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学说讲座-弟子规 |共4集|文字版|蔡礼旭老师主讲

点此观看视频

儒释道学说讲座-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一集)  2007/12/21  马来西亚金马皇宫酒店  档名:52-249-0001

师父常常教诲我们,所有圣贤人的教诲,都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当中。而我们净宗同修非常熟悉的一句经文,在《无量寿经》当中说到「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什么时候修普贤大士之德?那绝对不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修,当下只要我们去落实。假如我们分别,说往生之后才修,这个念头就是执著分别。师长常常提醒我们,会用功的人是在每个起心动念当中,把执著、分别、妄想放下,这是会用功的。而当我们念到「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楞严三昧经》当中,迦叶白佛:「我等从今,当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若生轻心,则为自伤」。当尊者讲完这段话的时候,佛陀非常的欣慰,说到「善哉快论」,说得太好了。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每个人本来是佛,我们应该以平等的恭敬心,如恭敬佛一样来恭敬一切人。我想起与一位法师交谈,法师说到,他来到马来西亚,看到我们诸位大德那一分虔诚恭敬对他们的态度,都感觉到自己应该好好修学来教化、来利益众生。当下我们马来西亚的同修们就是在做「请佛住世」。因为他们的恭敬,对于这些法师、对于讲课老师的恭敬,让所有的这些法师、老师们都觉得应该要好好不断的提升。所以这一分恭敬的心能够请佛住世。

今天中午,我们一起聆听师长的教诲。我们丹斯里李金友居士还有我们宋会长,他们都一心一意要落实师长的理念,师长团结宗教、促进世界和平的这些理想,他们确实是不遗余力在做,这是真正依教奉行;而他们努力团结宗教,其实这也是在落实普贤十愿。每个宗教能够复兴起来,那都是「请转法轮」,请正法久住。我们一样也可以在当下作普贤菩萨,我们随喜他们的功德。那大家都作普贤菩萨好不好?大家会不会心里想,马来西亚有两百个点,那师父不就被抢过来了吗?大家要了解,要信佛、信经典,千处祈求千处应!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至诚的心,有没有大慈大悲的心,来为我们自己的故乡、自己的国家努力奋斗。有这样的愿心,一定会感来很多佛菩萨、感来很多大德们的相助。能感是我们的心,所感是这些善缘的相助。

我记得刚好在三年前,有次从秦皇岛回来,那个时候师长刚好跟杨老师在通电话,结果杨老师问师长:「礼旭在这里,您要不要给他勉励几句?」结果师父说好。当我把这个电话接过来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流了多少汗!大家有没有跟师父吃过饭的经验?有没有吃饱?其实我紧张,最主要就是很惭愧,师父的教诲没做到,所以坐在那里很惭愧,都吃不下去。接起电话,师父的几句教诲确实让我们终身难忘。师父说到:「现在所有的宗教根都很危险。」因为师长在那几年团结宗教,然后又参与世界和平的工作,所以对各个宗教的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师长说到:「这个时代能够来弘传孝道,弘传我们最重要的做人做事的这些道理,《弟子规》,能这么做,那是救所有宗教的根。」因为我们很清楚,要想生天、要想成佛作祖,在《观无量寿佛经》当中告诉我们,「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所有的佛菩萨能有成就都是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个净业三福第一福开始做起。

我们也接触其他的宗教,像伊斯兰教的教诲当中有一句话提到,「天园在母亲的脚下」,那代表着要想生天园,必然要孝敬他的父母。先知穆罕默德,人家问他:「你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人是谁?」他的回答是:「母亲。」再来是谁?「母亲。」再来是谁?「母亲。」要讲三遍!那再来?「父亲。」诸位当父亲的有没有觉得很难受?大家别难受,因为我们都是母亲生的。再来是你的家人,再来是你的朋友。这告诉我们,这个爱要落实它是有次第的,就像孟夫子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我们对于自己最亲、恩德最大的父母都生不起感恩心,那在说感恩国家,感恩佛菩萨,感恩更远的、更看不到的,这就有点困难,一定是从最亲的父母开始生起这一分孝敬的心。

