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 |第33集|视频MP3文字|刘素云老师复讲

无量寿经 (第33集)刘素云老师 复讲2018年04月20日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今天这节课交流的内容比较多。我总结可能这节课有“三多”吧。

第一多:是内容比较多,因为这个内容都是第十七品的。如果你分两节课讲呢,就少。一节课讲,稍微有点儿多。我的意思,还是这一节课把它讲完。这是一,内容比较多。

第二多:就是陌生的词汇比较多,而且比较难解释,解释了也很难听懂。所以这是第二多,就是陌生的词汇比较多。

第三多:是理性上的东西比较多。但是这个理性上的东西,我们又不能不讲,不能不说。怎么办呢?我想,理性上的东西我还要讲。讲完了理性上的东西,我再用例子来说明这个理性的东西,帮助大家来理解。也只好这样了,因为我就这么大的能力。我尽可能把这个理性的东西说明白,然后再举一个恰当的例子,把这个理性再补充一下,让大家听得明白一些。

下面请大家看这一段经文:

【微澜徐回。转相灌注。波扬无量微妙音声。或闻佛法僧声。波罗蜜声。止息寂静声。无生无灭声。十力无畏声。或闻无性无作无我声。大慈大悲喜舍声。甘露灌顶受位声。】

这一段经文不短,但是它的意思比较简单。是说什么呢?说我们听极乐世界这泉池流水的声音,就是在听经闻法,因为这个流水会说法。

前几节课,我们大家都听了,树会说法,花会说法,小鸟会说法。那这个呢,就是泉池里的流水照样会说法。所以我们听泉池的流水声,就是在听佛法。

而且它有个什么特点呢?就是无量无边法门的佛法,你想听哪个,你听到的就是你要听的;你不想听的,你就听不到。这个是特别奇特、特别殊胜的。

下面看几个词汇。

这个词汇比较多,我们慢点儿说,大家认真听。

第一个〔微澜徐回〕:这个“微澜”是指那个小的波纹;“徐回”呢,是缓缓地回流。

下一个词汇是〔转相灌注〕:指水波徐缓地来回交流。

一会儿我说,这个来回地交流怎么来理解。而且来回交流的这个水波,它又互相激荡、辗转,产生了小的波浪。

为什么它可以来回交流呢?昨天我讲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水是轻的,它可以往上流。不像我们世间的水,只能往下流。它那水可以往上流。

为什么说“转相灌注”呢?你想想,水从低处流到上面,它有个撞击,和水有个交叉;然后它又从上面流下来,流到下面,又有个撞击,又有个交叉。水可以上升到虚空,然后从虚空再下降,这就是“转相灌注”的意思。

下一个词〔佛法僧〕:这个容易理解,代表觉、正、净,是修学的主要纲领。极乐世界的众生,也是依这个来修行的。

下一个词汇是〔波罗蜜声〕:是究竟圆满的意思,这里指菩萨修学的六个原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六波罗蜜”。

下一个词汇是〔止息寂静声〕:“止”是停止;“息”是息灭种种妄想;“寂静”是内不动心,外不着相,这是佛法,一切法门修行的功夫,是内不动心,外不着相。

下一个词〔无生无灭声〕:不生不灭的涅槃真理的法音,叫“无生无灭声”。

下一个词汇是〔十力无畏声〕:这个是佛所证得的境界。

极乐世界的泉池波声,皆出如此的大法音声。

“十力无畏声”是佛所证得的境界。

“十力”是佛在果地上的十种特殊的能力。

这十种特殊的能力是:

第一,是处非处智力。

第二,知三世业报智力。

第三,知诸禅解脱智力。

第四,知诸根胜劣智力。

第五,知种种解智力。

第六,知种种界智力。

第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

第八,知天眼无碍智力。

第九,知宿命无漏智力。

第十,知永断习气智力。

这十种力,是佛独有的,菩萨们不具备。刚才是介绍这十种能力的名字,再往下的时候,稍做详细的解说。

下面再解释一个词语,叫“无畏”,又叫“无所畏”。

这是佛与一切大众说法,得泰然自在、无所畏惧的德能。

这个“无所畏”一共有四种:

一,一切智无所畏;

二,漏尽无所畏;

三,说障道无所畏;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这是四种无所畏。

下面一个词汇是〔无性无作无我〕

“无性”:“性”是性体。一切法都没有实体,所以说“无性”。

“无作”:又叫无为,就是离一切有为的造作。

“无我”:一切法都是随因缘在变化的,不是自己能主宰得了的。我们现在的身体是五蕴假合,没有常一的我体,缘生缘灭,受业力的支配,所以说“无我”。

下一个词汇是〔大慈大悲喜舍声〕

“慈悲喜舍”是四无量心。

一,慈——与众生乐;

