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经 |第14集|MP3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圆觉经评论阅读模式

大方广圆觉经 1981.7 启讲于 台湾圆觉寺 / 编号:09-007 / 共 36 集

MP3下载

 

注:共36集文字由网络同修提供。


圆觉经  (第14集)1981年  圆觉寺  档名:09-007-0014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这一段是说的是法空,前面说的是人空。经文是说明修法空观的原理原则。“彼之众生”这一句就是指修行人,指修奢摩他观法空的人,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以般若智慧的观照见到身心都是幻化的,无有自体,毕竟空寂。身心既然是不实在的,集合成身心的诸法也不是实在的。比如身心由地、水、火、风集合而成,地水火风我们再一一仔细观察,地大也无自性,水大火大风大亦复如是啊。再观察外面六尘境界,没有一法是例外的,这是我们观色法。再要观心法,心法、心所法也是如幻的,是根尘识三和合而生的妄有缘气啊,这是前面经文讲过的。再观察,能观的智也不是真的,所谓照见五蕴皆空,这个能照就是观照般若,观照般若也无自性啊。这样说起来,能所俱不可得,能所都无自性。色法、心法以及能观照的般若都没有自性。无自性为什么会有这些幻相呢?诸位要晓得,无自性之性就是真如本性,所以才说妄即是真啊,真妄不二啊。所以一切万法同一个性,这个性叫法性,我们一般讲在有情众生上叫佛性,在无情众生上叫法性,实际上佛性就是法性,法性就是佛性,一性无二性。但是我们说法性呢,这个意思宽广,佛性是单就法性的一分而言。由此可知,我们说法性,比说佛性还要切实,佛性是觉性啊。这段经文就是《心经》里面讲的“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法,我们把色法误认为自身相,把心法误认为自心相。现在我们晓得身是四大,心是受想行识,无非是这些东西因缘聚会而现起的妄相。小乘人知道身是虚妄的,但不知道五蕴之法也是虚妄的,所以小乘人只破我执,未破法执。大乘菩萨观慧猛利,连法也照见是空寂的、是如幻的,所以法执永离啊,这就是本来无一物。

「幻灭灭故」,这个幻灭是我法两种执着,两种执着都灭掉了。「非幻不灭」,所以佛法不是断灭法。不是说一切都灭尽,都没有了,不是这个意思。幻灭了,所剩下不灭的,那就是圆觉真理,这个时候真如本性的理体显现出来了。不是幻,就是真。真就是常住啊,永远是这个样子,在本经称之为圆觉,真常不灭啊。「譬如磨镜。垢尽明现。」从前的镜子大多是铜镜,铜质的,铜镜要常常磨,不然就照不清楚。磨是把尘垢磨掉,镜子本身是具有光泽的。这里把镜明比作圆觉,把上面的尘土染污比作人法二执,人法二执去掉了,圆觉真性就显现出来了。诸幻在此地已经讲得不少了,佛教我们要远离、要永灭,我们要晓得实际是离而无离、灭而无灭,要晓得这个道理。比如我们的幻身、幻心,我们把身灭掉,能灭得掉吗?即使你把它烧成灰尘,也灭不掉啊。物质不灭啊。受想行识灭得掉吗?还是灭不掉。那灭的是什么呢?灭的是迷幻啊,灭的是这个啊。因为我们迷了理事的真相,所以才有许许多多不正常的现象,有许多不正常的弊病产生,这一觉悟之后,迷幻就没有了。前面经文佛说过了“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我们的身、我们的心,都是如来圆觉心中所现之物啊。

佛经里常有比喻,譬如金与器,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到珠宝店去看,黄金做的首饰,各式各样,几千种几万种样子都不一样,但是它的体质都是黄金,体就是本体啊。体好比是大圆觉啊,各种器种种样子就好比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现在佛告诉我们这些器、种种样子是幻的,告诉你是幻的用意如何,是教你不要迷啊。你知道它是幻的,知幻即离,离什么呢?离迷。幻不要紧,不相妨碍。如果说幻不要了,就好比说器不要了。如果器不要了,那金也没有了。我们这个身如果不要了,那法性也没有了,因为身是依法性而起的啊。法性是真常不灭啊,身能灭得了吗?灭不了啊。灭就是说的离,我们凡夫迷那个幻,“幻灭灭故”,佛教我们认清那个幻,幻就是真,真即是幻啊,真与幻原本不二。就好像器与金一样,器就是金,金就是器,器与金本来不二啊。所以叫你舍、叫你离,就是叫你离妄想、离分别、离执着,绝不是离这个身相、离外面的境界相,那个是离不开的。所以前面说,要紧的是知,是觉悟啊,只要你知道这个是幻,就不执着了。

