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业三福 /共3集 MP3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观无量寿经评论阅读模式

净业三福 1992.4 启讲于 台湾板桥体育馆 / 编号:03-010 / 共 3 集

第1集 A

MP3下载

第1集 B

MP3下载

文字版点击加号

展开收缩

净业三福  (第一集)  1992/4  台湾板桥体育馆  档名:03-010-0001

 

吴市长、各位长官、各位法师、各位善知识。今天我们有缘在板桥市有这么许多单位主办这一次佛学讲座,邀我到这里来给大家做一点佛法修学的报告。今天我看到这样隆重的礼节,我看了以后深深有感,在末法的时代还能够见到这样如法的礼节,实在是很难得,确实不多见。法师讲经的礼节是非常之隆重,在过去很平常,现在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意识形态的不同,许多的礼节我们都已经简化,甚至于简化到像一般学校老师上课一样,仅仅有一个表示而已。这是看出佛教育与世间教育不相同的所在,这是非常明显让我们看得到的。

 

今天这个讲座,可以说是专题的讲演,也可以说是正规的讲经,因为「净业三福」是《观无量寿佛经》的一段经文。为什么选这个讲题来讲?这是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到国内、国外学佛的风气,在形式上看很兴旺,在实际上真正能够收到佛法修学效果远不如过去。原因在什么地方,必须要认真去探讨,把它的病根找出来,然后将它修正过来,我们的修学功夫才能够真正的得力。这是这一次选择这个讲题主要的原因。相信在座的善知识们,可能有一些是初次接触到佛法,因此我们还要将佛法从头说起,先要认识佛教,佛教究竟是什么。如果对佛教产生误会,这是一误就误到底了,要想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是很难。

 

佛教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在全世界所看到的有四种不同型态的佛教。第一种就是宗教的佛教。诸位要知道,佛教不是宗教,但是现在它已经变成宗教了,我们已经没有法子否认它是宗教。这是第一种型态,最普遍的。第二种是学术的佛教,佛教变成哲学、变成学术,在海外有许多大学里面开的有佛经的哲学,这是佛教变成学术了。第三种是最近大概二、三十年,我们见到的邪教的佛教,打着佛教的旗号,内容确实是一些妖魔鬼怪,这是有害于人的,有害于社会的,我们不能不加以辨别。第四种,我们说它是传统的佛教,传统的佛教,释迦牟尼佛代代相传,它是什么我们要把它认识清楚,它是教育,佛陀的教育。这个认知,在民国十二年,欧阳竟无先生在中山大学曾经做了一次讲演,他的题目是「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这个讲演曾经在当时引起社会的震撼,欧阳先生举了许多的证据,说明佛教的本质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这个话是真实的。世尊当年在世,与我们中国孔老夫子一生的行业非常相似,孔老夫子曾经周游列国,一生都用在教学上。世尊也是这样,舍弃了自己的尊荣,从事于教学的工作。他老人家一生,就如同经典上所说,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从来没有休息过,而且是周游列国,足迹遍五印度。

 

佛教即使从形式上来看它也是教育,我们称释迦牟尼佛称为本师,本师是根本的老师,我们自称为弟子,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这个宗教里面没有这种称呼的。世尊灭度之后一千年,佛法传到中国,这是我们国家派特使到西域去礼聘到中国来。来到中国之后,由中国外交机构来接待他们。汉朝的制度,主管外交的机关不叫外交部,叫鸿胪寺。我们今天这个寺院怎么来的要知道,寺是政府办事的机关,不是庙,鸿胪寺卿就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迎请到中国来之后,与中国朝野见面,我们谈得非常的投机,希望这个教育能够在中国发扬光大,与中国儒家的教育相辅相成,这就把摩腾、竺法兰两位大师留下来。留下来之后当然就不能让他长住在鸿胪寺,鸿胪寺是接待外宾的,是短时期招待所,不能长期让他们住。于是比照皇帝下面的一级单位,皇帝一级单位有九个寺,于是乎再成立一个寺,增设一个寺,这个寺称为白马寺。因为当年的经书、佛像是白马千里迢迢驮到中国来,我们中国的人心非常之厚道,连白马牠的功劳我们也不能把牠忘记,于是就称之为白马寺。所以佛教的教育机构称之为寺,这寺怎么来的一定要晓得,寺是政府办事的机构。