二,悲——济众生苦;

三,喜——见他人离苦得乐,生起欢喜心;

四,舍——内心平等,没有执著。于众生舍一切冤亲等,等等分别,舍弃一切贪、瞋、痴等过失。众生修习得无量的福报。

下一个词汇是〔甘露灌顶受位声〕:这是表法。

“甘露”是天人的不死药,吃了能长生不老、力大体光。这是比喻不生不灭的大法。

“灌顶受位”:“灌”是大慈悲加持的意思。“顶”是至高无上。佛以大慈心,将无上的顶法传给菩萨,这叫“灌顶”。菩萨接受了佛的灌顶传位之法,就叫“灌顶受位”。

现在我们看这一段经文的每一句经文详细的解释。

第一句:

〖微澜徐回〗

刚才我说了,“澜”是细小的小波浪。我们就说细小的小波纹,更确切一些。大了就是浪,再大的就是波涛。所以“微澜”在这里可以解释成细小的波纹。“徐回”是缓慢地回流。

〖转相灌注〗

类似我们世间的瀑布。瀑布的水从上面流下来,底下也是水,互相一撞击,必然发出声音。西方世界的水可以往上流,故有“转相灌注”的奇妙景观。

〖波扬无量微妙音声〗

流水的声音就像交响乐一样,声音好听。特别是许多的水,在有波涛的情况下,就像瀑布一样,有大有小。我们看过瀑布的人都知道,在大瀑布之外,还有许多小小的细流,也像那个小的瀑布一样。因为大瀑布和那个小细流的瀑布,它发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所以就像不同的音符汇合在一起,就成了美妙的音乐一样。

下面的八句经文,从“或闻佛法僧声”一直到“甘露灌顶受位声”,这一共是八句经文。这八句经文是把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都包括尽了,一样都没有漏掉。

在七宝池中沐浴就是在修行。大家听了这一句,羡慕不羡慕?在七宝池里沐浴就是在修行。

而且就在沐浴的过程当中,你想听什么法,你就一定得到满足。你听到的,一定是你想听的那个法。你说这有多么自在。

〖或闻佛法僧声〗

“佛法僧”是三宝。

“佛”是觉,觉而不迷。

“法”是正,正而不邪。

“僧”是净,净而不染。

另外,这个“僧”还有一个意思,它表示和合。从理上讲,是净而不染;从事上讲,四个人以上在一起修道,遵守三福、六和,这就是僧团。

如果三福、六和不具足,就不能称为僧团。僧团的条件,一定是修六和敬。三福是正因,是自己净业的根本;六和是处众,是佛为我们制定的,大众相处要遵守的基本戒条。

所以“僧”是和合僧团,如果这样的僧团出现,必定得到诸佛的护念。

特别是我们修净土,修念阿弥陀佛的,因为这部经、这个法门是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因此念佛僧团,就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的僧团,就是一切诸护法善神拥护的僧团。这后两句我再说一遍,大家好好地品味品味。因此念佛僧团,就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的僧团,一切诸护法善神拥护的僧团。

那反过来说,如果你不是一个和合的念佛僧团,你不得诸佛的护念,不得诸护法善神的拥护,就是这么一个关系。

我们学历史、读历史都知道,每个朝代的开国的都是几个人。可能超过十个人的几乎没有,就是超过十个人,我们说就叫开国元勋吧,可能超过十个人的不太多,几乎没有。说几人一条心就能推翻一个旧政权,建立一个新的国家。那你说他们有什么能力?因为什么?就是因为一条心,这个一条心是厉害的。

比如说,我们举这样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巴蜀有几个人?一共就四个人。刘、关、张,后面加了一个诸葛亮,就是这四个人,因为一条心,所以他们就建立了一个国家。

因此我们说,如果一个道场,四个人一条心,你知不知道,那了不得!一个道场,如果四个人一条心,那都了不得,佛法非兴旺不可。

当年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教,在鹿野苑五个比丘,一个老师带五个学生。六个人一条心,就能在世间建立了佛法。而且这个佛法能传一万二千年。同修们想一想,六个人可以创教,难道六个人不能兴教吗?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诸佛弟子深深地反省。

下一个词汇是〔波罗蜜〕

通常我们讲的六波罗蜜,这是大乘菩萨修学的纲领。菩萨们的行门无量无边,归纳成六大类,就是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波罗蜜”什么意思?是究竟圆满的意思。

