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经 |第19集|MP3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圆觉经评论阅读模式

大方广圆觉经 1981.7 启讲于 台湾圆觉寺 / 编号:09-007 / 共 36 集

MP3下载

 

注:共36集文字由网络同修提供。


圆觉经  (第19集)1981年  圆觉寺  档名:09-007-0019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圆觉真心本来没有菩提,也没有涅槃。这个道理我们以前也说过,像《心经》里面讲的“无智亦无得”,智就是菩提,得就是涅槃。楞严里面给我们讲“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到这个时候,不但是实际无所得,连名相也没有,正是所谓的“名可名,非常名”啊。名是假名啊,假名安立啊,到这个时候假名也不要了,真正到了清净了,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了,到这个境界了。所以说,成佛不成佛,轮回不轮回,统统没有这个事情。因为凡夫迷了,有轮回之相,所以才显出诸佛如来没有轮回,相对而建立的啊。众生要离了轮回了,你再问问佛还有没有轮回呢,轮回无轮回全都加不上啊。这里面要紧的道理,我们如果于法如果有见(这个见就是执着),就没有见道啊。无见无执着的人才能够见道,见道就是见性,也就是成佛。佛是什么意思,清净心,净圆觉就是佛啊。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这是给我们说明圆觉妙性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是指八识,行是指五十一心所,心与心所都达不到啊。那我们怎么能想呢,我们一起心一动念都落在心心所里面啊。身心言语皆悉断灭,连阿罗汉也达不到,何况我们凡夫呢?我们怎么能用生灭意识心来思维如来圆觉的境界呢?小乘人说老实话,他们的定功的比我们深得多啊,他们超越了四禅八定,跟我们相比,他那个心已经很清净了,但他们还是达不到圆觉。小乘境界,前面也给诸位说过,内守悠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所以他达不到如来的境界。我们跟小乘人相比差得远了。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萤火虫的火是假的,不是真的。似火而非火,如果是真火的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萤火虫的火不是真火,别说烧不了须弥山,连个纸片也烧不了,这是讲萤火虫的火似是而非。「以轮回心。生轮回见。」这个轮回就是生灭。你用的生灭心,用生灭的见解,「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这就是说,你用生灭心决定不能证得圆觉,也就是决定不能证得自性,换句话说,念佛决定不能念到一心不乱。为什么呢?一心不乱就是净圆觉心,就是明心见性。由此可知,我们念佛的人,最好是离分别心、离生灭心,那你念佛功夫就到家了,这样很快就能念到理一心不乱啊。

这部经确实很好,所有重要的关键的问题在本经都有答案,而且本经也特别提倡专修啊,所以我们修学要专一。我在最近也是提倡专修,我们图书馆现在是专门讲《弥陀经疏钞》。疏钞我过去讲过一遍,一个星期讲一次,讲了四年才讲圆满。上次没讲玄义,这次我讲了玄义,玄义用了七十多个小时。现在疏钞讲了一半,一个星期讲六个小时,大概到今年年底可以讲完。讲完之后我打算终而复始,我这个图书馆打算专门讲《弥陀经疏钞》,不讲第二部经了。也有人来找我,说我讲楞严、法华、华严等经典都没有讲完,希望能讲完,因为他们都在录音,录音只录了一半,后面没有这个不完整。我就回复他们说,这些经以后再找其它的机会来讲。比如《法华经》这次有因缘了,洗尘法师今天来找我讲《法华经》,在他那个佛学院里讲,我打算用一百二十个小时把《法华经》讲完,用三十天,一天讲四个小时可以讲完,如果有人去录音,就可以录一个整套的磁带。而我们图书馆呢,决定是专门讲《弥陀经疏钞》,专修净土法门。我想把我们图书馆变成阿弥陀佛在台北的大使馆,我就变成阿弥陀佛派来的大使,我劝诸位要专修啊,本经也是教我们专修。

