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东北大鼓书六祖惠能/第27回 密授心法/高春艳居士主讲

长篇东北大鼓书六祖惠能  高春艳居士主讲  (第二十七集)  2006/3  北京  檔名:52-183-0027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第二十七回 密授心法

单说惠能知道五祖擦偈的真实用意之后,仍无动于色,和往常一样,腰间负石踏碓舂米。三天之后,寺院中对此事的议论渐退,五祖大师由侍者陪同,假装闲游寺院。走了几处,时约黄昏,他便来到了舂房。惠能正和俩火工踏碓舂米,忽听耳旁传来一声低沉的问候:「你们辛苦了。」惠能一惊,抬头一看,五祖大师果然来了,他急忙跳下石碓上前作礼。五祖大师不冷不热的一摆手:「免了吧!」俩火工一看更不敢怠慢,急忙上前朝五祖伏地跪拜,五祖大师乐呵呵的以掌示意:「起来吧!你们辛苦了。」俩火工蒙了,能不蒙吗?那五祖大师是什么人,万民敬仰,当代的高僧,衣法的传人,俩火工简直是受宠若惊。

俩火工顿时受宠若惊

匍匐于地把祖师称

欣喜若狂忘了名姓

如同是身在云雾中

五祖对惠能态度冷

对俩火工特别热情

告诉他们忍辱存性

积功累德方能大成

俩火工自以为得器重

却不知五祖暗示惠能

俩火工激动得浑身抖动

结结巴巴说话也不成声

俩火工激动得说话都不成声了:「不辛苦,不辛苦。」「你们要忍辱存性,日后剃度方能大成。」「是。」五祖又问了问俩火工出米情况。惠能一看五祖只和俩火工说话,不搭理自己,就知道五祖今日之来必有暗示,便于劳作之际留心察看。五祖跟俩火工言叙完毕,就奔惠能这里走来,而且边走边自言自语:「大求之人,不计其小,修道之人为法忘躯才是至诚。」说着来到惠能身边,五祖大师用手中的锡杖指着惠能腰上绑着的大石头:「你捆腰石有多久了?」「已经八个月了。」「你不觉得辛苦吗?」「弟子以心役务,而不以务役心,所以不觉辛苦。」「你为工作不惜苦劳身躯,若为佛法定然也可舍去皮囊了。」「是的。」「米熟了没有?」诸位,五祖大师这句问话可是喻义深刻,一般人也不明白。表面上是问「你把米舂好了吗?」实际上是问「你悟了、觉了没有?」。

惠能是过来人,当然明白五祖的意思,随即说道:「米已经熟很久了,只是欠筛,米要筛过,才是精米。」意思是说自己早已经悟了、觉了,只差明眼善知识的印证,他这是求五祖能给他印证功夫。五祖一听,当即用手中的锡杖朝惠能旁边的竹筛上敲了三下:「筛在此,你快筛吧!」五祖说完,抬头往门外看看天色,然后不言不语把锡杖倒背身后转身而去。这俩火工和五祖的侍者对这一切未加理会,可惠能却心领神会。他知道,这击筛三下,又看看天色,走的时候又把锡杖倒背身后,这叫无言说法,是告诉他夜里三更天从后门去他的方丈室。

惠能契得五祖玄机,不由一阵欣慰。当晚三更,他悄悄出房,背着众人,往前寺走去。因为今天晚上五祖离开的时候惠能已经盯好五祖的去向,所以他躲躲闪闪避开巡夜的武僧,就来到了法堂。他见法堂的左侧有一室亮着灯光,惠能心想,此时夜深人静,众僧都在熟睡,而这里却亮着灯光,五祖大师一定住在这儿,而且正在等我。惠能想到这儿,悄悄绕到后门,伸手一推,果然这扇门无声的就开了。惠能迈步走进屋中,见五祖大师正在床榻上闭目静坐。惠能急忙上前就给五祖跪下:「师父,弟子前来受道,求师父垂恩教诲。」

五祖一看惠能契得自己的心机,按时前来,心中高兴。其实他们早已经神交默契,心心相印,几番对话,言语之间都具足了无尽的法味。「惠能,你起来把门插上,再坐下讲话。」「是。」惠能答应一声,来到门前把这后门插上,然后他转身来到五祖的床榻前,坐在床榻旁边的椅子上。「惠能,你远在岭南,为何要来这里求法?」惠能就把自己卖柴于客栈闻经悟道,老翁赠银荐五祖之事说了出来。「惠能!你年纪轻轻却有过人的勇气和毅力,竟不辞千里之遥来黄梅东山求师学法,真是难能可贵。你刚来时的那番话是谁教你的?」「不是别人教的,那是弟子自心自见,因为众生之性不偏不缺,所以我知大师之性和弟子之性是一样的。」「那么佛性无形,如何隐显?」「佛性无形,悟则显,迷则隐。」