关于这六波罗蜜,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后面有的地方还要提到,所以在这里我们就不详细说。

我想重点说说六波罗蜜里的第三个:“忍辱”。

如果你还有一个“忍”的心,我要忍,你的忍辱功夫没有到家。

我这么说,有的同修可能又糊涂了。那我说我要忍,还说我的功夫不到家,那怎么叫到家了呢?我告诉你,连忍的意念你都没有了,你的忍辱功夫就到家了。如果你还有个忍字,你的功夫真的没到家,就说明你那个忍辱的功夫没有圆满。当忍辱功夫全部圆满了的时候,一切都化解了。因为什么?清净心中不立一法。这个道理你要明白了,你就知道我刚才说的是对的。

下面看:

〖止息寂静声〗

这一句,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大定。就是我前面多次提到的《楞严经》上讲的“首楞严大定”,《华严经》上讲的“师子奋迅三昧”,讲的就是这个境界。

〔无生无灭〕就是“无生法忍”。

“无生法忍”是什么意思?就是知道宇宙之间,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万物是不生不灭的。

看下一句:

〖十力无畏声〗

前面我刚刚说完,如来果地上有十种特殊的能力。这十种特殊的能力是佛独有的,不要说我们凡夫没有,就连菩萨也没有,罗汉和缘觉当然更没有了。唯独如来果地上有“十力”。“十”不是数字,是表法的,是表无尽的德能。

下面,对于佛在果地上的十种特殊能力,我向同修们再做以简要的介绍。

第一种能力:是处非处智力。

刚才我说了,这个词汇都比较陌生。这是第一种能力“是处非处智力”。我们先说说什么是“处”,什么是“非处”。

“处”是道理的意思。那些道理是对的、是正确的,就是“是处”。如果那个道理是错误的,就是“非处”。

对于宇宙之中一切事物是怎么发生的,是从哪里来的。这些现相产生之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将来又到哪里去。这些种种理论现相,乃至于作用,佛无所不知。这样的能力称为“智力”,这是真实的智慧。

在这里加上“是”和“非”,是特别着重因果关系。“是处”,理论是正确的,“非处”就是理论是错误的,简单地说就是这样理解。

第二种是:业智力。

“业”是造作。正在造作的时候称为“事”,事情做完了之后,产生了影响和结果那叫“业”。因此,起心动念是造作,言语也是造作,行为也是造作。

佛有能力知道一切众生三世业因果报。所以“业智力”是专门对人说的。你有善业,必定得善果;你有恶业,必定得恶报。有漏业,决定在六道里轮回;如果你是无漏业,决定超越三界。佛的这种智慧能力,称为“业智力”。

第三种能力:定智力。

佛门说“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定”是求真实智慧的不二法门。我们要想求真实智慧,须从定中求。

“定”就是清净心。于一切法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定”。“定”就是自性。

定心起作用,是真实智慧。

修定的过程有真的定,也有假的定。比如世间的禅定,就不是真实的定,我们称为“四禅八定”。

佛法里讲真假有个标准,我这么说大家就理解了,那什么是真定?什么是假定呢?有一个标准来验证。这个标准就是:凡是会变的,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是不变的是真的,不是假的。就用真假来区别,用变和不变来区别真假。

真的定,你得到了以后,永远不会退失;假的定,你得到之后,到时候它会退失的。比如说世间的“四禅八定”,这个定就是假的。为什么?因为它会失掉。

世间禅定最高是非想非非想定。你得到了这个定,你生非想非非想天。八万大劫以后这个定功就失掉了。由此可知,这不是真正的定。按照那标准一衡量,因为它会变,它会失掉,所以这个四禅八定是假定,不是真的。

什么时候是真定呢?再往上提升,第九定是真的。第九定是阿罗汉证得的。得到了这个定,绝对不会再退转。所以第九定开始,才是真正的禅定。这个我们学佛的同修要明了。

定中所发生的智慧的大小,定力的深浅,佛都知道。从世间的四禅八定,到出世间的种种禅定,佛没有一样不知道。这就是“定智力”。

佛既然样样都知道,他又特别称赞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我们应当相信,三昧就是禅定。在一切禅定中,都没有念佛三昧来得殊胜。念佛三昧最殊胜之处,就是人人可以修,人人都能得到,而且不需要多年多月,一生当中就能成就。依经上所讲,若一日到若七日,就能得到一心不乱。所以说念佛三昧,不愧为佛把它称为“三昧中王”。