这个事与理说得最明白、最清楚而有体系的是《百法名门论》,百法的宗旨是教我们觉悟,所以它把一切幻化之相说得清清楚楚。而《八识规矩颂》着重在行,着重在修行,如何能够超凡入圣,证入圣者的境界。所在一般唯识课程把《百法名门论》和《八识规矩颂》连在一起讲,一个是解门,一个是行门,这都很有道理。那么离幻就是正觉,正觉也就是圆觉之性啊,本来就妙,本来就明,本来就净,像佛在《楞严经》里面讲的妙觉明体啊,跟此地讲的是一样的。妙觉明体哪一个没有呢?个个都有。既然个个都有,个个都一样的,为什么有十法界的差别呢,有所谓佛、菩萨、二乘、六道呢?这就是为诸幻所迷的程度不相同。迷得深的就是六道,迷得浅的是声闻是菩萨,完全没有迷的我们称作佛。由此可知,九界有情众生都是迷而不觉啊,究竟觉悟的是佛啊。现在说诸幻统统都离了,圆觉就现前了,这就是发明“离幻即觉”的意思。所以学佛就是学觉,而觉又是本有的,所以觉了之后,那个觉的概念不能有。为什么呢?因为是你本有的,本有的再又加上一个觉,那个觉就变成迷了。所以这个觉我们叫它作幻智啊,幻智也要离,这才是真觉。这一层意思很不好懂,不可思议,没法子说,也不能想,想不到,因为你能够想的都是迷,全是不觉啊。后面经文还有许多段都说到这个问题。我们要在这里面体会,万万不可以落到思维里去。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这下面的一段是说的法界观。法界观我们虽然不修,但常识我们要晓得。为什么呢?修华严的,他们的功夫就是修法界观。此地说的是法界观的纲领。“善男子”,这是佛叫着普眼菩萨,实际上普眼菩萨代表我们大家。这个地方最重要的是“知”这个字,知就是觉啊。关键就在这个“知”字,这个知是般若真知,换句话说,我们现在都没有。我们现在这个“知”是第六意识的知,第六意识的“知”实在是不知啊,如果我们不是第六意识的知,那今天讲到这个地方,你们就都已经成了明心见性的大菩萨了,不是凡夫了,你们烦恼障、所知障、人我执统统都破了。离了烦恼障、人我执就证阿罗汉果,离了所知障、法我执就是见性的大菩萨了,哪里还当凡夫呢?所以你们现在的“知”不是此地经文中的“知”啊。你们是第六意识的“知”,不是真知。实在讲,真知有没有?有,我们就是被这个妄知、幻知盖住了,真知不能现前,也就是我们舍不得离开心意识啊,还要用心意识啊。心意识确实难离啊,诸位读《楞严经》,看阿难尊者的表现就晓得了,阿难尊者在楞严会上完全是代表我们这样的身份、我们的境界,这是教我们觉悟啊。

真正的智慧是般若智慧。昨天晚上我给诸位说了,真正的智慧就是三慧,见了性的菩萨才有三慧啊,三慧是一而三、三而一,同时的。所以有戒、有定,然后才有智慧。但是诸位要晓得,三慧是三学里面的慧,不是小乘戒定慧,小乘戒定慧不是三慧。如果小乘戒定慧是三慧,那为什么阿罗汉不见性呢。那么由此可知,戒有小乘戒有大乘戒,定有小乘定也有大乘定,慧有小乘慧也有大乘慧,这个不一样。我们中国的佛法确实与印度、与外国不同。中国出家人一受戒,大乘戒和小乘戒同时受,三坛大戒一次完成,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都受。你到泰国南洋地区,南传小乘只受比丘戒,没有菩萨戒。所以它的定是小乘定,决定没有大乘定。大乘定是什么呢?是称性的大定。换句话说,小乘定是依第六识,只是把第六识控制住了,叫它不起现行,不起作用,在一切境界里头不分别不执着。这是灭尽定,灭受想定,受是前五识,想是第六识,小乘的定是控制这两个使其不起作用啊,而第七识只降服了一半,第七识中人我执已经不起作用了,但还有法我执存在,这叫九次第定,这是阿罗汉的功夫啊。所以佛说他这个功夫是“内守悠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是小乘阿罗汉的定。大乘菩萨的定不是如此,是自性本定,像《楞严经》里面所讲的首楞严大定,本经里讲的圆觉清净觉照就是说的这个。所以大乘与小乘的定不一样啊,只有称性的、与本性相应的定才会生闻思修三慧,闻思修三慧就是观照般若啊,所以观照般若是从自性本定里面显现出来的。

