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第21集MP3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第二十一集)  1989/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03-0021

第21集 A

MP3下载

第21集 B

MP3下载

【大疏序云。理随事变。则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则千差涉入而无碍。两对皆上句明所以。下句正明事事无尽。此上但以非一非异解之。义即穷矣。】

 

我们先看这段。这段是前面第六小段里面所讲的,「融摄事相」。我们因为时间的关系,这段没能讲完,所以接着讲这后半段。这句序文,前面一段是讲的理论,后一句是讲事相。理事是一,不是二。如果我们能够细细的去体会,真正通达了,受用是不可思议的。学佛实在讲,就是要学一个清净、自在、美满、幸福的生活。如果连这一点达不到,我们何必要学佛!可是这些是世界上,可以说是一切人所追求的目标,但他一生都追求不到。真正的幸福圆满是在佛法里面,尤其是在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这两句太好了。

 

『理随事变』,理是什么?理就是真如本性。拿现代的哲学名词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我们今天讲,佛门常说,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世间人讲宇宙人生森罗万象从哪来的,那个来源就是个理,理是一个,事相那就多了,一个理变无量无边的事相。这《华严经》上讲得很透彻、讲得很明白,告诉我们万法唯心,一切法是心造的、心变的,所谓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与识都很不好懂。所以禅家常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哪一个人要是真正认识心、知道心,知道心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到明心见性,他这个境界里面,大地无寸土,那土跑哪去了?原来一切万物都是真如本性。古德有个比喻说,「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这个意思说他从此以后不再着相了,晓得相就是性,性就是相;事就是理,理就是事,理跟事是一,不是二。

 

我们今天最困难的、最困扰的就是理跟事分成两截,理不是事,事不是理,这个麻烦就大了。凡夫着相,着在事相,不知道理,所以是偏在一边,着在事相,把这些事相当真,于是乎造业受报,无量劫来生死轮回,干这件事情。声闻、缘觉、权教菩萨,特别是声闻、缘觉,就是阿罗汉、辟支佛,他着了理,偏在理这一方面,事他不着了,事相他不着了,他着在理的这一边。所以佛说他堕涅槃坑,变成怎么样?有体无用,所以也不圆满。唯有大乘菩萨,理事圆融,两边不着,我们不得已勉强说一个中道,这才真正得到幸福圆满。所以你只要会用中,你的生活就会幸福,绝对不偏在一边。这两句是把性相事理给我们说出来。

 

要晓得『一多缘起无边』,这句就是讲宇宙大千森罗万象,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一个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正如同我们作梦一样,你每天晚上会作梦,那个梦境里面,境界也很复杂。从哪里来的?都是你一个心变现的。你心里头没有梦,心没有梦,但是心会变梦境。正如真如本性里面没有事相,它会变现事相,这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真如本性变现之物。所以永嘉大师在《证道歌》里面,给我们说得很好,「梦里明明有六趣」,就是说六道轮回,这梦就是你迷了,迷了的时候,明明白白的有六道轮回;「觉后空空无大千」,你要是哪一天大彻大悟、觉悟了之后,不但六道没有了,大千世界也没有了,六道、四圣都没有了,那是真的。四圣法界也是梦境,也没有离开这个原理,四圣不过是比我们六道凡夫迷得轻,执着少,就如此而已。明白这个道理,你才真正觉悟,佛法自始至终就是破执着而已。

 

一定要晓得宇宙人生的真相,明了真相这叫觉悟,眼前人生很苦,你要能真正知道苦,这是你开始觉悟了,你晓得人生苦。知道苦就要想方法,我怎样能够把这个苦离开,离苦得乐。所以你要晓得苦从哪里来的,怎样才能真正离苦,离了苦就自在了。所以要把这个苦的根源找出来。大乘经典里面,可以说每部经论都特别强调苦的根源是什么?贪。八万四千烦恼,佛法将它归纳成一百零八烦恼,这百八烦恼,这是八万四千归纳、分类成一百零八;一百零八还太多了,再归纳成二十六,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这是我们在讲经常常说的,百八太多、太繁了,所以说到最详细的,就是说二十六种烦恼。这二十六再归纳就是六个根本烦恼。六个如果再归纳就变成三个,三个叫三毒,叫贪瞋痴。如果你三个还想再把归纳成一个,行不行?行,就是贪。诸位想想,如果你一贪就贪到,你就不会瞋恚了。因为贪不到才瞋恚。所以这个痴跟瞋恚也是从贪里面生起来的。归纳到最后,这个烦恼的大根大本就是贪爱,这个东西害死人。