这几句话非常重要,就是告诉我们,念佛三昧就是禅定。它的殊胜之处在于人人都能修,人人都能得得到,而且时间不要很长。这是它的殊胜之处。

第四个力是:根智力。

教化众生,要知道一切众生根性的差别,才能够契理契机。佛了解众生的根机,特别是了解末法众生的根机。佛慈悲到了极处,为我们开了净土念佛法门。为什么?佛知道末法众生刚强难化。

念佛法门好在哪里呢?什么样的根机用这个法门,都有利没有害。这是非常难得的,这就是念佛法门的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根机,你修学这个法门,只能有利没有害处。大家可以放心地修学。

说到这个根性啊,很难。要能做到,中根、下根性的人都能得到利益,在佛法里只有念佛法门这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如果你能接受念佛法门,你这一生必定得到最殊胜的利益。这个最殊胜的利益,就是往生不退成佛。

第五种力是:解智力。

就那个“解(xiè)脱”的“解”。有的人念解(jiě),解脱力,解智力,都可以。习惯性怎么念,你就怎么念吧。这个是知道一切众生知解的能力。谁知道?佛知道。众生的种种愿望、种种需求、种种嗜好,你不用说,佛都知道,这叫“解智力”。

所以说,佛说的,都是你心里想要的。你还没说出来,佛已经替你讲出来了。佛有这种能力,不是普通人所能有的。

这个“解智力”,我举个例子。

咱们jingkong老法师,老人家这个解智力是太强太强了!我的感受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就是老法师讲经说法这么多年,从来不用讲稿。因为我也上台跟大家交流,也需要讲,我是有切身体会的。这么多年老法师讲经说法不用讲稿,上台就说,那就是这种解智力。老人家完全具备,我们不具备。

第六种力是:界智力。

这个“界”是“界限”的那个界。这个“界”是表示什么?是说每个人的境界不同。

佛法里讲共业,讲别业。这个别业,就是与一般人完全不同的叫别业;共业呢,就是与大众相似的,这叫共业。

那佛制定的戒律,戒谁?我们同学到现在可能没弄明白。这个戒律是给谁制定的?在这里告诉大家,佛制定的戒律,只戒自己,不戒别人。这句话新鲜不?戒律只戒自己,不戒别人。

为什么不戒别人?因为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体嘛。是不是啊?一体,还有什么你和他呢,还有什么别人呢。

所以说,只要求自己该怎么做,不要求别人该怎么做。如果你要求别人怎么做,不要求自己怎么做,这不是佛法。这是佛法跟世法不同的地方。所以告诉大家,只见自己的过失,不见别人的过失。只律己,不律人。这样天下太平。

第七种力:至处智力。

这个“至处”就是到达的意思。意思是你修什么法门,你将来会得到什么样的成就。

世出世间的法门无量啊,但是佛都知道。比如说,佛知道我们每个人,你修学的结果是什么,这就叫“至处智力”。就是能知道你的发展前途是什么,这么说大家就听懂了。

第八种力是:宿命智力。

众生无量劫的业因果报,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宿命通”,这就是佛的宿命智力。

第九力:天眼智力。

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天眼洞视,这个能力不可思议。

第十种力:漏尽智力。

这是十力当中最最重要的一力。“漏”是烦恼的代名词。圆教佛果才具有“漏尽智力”,圆教等觉以下的都没有。所以说“漏尽智力”是十力中最最重要的,只有圆教的佛果才具有这个力。

下面说说“无畏”,也叫“无所畏”。

佛与一切大众说法,得无畏之德。

佛有四种无畏。

第一,一切智无所畏。

这个是什么意思?就是佛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确实是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当然他没有恐惧,没有畏惧。这是第一个,一切智无所畏。

第二,漏尽无所畏。

佛断尽了一切烦恼,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他的心清净至极,所以才有大无畏的德相现前。

第三,说障道无所畏。

也就是说,佛讲恶业、讲烦恼、讲迷惑,讲善恶果报等诸障法,而无所畏惧之心。

第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这个是讲方法。比如说,佛讲戒定慧,讲六度万行,佛讲这些是因为佛都做到了,所以他讲起来无所畏惧。如果佛要是没做到,他讲这些,他会感到很难为情,不好意思。

为什么有的人看到经典上讲的,自己没有做到,吓得不敢上台讲?这个我们都可以理解。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没做到,你上台去讲,讲起来心虚。因为你没做到,你上去夸夸其谈,你会心虚的,你心里没有底。所以佛为什么说,说尽苦道无所畏?佛所说的他完全做到了,所以他讲起来,那肯定是理直气壮。