把第六意识控制住,这个时候也有一些小智慧,是阿罗汉的智慧。阿罗汉的智慧与菩萨的智慧不相同,阿罗汉的智慧没有办法照见五蕴皆空啊。所以戒定慧的层次不相同,在五乘佛法里面它的境界不一样。这是讲到观照般若智慧现前,它才能照见真理,照见真实的理体。这个理体是什么样子呢?清净本然啊。原本没有身心之相,也没有人我之相。那我们也许会问,明明我们这个人在嘛、有身心嘛,怎么说没有呢?这就是我们没有见到事实的真相,这就是我们无始劫以来的迷执打不破,所以是看不破啊。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我在二十几年前,民国四十二年我到圆觉寺来,从圆觉寺这边看台北寺,没有这些高楼啊,从圆山到内湖的路两旁统统是田地,而现在的房子都盖满了,都连起来了。我民国三十九年到台北市去,台北市人很少,车辆和稀有,公共巴士只有十七路,而且巴士是一个小时一班,从台北火车站到圆山,人很少啊。这二十几年过去了,台北这么房子都建立起来了,这么多人都从哪来的啊。我们凡夫看到这个现象,就会认为“有”啊,如果是菩萨眼睛里面看呢,“没有”。怎么没有呢?你看房子的建筑,菩萨眼睛看到不是房子,是什么呢?是一些钢筋、水泥、砖头、瓦块等建筑材料,堆在地上成一堆是那么多,排列起来成大楼还是那么多。排起来,你就着了相,认为它是个房子,其实堆在地方和排列成房子是一样的啊。所以菩萨见到法相,那些建筑材料是法啊,房子好比是身啊,菩萨一观照就发现没有房子,房子是假的,材料是真的,这个房子是有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堆起来的,这就好比是用智慧观照照见人空了。再仔细观察,那个建筑材料也是因缘和合的,也没有,法也空了,即使建筑在时菩萨看到也是万法皆空啊。空怎么样呢?空就是有啊,有就是空啊。房子在不在?在。虽在,但当体皆空,空有不二,菩萨不迷,他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所以这个房子的造成和毁灭在他眼里是一不是二。房子建成了,不生;房子倒塌了,不灭,不生不灭啊。诸位要能照见这个理,入了这个境界,你就证得无生法忍,你晓得一切万物不生不灭,我们这个身也不生不死。生老病死和成住坏空,是迷了的人见到的现象,觉悟的人看,没有生老病死,也没有成住坏空,这是证得了无生法忍啊。我们为什么这样的颠倒呢,这样的迷惑呢,这是于事实真相一无所知啊。能明白这些,才算真正见到诸法实相,诸法实相不生不灭。这是智慧的观照啊。

可是我们为什么现在入不了这个境界、得不到这个受用呢?因为我们现在用第六意识在分析,所以我们不入境界、不得受用,我们的身心不得清净。你如果不用第六意识,那个作用就是般若观照。实际上第六意识没有能力啊,它是借着般若智慧的能力狐假虎威而起的作用,所以你去了这个妄,本来妙观察智的真实作用就显示出来了。千万不要以为舍弃第六意识就变成无心了,不要以为无心就变成砖头、瓦块,变成草木一样了,这就像《楞严经》上阿难尊者的误会,像阿难尊者一样起了恐惧。不是这样的,去了妄心就是真心。明白这个道理,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在一切境界里起虚妄分别呢,起这些虚妄的执着呢?舍了心意识就是四智菩提,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四智菩提就是观照般若。所以观照般若一现前,就证实相了,就是明心见性,就见到一切诸法的真实相。