所以我们感受得到师长他的一生,不管经历那些事情,就像师长他整个小学过程当中都是在逃难,八年抗战。当面临这样的人生际遇,并没有让老人家觉得悲观,甚至于是期许自己应该要为国家、为民族做出更大的奉献,希望不要再让人民生活在这种战乱之中。所以本来老人家的志向是要当政治家,从事政治。后来因为遇到三位老师给予他生命指引,知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唯有教育能真正让家和人乐、宇清国安,这是根本解决的方法。所以师父上人了解到教育的重要,当下是身心奉尘刹,尽形寿弘扬儒道释,弘扬世间圣哲人的教诲。

当师长看到现在的这些宗教状况,又深知要让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唯有靠四种教育的落实,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而这四个教育,其中从宗教教育入手是最有力量,因为宗教对人心的帮助、对人心的鼓舞有着深远的力量。而这些宗教领袖,他们德行能够感召广大的人群断恶修善,进而影响家庭、学校,以至于社会风气。师长了解到宗教教育的重要,所以在新加坡推动宗教团结。我们感受得到师父上人在遇到任何人民、众生的需要,都没有第二个的想法,只有直下承当,尽心尽力为人演说。

我曾经在台湾桃园,刚好有次在讲《弟子规》课程的时候,遇到一位校长,她是一位女校长,在中学。中学现在的情况都有中辍,辍学的孩子。结果这位校长,她在现场给我们一些勉励。当她站上台去,讲的两句话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深!她说到「社会愈乱,我们愈应该要站出来,没有难不难做的事,只有该不该做的事。」其实社会乱,我们不站出来尽心尽力去挽救,那我们就谈不上仁爱、谈不上慈悲。我们连眼前、当下他人最需要的事情都不能伸出援手,那仁慈、博爱很可能就变成一句空话。没有难不难做的事,只有该不该做的事。其实难跟容易并不在外面,而是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在那里想,这个事情要做三代才做得成,那是我们自己预设立场。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努力,一定是努力留得下来的,带不走的那不需要去忙碌追求,那都是梦幻泡影,带得走的是智慧。而我们的智慧从哪里来?我们的智慧从放下我执,我们的智慧就是被贪心障住了,被自私自利障住了。当我们能够舍己,为人着想,其实在当下,我们的烦恼一点一滴在放下;烦恼轻,智慧就能长。

所以人生的真相,并不是我们在帮助别人,而是我们感恩他人让我们有付出的机会,进一步感恩他们让我们修福,又让我们修智慧。就在念念为人着想当中,我们的我执,自私自利,才一点一滴淡掉。当我们把这个真相看清楚的时候,那完全生活在喜乐当中,因为所有的人都在成就我们的道业,都在成就我们的智慧,都在告诉我们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今天我们看到一个朋友,看到一个人,我们的情绪就起伏,脾气快上来了,那我们要感恩他,因为他提醒我们,我们时时在想着要息灭贪瞋痴,他一出现,就让我们了解,原来我的瞋恚心还很严重;他提醒我们,他是我们的老师。所以印光大师的教诲告诉我们,看一切人皆是菩萨、皆是老师,唯我一人实是凡夫。他现在来提醒我们,我们马上用功把这个瞋恚心给对治。幸好他不是我们要临终的时候出现,是不是?他假如在我临终出现,我们一辈子修学还觉得修得挺不错的,刚好临终破功,临终前功尽弃。就是有这么多的大众时时提醒我们还有贪瞋痴慢,赶快一点一滴把它对治掉,感谢他们的提醒,那真的每天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我在海南海口的时候,有个朋友他来参与课程,参与了差不多半年。刚开始的时候,他都会过来跟我说到:「蔡老师,您讲得真好!」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我们师长常常说要历事炼心,请问什么时候是历事炼心?什么时候是考试?在这个时代,升学主义对我们会产生分别执著,我们都觉得什么时候考试?考卷发下来才叫考试。其实任何一个境界,甚至于我们每个起心动念,都是考试。上一次刚好从香港转机回庐江,整架飞机上有很多台湾的同胞,因为台湾有放末学讲《弟子规》的光碟,所以有些台湾同胞他们就好像看过我的样子。结果坐飞机的时候,转机就坐在那里休息,就看到一位女士就一直盯着我,然后一直盯一直盯,突然就靠近我,然后就说:「啊,您,啊!你就是那个长庚的医生!」所以什么时候考试?当她在「啊」,你有没有心跳加快,她应该认识我?当她说啊,你就是那个医生,你有没有很失望?