下一句:

〖或闻无性无作无我声〗

这句话非常难懂。先说说什么是“无性”,什么是“无作”,什么是“无我”。这些意义比较深,不好讲也不好懂,我们先了解个大概吧。

佛在经上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性是体,“皆无自性”,就是没有自体。因为一切法没有自体,所以万法皆空。理论上讲是这样说。

《金刚经》上是怎么说的呢?《金刚经》上是这样说的,“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生不生僻?非常生。

这一句经文呢,是把宇宙人生的一切万法的真相说尽了、说绝了。所以才深,我们才不容易理解,慢慢来。

这个“合”是组合,万事万物就是一个基本物质,组合不同而现的相。

说到这里呀,我就想,这个东西组合,这个相就现出来了;你一不组合,它就没有这个相了。用一个什么例子跟大家说,大家能听明白呢?

我就想这么一个例子,就小孩儿玩的那个积木。你看那个积木,它可以堆积成各种各样不同的相状。比如说,你想给它盖一个大楼,你就可以给它堆积成一个大楼的相状;如果你想给它堆成一个大船,它就现大船的相状;如果你给它要堆成一列火车,它就现一列火车的相状。就是说,同样的这些基本物质,你给它组合成什么,它就现什么相。然后你这一拆,相就没有了。是不是这样?

如果我用这个例子跟大家说,大家能明白我刚才上面说的那个理就好。如果还不懂,慢慢来,以后咱们继续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就逐渐地理解了。

我用这个积木说什么呢?一切万相,都是缘聚缘散而已。缘聚,就现了个相;缘散,这个相就不存在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这是真相,绝对没有生灭。

因为万法无自体,所以佛才教我们“应无所住”。因万法聚散无常,故佛教我们“而生其心”,这是佛说的“无性”。

“无性”我就简单解释到这儿。

下面再说“无作”。

“无作”跟“无为”的意思相同,就是无所作为的意思。

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钞》里是这样讲的,“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的。什么叫“有为”?起心动念,有心造作的都叫“有为法”。

粗显的我们容易懂,那个细微的我们就不懂。比如《唯识论》里讲的八识五十一心所,我们怎么想也想不出它是有为造作的。我们想不出来,也体会不到,可佛明明都摆在有为法里。

这里我们用一个比较容易体会的界限,来界定一下什么叫“有为”,什么叫“无为”。

凡是有生有灭有变化的,都是“有为法”;凡是无生无灭无变化的,都是“无为法”。用这个界限来界定什么是“有为”,什么是“无为”。

“无为”是常有,“有为”是无常。这两句话,我再说一遍。“无为”是常有,“有为”是无常。有生灭就是无常。

在百法里,定是无为法。因为定是心里清净,清净心是无为法。如果你心里有想、有念头,那都是有为法。包括我们想诸佛菩萨,也是有为法。这一句话不太好理解。

我们想诸佛菩萨,怎么还是有为法呢?后面有一句话跟着解释这句,唯独想阿弥陀佛不是有为法。为什么?因为想阿弥陀佛,你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就证得了无量寿。无量寿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的是“无为”。

这么解释,你一连起来一听你就懂了。所以我们连诸佛菩萨也不要想,单单想阿弥陀佛就可以了。

下面再说说“无我”。

这个“我”,单讲这一个字,是主宰的意思。佛经上曾经对这个“我”字,说了八个定义,就是这个“我”。在这里我们不细说,我们就挑最重要的那个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就是主宰。就是自己能做主,这叫主宰。如果你自己能主宰自己,能做得了自己的主,这才称为“我”。

佛告诉我们,“凡夫无我”。在这里这个无我,你可千万别误会。这个无我是什么?是说凡夫做不了自己的主宰。另外第二个意思就说,凡夫不自在,他不自在,也无我。

所以一般的人,是执著这个身体是我,这叫“人我执”。执著一切法是实有的,是存在的,这叫“法执”。前一个是人我执,这一个是法执。

身体没有主宰,万法也没有主宰。都是什么主宰呢?是皆由业缘波动,聚散无常,这个是十法界六道的真相。

这一段真的很深很难。

《心经》上讲啊,观自在菩萨用的是智慧,故“照见五蕴皆空”。我们凡夫是用情识,所以见不到事实的真相。用智慧观察,实实在在没有我。

《金刚经》上说“通达无我法者”,无我相,无法相。无我、无法就是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这是真菩萨,不是假菩萨。