 

君主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民国时代,从农业社会进步到工业社会,所以国家政治制度统统都已经革新,我们佛教这个道场名称还保持着汉朝的称呼。所以不读历史不知道事实真相,往往对佛教产生很大的误会,一看到寺,寺就是庙,里面是拜神的,这个里面是迷信的,这是对佛教的传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障碍。因此今天佛的四众弟子,最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要把佛法回归到教育。你看从前这个寺院,寺院就是学校,它里面的组织跟今天的学校没有两样,只是称呼不相同。寺院的主管,这个教育机构的主管,我们一般学校称为校长,在佛门里面叫住持、叫方丈。住持、方丈实际上就是校长,他是负责主持教育行政与教育计划的、教育设施的。他下面有三个纲领执事,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总务、教务、训导,在佛门里面也是这三个纲领,首座和尚就是管教务的,就是教务主任;维那就是训导主任;当家师,我们常讲监院,就是总务主任。你看他们管的事情还是总务、教务、训导,只是名称不一样而已。所以佛法永远是站在时代的前端,永远是指导这个时代。今天我们佛法落伍了,落在时代的后面,没有跟着时代,没有站在时代的最前面。为什么不把我们今天寺院换个名称,我们里面所有执事的称呼也都要现代化?佛法如果不能做到现代化、不能做到本土化,就没有办法推展到全世界,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的。

 

因此在抗战期间,夏莲居老居士他老人家已经见到这一点,所以提倡把寺院改成为学会,这是一个很好的构想。我们这个道场不要再用寺院的名称,免得让大家误会,改成学会。修净土的我们称为净宗学会,学禅的称为禅学会,学华严的称为华严学会。用学会这个名称,大家一看这名称,这很有学术的气氛,就不至于让人家看到这是迷信。培养师资的称为学院,净宗学院、禅学院、华严学院、天台学院。因此道场,实在讲在从前都是专科大学。佛教的道场,里面是一个艺术的宫殿,实在就是用现代话来说,它是把学校跟博物馆结合成一体,是这么一个机构。因此它是属于艺术的教学。我们现代人常讲艺术化,一切讲艺术化,佛门在两千年前就提倡教学要艺术化,它真正做到了。所以诸位如果要深入了解佛法,你对它才真正是五体投地,真正是佩服。

 

佛教既然是教育,它教育宗旨是什么?这个我们要知道。我们晓得,佛家的经典非常丰富,经典就是释迦牟尼佛当年教学的教科书,他的教科书非常丰富。我们今天要问,这么多的教科书,我们现在称为三藏经典,到底讲些什么?你们同修能不能答覆得出来?这一部《大藏经》它讲些什么?要用佛学的名词来说,它所讲的是诸法实相;要用现代话来讲,它所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是我们本人;换句话说,佛教育就是讲我们自己跟我们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你想想看,这个教育重要不重要?世界上的教育再没有比这个教育对我们更亲切了,我们切身所需要的就是佛教教育,这是我们必须要把它认识清楚的,我们才能够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教育的宗旨我们了解了,要想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要智慧,要真正的智慧。所以佛法所追求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话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个话我们听起来还不好懂,我们再说得白一点,就是对宇宙人生一种究竟圆满的智慧。我们有究竟圆满的智慧,我们才能够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学佛求的就是这个。诸位要知道,如果你在佛门里面求财、求富贵、求功名、求儿女、求平安,那是小事,能不能求得到?不一定,不一定能求到。可是,如果你能够求到真正的智慧,这些事情样样都可以求得到。为什么?有了智慧,哪一样办不到!所以智慧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智慧就是佛家常讲的「有求必应」。所以智慧是第一,有求必应是建立在圆满究竟智慧的基础上。

 

现在我们要问,智慧怎么个求法?这就佛教给我们要修行。佛告诉我们,每个众生、每个人都有如来智慧德相,每个人、每个众生我们的智慧是平等的,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我们的德能、我们的才艺也跟诸佛没有两样,统统是一样的。可是现在诸佛菩萨智慧、德能流露在外面,我们的智慧、德能到哪里去了?这就是现代人讲的话,污染,我们的智慧、德能被污染了,被污染,不是没有,有。这个污染是障碍,我们今天思想有污染、见解有污染、心地有污染。现代人常说要讲求环保,要保护环境的清净,我们佛法在三千年前就教给我们要如何保护我们心地的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清净心起作用就是万德万能。佛法宗派很多,修行的方法很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这么多方法、门径做什么用的?都是帮助我们把精神的染污、心地的染污、思想的染污、见解的染污把它化除掉、把它断掉,恢复自性清净心,佛陀教学的能事就圆满了。所以佛法说来很简单,也不过就是如此而已!