所以师长常常说要放下十六个字,要放下名闻利养,走到哪里都深怕人家不认识我,那就已经沾名闻利养了。这个很细微,所以为什么说「人怕出名,猪怕肥」,人一出名,那麻烦了,名闻利养上身了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刚刚讲到,什么时候是考试?就是在每个境界当中,我们能不能善观己心?我们的心在当下有没有偏颇掉了?刚刚讲到,这个考试,因为我们习惯是发考卷的时候才叫做考试,而这样的一个心境很可能让我们把学习跟生活脱节开来。所以我们这个人生过程当中,什么时候在进退自己都搞不清楚。当我们读书只为考试,其实我们已经增长分别跟执著在其中,自己不知道!

刚刚说到这位朋友,他在海口跟我们一起参与课程,他讲那一句话「你讲得真好」,是不是考试?是考试!我们曾经听过苏东坡先生跟佛印禅师的故事,诸位长辈同修们,谁是苏东坡?我们听每个公案都是用一个当机者的心去听。我们假如听着、听着,说苏东坡禁不起境界。其实这些高僧大德他都是做表演给我们看,是为我们观察到自己习气的示现。苏东坡有一天打坐他觉得境界很好,其实说实在的我们刚刚说善观己心,当一个人觉得境界很好,请问他境界好不好?那一天有位女士写了一篇文章很有意思,她提到她看她先生很不顺眼,她说我已经够贤妻良母了。请问她够不够贤妻良母?所以苏东坡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就是当我们自己的念头已经不对了,我们很可能没有察觉到。

有一句话我们都耳熟能详,「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什么时候有进退?我们的念头里面可能讲,修学一年有进退。其实不是一年有进退,每天有进退,甚至于每个起心动念都有进退。而且我们要了解,这个行善「从善如登」,一个人在力行善事、在断恶修善就好像登山一样,如登,一步一步要跨上去。为什么要出力?因为有习气在那里拉,必须使劲往上提升,这叫从善如登。但是从恶,一个念头不对就是从恶,「从恶如崩」,那个崩就是山崩下来,就好像一个脚没踏稳,接下来这个人会到哪里去?登山的时候一脚没踏稳到哪去了?你们都没这种经验。很多朋友说到山底去了。那不对!一脚没踩好,滑下去了,你马上要两只手赶快看有没有草还是树枝可以拉住,不能一脚没踩好就「啊」,那个卡通影片看太多了。应该是马上拼了命能抓什么就抓什么。

所以诸位大德同修们,那个瞬间一步没踩稳,马上抓住了,就是叫阿弥陀佛,叫「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哪还等第二个、第三个妄想再相续下去!而这个能真正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能够在下一个念头就赶快转成正念这样的功夫,那不是遇到境界的时候才来练的,这样的功夫,俗话说的平时要如战时。平时行住坐卧都要保持高度的觉照,这个时候心就不容易散乱。人心不散乱就好比一个湖面没有波涛,非常的宁静,这个时候的湖面能够把周围的山川草木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这个湖面假如起了波涛,那旁边的东西就照不清楚。而它非常的宁静,起了一点小波纹,马上就看得清楚。所以这个湖面就好像我们的人心一样,当我们平常行住坐卧当中都是非常的清净,这个时候起一个小的不耐烦,起一个小的贪念,就好像起一个小波浪,自己马上就察觉,马上就可以把它转正念。但是假如平常我们的思绪烦恼就很多,纵使在起一个瞋恨、在起一个傲慢,很可能察觉不到。这个时候就很可能落入习气使然,自己浑然不知,这个时候就不好修学了。所以这个觉照非常的重要。