 

我们在座的每位同修,你们不是今天才学佛。也许你说,是!我学佛才几年。我告诉你不只几年,你们能够坐在此地,能够在这里听《华严经》,这个善根是多生多劫。换句话说,你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在学佛,你有这样深厚的善根,你今天听经还生欢喜,听得还不想走。《无量寿经》里面有证明,《无量寿经》大家念得都很多,你看阿闍王子与五百长者,佛说过,他们无量劫前就发菩提心,住菩萨道,曾经供养四百亿佛。一个三大阿僧祇劫才有一尊佛出世,他供养四百亿佛,你想想看,他的善根多深厚。我们在座诸位同修跟他们没有两样,你们过去生中不晓得供养了多少亿、百千亿万佛,你们才有今天的善根。供养那么多佛,亲近那么多菩萨,生生世世修行,怎么今天还搞成这个样子?我把这个原因给诸位说出来,就是被那个贪爱害了,你要真正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点贪心,你早就成佛了。

 

因为成一尊佛三个阿僧祇劫,你们过去不晓得修了多少无量无边的阿僧祇劫。这个病根要不拔除,那么你这一生还是不能成就,来生比这一生还要苦,这是一定的。你说我在佛门里做了不少功德,来生大概人身可以得到!你自己关起门来,冷静去想一想,给自己五戒打个分数,看看有没有六十分?六十分还不见得能得人身,至少要可以打八十分。这个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个五戒可以打八十分,大概来生可以得个人身。没有八十分,来生人身靠不住。人身靠不住到哪里去了?三途去了。三途的时间长,不晓得到多少年、多少岁月你才能出得了头,才再得个人身。得人身未必能遇到佛法,因为这个世间有佛法的时间很短,没有佛法的时间很长。你看释迦牟尼佛,我们现在是释迦牟尼佛法运,释迦佛的法运总共一万二千年,按照我们中国记载,佛灭度到今年是三千零十八年,那往后去还有九千年,九千年之后就没有佛法了,一直要等弥勒佛成佛。弥勒佛什么时候来?《弥勒下生经》上给我们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你想想看,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才有佛法,这当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没有佛法,所以遇到佛法不容易。遇到佛法要空过了,那实在是太可惜了。你遇不到,那没有话说;遇到,空过了,真可惜。人不贪,成就就很容易,特别是遇到净土念佛法门。

 

我这次在美国达拉斯讲经,今年华盛顿华府我没有去,华府那边有一个同修,龚振华居士,是华府里面念佛最认真的一个同修。他打个电话,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我说什么消息?华府那边有一位往生的同修。这个同修实在讲只学佛三天,一生没有遇到过佛法,不知道佛是什么。他自己在DC开了一个面包厂,他是老板。这两年他得了病,肝癌,非常痛苦。到后期的时候,医生已经放弃治疗,不给他治了,没办法,治不好。他太太就着急了,到处去求神、去拜佛,希望能有感应。龚居士的太太在DC开了一个餐厅,大概常常到他们那边去买面包,所以跟那个周先生的太太(老板娘)熟,周太太就把她先生生病的情形详细告诉龚太太。龚太太听了很难过,回家之后就叫她先生去看他,原来不认识。龚振华去看他。看了之后,龚振华看了他的情形,这个病不可能好,所以就劝这周先生,劝他什么?不要求好,劝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告诉他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你到那个地方作菩萨、作佛,将来回过头来度你的家亲眷属,这不是很好吗?何必要在这个人间受罪。这周先生的确是很有善根,听了之后很欢喜,他就接受了,就叫他的太太、儿子、女儿统统念阿弥陀佛,帮助他求生净土。这一点太难得、太难得了。可见得他把这个世界世缘真的放下了,他下了一个决心,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华府佛教会的同修,有十几个人去轮流帮他助念,念到第二天,地藏王菩萨来了,接着就观世音菩萨也来了。这个龚居士很了不起,龚居士在旁边就告诉他说不管什么佛菩萨来,只要不是阿弥陀佛,我们都不理。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一定就是要求见阿弥陀佛来才行,所以就不理了。不理以后地藏菩萨也没有了,观音菩萨也不见了,念到第三天,西方三圣现前。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从云端里面降下来,接引他往生。十多个人统统看到。三天,他学佛才三天。他说他自从一发心念佛,他那个病就不痛了,这个感应不可思议。三天是愈念精神愈好,颜色也愈好。临走的时候,他念的十几声佛号,中气十足,音声宏亮,马路上都听到,这不象是生病的人,满面笑容欢欢喜喜跟佛去了。