 

现在我们讲到修行,行就是行为,行为有了错误,错误的行为就是染污,如何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行。修行是修正行为。行为把它一归纳不外乎三大类,这个三大类就是身口意三业。身是身体的造作,口是言语,意是思想、见解,这个三大类的行为有了错误,把这个错误修正过来。到底什么是正、什么是错?正的标准是什么?佛实在是高明、实在是伟大,并不是说他给我们制定一个标准要我们去遵守,那佛不值得我们尊敬。佛给我们讲,标准是自性,是你自己的自性,不是从外面来的。这个问题留待明天跟诸位详细的来报告。修正行为从哪里修起?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有一段开示,这段开示我们写在这张纸上,这是经文,不知道诸位同修有没有拿到?今天送来了六千张,应该够用。

 

我先把这桩事情给大家做个报告,《观无量寿佛经》是净土宗三经之一,里面给我们叙述了一个故事,就是频婆娑罗王家庭发生了变故,儿子篡夺父亲的政权,这个在我们中国人讲这叫大不孝,他杀父、害母。母亲在这个时候遭遇到家庭、国家的变故,感到这个世间非常之苦。于是乎她就要求释迦牟尼佛,问释迦牟尼佛,除了我们这个世界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世界?用现代话来讲,她想移民过去,不想在这个世界再住下去。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将十方世界,不仅是我们这个地球,还有他方世界,我们今天所谓的外太空,释迦牟尼佛把外太空里面许多星球那里面的状况,以他的神力变现在韦提希夫人的面前,让她自己看。她看了以后,她选择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的教区。你看看释迦牟尼佛教学的善巧,他不是劝她,妳生极乐世界好,不是,他把十方世界给妳看,让妳自己去选择。选定了之后,世尊对她很赞叹,为什么?她选得很正确、没有选错,果然选的是十方世界里面最清净、最好的一个世界,真的被她选中了。选中之后她就要求释迦牟尼佛,我怎么去?这个世界很好,我用什么方法我才能够达到?

 

世尊在没有跟她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之前,先要求她修三福,就是净业三福。佛而且特别为她说明,这个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非常的重要。我们知道,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他们修的法门不一样,一定是不一样,修学的宗派也不一样,那都成佛了。可是无论修学哪个宗派,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一定要以三福做基础。就好像我们盖房子一样,无论你盖什么式样的房子,无论你盖多么高的大楼,房屋的式样太多,千千万万种,但是地基是一样的,一定要做非常坚固的地基,从这个地基上才能够建造各种不同的建筑物。由此可知,净业三福是修行的基础,就像盖房子是地基。这是世尊要求韦提希夫人必须先要把这个基础打好,然后才可以接受佛教给她修学净土的方法。这就是四种念佛,四种念佛的方法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我们从这个地方得到很大的启示,今天我们修学,费的时间比古人长,用的精神比古人多,为什么没有古人的成就?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把基础疏忽掉了。好像盖房子怎么盖都盖不成功,毛病出在哪里?没有打地基。你搭个小茅蓬可以,盖个两层楼就倒了,那三层就不必说,两层都要倒了!这是我们今天把修学毛病找出来,一定要在此地打基础。

 

