,佛教裡面講的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的道理都是相同的,正同就是正好是相同的,沒有差別。

上一次我們也跟大家學習《安士全書》,「福田心地說」,上次我們學習到這段。因為講到因果,在民國初年,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特別提倡因果教育。印祖一生印得經書最多的,就是《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這三本書印祖印得最多。大乘經典反而印得不是很多,這三本書印最多,在當時根據估計,大概也有印幾百萬冊,印光祖師希望人手一冊,每個人都有這三本書。特別《安士全書》,印祖讚歎說是可以做為傳家至寶,可以做為傳家寶教育後代子孫。這三本書都是講的因果,以因果教育來輔助倫理道德的教育,現在我們淨老和尚提倡倫理、道德、因果。上一次在「福田心地說」,沒有講完,我們講到《安士全書》的八十八頁,引用《安士全書》,讓我們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個非常重要,善惡,「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這是給我們一個善惡因果報應的概念,詳細都在經書裡面。

儒家也好,道家也好,佛家也好,如果不是讀很多書,實在講對善惡的道理,一般人概念還是不清楚。因此我們想要斷惡修善,還是要學習經典,才有個標準;如果沒有依照經典,沒有標準。現在人善惡的標準,不能做為標準,現在人都自私自利,對我有利的、對我有好處的那就是善,對我沒有好處,那就不善,他不肯做了。一般人這個標準是不正確,所以我們要依經典。我們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們三寶弟子,剛才很多同修受了三皈依,我們來學習做一個三寶弟子,皈依了之後更重要的要學習,不是皈依完就好了,我就是三寶弟子了,這個必須要學習。佛當年在世,佛弟子有問題可以請教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解答,跟我們說明理論方法,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現在佛不在世了,我們要依法,就是皈依法,這是佛滅度之前的遺言,交代後世的佛弟子要依四依法。四依法,如果我們依四依法,就如同佛在世沒有兩樣。

四依法第一個就是「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不管什麼人說的要有經典的依據。如果沒有經典的依據,那我們不可以採納,不可以採信。第二「依義不依語」,義就是意思、義理,只要義理相同,言語文字不同沒有關係,意思相同就可以依靠。依義不依語,像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那不是釋迦牟尼佛講的,是我們中國人聖人講的,中國聖人講的義理,跟佛在經典上講的義理一樣不一樣?言語文字不一樣,我們對照一下,那意思是一樣的,這就可以依了。所以過去有些人在質疑,我們皈依三寶,怎麼還在學《弟子規》、學《感應篇》?這就是四依法第二個依義不依語,它的意思跟佛講的沒有兩樣,只是不同的人講的語言文字不一樣,意思是完全一樣,我們就可以依靠。

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同樣是佛講的經,有了義經,有不了義。在講人天福報的經典,跟出世間小乘脫離六道的經典,如果有抵觸,出世間是了義,世間是不了義,還在六道生死輪迴,都是佛講的。佛是應機說法,眾生各人的程度不一樣,有的人他還不想脫離六道,他只想得到人天福報,佛就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給他講怎麼修人天福報,就是這類的經典。如果修人天福報的經典講法,跟出世間出離六道的經典有抵觸的時候,要依了義,出世間就是了義,在世間是不了義。出世間小乘經典跟大乘經典有抵觸的時候,要依大乘經典。大乘經典跟一乘經典有抵觸,要依一乘法。所以同樣佛講的經有了義、有不了義。第四「依智不依識」,智是理智、智慧,不能依感情用事,不能依情識、情執,這點也非常重要。比如說我們也是拿個經典,佛經,不但拿一般小乘經典,拿大乘經典,甚至拿一乘經典,這個經典我們有沒有入這個境界?如果沒有入這個境界,我們還是情識在用事,那就不能依我們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說法,自己認為怎麼樣那就是對了,這就不可以。還是要理智去分析、去判斷。