 

所以我叫龚振华,你把这件事情详细的给我录一个录音带,寄到我们这边,我们来流通;把这个事情写一个小册子,这是非常有力的证据。所以DC那边有不少学密的同修,现在也死心塌地的念阿弥陀佛了。为什么?亲眼看到的,这真不可思议。龚振华讲这个大喜事,他说若一日到若七日,从前只是经上说的,近代没有过这样的人,没有想到DC这边真是有福报,三天念佛成功,居然在他这个地方出现。这是我们要求的。现在大家是有无比的信心,来告诉我这桩喜事,向我道谢。我说这是你的功德,怎么会谢我?他说念佛是我在那里教给他们的。真有效。

 

所以说,凡是念佛不能往生的,总是你对这个世间有牵挂,你放不下,你还有贪恋,阿弥陀佛想接引你,你不肯去。阿弥陀佛很慈悲,不勉强人,不会拉着你走,你不愿意,只要有一丝毫不愿意,阿弥陀佛不勉强,绝对不会带你去。你真正一切放下了,佛一定来接引。所以他这三天,的确符合《无量寿经》所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从发心起,到临命终时,佛号没有中断,与经上所讲的相应。这在近代中国、外国所有《往生传》里面第一稀有。所以经上跟我们讲的理事,你都要通达明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唯独念佛可以亲证这个境界。其他法门当然也可以证得,不容易,没有念佛来得快,念佛真正如理如法,你一生一定可以得到这个境界。

 

这段经文就是叙说宇宙万有的根源,因为一切万法同一个理体,所以事事无碍。这末后一句,『千差涉入而无碍』,这是真的。障碍是我们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错认了,所以里面起许多的妄想执着,产生的障碍。离开一切妄想执着,障碍就没有了。末后这段是这一小段的一个总结,我们念一念:

 

【又周遍含融观中四句。一一中一。二一中一切。三一切中一。四一切中一切。】

 

这四句就是说的事相上的变化。跟我们中国《易经》里面所说的非常类似,我们中国讲宇宙万有的发展,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跟这个意思是相通的。你看我们中国的圣人跟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没有见过面,没有通过消息,都知道宇宙的根源是一。佛法讲一就是真如本性,我们中国古人讲这个一讲太极,太极是一,说的名词不一样,这个意义是相通的。后面这是这一大段的总结。

 

【三喻结难思。】

 

这是用比喻来做一个总结,法界事理不可思议。

 

【疏若秦镜至齐现者。】

 

这段文在第九十四面,诸位翻开来,我把这个文念一念,这大家才懂得。九十四面第一行最后一个字开始:「若秦镜之互照,犹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历历齐现」。就是这句。底下这段就是解释这句,所以这句里面统统是比喻:

 

【镜喻则兼前诸门交彻之意。】

 

这种比喻在佛法里头,特别是大乘佛法,世尊常用,显示重重无尽的境界。我们把注解底下这个文念一念:

 

【以两镜相对。如事理二门。若取相入。展转成多。则亦喻事事无碍也。】

 

这个『镜』就是比喻『事事无碍』。华严境界是诸佛大菩萨的现量境界,我们凡夫很难懂。在唐朝时候,好像是贤首国师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皇帝,问到《华严经》事事无碍这个意义。贤首大师讲解,皇帝听到没有法子体会,贤首国师灵机一动,叫皇帝做一个亭子,八角的亭子,这很容易,马上几天就造成了。每个角里放一面镜子,就八个镜子;造好了之后,贤首国师就请皇帝,到那个亭子当中去看一看,那事事无碍马上就证明了。他跑到当中一看,这个相前后左右统统无尽。贤首国师说,这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恍然大悟,明了了。这也是比喻这个事情,就是这一桩事情。他这里讲,两面镜子互照,的确就看到重重,何况是八面,那个境界是更容易领会。如同事跟理,人是个理,镜子的相是影像,是事。理是一个,一个人,可是你看到镜子互照,那里面的景象就没有穷尽。这是理事二门,『展转成多』,事事无碍。下面讲珠,珠是如意宝珠。