《弥陀经疏钞》分量很大,真正懂得经义,才知道怎样去念佛,才能念到一心不乱,这样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品味才能提高。一定要有自信心,有毅力,力争上游,我们要取上品上生。既然要取这个,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才能办得到啊。没有清净心,不能念到一心不乱,这个诸位要晓得。无明没有断,见思烦恼断掉了,这只能念到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断证的功夫是等于阿罗汉。见思烦恼没有断,但念到心很清净了,这是功夫成片,可以带业往生到凡圣同居土。但我们不甘心,我们要取的是实报庄严土。换句话说,一切的应当远离的我们统统要远离、要放下,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啊。「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断无始轮回根本”就是要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这是断三界之内的轮回根本,止息颠倒分别妄想心。佛在这里告诉我们,一切修大乘的菩萨,以及我们现前真正发心修圆觉的众生,必须先断无始以来的轮回根本,就是第六意识颠倒分别妄想的假心。八心王里面,第六意识分别妄想的能力最强最大,先从它下手。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这段话是释迦牟尼佛苦口婆心、叮咛嘱咐教给我们,有作意的思维就是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这个妄想心不是真心,离尘无体啊。我们想用这个妄心辨别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就是离心意识的境界),诸位想想,用第六意识要去离心意识,这是办不到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第六意识分别不能断它自己啊,所以经文中说“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辗转打妄想,这个事情怎么能成功呢。这几句话我们要留意,我们学佛,千万不要辗转打妄想,所以我一再嘱咐同修们经的意思不能思维。佛经是如来圆觉的境界啊,我们用妄想心去辨如来圆觉,那是在妄想里头生妄想,决定不是如来的境界,只是自己妄想而已啊。佛经要悟啊,怎么悟呢?清净心悟。如何训练清净心呢?读诵,不要求解意思。求解意思是打妄想,打妄想决定不能得真正的意思。我这个话说得非常明白,你不相信、要怀疑,疑师疑法,那就无可奈何了。那在佛法里面讲不是法器,真正的法器他有自信心,他相信老师,相信法门。我们古语就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书千遍心定了,定了就开悟了,书里头的意思就统统明白了。所以一定要熟读,读熟了,心清净,自自然然有悟处。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这句话尤其说得好。我们现在就是意见太多了,见解也很妙啊,巧见啊,这些见解是不是证入圆觉的方便法呢?决定不可能。你要想入圆觉方便,要把分别妄想一切见解统统舍掉。几时到你知见都无,你就开悟了。只要你有知见,统统是妄念啊。圆觉净性绝不是思量分别所能达到的。「如是分别。非为正问。」“如是分别”就是指金刚藏提出的三个问题,三个问题是从第六意识中生出来的,完全是颠倒分别,是邪思邪知邪见,在那里推测圆觉的真相,不合理啊,与真理不相应,所以说“非为正问”啊。这是佛对金刚藏菩萨的解答。由此可知,这三个问题根本不能成立,我们把怀疑、顾虑放下就对了。下面接着看经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未曾有终始。若以轮回心。思惟即旋复。但至轮回际。不能入佛海。」金刚藏菩萨提出的问题可以说是根本的疑惑,所以要用金刚智慧来破除,所以用金刚藏菩萨来代表,有其中深意。“如来寂灭性”,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与我们息息相关啊。“未曾有终始”,不生不灭,无始无终。“若以轮回心”,轮回心就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确实轮回是第六意识造成的,它迷惑造业所以才有第六意识的现象。“思惟即旋复”,旋复就是动相,就是轮回的相。「但至轮回际。不能入佛海。」佛海,就是圆觉妙性的性海。怎么去思维,都是属于轮回,都是不能超越轮回。