三福一共有三条,第一条是人天福报,第二条是小乘,就是声闻、缘觉二乘人的福报,第三条是大乘菩萨的福报。这三层就好像下面的基础,基础有三层,这个基础真的是非常之坚固。学佛,我们要想成佛、成菩萨,假如人都没有做好,怎么能成佛作祖?首先要把人做好。经文里面这条总共有四句。诸位要晓得,经文里面每一句每一个字它的含义深广无边,确实像佛在《华严》所讲「周遍法界」,包含无遗。三福第一条: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这个四句。四句实在给我们讲只讲了四个字,第一个是孝,第二个是敬,第三个是慈,第四个是善,给我们讲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修行的大根大本。我们先讲孝,经上举一个例子,『养父母』,「养父母」是孝。但是这个孝字绝对不只是养父母。中国的文字是智慧的符号,这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我们的列祖列宗留给后世子子孙孙最宝贵的遗产,我们要知道珍惜。在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我们没有看到这样完美的工具。中国文字的结构可以分为六大类,我们称它作六书,这个孝字,六大类里面属于会意,你体会这个意思。这个字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上面一代跟底下一代结合成一体,你去想这个字的味道,你去想它的含义,这叫做孝。上面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是一个整体。西洋人不懂得这个事实的真相,所以它有代沟;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没有听说有代沟的,这如果有代沟那就不孝,孝字就没有了。孝就是没有代沟的,就是始终是一体。这是从竖的方面来说。从横的方面来讲,佛法说横遍十方。所以这个字真正的意思就是佛家所讲「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是一个整体,这就是自己。

 

现代有些年轻人接触中国文化逐渐淡薄,有人来问我,为什么要祭祖先?祖先去我们很远,什么样子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还要供一个祖先牌位,还要春秋祭祀?为什么?你明白孝这个意思就懂得,祭祖先就是永远叫我们体会到是一体。所以这是孝道,这是孝道真实的含义。因此,什么人能把这个孝做到圆满?给诸位说,只有成佛这个孝道就做圆满。菩萨都不圆满,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断,就是他的孝道不圆满。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给我们的是什么?原来一《大藏经》只说了一个孝字,只说这一个字。所以《华严》说「一即一切」,这个孝是一,无量无边的法门都离不开这一个字,都是这一个字演变出来,还归这一个字,这是我们要把它认清楚的。不敬父母是不孝,不敬师长也是不孝,不敬长官是不孝,不敬众生还是不孝。换句话说,即使我们在工作,没有把工作做好,不能尽心尽力去做,那也叫不孝。可见得这个孝之含义确实涵盖了整个的宇宙人生,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认识它。

 

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孝亲做起。不孝亲,你要是恭敬佛,说得不好听的话那是巴结佛,佛不会接受的。佛是看到你真正能够体会亲心、孝顺亲心,佛看到就欢喜。为什么?你跟佛真正是志同道合,佛是孝子,你也是孝子,佛会尊敬你,你也会尊敬佛,这才是如理如法,我们中国人常讲合情合理。养父母,不但要养父母之身,要养父母的心,要养父母之志,要养父母之愿,可见得这孝养两个字的范围也是非常的深广。兄弟多,兄弟不和就是不孝,家族不和睦也是不孝,为什么?父母操心、父母忧心。中国人常讲「家和万事兴」,和就是孝的效用,就是孝的一个结果。一家和这是孝,兄弟姐妹、亲戚、邻里乡党都要和睦!社会不和也是不孝,国家不和、世界不和,你看看做父母的他怎么不担心?凡是叫父母忧心的这都不孝。希望同修们要常常从这个地方体会,从这个地方去下手,学佛从这里学起,这是起步,这是基础的基础,根本的根本。

 

第二句『奉事师长』,「师长」这就讲到教育,师长的恩德跟父母是相同的,父母关心子女,老师关心学生,没有两样。但是师道在今天已经衰微了,已经看不见了。在从前,古时候,老师关心学生决定超过他关心他的儿女。如果他关心儿女超过他的学生,社会上就要对他批评,这个做老师的人有私心,没有认真教导学生,他有偏心,你看他教他的儿女,他疏忽了学生,这在社会上会被舆论指责的。所以从前的老师宁愿自己的儿女不成器,这个社会人不会责怪他,学生有成就,这是他无限的光荣,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所以做老师对于学生之爱护比父母爱护儿女还要来得恳切。这是从前讲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诸位想想,不孝顺父母,怎么可能尊敬师长?师长是不是要你尊敬?不是的。尊敬师长是为了敬业、是为了敬学,对于自己学业尊重,是这个意思,所以说尊师重道。古今的大德都教给我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所以老师教学生,学生选择老师,这都是缘分。你要问,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真正好老师?给诸位说,他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就是我自己心目当中最仰慕的这个人,这个人就是我的好老师。也许他的学问、道德不如另外的人,另外的那个人我没有看得起他、我没有重视他,他纵有学问、道德,你跟他也是枉然。为什么?没有诚敬,换句话说,你在他的门下什么也得不到,就是不肯依教奉行。我们自己心目当中最仰慕的这个老师,那个老师讲的话我们会百分之百的把它做到,这就没问题了。因此选择老师,诸位懂得这个道理,你就会选择了,你在这个一生当中多少总会有成就,这一生决定不至于空过。