 

【珠喻则唯喻融摄无尽。】

 

宝珠有光,也能照物;镜子是两个互照,宝珠是一个,一个,它是圆的,所以它照外面境界,它有变化。那个珠虽然小,但是它有角度的,所以它的外面境界它照得很广。我们讲广角,照得很广。尤其是一个圆珠,四周上下无所不照,所以珠是一个,整个外面境界相它统统照到了。不像镜子,镜子你照这一面,背面照不到。两面镜子互照,显出重重无尽,这一个景观现前。但是珠什么?一个圆球的,它是四面八方,无所不照,统统融摄在里面,这就是多即是一。下面说:

 

【言秦镜者。秦朝有镜。】

 

这是个古镜。

 

【能照人心。】

 

我们乍听起来,好像很玄。这个世间奇怪的事情、超乎常识的事情很多。古镜能够避邪,古镜能够照妖魔鬼怪,他不能够遁形,这些都是事实。清凉是唐朝时候的人,秦,那就很古了,秦朝镜是古镜。

 

【故朱鍠诗云。西国有秦镜。其光世所希。照人见肝胆。鉴物穷幽微。】

 

这是『朱鍠』的一首诗,描写『秦镜』,这个镜是宝镜,照人能够照到人的内部。最近黄念祖老居士有一套录音带,是我最近听了三个,好像我们给它拷贝总共有十二个带子,是《无量寿经》大意,就是《无量寿经》的概要,前面那个玄义的部分,希望同修们有机会好好的听一听,他讲得好。另外还有一套带子,那是今年年初我从美国带回来的,《华严念佛三昧论》。《华严念佛三昧论》是清朝康熙年间彭际清居士做的。是依照《华严经》,就是《华严经》念佛的方法,是属于《华严经》修行的方法,黄念祖老居士讲得很好。里面讲了我们通常讲四种念佛,很少讲什么叫实相念佛,实相念佛很难懂,也很难讲,他把这个实相念佛交代得很清楚,很难得。这两套带子不可不听。

 

他在后面这套带子里头,特别讲到现在的气功,气功现在在外国都很盛行,所以有眼通,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他能够看到你的内部,这不是用肉眼看的。因为我这次在温哥华,遇到大陆上有位姓彭的,彭先生是个气功的老师。我看他看人的时候,他眼睛闭起来,他不是眼睛睁开来的,眼睛闭起来,他看到这个人气,看到这个人的光。每个人都有光,光的颜色不同。能够看到你身体哪一个部分有疾病,他能够给人治病,治得很有效果。这在大陆上是非常之盛行。黄念祖老居士,在这个带子里头讲经的时候说,我们学佛的人不能被这个迷了。学佛的人求什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迷在这些神通、迷在这些感应里面,好了,你这一生又空过了。这个事情有没有?有,真的。但不是我们所求的。这个东西可以能治病,不能了生死,不能脱离轮回,大家要把这个搞清楚。宝镜有这个能力,能够照到人的内脏,像我们现在所讲,像X光一样,能够透视,能够照外面的妖魔鬼怪,有这种能力,毕竟还是一个世间法。大师在此地举出的比喻,举这比喻。

 

【今意取文涉稽古。又取至极之明。】

 

这是讲取意,第一个是取久远的意思,古镜,第二个取它光明的意思。久远光明,取这个意思。

 

【故云秦镜。谓两镜互照。中置一灯。互相影入。交参无碍也。】

 

这到末后才把这比喻的意义说出来,这个我们不难体会。

 

【帝珠者。帝释殿网之珠。】

 