五祖一听暗暗的点头,心说,我虽然心知,也须当面问过,一看他的根性,二看他的见悟,三看他的应对,四看他的操守。如此一问一看,便知他胜神秀远矣,比神秀的见悟高多了。「惠能!你刚来时的那番言语,我就知道你是天生慧根,自悟证性,可因为你刚来,又未出家,一无劳苦,二无功行,我若是亲近你就是害你而不是爱你。当时让你劳作苦役本有目的,一恐众僧起疑滋生事端,二恐你得法太易不知宝藏,三见你利口生风聪敏外露,恐怕将来招惹是非。故而才当众贬斥,命你先做苦力,以磨砺心志,这叫『美玉不琢不成器,顽金不煅不致精』。孟子有云,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方始能增益其所不能也。如今你已彻悟世间道理,证得无上忍力,自知伸屈,为师也就无忧了。」

惠能一听,深感五祖知遇之恩,他含泪伏地向五祖跪拜:「师恩如海,情同再造,弟子铭感五内。」「徒儿,快快起来。」五祖含笑扶起惠能:「惠能,你本是佛心慧性自悟天成,为师一为你印可,二为你全法成道,现在我便为你讲解《金刚经》。」五祖说完,用袈裟遮住窗户,以防被人发现,然后他取过一册《金刚经》,低声的为惠能讲解。五祖为什么要给惠能讲解《金刚经》?要知道,一切佛法无非破执除障之法门,《金刚经》所说尤为直捷了当。它能破我执,灭罪障,成就如来,它是最上乘的般若法门,能令一切众生乘之直至佛地。正如经中所言,「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但是,非具上根大智之人也难以承当,接受不了,那是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由此看来,五祖大师不仅慧眼识人,而且更会因材施教。要像达摩大师度梁武帝似的,那就糟了,教大机小,非度出烦恼不可,机教相当很重要。

当五祖大师讲到经中最紧要的关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两句时,惠能于言下豁然大悟,悟得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真理。这两句正是「本来无一物」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虽然卖柴的时候听到这两句就已经悟了,但那个时候他只是悟到「应无所住」,尚未悟到「而生其心」,此时才是真正大悟。

惠能他此时真正大悟

明白体用不二本不殊

了知万法不离自性处

五句何期脱口便说出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他把见性心声全吐露

五祖激动得眼含泪珠

惠能此时才是真正大悟,破无始之迷妄,开真实之知见。觉得宇宙中的这一切都具足在心田,从来不曾缺失,他已息心达本源了。因此,他道出了五句「何期」,真是吐露了他见性的心声。他说想不到自性本来就是纯洁清净的,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来就是圆满具足的,本来就是寂静不动的,能够化生万物的。其实他早就知道,只未太明,这次才是彻底的透澈。五祖大师一听惠能说出这彻悟之语,高兴激动得热泪盈眶:「惠能徒儿,你已经彻悟了。若不认识自己的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可称为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了。」

惠能得以彻悟,连连叩拜五祖大师传道示法之恩:「弟子蒙获法益,如饮甘露,铭感师父启开无上妙觉菩提,使我更加透澈。」「徒儿,快快起来。」五祖扶起惠能,师徒俩四目相对,双手相握,突然间相顾微笑。这一笑,犹如当年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一般,心心相印,妙开心莲,此境此情此时此景真是无言可言。战国时邯郸有位箭手纪昌,曾说了一句名言,「动的最高境界是不动,射的最高境界是不射,言的最高境界是无言」,禅到了最高境界就是不可说。东晋时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就曾写过这样一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就是禅的意境。这里的山气指的就是心境,飞鸟是指这念心的自在,而「此中有真意」的真意,就是佛法上所说的真心、自在,「欲辩已忘言」,说出来就不是了,这种意境就是不可说。禅的意境有深有浅,浅有浅得,深有深得,就像学问成就的次第一样,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大学,悟境也是一样的,深浅迥然不同。古人有所谓大悟几百次,小悟几千次,说的就是对心境开拓的层次,和对宇宙人生看法的根本突破。

单说此刻,五祖与惠能已是心相近而道相通,两两情意融融。正当他们师徒以心印心,无言笑对之际,忽听更鼓四响,五祖一惊:「惠能,现已四更,你速听法旨」。

 

长篇东北大鼓书六祖惠能/第27回 密授心法/高春艳居士主讲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4月17日05:01:1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794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