我们印光祖师大慈大悲,在他开示当中有一段话,相信诸位大德同修应该都非常的熟悉,考试!大家背不出来今天就不能离开。「无论在家出家,必须」。师长常常说,和谐社会从我心做起、从我自己做起,假如我们今天一说到印祖的开示,马上说我们可印多了,印三万份、五万份发出去,结果自己从来没看过。这要谨慎,这个变成为做而做,为办活动而办活动,忽略了自行化他,这样就很可惜。所以我们是为了自行化他而办法会、而办活动。这个时候我们每个在成就一个活动、法会的过程当中,每个人都想着,我有没有礼敬诸佛?我有没有息灭贪瞋痴?没有这样的一种历事炼心的观照,有时候忙、盲、茫,忙到最后自己的烦恼愈来愈多,察觉不到。所以我们希望别的人学好,首先我们要为人演说,把这些教诲要学得扎实,落实得好。

因为我之前刚好遇到一位长者,他年龄应该有六十来岁,他拿着幸福人生讲座四十集的讲稿,非常欢喜来跟我们交流,他说到:「你看,这一本都这么旧了,我已经翻了好多次了。」我们一听,这长者怎么这么用功,书都快翻烂了。他接着又说:「我不止翻了很多次,每一段我还加眉批。」很不简单,每一段还写心得报告。结果书一翻开来,那个眉批写什么?这一段讲完了,他下面说,儿子要看,下一段太太要看,下一段媳妇要看。所以整本书,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要看,只有一个人不需要看。当我们用这样的心境来修学的时候,那麻烦了!都看别人符不符合经教,都没看到自己,把自己的精神完全用在看别人,那看自己怎么会清楚?那这个修什么道?这个修颠倒,颠道!为什么?圣贤人告诉我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结果我们现在拿着经教严以律人,宽以待己,这个刚好就相反。

《太上感应篇》说到的「正己化人」,这太有味道!那个化字不是刻意的,是自然而然,「随风潜入夜」,杜甫说的,「润物细无声」。我们真正落实圣贤教诲,自自然然这个德风就让人家很舒服,很自然的就效法、就学习。所以师长说到他最佩服佛教、佛法,就是完全要求自己。我相信大家对这段话应该很熟悉,完全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我们看到师长在讲这段话的时候,有没有灿烂的笑容?要求别人,烦恼就来了;要求自己,一点一滴习气放下,愈来愈觉得清凉。所以这个正己是当务之急。

师长写给我们的扇子,那都是高度的修学关键智慧。师长还举到《吕氏春秋》里面的一句话,在扇子上面说到,「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则天下成,治其身则天下治。为天下者」,一个治理天下的人。大家不要看到这个天下,那个当皇帝的事,那个当首相、总理的事,不干我的事。假如我们用这样的心境去领受这些经教,很可能就当面错过,我们当面对经教生起分别执著。我们佛门强调小大圆融,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天下国家,甚至虚空,它们的道理是完全是相连的、相融的。所以平天下跟治理家庭完全无二无别,都是要用孝悌、要用勤俭的态度去治理。所以「为天下者」,我们的家庭就好像是我们治理的天下一样,「不于天下」,不是去要求天下的人,要求谁?不于天下于自身。当这个时候,时时是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不去记别人的过失,这个真诚心才能现前。真诚心现前很重要!我们常常念到「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这些话我们应该深刻去感受,不然变成口头襌。比方我们的同修讲到「随缘消旧业」,我们马上「不再造新殃」,就怕人家不知道我们能接下一句。其实当下我们这个心态很可能已经染名闻利养,要接这一句的时候,心脏怦、怦、怦,怕人家不知道我会。

其实我们看那个小朋友,老师问一个问题,「老师,我,我」,他那个我是什么?就怕人家不知道他会。所以老师时时能善观己心,他看自己很明白,看别人也明白。这个时候,孩子们那个要张扬、要炫耀的心已经起来了,他能洞察得到,这个时候不是回答问题是重点,是让孩子们知道他当下的态度对不对,那才是重点。师生如此,其实同参道友亦如此!当我们的起心动念不对了,同修察觉到,「善相劝,德皆建」,我们有时候自己念头不对看不出来,人家告诉我们,感激、感恩!感恩戴德。所以这个时候老师会引导的是:「诸位同学,假如你举起手来是希望把你会的供养出来、布施出来让更多同学都懂,那你这颗心是在种福田;假如你这个念头就是很自大,很要炫耀,那这个时候你在折你的福气。」这个时候孩子他就会用功,每个一言一行,他懂得看自己的存心是什么状况。