这个『珠』不是普通的珠,是什么珠?是『帝释天』,帝释天我们中国人称为玉皇大帝,是帝释天的宫殿,宫殿里面有罗网,罗网当中镶的宝珠,是说的这个;这不是人间的宝珠,讲的是这个宝珠。这在从前的人提到这句话,他很容易明了。为什么?见过。现在我们讲的时候,大家体会不到,为什么?没见过。不过现在这个罗网还是有。在中国大陆上已经很难看见了,在从前宫殿里面都有,可是诸位如果要想看,你到日本去,日本京都就很多。这个大的寺庙,雕梁画栋,它那个柱子梁都是艺术品,都是最高的艺术品,怕它损坏,所以都用网,这个网多半是铜丝做的,透明的,你能够看得见,你手摸不到,把它包起来,那叫罗网,网与网之间用珠系在那里,做装饰品。那这个网,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怕鸟跑去做窝,将这个艺术品损坏,所以是保护的作用。在忉利天宫,这宫殿上也有罗网。当然忉利天宫,大概没有这些鸟兽去损害,那为什么还有?纯粹是装饰品,不但是忉利天有,西方极乐世界也有。我们在经上念的七重行树,七重罗网,所以那个都是装饰品,尤其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罗网,那个作用不可思议。他网放光,光中又化佛,佛又说法,又度众生,那奇妙无穷。此地是讲帝释天,就是忉利天主宫殿上的宝珠。

 

【明净。一入多中。多入一中。重重无尽也。】

 

因为罗网,每个网都镶一个珠,这个珠就很多了,像我们一个讲堂里的许多灯光,光光互摄,他取这个意思。从这些比喻,我们要明了整个法界,理事、事事都是『重重无尽』,都是光光相摄,没有例外的。因此我们这个心一动,别的人晓得。为什么我动心,你不晓得?因为你心不清净,所以你不晓得。我这里动,你也在动,你就不知道了。我心动,如果你心不动,你就知道了。不动就是定,不动就是静。你只要到一切法不动心了,不起念、不动心,告诉你那个什么X光眼、看人透视就看出来,只要你在这个时候,把所有一切妄念息下来,这个能力就现前了。他平常为什么看不到,他一定要作意才看到?因为他平常也动心,他要看一个人,他这个时候收敛,眼睛闭着,外面不看,完全心静下来,这个静心能够看外面所有的动态。那你说为什么看到?因为是一个心变现的。

 

所以佛法跟我们说,定能够发神通。佛门讲六种神通,六种神通从哪里发的?从定中发的。你只要得定了,这六种神通是自然现前。那是真的,不会失掉的。像这些人,这些有奇异功能的人,他们这个能力多半是修来的,会失掉。我问过他们,他们说会失掉。只要对这个花花世界一贪爱,他这个功夫马上就失掉了,他心乱掉了。所以他要保持很冷静,保持一个清净心,他这个功能才能保持得住。由此可知,这个贪瞋痴慢多厉害,把你自己本有的德能全部都障碍住了,虽有不得其用,这个损害太大了。我们再看底下第七段,序文里面说,这个序文就是《疏》。

 

【故得圆至功于顿刻。】

 

『圆』是圆满。『至功』,就是功夫达到了极处。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圆满功德。要多久?『顷刻』就可以圆满。

 

【见佛境于尘毛。诸佛心内众生。新新作佛。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

 

这是这章里头最后的一段,这段是这章里头第二个大段。注解里面,诸位看注解一百零四面:

 

【故得下。】

 

就是我们刚才念的这段文。

 

【第二。】

 

就是第二大段。

 

【成益顿超。】

 

这四个字是科题,也就是这段文的题目。那这个文,古人的文字简洁,从『故得』到『尘毛』这是第一小段;从『诸佛』到『证真』是第二小段。

 

【于中二。】

 

就是分成两段。

 

【初时处超。】

 

后面这段是:

 

【后因果超。】

 

『超』是超越。如果没有『时处』、『因果』之超越,那叫不能讲事事无碍。无碍,就是超越。超越最巧妙的方法,人人都能做得到的,无过于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所以这个法门是一切诸佛度众生、了生死、成佛道的第一法门。一部《华严经》实在讲,就是介绍念佛法门而已。好,我们看底下解释的文:

 

【今初言。】

 

『初』,是第一段,第一段里头说这文字是:

 

【故得至尘毛者。】

 