「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 一成真金体。   不复重为矿。」这是长行里面的比喻,炼矿成金后,金不会再成矿了,一成就永成了。这个意思就是合众生修学成佛后,不会再起烦恼,一悟就永悟了。「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思惟犹幻化。何况诘虚妄。」这个“虚妄”是讲的妄想及妄言啊,心之所思、口之所言统统是虚妄的,凡夫的生死、诸佛的涅槃统统是病眼所见的空花啊,连思维都是妄化,都不真实,何况言说呢?「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了”是明了,也是断了,断了是放下,所以这个“了”字里有解悟、有证悟,证悟是放下。你能够明白此心是妄心,能够明白此心是六尘缘影、虚浮不实,你把这个心舍掉,从此以后不用这个心。不用这个心就是妙观察智,就是观照般若了。只要你舍掉这个妄心,你用的就是般若观照。用般若观照圆照法界,那怎么不成圆觉呢?当然能证圆觉,我们念佛就当然能得理一心不乱。

诸位要晓得,不但念佛、读经、听经要舍第六意识,而且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统统要舍,用纯一真心对待一切人一切事。别人对我们误会,那是他的事情,人家用妄心对我们,虚情假意,我们对人一定要真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求圆觉,我们求一心不乱,别人不求啊。我们不用真心,就得不到真实,就像前面经文所说的空花结空果,一定要真实啊,一切真实。真实是理智的,里面不带感情,情是虚妄的,情是从识里面生的,智是从本性里面生的,这不一样。舍了妄,就是真啊。我们过去不晓得,统统用的是妄心啊,虚情假意啊,所以轮回生死,无量劫来都不能超脱,这就是可怜悯者。现在觉悟了,如果还用妄心,那就大错特错,对不起佛啊,对不起老师,也对不起自己啊。过去自己没悟啊,用妄心是情有可原,现在晓得这个道理了,如果还用第六意识还用虚妄心来修学佛法、待人接物,这就对不起自己了。我们要自觉啊,自己要觉悟。无论是待人还是办事,要一片真诚。