 

我学佛,说实在的话,我年轻的时候读的书读得很多,喜欢读书,要想把我说服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我看这个佛教不如基督教,基督教不如回教,为什么?我都接触过。佛教迷信,怎么能够叫我们心服口服?所以从来就没有把佛教放在眼里,不知道佛教是什么一回事情。你就是到寺院里面来,看到这么多的神像,那时候不知道,以为是神像,这个神一多了叫泛神教、多神教,泛神教、多神教是低级的宗教,所以它比不上基督教。基督教只有一个神,唯一的真神,不复杂,这佛教比不上它。没有人能够把这些事实真相给我们讲清楚,这样去信仰那不是迷信是什么?

 

我学佛是方东美先生介绍的,我在民国四十二年跟他学哲学,承方先生非常的爱护,给我做了一个有系统的教导。从西洋哲学讲到中国哲学,中国是从《易经》哲学一直讲到王阳明的哲学。然后这第三个单元讲到印度哲学,从印度部派、瑜伽、数论,一直讲到佛经哲学。最后他告诉我,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精华,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听了他这么一介绍,原来佛教里有这么好的东西,这才一下明白!明白之后,这个到寺院里去借经书看。那个时候民国四十几年,台湾的经书非常缺乏,买不到,只有寺院里面还有旧的藏经。我们渐渐跟寺院的法师们混熟了,藏经可以借出来看,好的东西我们自己手抄,买不到,只有手抄,还抄了不少本的经书。可见得那个时候得到一部经书,如获至宝!不像现在得来这么容易。求学非常的艰苦。这是提供同修们做个参考。

 

不是自己心目当中最仰慕的老师,你对他讲的东西是半信半疑,你不能接受。所以最仰慕的老师,他给我们讲的我们百分之百的信任,一丝毫的怀疑都没有。所以方老师引我入佛门。我入佛门缘分实在讲是非常的殊胜,在大概一个多月的时候,我认识了章嘉大师,以后在经典上遇到一些困难问题都是他老人家指导我。那个时候章嘉大师住在青田街八号,我是每个星期天一定要到他那里去,他给我两个小时的时间,我跟他三年,我的佛学基础是章嘉大师奠定的。

 

所以师道完全在敬,在一个敬字,以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去求学,要去求,去求道。老师选择学生用什么标准?就是真诚、恭敬,就这一个标准。实在说我那时候希望亲近方东美先生,自己的愿望只是希望他容许我到学校里面去旁听他的课程,我们愿望是如此。没有想到他召见我,他召见是在他家里,他家住牯岭街台大的宿舍。在他家里面谈话之后,他就告诉我,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想到学校去听课,你会一无所得。这个几句话所谓凉水浇头,希望都没有了,我想到学校听他的课没指望了。我当时听他老人家这几句话,心里非常难过,他也看出来。最后他非常慈悲,他说这样好了,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小时课。所以我跟方先生学哲学,是每个星期天在他家里客厅小圆桌上,这一个老师、一个学生,我们课是这样上的。这是我没有想象到的,也不敢想象的。以后跟章嘉大师三年,也是一个老师、一个学生,在他住所里头教导,这个因缘非常之特殊。当时我不明了,以后我才知道,所以我对老师一生感激,念念不忘。

 

为什么不让我到学校里去?假如我到学校里面去旁听,我会认识很多同学,也会认识很多教授,会听到许多的学说,这是必然的。好不好?不好。什么不好?我们的清净心被污染,我们的思想、见解被污染。所以我学哲学的时候我是有愿望、有兴趣,我没有学过,没有读过哲学的书,也没有听过哲学的课。所以方先生看我是一张白纸,没有被染污过的。一个真正好老师想找一个学生,就是找一张白纸,一切没有受染,这是宝贝,所以要亲自教导,不可以到学校,到学校怕被污染。这种苦心我们知道之后才深深感谢他。假如当时他问我,你看了些什么哲学书籍?我说我看了很多。有没有听到课程、听演讲?我听了很多。方老师顶多点点头,好吧,哪一天你到学校来旁听,这就如此而已。为什么?被染污了之后很难教。为什么?先入为主,你有成见,你把你那些错误的见解再把它洗干净很不容易。所以真正好老师希望教一个真正发心喜欢学又没有学过的人,这是他选择的对象。

