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第9集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台湾华藏图书馆大专讲座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  (第九集)  1988/7  台湾华藏图书馆大专讲座  档名:05-001-0009

MP3下载

我们继续再看底下第三段「宗趣」:

 

「宗趣旨归者,有总有别,总以忆佛念佛为宗,见佛入忍,心境圆通为趣,别有五对。」我们先来说这个总。什么叫宗?什么叫趣?先要把这两个字定义搞清楚。宗就是修行的方法,所以非常的重要;趣是归趣,也就是我们修行要达到的目标,叫归趣,我用这个方法会得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我们的归趣。所以它解释里面说,「当经所崇曰宗」,就是遵从的修行的标准。「宗之所归曰趣,若不识宗,无从趣向矣」。本经是以「忆佛念佛」为我们修行的纲领,修行的指导原则。忆是心里面有佛,心里头常常想佛。念这个字,所以说中国文字是全世界最好的文字,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比不上的,中国的文字是智慧的文字。你看造字,这个字叫会意,在「六书」里头属于会意,上面是今,今就是现在,下面是个心。要用佛法说,就是当下一念,当下这个心叫念。这个心什么?这心里头有佛,念佛。可见得念不是口念,心里有佛,这个叫念,念头。什么念头?佛的念头,我当下这一念,现在心里头,心里头有佛,没有其他的,没有一切执着妄想,心里只有佛,或者心里有经典,或者心里想经典里面的境界,这都叫做忆佛念佛。

 

由此可知,我们读经也是念佛,心里有佛;我们经本合起来,想经里面境界,也是念佛。所以,念佛这个名词含义太广大了,广义上讲,可以包括整个佛法各宗各派无量法门。所以说没有一个法门不是念佛法门。但是我们今天这个法门,专门忆想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想别的佛境界,不同的就在此地。单单讲念佛,这个意思很广,并不仅仅指净土。专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依正庄严,这才是弥陀净土法门的念佛。这是专忆,专门忆念弥陀依正庄严的,这是为我们修行的宗旨。它的效果、它的目标是见佛,正像经里头所说的,「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见佛是感应,将来见佛是往生。所以,不但讲往生的时候你见佛,在没有往生之前也见佛。

 

我们读古人的传记,像慧远大师,这是我们中国净土宗的开创人。晋朝时候这个法门刚刚从印度传过来,我们慧远大师接受了,在庐山建了个念佛堂,「东林念佛堂」。慧远大师是跟鸠摩罗什大师同时代的,跟陶渊明同时代的,他们都是很好的朋友,陶渊明、谢灵运都是历史上的大文学家,都去拜访过。谢灵运想参加他的莲社,远公大师不收,为什么不收他?他的习气很重,文人的习气,喜欢作诗、喜欢作词。大家都在念佛,他在那边作诗,扰乱大家,所以远公大师不收他。陶渊明这个人心很清净、很有道心,远公大师希望他来参加,但是他没有来,陶渊明没有参加莲社。那是很好的朋友,他们是同时代的人。

 

那时候净土宗刚刚建立,只有一部经,《无量寿经》,《弥陀经》跟《观无量寿佛经》还没有翻译出来。《弥陀经》是鸠摩罗什大师翻的,他建道场的时候,鸠摩罗什大师这部经还没有翻出来。《观无量寿佛经》就晚一点,在南北朝的时候,刘宋,刘豫建立王朝时候翻的,比较后一点。所以当时建立只依《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我们净土宗第一经,莲社刚刚创办的时候。他那个道场总共只有一百二十三个人,个个成就。远公大师在一生念佛当中,三次见到西方极乐世界,在念佛的时候见到的。但是他从来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他在往生的时候才告诉大家,佛来接引,他说这个境界过去我已经见过三次,所见的境界跟《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完全一模一样。所以我们将来见佛,或者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那个世界与经典所讲的不一样,诸位要知道,那不是真的,那是魔境现前,不是真的。

 