也许有人说,现在这个世界都是人骗人,我如果用真诚不是吃亏了吗?你起这个怀疑,就又落到妄心里面去了。别人骗我,我听他骗,我知道他在骗我,知道骗为什么还让他骗呢?他喜欢骗,那就让他骗嘛!如果他骗我我不知道,这是迷惑愚痴。骗我我知道,这是般若观照。那为什么还让他骗呢?你要晓得,身心世界犹如空花,骗来骗去都是一场空,骗就等于没有骗嘛。以前佛教会的大专讲座,我跟道安法师合作。道安法师常常被人骗,他晓不晓得?晓得。有一天我去看他,刚刚有个人骗了他的钱走了,他明白啊。那个骗他的人愚痴啊,他以为老和尚不晓得啊,哪里晓得老和尚明明白白,知道他是骗子,还让他骗。当然这里面是有多生因果的。我们待人真诚决定有好处,要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真诚的心就有真实的果报,不是虚妄的。六道轮回是虚妄的果报啊。纵然得了人间的富贵,身心俱不可得,那富贵在哪里啊。所以诸位要懂这个道理,一定要堪破这一关,自己才真正建立了信心,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晓得在这个世界当中没有得也没有失。大圆觉性中哪有得失啊,生死涅槃都了不可得嘛,还有什么得失啊,你的心怎么不清净呢,你怎么不到一心不乱呢。你之所以不能成就,就是满脑袋的胡思乱想,顾虑太多了。那些顾虑全是妄想,没有一个念头是真实的,全是障碍了你的圆觉,障碍了你的一心啊,损失太大太大了,为什么不放下呢?诸佛菩萨苦口婆心劝告我们,为什么不相信呢,为什么还把它当作耳边风呢?所以诸位要晓得,你真正想成就,就成就了。你要还想贪念世间五欲六尘,还贪爱这个身,身为苦本,你还要为这个身去着想,那这个亏吃大了。身都不爱了,身都放下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下面是弥勒菩萨会,再继续深入的来探讨轮回的根本,这与我们现前有密切的关系。我们晓得轮回的根本,才能够舍离它。现在一些众生不知道轮回的根本,迷在这里面,所以他没有出离之心啊,没有放下的心啊。如果知道事实真相,你不劝他放下,他自然就放下了。「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弥勒菩萨是大慈大悲啊,探究轮回根本是大慈大悲的心行。「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秘密藏是破前面金刚藏的三种疑惑,凡是学佛的人都会有这三种疑惑,也可以说是根本的疑惑,这个疑惑不破除是很大的障碍。「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这段是菩萨听佛开示的心得,以及他的感想、愿望都包括在这几句话当中了。前半段“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是说明他的心得,后半段是他的感想与愿望。这里特别指出了末法众生,末法众生法弱魔强啊,真正是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修行非常的艰难。在这个时代,发菩提心,修圆觉行,如果没有真实的道眼来决定邪正是非,就很难有成就。那么谁来给我们抉择呢?除了证得无上菩提的佛,别人讲的话我们都不相信啊。所以求如来布施我们无畏道眼啊,于这个法门生决定信仰,从此以后不再随轮回了,从今天起我们就超越轮回了,不起轮回的心、不起轮回的见,那么就不再受轮回的果报了。换句话说,从此之后,不起惑,不造业,轮回就没有了。什么时候没有了呢?只要你不起惑、不造业,现在就断了。为什么呢?惑业是轮回之因。诸位要晓得,轮回也是刹那生灭,不是真实的啊。为什么会有相续相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妄心念念相续,轮回就是一个相续相啊。就好像看电影一样,我们看荧幕以为它是真的,实际上看底片是一张一张的,只不过是镜头一秒钟开了二十四次,你就迷惑颠倒了,就以为是真的了,一张一张底片快速换动你就觉得是真的了。我们现在就是一个相续相,佛在经中讲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你想想看,弹得快的一秒钟可以弹四次,算一算那一秒钟镜头的开关就有二十多万次啊,比电影放映底片的速度快十万倍啊,所以我们不晓得这是假相啊。惑、业就好像底片一样,底片一断了,外头就没有了。只要你不迷惑不造业,就好像电影底片断了,外面就一片光明,什么妄相都没有了。所以了脱轮回不难啊,很快啊,只要你从现在起不迷惑、不造业,轮回就没有了。你清净心就现前,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再给诸位说,连弘法利生也要放下,如果你还执着弘法利生,在这里讲经还分别我是能讲你是能听,那还是随顺轮回。那弘法利生都放下,那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那他轮不轮回呢?他不轮回,他放下了,无作而作,作而无作,随缘而不攀缘。菩萨的愿力不可思议,菩萨的自行化他都是随缘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比如说法会的因缘,大家祈请,欢欢喜喜的,我们就来讲,如果没有人祈请,我绝对不会动个念头“你们去搞个道场,我去讲经”,你们可以去打听打听,我什么时候说过这个话,我什么时候动过这个念。你们都不祈请,那我就天天睡大觉,游山玩水,好自在啊。你们来找我了,那我就得干啊,也随喜,也自在,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很自在啊。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自在的,都是清净的,都是不染着的。我们要学这个啊,学这样才能够不随轮回境界啊。“不起循环见”就是不起生灭见、不起分别见。这样才能永断轮回、随顺圆觉,于大涅槃生决定信心。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这是问题的中心,为什么呢?不断轮回根本,没有办法明心见性,没有办法入如来大寂灭海。所以我们要想学佛,要先断烦恼,轮回是生死烦恼的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这是第一个问题,前面是总问,这是第一问。「修佛菩提。几等差别。」这是第二个问题。「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这是第三个问题。这是弥勒菩萨代我们请教世尊,请世尊为我们解答。第一个问题是问轮回之性到底有几种。第二个问题,有些觉悟的人,他晓得轮回苦,就发心离轮回,每个求离轮回的人都是想赶快成佛啊,越早越好啊,于是向世尊请教这里面有多少差别。第三个问题,是发大心的人,自己成就之后乘愿再来,“回入尘劳”是指乘愿再来,应该设多少种教化众生的方便。这个问题问得很圆满,从了解轮回,出离轮回,到成佛成菩萨之后倒架慈航度化众生,都问到了。