实相就是自性,实相就是一真,一切万法是一、是真。所以一切万法不二啊,这个才真正的平等啊。一相无二相啊,这个话我们很难懂。那我们从比喻来说,比喻以金做器,金器有千千万万种,虽然种类繁多,是一相无二相。为什么一相呢?一相都是金,没有第二种东西。十法界依正庄严,林林种种的,你仔细一观察,不外乎四大啊,只是四大组成的方程式、结构不同啊。除此以外,没有什么两样啊。就好比建筑材料是一样的,但有人建小房子,有人建高楼,你仔细看看材料都是一样的啊。一相无二相啊。那个方程式组合是幻啊,不是真啊。你明了这个道理了,那十法界依正庄严也是一相无二相,你才能见到一真法界啊,法界原本是一真啊,可是一真又不碍十法界依正庄严。这就是经中常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多与一是相等的、是相同的,是不二的。世间法里说1+2=3,在佛法里1+2还是等于1,这是佛法,加减乘除后面都等于1,都是相同的,是不二的。你们加减乘除后面数字不相同,那是世间法,是你迷啊,如果得的都相同了,你觉悟了。世间人认为我们是迷,自认为觉。

我们说这个经文最要紧的就是“知”,这一“知”,就“垢相永灭”,垢指的是无明,就是迷幻啊,垢永远断掉了,这个时候心就清净了,在一切法里面不动心不起念。我们在一切法里面还起心、还动念,我们的心不清净,不起心不动念心才清净啊。听到这里,诸位也许说以后自己也不要起心动念了,那这样是否清净呢?我告诉诸位,你还是不清净。为什么呢?因为你心里有个不动念、不生心的念头,并不是真的没动念,这样就不清净了。连不动念的念头也没有,这才是真清净。所以落在有念里不清净里,落在无念里面还是不清净,有念无念都没有了,都离开了,这才叫清净啊。心清净了,身就清净了,这就是经上常讲的“依报随着正报转啊”,《华严经》里面也讲“万法唯心”啊,唯识里面讲“万法唯识”啊。所以心清净了,身就清净,境界就清净,这就是法界观的远离。境界清静了,就是一真法界。唯有一、真,才清净,二就不清静了。清净心是一心,清净法界是一真。真正见到一真,他在极乐世界不会分别,在阿鼻地狱也不会分别,他看极乐世界和阿鼻地狱是一个境界,不是两个境界。他所见的相是唯一寂灭相,清净寂灭。所以他在极乐世界也不动心、不起一念,在阿鼻地狱也不动心、也不起一念。这是诸佛所证得的真实境界。我们要想入这个境界,要参考佛在经典中讲到的方法,自己要善学啊,善于用心啊。善于用心,是用真心,不善用心是用的妄心,用第六意识是不善用心啊。我们舍识用根就是善于用心,舍识用根还是方便法,也就是前面所讲的“正方便”,我们才能够契入。

下面是从比喻来说的。「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这个地方的“珠”比喻清净圆觉的本性,“五色”比喻五蕴的身心,“随方各现”比喻随业所感。你晓得这个比喻,那此句经文意思就很清楚了。“诸愚痴者”指迷而不觉者,这是凡夫,凡夫是随着境缘所转,不知道法无自性,所以他不能够明心,不能见性。这段比喻也可以配三自性来讲,“摩尼宝珠”就好比圆成实性,它是一切法的理体。珠本身并没有色,随缘现色,它能够随着外面的光变色,这是表依他起性。愚痴的人执着,认为这个珠确实有光、有彩,认为这个光色好看,这就是遍计所执性,根本就没有,但是他迷惑颠倒,在里面执着。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觉悟的人,他明了这个事实真相,所以他不执着,不但对于光与色不执着,连珠的体也不执着,不会在一切法里面生遍计所执,晓得当体就是圆成实,这就是当下就见性啊。根身器界,一一清净。清净,这就是离苦得乐,清净是乐。所以世间苦、乐都是苦。为什么呢?他的乐不清净啊,他迷啊,他不晓得啊,他那个乐不是真乐。你要不相信可以试验看看,你们认为跳舞是乐,那叫你跳个七天七夜不休息,看你还乐不乐,那就叫苦连天了。乐到最后会变成苦,那就不是真乐。如果能永远乐下去,那才是真的啊。吃到很好吃的东西,感觉到乐,如果叫你吃十碗二十碗,那你就叫苦了。所以要觉悟啊,世间乐是假的啊,不是真的啊。世间苦是真的,打你很痛,这是苦,打一鞭子很苦,打一千鞭、一万鞭,只有苦上再加苦,不会变成乐,这就是真苦啊。世间乐到最后会变成苦,但苦到最后不会变成乐,这说明世间苦是真的、乐是假的啊。所以,佛讲苦、集、灭、到,世间苦是真的啊。几时心清净、身清净、境界清净,这才叫离苦得乐。唯有悟的人才有乐,迷的人没有,破迷开悟才能离苦得乐。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2月10日05:12:3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581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