特別現在有人拿個《無量壽經》,聽到我們淨老和尚勸大家一門深入,專讀《無量壽經》。我們淨老和尚他講的,我們修淨宗這是第一經,是最好的。講哪一部經必定讚歎那一部經,我們可以把淨老和尚講過的經都調出來聽,他老人家講哪一部經就讚歎哪一部經,每部經都是第一的,沒有第二,沒有第三的。鼓勵大家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鼓勵大家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不是叫你去排斥所有的經典。現在把它搞成排斥所有的經典,這樣你讀《無量壽經》也不能往生。這不是我講的,我們大家前兩天都讀《無量壽經》,大家讀到四十八願「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只要佛講的正法,你毀謗、你排斥了,就是障礙你往生。叫你一門深入,不是教你去排斥其他的,我修這部經,我也讚歎其他的經。所以「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僧是三寶之一,經典也是三寶之一,所以若要佛法興,唯有經讚經,這樣佛法才會興。不然你拿這部經跟那一部經在打架,這樣佛法會興嗎?這都不對的!我們自己要修哪一部?我們選擇一部一門深入,這是教我們一門深入,就是怕我們分心、不專,叫我們放下其他的。放下,不是叫你去排斥,那個心態不一樣,不能搞錯。你搞錯了,將來到地獄去,自己也莫名其妙的,所以差之毫釐,繆以千里。你一點點偏差,到後面差別就很大了。

所以現在大家學習《無量壽經》,現在聽說有人用《無量壽經》跟老和尚照個相,拿這個照片自立門派,這個大家要注意。我是建議大家,如果遇到這樣情況,大家摸著良心講一講,老和尚是謙虛,我們現在哪個人講《無量壽經》能講得過老和尚的?如果我們講《無量壽經》比老和尚高,我看是我們自己狂妄無知。建議大家聽《無量壽經》,我是建議還是聽老人家的比較保險。其他大德講的就參考參考,講對了,我們可以接受;講得不對,你千萬不能跟他走,跟他走,他就把你誤導,誤入歧途。所以要去聽老人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就在眼前,不能跟老和尚照個相,就是好像得了衣缽,這是不可以的,這會擾亂佛法,不敬三寶,這個不可以的。所以我們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現在佛不在世,三寶要以法為中心。

我們上一次學習到八十八頁,《安士全書》在講因果,講布施。「施多福少,《菩薩本行經》云:若有眾生,不能至心施,不能以恭敬心施,不能以歡喜心施,或貢高自大而施,或受施者,信邪倒見,譬如耕於薄地,下種雖多,所收甚少。」這是講布施,《菩薩本行經》裡面講,「若有眾生,不能至心施」,不能以至誠心來布施,也不能以恭敬心布施,不能以歡喜心布施,或者貢高自大而施,這就是布施的心態。布施,我有錢布施,也是貢高我慢,沒有恭敬心這樣來布施。或者布施的對象,布施的對象他是邪知邪見的,像剛才我們舉出的一個例子,有人他的知見偏邪,你布施,你去護持他,信邪倒見。這就是譬如耕於薄地,下種雖多,所收甚少。你種子下得很多,但是你種的那個不是好的地,不是肥沃的土地,所以你的收成很少,很有限。好像我們去種地,買了兩萬塊的種子跟肥料,然後去種,種出來、長出來還回收不到一百塊,那這個都虧本。這就是心態的問題,布施很多,但是得到的福報很少很少,原因就是在沒有至誠恭敬,或者布施的對象布施錯了。

下面一條講,「施少福多。又云:若布施之時,能以歡喜心與,恭敬心與,清淨心與,不望報與,或所與者,值菩薩聖僧。如彼良田,下種雖少,所收甚多。」前面是講布施很多,得到福報很少;這條是講布施很少,卻得到很多的福報。這是《菩薩本行經》又講,若布施之時,能以歡喜心與,布施生歡喜心。恭敬心與,恭敬,恭敬心,就不能跟法師談條件,我布施多少你要給我怎麼怎麼,你要給我安排一個位子比較好的,安排個上座,不然我下次就不布施。這就沒有恭敬心,布施當中還談條件的,心也不清淨。如果恭敬清淨心布施,也不望果報。布施的錢,一天到晚,我怎麼這個果報還沒有現前,一天到晚在這樣想,心又不清淨了。所以你不要望果報,果報自然現前,施少,會回報很多。這是講布施的心態,如果用至誠恭敬,不望報,這樣的心來布施,你布施很少,你得到的福報很多,這是講自己。或所與者,值菩薩聖僧。這是講布施的對象,你運氣好,布施很少,你布施那個對象,剛好碰到阿羅漢或者菩薩,布施一點點,那你得到的福報就很多。如彼良田,下種雖少,所收甚多。如彼良田,就是說好像很肥沃的良田,種子下一點點,它長出很多很多出來,這是講對象。你布施到聖賢僧,布施很少,得到很多,這是施少福多。這段經文講的,就一個是自己的心態,一個是對象,如果我們自己心態正確,一般布施,布施少會得到很多福報。沒有遇到聖賢僧,得到福報也是很多。