就是「故得圆至功于顷刻,见佛境于尘毛」。这一段里头两句:

 

【上句时。下句处。】

 

上句就是时超,下面一句是处超,一句就是一段,就是一个段落:

 

【时中言。】

 

时超里面是时间上超越了。

 

【故得圆至功于顷刻者。由如上境界融摄微妙。故得信解悟入。有斯顿证。】

 

『由如上境界融摄』,这个讲到常,在这一大段里面,我们讲了六种融摄。这个文在哪里?因为得要温习一下,不温习一下,那搞不清楚。在九十四面倒数第四行当中看起,这是第二段:「正明深妙,文中有六:一融情智,二融真妄,三显四句百非,四泯真俗一多,五融拂事理,六融摄事相」。就是这六种。这六种我们前面讲过,每一种里头的义趣都是无穷的,无有穷尽的。像上面讲的这个境界「融摄微妙」,你要真正能够体会、真正能够明白,你才能够有『信解悟入』。下面再引经给我们作证。这个经还是引《华严经.梵行品》里面的一段经文。

 

【梵行品云。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你看,这是不是一下就功德就圆满了。修行哪里要三大阿僧祇劫,一念功德就圆满了。话是这么说,理上也不错,可是我们就是圆不了。圆不了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行与经上讲的不一样。你要想在极短的时间成佛,那你就要把这些话记住,依照这个教训去做,我们这一生当中,必定圆成无上菩提。圆是圆满,圆满成就无上菩提。

 

首先经里面告诉我们,『若诸菩萨』,这是菩萨法。我们一看到这个句子心就凉掉了,菩萨,我们不是菩萨,这教菩萨的。如果你要懂得「菩萨」这两个字的意义,我们还是有指望的。菩萨是什么?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换句话说,我们如果今天觉,就是菩萨;迷,就是凡夫。问题在我们自己能不能觉?在这个字,我们对自己、对别人、对理、对事、对因、对果统统不迷,那就是菩萨。怎么样才不迷?如果你在这些性相事理因果上,起心动念就迷了,不起心、不动念就觉了、就不迷了。这是大乘佛法修行的关键,教你修什么?修清净心,修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样样清楚,一念不生。要修这个。

 

我们把这个文读下去,『能与如是观行相应』。如是,就是指前面境界融摄,前面所讲的这六条,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见解、我们的行持都能与这六条相应。相应之相一定是经上所讲的,『于诸法中不生二解』,解是见解,换句话说,决定不生一个见解。你只要有一个见解,就是二解;一是清净心。六祖大师《坛经》里头说得很好,佛法是一,二就不是佛法。你看印宗不是问他吗?印宗问他,黄梅(就是五祖),有没有说禅定、解脱?禅定、解脱,五祖平常是如何开示的?六祖不理会他,六祖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二法就着了相,二就起心动念了。佛法是什么?佛法是不起心、不动念。

 

我们今天的大病就是起心动念。所以怎么样修,这个修行,诸位自己一定认真反省、检点。我们所修的,修了,我们得的什么?我们的成绩在哪里?如果修了这么多年,毫无成就,那你就值得认真去检讨,你一定学错了,功夫用的不得力。如果功夫得力,一定有成就。成就是什么?你的烦恼一天比一天少,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你的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你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快乐,这就是很明显的你所得到的。如果你学佛不能一天比一天快乐,你这个佛法学得有毛病,不如法。佛法是离苦得乐,不是来生离苦得乐,现在就离苦得乐,一天一天苦少,苦,一天比一天少,一年比一年少;乐是一天比一天多,一年比一年多,这就对了,这个学得就没错了。这心地一天比一天清净,事理一天比一天明白,这就对了。心在境界里面得大自在,不会被外境所转。

 

《楞严》上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不被外境转,你就转境界。你能转境界,你就跟佛一样了。所以他的现相是「于诸法中不生二解」。这个诸法是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里面唯一清净,一切通达明了,里头没有知见。怎么通达明了?就像镜子照外面境界相,你看,照得清清楚楚的,它有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它也没有执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里面决定没有一念。所以我们用心要像镜子一样。我们每天早晨起来洗脸要照照镜子,照镜子的时候,想想我今天用心像镜子一样。晚上睡觉,你也照照镜子,去反省一下,我今天用心像不像镜子?镜子清楚明白,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妄想,这就叫做不生二解。心里面不生二解,给诸位说,这是定成就。一切明了是慧成就,这是真实功夫。定慧等持,三学增上,他怎么不快乐?