 

这个拜老师真诚恭敬,在过去我自己这个年龄,我还记得我在六、七岁的时候,六十年前,我的父亲送我到私塾里面去念书,我大概念了四个月的私塾,时间很短。这个私塾是在一家祠堂里面,祠堂的大殿供奉着孔老夫子的神位,我们先要向孔夫子的神位行大礼,三跪九叩首,清朝时候的礼节。拜完了孔子神位之后,请老师上座,我的父亲带上礼物,他在前面,我在他的后面,要跟老师行大礼,也是三跪九叩首。那个老师没有说一拜,不说的,他就坐在那里就受了、就接受。诸位要晓得,这个大礼是父母把他的小孩付托给老师,老师如果不认真的来管教,怎么对得起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对老师这样的恭敬。我们看看现在的教育没有了。

 

从前我们小孩顽皮,喜欢闹事,被老师处分,罚跪、打手心,手心都打肿了,回家之后父母看到今天被老师教训,父母备一分厚礼,明天到学校去谢谢老师。现在我听说学生要是被老师打,学生家长第二天到警察局去告状,你说这个跟从前完全相反。所以从前做老师不敢不认真的管教,那真的对不起家长。现在家长是小孩受了委屈,要告老师,老师怎么敢教学生?不敢教了,父母要负责任,不敢叫老师认真的教学了。我们从前因为看到父母第二天还要给老师送礼、还去道谢,所以以后在学校被老师处罚,回家不动声色,绝对不说。为什么?说了,说了第二天父母还要破财,还要去给老师道谢。

 

这是说到师道,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从前一个小孩从小就是父母跟老师双方面配合把这个人教成人,所以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要配合,密切的合作。父母对于儿女虽然恩德很大,自己总不好意思说,叫着儿子女儿,我对你恩德很大,你要孝顺我,这个话说不出口,这很难讲的。要谁来说?要老师来说。老师要劝学生、教学生尽孝,教学生懂得什么叫孝、什么叫悌,懂得事亲,懂得事奉兄弟姐妹,教这个。同样的,老师教学生,也不好意思叫学生,学生,我是你的老师,你要尊敬我,这也说不出口。这要谁来教?要父母教。父母教儿女要尊师重道,老师教学生要孝顺父母,两个互相教这才能成功。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家庭的美满,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富强,世界的和平,都在教育。所以孔老夫子在「学记」里面就说得很明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家政治设施什么最重要?不是经济,教育最重要。我们今天台湾的社会非常不安定,大家都看到,毛病出在哪里?出在教育,教育彻底失败。所以虽富,富而不乐,你说这个多冤枉!

 

我是民国四十八年出家的,我在临济寺出家。四十八年临济寺那个地方还是郊外,巴士只有一路,十七路,到达圆山动物园,一个小时一班,人很稀少。临济寺外面树木很多、很空旷,我们每天早晨起来扫树叶,在寺庙门口扫树叶。有一天我在扫地的时候,有几个学生,四个学生,这些学生到临济寺山上去散步,举止很不文雅,我就非常感叹,我说可惜没有受过教育。这个话被他们听到,他们转过头来就来质问我,他告诉我,他们是台大法学院的学生,好像是三、四年级的学生。他说你怎么可以说我没有受过教育?我一听说台大的学生,我也就很有兴趣。我说好,那我就向你请教,什么叫做教?什么叫做育?什么叫做教育?我这三个问题你说给我听听。结果四个人没有一个人能说得圆满,都说不出来。那个时候的学生跟现在学生不一样,他还明理,一被我问倒之后,他这傲慢态度就没有了,心地也就转到很谦虚,转过头来向我请教,他来问我,什么叫教育?