最近有一本书,在台湾我也看到,我在美国也看到,在香港也看到,流遍全世界。说大陆上有一个法师,名字我忘掉了,他曾经去游历极乐世界,回来之后把极乐世界情形说明,写成这么一本书,流通很广。那里头说的跟经上讲的不一样。所以我在香港,畅怀法师就疑惑,拿这个书来问我可靠不可靠?我说不可靠。我劝他统统烧掉,那不可靠,那是胡造谣言。这是大陆上有一个法师在福建住的时候,说他失踪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人找不到了,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以后又回来,弘扬净土,那不是真的,是假的。与经典最违背的地方,就是他说西方极乐世界还有很多女人,打扮得也很时髦。这在四十八愿里面决定没有,哪有这回事情,胡造谣言。现在这个世界连净土宗都有魔在里头捣乱。所以,我们要特别提倡「依法不依人」,任何人讲的东西与经典不相合,我们一概不理会,一概排斥他;他所讲的东西与经典完全一样,我们尊重他。像远公所说的,他一生当中见到三次极乐世界,跟经典里面讲的完全一样,这是真的境界,这是现前见佛。当来见佛那是往生以后的事情,「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个语气非常的肯定。

 

「入忍」这是自己证得的境界,「见佛」是感应,入忍是自己境界之获得,就是你必定能够证得无生法忍。无生法忍的地位非常之高,要是依《仁王经》上来说,《仁王经》把菩萨分作五忍,从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无生法忍的菩萨在《仁王经》里面,地位是七地、八地、九地这三个位次,可以说地位非常之高。七地菩萨所证的是下品无生法忍,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十地菩萨那叫寂灭忍,下品的寂灭忍,中品的寂灭忍是等觉菩萨,上品寂灭忍是佛。可见得地位是非常之高,几乎与等觉菩萨做邻居了。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能够证得这样的地位,这就是所谓圆证三不退。在一般修行要到这种地步是相当的困难,经过时间之长,两个阿僧祇劫才能够达到。两个阿僧祇劫,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学佛从现在算起,不是的。前面跟诸位说过了,从断八十八品见惑证位不退那个时候算起,你没有到这个地位以前统统不算。必须证得位不退那一天开始算起,再努力的修两个阿僧祇劫,才能够到无生忍的地位,你看看多困难。

 

可是念佛人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证这个地位,所以这个法难信。一般对佛教有深入研究的人他不相信,他说这个不可能、这不合理,人家要花两个阿僧祇劫时间来修行,你怎么一下就得到了,哪有这种便宜事情!所以,有很多这些大法师、这些老居士不相信这个法门,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并不特殊,为什么?佛讲难信之法。如果他就相信了,那不就容易相信,怎么叫难信?唯有上根他能相信,他真正通达,他教理一切通达了,他相信。这是阿弥陀佛不思议神力加持,能够叫你这样快得到,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有一种善根真正深厚的老实人,佛一说,他就相信,他什么都不懂,他相信,他也很容易成就。所以一般这些甚至于没有念过书,程度很差的人,劝他念佛,他马上就接受,马上就相信了,往往这些人能成功。

 

像谛闲老法师那个徒弟,倓虚老法师给我们说的,那个徒弟没有念过书,四十多岁出家,一生受过很多的苦难,出家之后,老法师就教他念一句阿弥陀佛。给他剃头了,也没有叫他受戒,他说你也不要去受戒了,也不要叫他住在寺庙里头,住在寺庙跟大家住不惯。就在宁波乡下找了个破庙,让他一个人住,找个老太婆给他烧饭,每天给他烧两顿饭;找几个护法,每个月送点钱,送点米给他。他什么都不要忧虑,就叫他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你一直念下去准有好处。他这样念了三年,果然他得到好处了,他预知时至。他在往生的头一天,他去看看他的亲戚朋友,也没说什么话。看完晚上回来吃晚饭,吃完晚饭告诉老太太,明天你不要替我烧饭了。老太太以为说,师父三年都没有出门,一直念佛,三年没出门,今天出去看看朋友,大概明天有人请客了。到了第二天,过了中午,她还去看看,看看师父有没有回来,有没有吃饭,很关心他。

 

结果到寺庙,喊师父,也没人答应。最后看到他住的那个房间,师父在房间里头,面向着窗口站在那个地方,叫他也不答应,手上拿着念珠。仔细去一看他,已经死了,站在那里死的。念佛成功了。她也吓了一跳,她从来也没看到人站着死的,搞得她也莫名其妙,赶紧通知护法。这些护法来了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处理,立刻向谛闲法师报信。交通工具不方便,要跑路去报信,这一往返回来三天,三天谛闲法师来了。他在那里站了三天,死了以后还在那里站三天,等老和尚来给他处理后事。老和尚对他非常赞叹,「你总算没有白出家一场,你这三年念佛的成就,是讲经说法的法师、名山大庙的方丈住持都比不上你」。这是真的,三年念佛,一句阿弥陀佛,他一次经也没听过,一部经也没念过,他什么都不会,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三年,这样不思议的成就!凭什么?凭信心。他相信,他不怀疑,他真正做到了念佛的三个条件,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他真正把这三句话做到了。所以他成功了,这是一般人比不上。