看下面一句经文是:

〖大慈大悲喜舍声〗

佛经上常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慈无量”是能帮助一切众生得到快乐。

“悲无量”是帮助众生离开苦难。拔苦是悲,与乐是慈。

“喜无量”呢?就是看到众生离苦得乐,欢喜心油然而生。看到别人快乐,自己就快乐。“喜”的是别人离苦得乐。这个心量大。不要看到人家离苦得乐了,你心生妒忌。如果你心量大,你是菩萨心。

“舍无量”是什么意思?是自利利他而不执著,就是不执著“舍”。有慈悲喜舍,但不着慈悲喜舍的相,自己才得到真正的清净。“舍”就是清净心。

看下一句经文:

〖甘露灌顶受位声〗

“甘露”是天人的一种饮料,是天人饮料中最好的,甘甜味美。佛经上讲,“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吃了命长身安,体力充沛,光色殊好。不但美味,而且是最高级的营养品。用这比喻什么?比喻长生不老,在佛菩萨比喻不生不灭。

“灌顶受位”就是接受佛位。“灌顶”是表法的。“灌”是大悲加持的意思;“顶”是至高无上。佛以大慈悲心,将无上的顶法传授给你,这是“灌顶”。

哪个法是至高无上的大法呢?就是这部《无量寿经》!就是这句阿弥陀佛佛号!

这一段我觉得这个意思讲清楚了。什么叫“灌顶”,过去我曾经给大家说过。不要误解那“灌顶”的意思,洒点水,摸摸脑袋瓜儿,那不是灌顶。以后我们就注意这个问题了,就是佛把至高无上的顶法传授给你,这叫“灌顶”。

请看下一段经文:

【得闻如是种种声已。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其愿闻者。辄独闻之。所不欲闻。了无所闻。永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看第一句经文:

〖得闻如是种种声已〗

这一句经文呢,是指前面一段经文而言。你在极乐世界,想闻到什么法都能听得到,而且是究竟圆满的法。

下面四句:

〖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

这四句是闻法以后得到的真实利益。闻法以后,如果这四句真实利益你得不到,你这个法白闻了。像什么一样呢?像我们念书,书念了,到考试就不及格。

那就是说,这四句话你得到了,你就打满分。你这样想想,这是四句话,平均算一下,如果一句话是二十五分,那合起来是一百分,你看看你给自己能打多少分?这四句话的真实利益,你究竟得到了多少?

想想我们自己,这么多年来常常闻法,为什么得不到真实的利益?究其原因有两点:

第一,是心不清净,妄想、分别、执著在作怪。

一有妄想、分别、执著,你的心就不平等。你不平等怎么能清净?

我们学佛的同修当中,典型的、突出的不清净、不平等,就是天天搞人我是非。就这个问题,我几乎每天都叨咕、都强调。因为这个问题,对我们修行能不能成就,影响是太大太大了!

因为我们的心不清净、不平等,天天搞人我是非,早晨一睁眼睛,想的看的就是人我是非;和人一见面,也是人我是非;和人一接触,还是人我是非;晚上做梦,都在梦人我是非。你说,用这样不清净、不平等的心去闻法,你怎么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第二,心不真诚。

印光大师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你就得十分利益。”我们今天闻法,对讲经说法的法师或者是善知识,究竟有几分诚敬?

有人听经闻法,专挑讲法人的毛病。存着一种什么心呢?轻视的心、轻慢的心。用这样的心听经闻法,不是“无诸分别”,而是诸多分别。是不是这样?就换两个字嘛,不是“无诸分别”,而是诸多分别。他有分别心、有挑剔心,有批判的心,他那个心是什么样的?是委曲婉转不正直的心。他用这种心听经闻法,怎么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我说这段话的时候,我事先真有想法,这段话我说不说?因为你刘老师正坐在台上讲经呢。但是我想,不能不说,它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我不是怕别人挑我的毛病。有毛病可以挑,但是你出于什么心挑?我知道有人现在就从我每一讲里、每一集里,去挑他认为对他有用的东西。那个有用的东西是什么呢,用这个好批判我。这个我心里是明镜儿的。但是这个话我也不得不说,你可以挑,你可以批。但是我告诉你一句话,它影响你成就,影响你成佛。

你怎么样能成佛?好好念阿弥陀佛,你就成佛了!至于我讲的错与对,我自担因果。你不要干傻事。好不好?