 

我这就告诉他,我说你们不但高等教育没有受过,你们连小学教育都不懂。他愈听愈惊奇,他说怎么小学教育我都不懂?我说什么叫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教洒扫应对,我说你学过没有?不但这个你没学过,我说你饭都不会吃。他愈听愈奇怪,这饭怎么不会吃?我说我做四个菜,这四个菜怎么摆法,你晓不晓得?你有没有学过?不是随便摆的。我们中国这一桌菜出来,按照阴阳五行来摆的,这不能随便摆,你摆错了,人家一看到,没受过教育,外行。你去念《礼记》,你去念「月令」,你去念「曲礼」,你就晓得。我说你学过没有?那是小学教育!所以小学教育是生活教育,教育我们人与人的关系,父子什么关系,兄弟什么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知道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够把人做好,晓得我是什么身分我应该尽什么样的义务,我应该行什么样的礼节,这是教育。

 

今天我们的教育这些舍弃掉了,伦理没有了、道德没有了,教育就是伦理、道德。有伦理、道德为基础这个福报是真实的,那个时候你想我们这经济发达,我们人人真是享福,台湾是这个地球上的天堂,是这个地球上的极乐世界。为什么我们这样富有,我们的富有世界第一?这是很多年我就看到,我就说过,我说我们的富有决定超过日本。当时很多人不相信,今天确实我们超过日本。但是为什么我们社会这么乱?为什么我们日子过得这么苦?精神生活为什么这么紧张,没有安全感?我们的教育失败,没有从基础上来做起。即使我们今天再恢复伦理、道德的教育,诸位要晓得,要收到成效至少要二、三十年之后,不是一朝一夕能收到效果的。

 

可是快速能收到效果的唯有大乘佛法的教学。佛法今天这个师生的关系,确实还有几分尊师重道。你看我们从事于佛教教育,我们出家人法师就是佛教教育的教员,我们这个教员在佛教育里面,学生对老师还挺恭敬的,见到还顶礼,很难得。现在你在一般学校里做老师,学生见你恭不恭敬?你从这个地方看出来,佛教教学为什么能够快速收到效果,就是尊师重道,佛门里面还保存着在。世间教学为什么收不到效果?尊师重道这个概念没有了。如何再恢复、如何再建立,这是非常严肃的一个问题。你要问,我们个人什么时候得到真正幸福?什么时候我们家庭真正的圆满、社会真正和谐?如果不能够恢复伦理、道德的教育,就永远没有指望了。所以佛给我们讲修学,这才是基础,这才是根本之根本。敬师跟孝亲,里面的境界之深、之广、之涵盖,完全相同。

 

第三句『慈心不杀』,「不杀」是慈。慈不只不杀这一桩事情,慈的范围也是无量的深广,佛只举出一个例子。不杀是慈,不害也是慈。当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我们都有个真诚的心,希望别人能够离苦得乐,希望一切众生能够离苦得乐。不但我们要希望,我们而且尽心尽力的帮助他,所谓「成人之美」,帮助他离苦、帮助他得乐,这是慈。如果我们只有这个心,不能尽心尽力协助,这个慈心不圆满。圆满的慈是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末后一句是『修十善业』。佛在经上明白的给我们开示,佛说这个世间有六道,世间之外还有四圣法界。所以宇宙之间大别来分有十大类,这十大类就叫做十法界。十法界怎么形成的?从哪里来的?谁制造的?我们不能不清楚。佛告诉我们,十法界是从我们一念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本来没有,是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十法界就没有了。没有了叫什么?这不得已叫做一真法界,那是真的,那真实的。所以十法界是我们妄心变现出来的幻境,这是一句话把十界真相说明了。当然变现出来是有无量的因缘,因缘我们今天讲条件,很多的条件,非常复杂,不是单纯的。许多条件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什么?佛告诉我们,我们从上面说到下面,怎样是成佛,就是成佛的第一个条件?是平等心。佛心是平等的,《无量寿经》上经题里面就教给我们「清净平等觉」,所以那个经是成佛的经典,是教你修平等心的。菩萨是修六度的,菩萨心是六度;缘觉,就是辟支佛,修十二因缘的;声闻,就是阿罗汉,是修四谛的。这是四圣法界。

 