 

所以常说的,这个法门「唯上智与下愚不疑」,最高的智慧人,一说他通达,不怀疑,他决定往生。像马鸣菩萨、龙树菩萨、智者大师、永明大师,这个人真正通达的,他不怀疑。下愚,就像谛闲法师这个徒弟,这一类的人他信,他没有问题。我们台湾也有,也有站着往生的,大概在十几二十年前的时候,南部有一位。也是念了三年,走的时候站着走的,没有生病,预知时至,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走就走了,这是真正的成就。所以,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跟阿弥陀佛差不多,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心境圆通」,心境是一不是二,圆融自在,这里面功德利益实在说不尽。今天晚上我们讲《无量寿经》,你们听一座、听一段,这《无量寿经》里面说得非常的详细。这是总说。

 

别说里面有五对,第一就是「教义」,这个「对」就是有宗、有趣,宗趣就是一对。「以教说为宗,令达义为趣」,教说就是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教学,达义是我们对于这个道理,对于这个事实明白了,佛讲的意思我们明白了。佛给我们讲《无量寿经》,给我们讲《弥陀经》,给我们讲《观无量寿佛经》,我们都听明白,听懂了,这是一对。佛不给我们说,我们怎么会晓得?所以佛对于众生,最大的恩德就是说经,使我们知道还有这么一桩事情,我们可以能够做得到的。

 

第二是「事理」一对,「举事相为宗,诠显理为趣」。特别是《阿弥陀经》,《佛说阿弥陀经》里面全说的是事相。可是诸位要晓得,给你说事,你要明理,事里头有理;给你说理,你要懂得事,这个理如何应用在事相上,你才会得到真正的受用,这就算没有白学。如果你听了佛说的这些事,而不明理,你的信心不能生起来。像《弥陀经》,你要是不明了里面的道理的话,那简直就是讲神话小说一样,不容易产生信心。理很深,我们读了莲池大师的《疏钞》,就是《阿弥陀经》的注解,才晓得字字句句含着有甚深的义理。我们对于这部经才真正生起敬仰之心,这是莲池大师对净土的功德非常之大。

 

第三是「境智」一对,「三佛境为宗,二观智为趣」。这注解里头有,在三十九面最后一行最后一句。「境智,理内开者,境,即所观之理,智,是能观之心,佛之圆融三身,真境也,事一心,理一心,真观也」,这个解释得简单明了。西方净土阿弥陀佛有报身、有法身、有应身,在四土里面,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我们见到阿弥陀佛是见到应身佛,在实报庄严土见到的阿弥陀佛是报身佛,常寂光净土见到的阿弥陀佛是法身佛,这是「三佛境为宗」。可是,西方极乐世界跟其他的世界不一样,其他的世界三身佛分得很清楚。像以中国的算法,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降生在印度,是应身佛,不是报身佛。可是西方极乐世界不一样,他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妙就妙在这个地方,所以那个世界叫平等的世界。你说大菩萨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当然他生的是实报庄严土,见的是报身佛。我们带业往生的,下下品往生的,我们见的是阿弥陀佛应身佛。应身的像跟报身没有两样,报身跟应身也没有差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这个不可思议。所以那个世界是个平等的世界,这在《无量寿经》里面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正不可思议。是其他诸佛世界里没有的,一切经典里头也没有说出这个事情的。

 

所以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人,跟他讲阿弥陀佛,他要相信了,这是他的善根深厚,他的福德积集得厚。如果研究佛教研究得很多,经典读了很多,对这个法门不相信,那是非常正常。为什么?他看得多,从来诸佛世界没这回事情,你跟他讲这个特别事情,他不相信,这是正常现象,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事情。所以,很多大法师不相信西方净土,这个很正常,我看一点都不见怪。但是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一切法都是佛说的。

 