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老法师教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找你自己的善知识。

因为每个人衡量善知识的标准不同,所以你用你的标准去找你的善知识。这个善知识是谁?就是你心目中最佩服、最敬仰的那个人,这个人就是你的善知识,就是你的老师。你的善知识,你的老师,你佩服他,他讲的东西你能够接受,你能够得到利益。

是你的善知识,未必是我的善知识,也未必是他的善知识。所以我们不要去计较这个。你怎么听他的?你为什么不听他的?没必要。因为什么?各人心中有各人心中的真正的善知识。你听自己心目中的真正善知识讲法,你的诚敬心就会生起来,这样你才能够学有所成。

比如说,有同修这样说,可能是哈尔滨的同修吧,有这样说的,“刘素云讲的东西我从来不听。”

有人问我,“刘老师,你听这话生不生气?”

我说我干嘛要生气呀?各有各的因缘嘛。是不是?

我不是他心目中的真善知识,我讲的他不听,这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吗?那他心目中有他的真正善知识,他听他的真善知识讲的法,那这不是对路嘛。

老法师这不教给我们方法了吗?干嘛要分别你呀我呀的。我们行菩萨道,修普贤行,首要的一条要心量大,不要去分别执著。好不好?

下面几句:

〖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其愿闻者。辄独闻之。所不欲闻。了无所闻。〗

这几句经文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教学情况,你听到的一定是与法相应、心相应、解相应、行相应,法喜充满。你想听什么,你就听什么;你不想听的,你绝对听不到。你说这有多么自在!

这是这几句经文的意思。

下一句经文:

〖永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无上的菩提心,决定不会退转。在这种环境里,怎么能够退转呢?

我们娑婆世界是进的少,退的多,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我们的退缘太多了。你想想,你接触外面的环境,可以说都是让你退心的,不是帮你精进的。

比如说,日常生活中,一天到晚,有几个人劝你精进?有几个人劝你念佛?还不都是劝你享受。

比如说,给你介绍这里好玩儿,那里好看,让你去玩、去看。在玩和看的过程当中,你的道心不知不觉就退了。

有个老大姐,她每年都是到南方去住大约半年,在北方住半年。有时候回来了,我跟老大姐聊天,我说,“大姐呀,你在南方这一段时间,这个学佛怎么样啊?”

她哈哈笑了,说,“素云哪,一出去全是玩啊,学啥佛呀!”

我说,“大姐呀,这可不行,你玩也别耽误念佛,好不好?”

她说,“我尽力吧,尽力吧。”就是这样。

因为我不出去,我体会不到。根据老大姐说的这个现象,真是挺可怕的。她说,我这半年哪,能想起来念一二句阿弥陀佛,就老大不错了,成天就是玩呀。

这样真的不行,也都是七十多岁的老大姐了。我劝你,我不反对你玩。但是你玩的过程当中,你把佛号提起来,好不好?

因为在西方极乐世界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是叫你向道,而在我们娑婆世界教你的都是退道。正好相反。

所以我们要永远不退无上菩提,一定要在这一生圆满成佛。

看下一段经文:

【十方世界诸往生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不闻三途恶恼苦难之名。尚无假设。何况实苦。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我们下面先说说这个〔清虚之身。无极之体。〕

“清虚”就是不需要饮食所长养。你说这个多好,不需要饮食。“清虚”,其身近似虚无,身轻无处不到,没有障碍,所以叫“清虚之身”。这是“清虚”的意思。

“无极”是不受老死的控制。它不受这个,其体质非常稀有。也就是一旦受身,终无老死,是无量寿的身体,所以叫“无极之体”。

刚才我说的就是什么叫“清虚之身”,什么叫“无极之体”。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全都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

你说在我们这儿,不吃饭能行吗?不吃饭会饿死的。是不是这样?一比较啊,西方极乐世界是太殊胜、太美好了!是非去不可呀。

下面看看:

〖十方世界诸往生者〗

“十方世界”,当然包括我们娑婆世界,包括这个地球。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是有分的,是人人有分的。

这部《无量寿经》啊,与我们的关系是太密切了,千万不要舍弃《无量寿经》!

下面两句:

〖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里面说的“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可是没有说一定是上上品往生才是莲花化生,没有这个字样。不是说上品上生才是莲花化生,就是下下品往生也是莲花化生。就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边地,也是莲花化生。虽然是边地讲胎生,这个胎生是比喻,不是真正的胎生,还是莲花化生。

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边地,他的苦是什么呢?就是五百岁中见不到佛、见不到菩萨,听不到佛菩萨说法,这是苦,把这个苦比喻作胎生。这回听明白了吧?