六凡法界第一个是天道,佛给我们讲修的上品十善,人道是中品十善,修罗是下品十善,十善生天。五戒是人身,五戒做得很圆满,没有欠缺,这能得人道来。五戒跟儒家所讲的五常内容完全相同,儒家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常是常道,决定不能违背的。我们世间人常讲人格,什么叫人格?六道里面取得人道的资格,取得人道的资格五个条件,在佛叫五戒,在儒家叫五常。再往下面去,畜生是愚痴,什么叫愚痴?这个世出世间一切法真假不分、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甚至于利害都不清楚,这就是愚痴。愚痴堕畜生,悭贪变饿鬼,瞋恚堕地狱,所以这贪瞋痴又叫做三毒烦恼,它的果报就是地狱、饿鬼、畜生。这是在十法界里面最苦的三道,我们叫它做三恶道。佛教给我们「修十善业」,就是离开三恶道。

 

十善业,业是造作,正在造作的时候叫做事,事情做完了那个结果就叫做业。你看你在学校念书,你的学分都念完叫毕业;正在念书的时候,你看你们所有的练习本子叫作业簿,那叫作业。我们身体的动作,身在作业;口里面的言语,口在造业;心里面起心动念,是意在造业,这身语意统统都在造业。造业就有果报,不会说是你造的业没有果报,没有这回事情的,造业一定有果报。因此我们造业就要小心了。业里面有善业、有恶业、有净业,善业果报在三善道、在人天,恶业果报在三恶道,净业这才能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轮回,四圣法界所造的统统叫净业,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因此学佛的人修净土,念这句阿弥陀佛是净业。但是我们在没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前,我们的身还在这个社会,不能离开人群、不能离开大众,我们身语意三业就要知道造善业,不造恶业。

 

在《观无量寿佛经疏》里面,念佛叫定善,善导大师所讲的修十善业叫散善,身口意造的善业叫散善,具足定散二善决定得生。这是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夫人说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我们今天在这里是讲的基础。身三善业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是身的三善。三善的范围也非常之广泛,不杀里面就包括不伤害,伤害众生有的时候比杀害他还要重。怎么见得?你看我们中国古时候的念书人,念书人非常重视气节,常说「士可杀,不可辱」,杀头没关系,侮辱不可以,他把侮辱看到比杀头还严重,我们要对他的侮辱、对他的伤害,那比杀害还严重。所以要知道,不杀里面包括着不害,绝不伤害众生;换句话说,决定不跟众生结冤仇。这是身善,这个身的第一善。

 

第二不偷盗,偷盗意思也是非常的深广,在佛家叫不与取,凡是这个物有主,主人没有同意给你,你就不能够自取,你自己取这就是犯了盗戒。我们一般人,尤其是中国人,就是现代的中国人,古人不说,现代中国人,喜欢占一点小便宜。诸位要晓得,喜欢占一点小便宜这个念头就是盗心。殊不知这个盗是负债,负了债将来要还债。假如诸位是能够看到三世因果,看到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你看到三世因果你才知道,事实真相不是我们想象的。你杀众生一定要偿命,你偷盗将来一定要还债;换句话说,决定没有占便宜的事情,也决定没有吃亏的事情,这老天爷是真公平!三世因果就能够看到事实的真相。知道这个事实我们的心就定下来,自己再清苦也不会起一个盗的意念,这个戒律才能持得清净,才能够得真实的利益。佛告诉我们,不盗得大富,不杀得健康长寿,后头都有果报的,不淫得美满眷属。它哪条一因都有哪一条果报的,确实这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语业,不妄语,妄语是欺骗人,不妄语,不欺骗人;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众生;不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就是说的话很难听,叫人听了很不舒服,这是口业的四善。意里面不贪、不瞋、不痴。不贪的人就富足,世间什么人最富?不贪的人最富。纵然他有许多的财富,他还有贪吝,他的心不安,所以这欲望没有止境,他苦。那个知足的人快乐,他不需要,你还要,我都不需要,知足常乐。你要想这个世间我怎么样得到真正快乐、真正幸福?不贪,幸福、快乐马上就得到。这不难得到,就在你念头能不能转过来。不痴,不愚痴就是真实的智慧,不瞋恚是真正的慈悲。佛教给我们从这个地方修起。

 

所以十善业是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标准,依照这个标准修正我们一切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言行,奠定人天福德的基础,以这个基础再向上提升,这才能建立圆满的佛法。今天时间到了,我们把第一福介绍给诸位,明天跟大家介绍三皈、持戒。谢谢诸位。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9月8日17:16:1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370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