我在新加坡讲经的时候,演培法师,我们很熟的,演培法师是修弥勒净土,我是修弥陀净土,我们两个修的不一样。他请我到他道场讲开示,跟他那些同修结结法缘。新加坡听众很多,我那天去讲经,听众大概有四、五百人。他告诉我这个人不多,因为他给我安排两场,我到那里去感冒,没办法,身体吃不消,只讲了一场。他说另外那一场有一千多人,他替我安排的,他说这场人少一点,只有一半。我到他那里去讲,我是赞叹弥勒净土,不谈弥陀净土。为什么?人家在那里教了二十五年,都教弥勒净土,我们劝人家念佛求生西方,岂不是破坏人家的知见,扰乱人家,这个不可以。这点我们要重视,就是人家是什么道场,我们去一定要赞叹他那个法门,这才是对的,这是礼节。所以古人讲,「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这样佛法才能兴。他们那边信徒一听,我们也赞叹弥勒净土,那就没错,他对师父信心更增长了。

 

如果我们说弥勒净土往生很难,西方很容易,搞得人家莫名其妙,到底哪个对?这是破坏了道心。古人所说「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不要破坏人的正念,这个很重要。所以我们到他道场就赞叹弥勒菩萨,虽赞叹弥勒菩萨,我也不离根本。我讲弥勒菩萨讲什么?我依据《华严经》,《四十华严》后面弥勒菩萨那一章来讲,这个不离开我的根本。「普贤菩萨行愿品」是我们净土五经之一,五经里面的弥勒菩萨,讲这个,这是要明白的。像我在香港,圣一法师他参禅的,他也请我到他禅堂跟他们那些同修讲开示,我也去了。我去讲什么?讲《六祖坛经》里头一段,鼓励他们参禅,我也不劝他念佛。所以这个一定要懂得。决定不能说我念佛,你参禅很难,不容易,念佛好,这不可以的。你这一讲,人家下次再也不请你,人家怕你了。所以说一定要僧赞僧,要懂得这个。现在很多人不懂得,到一个道场,随着他自己的意见,破坏别人的道心,这是不可以的。

 

「二观智」,这就是事一心与理一心,所以诸位要晓得,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观。在一般教下来讲,教都是修止观的,止观跟禅又没有两样。禅的意思,翻成中国叫静虑,静就是止,静是安静,安静就是止,止一切妄想,止一切妄念,那心才清净。观就是对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观。止观双运,止里面有观,观里头是止;静里头有虑,虑里头静,虑就是思虑,虑就是观的意思,就是清楚、明了,心是清净的,这叫禅。所以止观也是禅,念佛还是禅,就是我们念佛的时候,我们一切妄念没有了,没有一切妄想就是止;这一句佛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观。所以古人教给我们,佛号从心里面生出来,从口里念出来,从耳朵听进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观。念到一心不乱,这是成就,功夫真正成就了。

 

一心不乱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是得到定,就是念佛三昧得到了;换句话说,一切时中、一切处所,心里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叫事一心,这是得念佛三昧。理一心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那是理一心。所以事一心是定,理一心是从定开慧了。二观是讲的定慧,二观智都是属于般若智慧。就从念,应身佛也好,报身佛也好,法身佛也好,都可以,一而三,三而一。我们如果避免这些麻烦,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不要管他是应身、法身、报身,都不要管,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就好了,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要是带观想的话,报身佛难观,相太细了,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怎么观法?没法子观。观应身佛好观,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个比较容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里面注解得很清楚,而且把因果注出来,诸位要知道这些事,可以查《金刚经讲义》。还有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注解里也注得很详细。每一个相,相是果报,都有修因。譬如说广长舌相,我们平常人的舌头不长,伸出来鼻子都舔不到,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鼻子的,三世不妄语;我们今天舌头伸出来舔不到鼻子,打妄语,妄语打得太多。佛的舌头伸出来可以把面孔整个盖起来,生生世世不妄语。所以,每一个相都有因果关系在里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告诉我们修因才能够证果。

 