我們再看下面,「同憂異果」,這在《法苑珠林》裡面講的,「《法苑珠林》云:如有二人,一貧一富,見乞者來,俱懷憂悶,其有財者,懼有求索;其無財者,因己不能作福,而自憂惱。後來貧而愁者,生天人中。富而愁者,生餓鬼中。愁悶雖同,受報則異。」同憂異果,出自於《法苑珠林》這本書。《法苑珠林》裡面講,如有二人,有兩個人,同憂就是同樣心裡都有憂愁,憂愁是同樣的。一個貧,一個富,一個很貧窮沒錢,一個很富有,看到乞丐來了,乞丐很可憐要飯,乞丐來了要來乞討。一個貧人,一個富人,兩個人看到乞丐來,同樣都有憂愁,俱懷憂悶,同樣都憂愁。其有財者,懼有求索。這個有錢的人看到乞丐來,他就憂愁,怕他來要錢,要來討錢。他憂愁他的財物不願意給這個乞丐,看到他來好像不給又不好,要給自己捨不得。有錢人很怕人家去向他借錢,我們在現實的社會上也看到很多,特別是有些家親眷屬他都很害怕的。所以這個有錢人看到乞丐他憂愁,等一下來向他要錢,他又捨不得,他在憂愁這個事情。

其無財者,因己不能作福,而自憂惱。那個沒有錢的很想布施,沒錢,他在憂愁自己沒錢給他。有錢人是憂愁錢要給他,沒有錢的人是憂愁沒錢給他,很想給他,但是沒錢,他憂愁這個。他有布施的心,但是他沒錢,很想幫助他,沒辦法,兩個人都也是同樣憂愁。這樣都有因果,果報就不一樣,後來貧而愁者,生天人中。後來的果報,貧窮沒有錢布施,很想布施,沒有錢布施而憂愁的這個貧人,他來生生到天道、人道,人天善道。那個很有錢的人憂愁怕布施,來生到哪裡?到餓鬼道,慳貪、吝嗇不肯施捨。愁悶雖同,受報則異,兩個人都是在憂愁,但是果報不一樣,同樣是憂愁,但是心不一樣,所以果報也就不一樣。所以沒有錢,有這個布施的心也是有果報,將來會生人天;很有錢,不肯布施,很慳吝,將來生餓鬼道。所以這個因果必須了解。

下面這一條,「異壽同果。人壽數千歲時,受持五戒十善者終其身,與人壽數十歲時,受持五戒十善者終其身,其福等無有異。」這個異壽同果,異就是不一樣,壽命長短不一樣,果報相同。人壽數千歲,根據經典講,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人類,娑婆世界南贍部洲人壽最長是八萬四千歲,最短是十歲。數千歲這個時候,人的福報很大,不管是增劫,還是減劫,人數千歲的時候福報很大。我們現在是在減劫,過一百年滅一歲,我們現在平均壽命是七十歲,佛出現在世平均壽命是一百歲。過一百年減一歲,我們現在是在減劫,不是增劫,增劫就是過一百年增加一歲,減劫就是過一百年減掉一歲,減到最低十歲,又會往上增,就過一百年再增加一歲。我們現在是在減劫,人壽七十歲。人壽比如六千歲、七千歲,在七千歲的壽命那很長,在那個時候受持五戒十善者終其身,就是五戒十善修七千年,七千歲。與人壽數十歲時,現在是七十歲,這個一生就是七十年。七十年受持五戒十善,跟七千年受持五戒十善,福報等無有異,福報相同。時間雖然長短不一樣,但是盡一生持五戒十善,果報一樣,就是盡形壽果報一樣,所以這叫異壽同果。

好,我們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休息一下,下節課再來講下面的。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4月30日13:40:4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965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