 

自身环境过去、未来都通达、都清楚,所以说『一切佛法疾得现前』。一切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法,你统统都明白、都现前了。怎么可能?真可能。一切诸佛所说的经典,都是真如本性的流露,性德流露。性德是什么?就是定慧。你今天定慧成就了,你的性德现前,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法,统统是你的性德,你哪有一样不通达?你要不相信,六祖是一个证据,是个见证人。六祖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一切经典你去问他,他不认识字,你念给他听,你一念,他就通达、就明了了,他就跟你讲解。你哪里不明了,他都可以跟你讲解。佛法一切经典通达,世间法,一切典籍他也通达。为什么?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不是本性里面的性德,统统是。不仅是出世间法、世间法,乃至于世间一切善法、一切恶法。因为没有一法离开真如本性。所以一个明心见性的人,是一切通达,没有障碍。你要想明心见性,你就在定慧上下功夫;你要想定慧成就,你就把世间一切贪瞋痴慢统统放下,你带着这些东西决定不能成就的。

 

所以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无贪、无瞋、无痴,你才能入得了门。这个事情难不难?不难。为什么?问你自己肯不肯干?你肯不肯舍?世间难,最难是求人难。为什么?那个权力在他,不在我。修行断贪瞋痴,修戒定慧,这个权是我,不是他,我答应就行了,这个容易。求人难,这个事情是求自己,不求别人。所以你只要能如理如法的修学,一切佛法疾得现前,疾是快,快速。一切诸佛,这个佛法没有一法不通达,没有一法不明了。

 

这一句说的是解,下面一句是讲的证。『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这是学佛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要是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叫做成佛了。这句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无上正等正觉。「三菩提」翻作正觉,「三藐三菩提」翻作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作无上正等正觉。这在佛法修学是三个阶级,证得正觉的人,在佛法里称之为阿罗汉,阿罗汉就是三菩提;菩萨是三藐三菩提,就是正等正觉;如来极果,这个果位到了极处,没有比他再高的,所以说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不得了,初发心的时候就成佛了,这只有《华严经》上才有,其他经上没有这个说法。理论决定可能,决定是正确的,但是事实上不容易。可是前面我们讲过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怎么会事实上不可能?给诸位说,这个事实上不可能,还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为什么不可能?是因为你不肯干。譬如说,我叫你不贪财,你不肯干,你还是拼命想办法去赚钱,那有什么法子!你放不下。贪瞋痴慢,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要从心地里面放下,真正做一个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禅宗的比喻说,一丝不挂。他这个比喻就是心里头一丝毫牵挂都没有,那你马上就成佛了。等觉菩萨成不了佛,他还有一分微细的牵挂,还没有舍掉。佛是决定没有牵挂,你牵挂的愈多,你的障碍就愈大,你就愈没有办法成就。

 

有不少人常常来找我,问这个疑难、问那个佛法。我看到这些人,可怜。可怜在哪里?他不去念阿弥陀佛,他给我说了那么一大堆废话。你脑子里头胡思乱想,你为什么不想阿弥陀佛?你一天到晚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什么事都没有,那就对了。那就是《华严经》修行的方法,就是教你初发心即得无上菩提的方法,这个要懂。从今以后,不要再打妄想。所以我劝大家不要看报纸,不要看电视。我现在不看报纸,我也不看电视了。在外国那个报纸也看不懂,电视也看不懂,所以就不看了。回到台湾来,我也不看,我也不看报纸,也不看电视,也不跟人往来。这心地一天到晚清清净净的,这个多舒服、多自在。每天接触一些人,听他们胡说八道,看他们胡思乱想,不老实去念佛,这个成就很难。所以大家要想真正成就,首先要摒弃外缘,学佛没有别的,就是修清净心,你的心真的是一年比一年清净,一个月比一个月清净,你的功夫得力了。你这一生当中了生死、出三界,见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把握了。

 