第四,「行位,信愿行为宗,入不退为趣」。这个法门修行有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就是信愿行,《弥陀经》就专门讲这个事情。你看蕅益大师《要解》,这一部《弥陀经》,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他老人家都是用信愿行来标科题。正宗分里面分信愿行三大段,流通分里头也是信愿行三大段,连序分也是如此。所以劝信,劝你发愿求生,劝你执持名号,这是修行三个重要的条件,缺一不可。《要解》里头说得非常详细,非常透彻。「入不退为趣」,就是圆证三不退,第一个是位不退,第二个是行不退,第三个是念不退,使你能够圆满的证得三不退。功夫要是用得好的,三不退这一生就可以证得。念到功夫成片,就是位不退,功夫成片就是我们心里头念念有阿弥陀佛,没有其他一切杂念,烦恼没断。虽然烦恼不断,习气还在,但是心里头确实只有阿弥陀佛,其他的什么都不想了,什么事情我都随缘,我都不想,只想阿弥陀佛,只想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如果做到这一点,这叫位不退,决定往生,这实在讲人人可以做得到。到行不退就是事一心不乱,到念不退是理一心不乱,那就是入无生忍,入无生忍是念不退。这是讲我们一生当中可以做得到。

 

这一生当中,刚才说了位不退容易做得到,行不退跟念不退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但是不要紧,一往生就统统得到,这是便宜事情,别的法门里头没有的,唯独这个法门有。为什么?当你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接引你的时候首先佛的光明照你,佛光一照,你无始劫以来的罪业就灭掉了。佛光能灭罪,能够把你从位不退一下就提升到念不退。所以,罗什大师翻的《弥陀经》,翻的「一心不乱」,原来的经文上是没有的,梵文经本上不是一心不乱,是「一心系念」。玄奘大师的译本,他译得正确,因为玄奘大师的译本是照字面上直译的,梵文怎么说他就怎么翻译。罗什大师不是,意译的,他完全不照梵文的意思,意译的,所以他翻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有没有错?没错。

 

一心不乱什么时候得?是你往生的时候佛来接引,佛光一照,这才帮助你得一心不乱,所以他这个没讲错。我们自己念到功夫成片,佛来一接引就得事一心;如果我们念到事一心,佛来接引佛光一照,马上得理一心。所以是佛力加持,这叫二力法门,我们自己有多少力量,佛加的力量是相对的。我们有一分力量,佛加持我们一分;我们有十分力量,佛加持也是十分力量。所以,自己一定要用功,一定要努力,假如我们自己杂乱心念佛,佛的力量加不上。我们心里头不清净,念佛的时候夹杂,往生的机会就很难了,非常的难,希望很渺茫。我们要想决定往生,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清净心。

 

清净心的保持,实在讲也不是一个难事情,怎么保持?不要管别人的闲事,心就清净了。你看古德常说,「知事多时烦恼多」,你晓得的事情多了,烦恼就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你认识人多,是非就多了。所以我们要想清净,与我们无关的事情知道干什么?不要知道;不需要认识的人何必要跟他往来,没有必要。一定要有往来的,有必要的,那是应当的;没有必要的,省事,事情愈少愈好,我们心愈清净。现在一个出家人不简单,为什么?认识人太多,攀缘太多。你看每天电话有多少,信件有多少,我看到有的法师每天要收几十封信,每天回答那些信就要占他五、六个小时;再接电话,跟人家聊天的话,他修什么行?没法子!所以,应酬的法师很苦。

 

我认识的人很多,我的原则,人家写信给我是一律都不回信,看完之后丢字纸篓去,我一律不回信。大家现在也不见怪我,为什么?都知道了,这些年都晓得,我不回人家信的,我不找这个麻烦。我现在还没有秘书,没有人代替我办这个事情,干脆不回信。有必要的事情我写个信,没有必要的我决定不回信,不跟人家打交道。在礼貌上是有些差的,可是我要保护我自己清净心,失一点礼没有关系,我清净心重要,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重要,这是大事情。如果为了应酬这些小事情,将来拖得自己来生还得六道轮回,那很冤枉,不值得。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楚的。不必跟人家说的闲话不要说,没有意思,我说了也伤气,人家听了厌烦,何必?觉明妙行菩萨常说,「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学着不跟人交谈,不跟人谈话,念佛,这样就好。真正念佛堂决定没有杂心闲话,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这样才能够在一生当中证得三不退。

 

第五,「因果,以因行为宗,克果德为趣」。我们现在修因,将来一定结果,我们能够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念佛,这是真因。我们证得心地清净、自在、平等、不退,这是现前的果;现前有这样殊胜的果,将来往生品位一定增上,这是圆满殊胜之果。别说里头有五对的宗趣。总别合起来看,我们才知道念佛应该怎么念法,念佛的功德利益之殊胜实在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应当努力来修学。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9月11日09:38: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437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