不是分品位,哪个品位高哪个莲花化生,不是这个。所有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下下品往生,哪怕你往生到边地,都是莲花化生。一定要坚定这个信念。

下两句:

〖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

我们现在的这个身体,是色、受、想、行、识四大五蕴之身。常常生病,常常有痛苦,这不是健康的身体。十方诸佛世界,六道众生所受的身,和我们差不多。十方世界的众生和我们都差不多呀。

阿罗汉,权教菩萨虽然比我们殊胜,但是比起佛与大菩萨还是相差甚远的。

唯独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刚才我说了,即使生到边地疑城,也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

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这个境界是如来果地的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真的是难信之法!

看下面三句:

〖不闻三途恶恼苦难之名。尚无假设。何况实苦。〗

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这是四十八愿里的第一愿就说明白了,而且完全实现了。

经上讲的“五恶。五痛。五烧”,每一条都牵连其他的四条,绝对没有单独的,三恶道是无量恶业所造的果报。

真正的念佛人,对世间一切人与事加给我们的迫害,我们要忍受,不要计较、不要怨恨。因为一怨恨,来生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极乐世界去不了。应该知道逆来顺受,一切都不要理会。越有苦难越要念佛,早一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于这个世间没有丝毫的贪恋,越早回家越好。一切交给阿弥陀佛安排最好。

看最后两句:

〖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这两句经文的意思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真正受用就是快乐。

我为什么老跟大家说,人生怎么样是幸福?快乐就是幸福。对于这个世间没有丝毫的贪恋,早点儿回家,一切交给阿弥陀佛来安排。

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可能说起来容易,真往外交还真有点不太愿意交,或者不敢交。但是我告诉大家,真交了,你真得大自在。

最后这两句经文,就是“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彼国名为极乐。”这就说西方极乐世界的快乐不是造作的,它是自然的,纯是性德的自然流露,是性德的受用。虽然现在我们自己的性德还没有现前,但是有一条,我们可以享受阿弥陀佛的性德呀。

有人问,凭什么我们可以享受阿弥陀佛的性德呢?我告诉你,因为我们是念佛人。

心同阿弥陀佛,愿同阿弥陀佛,解同阿弥陀佛,行同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的性德流露,我们可以得一分受用,这一分就足够我们受用的了。如果我们要是跟阿弥陀佛没有几分相应,你哪有资格享受阿弥陀佛的性德呀?

这一品经文就讲到这里。

下面说一说几个要点:

这一品经文,主要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环境的殊胜,重点介绍泉池功德的殊胜。

第一个要点,十方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莲花化生。

七宝池中有许多光色不同的莲花,这些莲花不是极乐世界人种的,是我们念佛人念佛念出来的。

如果有人动念要求生净土,七宝池中就生出一朵莲花,莲花上有念佛人的名字。你念佛的功夫越好,莲花越大,光色越好。如果念佛的功夫不得力,莲花就长得慢,光色也不好。如果你退心了,莲花就枯死了。

这是第一个要点。

第二个要点,要建立具足三福、六和的和合念佛僧团。

这样的僧团,是十方诸佛护念的僧团,是一切护法善神拥护的僧团。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印度创教,一个老师带着五个比丘,师生六个人一条心,在鹿野苑创建了能传一万二千年的佛法。六个人可以创教,难道我们六个人不可以兴教吗?

这是值得我们佛弟子深思的问题。

第三个要点,我们听经闻法这么多年,为什么得不到真实利益?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

一是心不清净。

二是心不真诚。

心不清净,是妄想、分别、执著在作怪。有妄想、分别、执著,心就不平等。心不平等,哪来的清净?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典型的、突出的不平等,就是天天搞人是我非,想人是我非,看人是我非,说人是我非。用这种不清净、不平等的心去闻法,怎么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老法师教给我们一个好方法:找你自己心目中的善知识,听你自己心目中的善知识讲法,你的诚敬心就生起来了,这样你才能学有所成。

第四个要点,这一品经文中,名词术语比较多。对一些同修们来说比较陌生,不太好懂。我劝同修们不要抠这些名词术语。

老法师教导我们,要离文字相,要离言说相,要离心缘相。

对这些名词术语怎么办?我告诉大家,先做一点初步的了解。随着你对经教的深入学习,对这些名词术语,再做进一步的理解,逐渐去感悟这些名词术语的真实义。

要把重心放在读经、念佛上。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

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来源:说法狮子吼

无量寿经 |第33集|视频MP3文字|刘素云老师复讲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9月12日08:35:0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447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