「唯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曜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这是求愿的话,求佛不舍救世度生的大悲愿力,令一切修行人开慧目。修行人指一切菩萨,末世众生也是新学菩萨啊。慧目,是指智慧之眼,也就是能照的慧眼。“慧目肃清。照曜心镜”,实在讲这几句话已经是把纲目提出来了,我们现在的眼只看外面的境界相,不见内里的自性啊。读《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菩萨说明他自己修学的方法,他的方法是用反根,“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啊,无上道就是此地讲的清净圆觉。我们用在眼睛上就是慧眼,慧眼要反观自性啊。反观怎么观呢,是不是见到外面相再回头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见还能回头吗。所谓反观,就是不随外面幻相流转,不随外面空花起分别,而是看破那是空花是假相,就从相当中见性。所以诸位如果不用分别心,见一切色就见的是色性。我们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是这样的。我们的眼见色,第一刹那是用的见性啊,见性所见的是色性,是无分别的。我说第一刹那,时间还太长了,一刹那里面有九百生灭啊,意思就是第一个见是见性见。但第二个念头,五俱意识(第六识)很快就参杂进来了,喧宾夺主,它当了家了,这就迷了。学佛的人就是要保持着第一念,第一念是正念,一切的分别妄念都不起,这时的见不是有心见也不是无心见,这是正见啊,这叫慧目照了啊。我们现在最麻烦的是保持不住第一念,五俱意识很快就取代了第一念,第二念就是妄念了,第二念以后就越变越妄、越迷越深。可见得,我们的见性不是没有啊,禅家常说“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是我们不晓得啊。之所以不晓得,就是被五俱意识蒙蔽了,我们是为意识所转,所以才有生死轮回的妄相。如果能够保持着第一念,五俱意识不起作用,舍第六识舍第七识,那我们起作用就是妙观察啊。那就是见性见色性,闻性闻声性,六根所接触的是性啊,不是尘啊,这就是通常所讲的“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啊。一迷了之后怎么样呢?触处成障,凡是接触的东西统是障碍。那么由此可知,我们跟佛哪有什么差别呢?确实是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啊,没错啊,一点错都没有。佛用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用四智,我们也是四智啊。但是我们四智的前面有妄见、有妄想啊,就是第六识第七识啊。有了第七识就一切不平等了,四大烦恼长相随,这是第七识。第六识是虚妄分别啊,主意多,巧见多。第七识没主意,也没巧见,就是执着,坚固的执着,所有一切巧见统统是第六识。所以我们在一切境界中,如果能舍一切巧见,能够舍一切分别执着,心境平等,万法一如,那就与诸佛菩萨没有两样了。这样才能够圆觉啊,圆悟如来无上知见啊。如来无上知见就是自己的圆觉心性。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这是弥勒菩萨祈请的一段文。下面是佛的赞许。「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佛还没有正式开讲,在赞许里面把开示的题目已经给我们标识出来了,功德利益也透露出来了。要讲的是深奥秘密微妙之义,我们看到这个经文,就会提起精神来听下面佛的开示了,这个太要紧了太重要了。再看到后面“永断轮回,心悟实相,证无生忍”,那这个好处就太大了,更要聚精会神的听了。佛说法非常善巧,能够把听众的精神很快的振作起来,叫大家真正聚精会神用心的来听。真正悟入了,就得这个利益,就能够当下永断轮回,就能够悟入实相证得无生法忍。一证得无生法忍,那就是念佛法门里面说的“花开见佛悟无生”。证得无生法忍,我们一般讲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如果严格来讲是圆教七地菩萨才真正证无声法忍,别教佛都没份,所以无生法忍的地位高啊,非常之高啊,去佛不远了。「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这是承教敬听。世尊详细的开示我们下节课再讲。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2月15日17:12: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581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