心地清净就是讯号,就是通了消息,接近了。还要搞这一套,这不得了,那这一生就怕空过了。此地讲初发心,它跟经上讲的完全如法,观行相应。这样说起来还是很难明了,很难下手。换句话说,好像跟大家讲得谈玄说妙,讲了这么多次了,还是得不到用处。必须有一个简单具体可行的办法,我们找到了,才有方法下手。这个具体简单可行的方法,给诸位说,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里面讲得最具体的,就是有一个恳切的愿望,求生净土。我这一生当中,什么都不求,什么都不希望,只希望、只求见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只有这一念,别无二念。

 

你不要感情用事,这是好,我还有很多家亲眷属,我还有好多好朋友,他们都不学,怎么办?你还要发大慈悲去度他们,天天不念阿弥陀佛,念这些人,还念这些人造业,念这些人不信佛,念这些人还不吃素,你脑子里天天念这些,他不念阿弥陀佛。这样你固然是很慈悲,你的佛也念不干净,你西方极乐世界也去不了,被这群人害了,被他累赘了,这叫迷,这不是悟。真正觉悟了,我们家亲眷属,我们对他只尽一个义务,把这法门劝告给他,他接受不接受是他的事情,与我不相干。他不能接受甚至于排斥也没有关系,我告诉你了,我的责任就尽到了。也要把这些缘放下,自己好好的修,修到你自己往生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他相信了,那个时候不要你劝,那才叫真正的劝导这些人。

 

你看从前香港何世礼将军的母亲,何东爵士的夫人,她就是一个好的榜样。她(老太太)一个人学佛,她们一家,她的儿子、媳妇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可是儿子很孝顺,没有为这个宗教不孝母亲。母亲也很开明,现在这个时代信教自由,所以彼此都很尊重。到老太太往生的时候,把她的儿子、媳妇家人统统叫过来: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了,我们在这世间总算是母子一场,我走了,你总得念几句佛,送送我,我一生对你什么要求都没有,我走的时候念几句佛号送送我,这总可以吧。这个家里儿子、媳妇答应了,她在她家里,把亲戚朋友统统请来,开一个往生大会,表演往生,她预知时至,说走就走了。这一表演,她全家统统念阿弥陀佛,不再上教堂了。为什么?亲眼看到,这是真正慈悲。

 

所以往生不要生病,不能站着走,也得坐着走。不能躺着走,躺着走就很难看。别人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做得到。就是因为你不肯做,你平常习气不断,习气不断就是业障。你业障重,所以你才有病苦,才示现那个相。你要是平常心地清净,什么都舍得干干净净,没有业障。我们在近代看到许多站着走的、坐着走的,没有病苦,预知时至的。想一想,这些人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要发这个心,这叫菩提心。一心一意就念这句阿弥陀佛,别的什么都不要了。

 

我们印《大藏经》,印《大藏经》是给别人悟的。莲池大师讲得好,三藏十二部给别人悟,我们自己不要。我们自己一部《弥陀经》,一部《无量寿经》,够了。我们现在印的《净土五经》,就够了,够用了,不要再搞多,不要起贪心。别人跟你说这个经好,那个论好,是好没错,搞多了,你的心就不清净;心不清净,你就不能成就。你要想成就一心不乱,这就是你一发心就成无上道,最具体、最稳当、最快速,人人可行,这个方法好。

 

『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这句如果你真正体会到、肯定接受了,变成你自己的见解思想,给诸位说,你从今而后,念这句阿弥陀佛,是个理念。你得一心不乱,是理一心不乱,那个境界就更高,上上品往生。晓得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形相。除了自性之外,无有一物,六祖大师讲:「本来无一物」,就是这个意思。因为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所以本来无一物。『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慧身就是法身、就是报身。如来果地上的三身,与他不相干。底下一句:

 

【言顷刻者。】

 

『顷』是快。

 

【对诸教时劫反显可知。】

 

因为佛在其他经教里面讲,成佛都要三大阿僧祇劫,都要无量劫。这个「顷刻」是一剎那,一念之间成就,那当然快速多了。《华严》里面所讲的,念劫圆融。我们今天反过头来说,最具体、最踏实的方法,就是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就是顷刻的成就,就是圆满功德在顷刻之间,你用愿行、清净信心去念这一句佛号,放下万缘,这一生决定成就。

 

好,今天时间到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9月9日14:30: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386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