当我们体会到「随缘消旧业」,我们就感觉得到佛陀教诲我们,「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两句话很有味道。后句话说「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请问什么时候是来世?前一秒已经是过去了,后一秒就是来世。而我们后一秒往后的人生会如何?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假如念头还在担忧未来,我们当下就打妄想了。心有所忧患,担忧以后,不得其正。其实我们念这句佛号要得力,也在于未来勿将迎。我们在那里想我念五百声就好了。然后在那里一、二、三、四,快要念到五百的时候,快完了,快完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念能得力吗?我们的人生常常在那里,「我以前做这个不好,做那个不好,好痛苦!」那能安住在当下吗?所以我们整个身心都耗损在担忧未来,然后痛苦过去。

人生经营任何的事业,跟念这句佛号的精神是完全没两样,都是要活在当下,真诚面对每一个人。当我们还烦恼以前,看人有时候身体在这里,魂在时光当中转,然后别人在跟我们讲话,我们「啍,啍」。这个时候怎么真诚?所以要看破放下,转烦恼为菩提。我们以前所有的错,用经典一对照都知道错在哪里,只要觉悟了,以前的错能成为供养他人的资粮。所以只怕不觉悟,不然你人生走过的错路,以后都是广修供养。就好像我们有位长者,她得过癌症,好事还是坏事?你们好像听到癌症有点,境缘无好丑!那个时候SARS很严重,我打电话给一个朋友,她也在教书,也是佛弟子,说:「妳最近要注意一点,SARS比较严重,妳可别感染。」她回我一句话,我记忆很深,她说:「我没这么好命,现在就能走!」你看,生死都放下了,死有什么好怕的,早一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这个境界当中,要看我们不要去分别它,不要去执著它。反而在这个所谓不好的事情,往往是难行的事,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叫普贤尊者!广修供养!

大舜是普贤行者,因为他的孝道这么困难,父母都要杀他了,他都不放在心上,都觉得自己不对,纯是一颗孝敬父母的心,他的道德学问成就了。请问大舜遇到这样的父母,好事还是坏事?你们怎么没反应?好事!给后世四千多年的人一想到大舜,说人家这么难都做到了,我父母还对我挺好,我还不肯做,羞羞脸!大舜供养了多少人?无量无边的炎黄子孙,甚至外国人听到他的故事都佩服他。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现在派会伤害你的父母给你好不好?你们都没反应了?感谢挑战,感谢困难!它让我们有广修供养的机会,不然我们每天念这一句「咸共尊修普贤大士之德」,那不就变成空话了吗?所以人世间明白这个道理,那就像师长说的「日日是好日」,每件事都可以成就自己,然后广修供养。「时时是好时」,大家配合一下!「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有时候念著这句话,看到底下「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没办法!师父这么教,只好这么念。那不行!当然理得心安,这些道理真的明白了,做得欢欢喜喜。

这位长者,她四十岁得了癌症,当下她很有智慧,她有三个孩子,因为她自己是小学老师,照顾她的孩子让他们懂得自我独立生活,从小就培养很多生活的技能。当她知道自己的这个情况,她就不担心她的孩子没有她生活会混乱,这是高瞻远瞩。所以我们对于我们的家,对于我们的团体、我们的道场、我们的民族,我们佛弟子,我们四众这个团体,都应该用一个有高瞻远瞩的心来利益家庭团体。假如今天我们到金马皇宫来听课,来了二、三天,突然接到儿子的电话说:「妈,妳离开二、三天,我们都快活不下去了。」然后我们在电话这一头还在那里偷笑,你看,我多重要!请问我们有没有利益我们的孩子?这就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当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没有我们不能生活,我们爱他是害他,让他产生依赖、产生贪心,他的道德学问在下降。爱之没有智慧。所以为什么佛家叫慈悲不叫爱?因为这个慈悲是智慧的爱、理智的爱。这个理智能看得很深远!因为人生无常,我们随时因缘都会变化;而当因缘变化,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团体,能不能正常,甚至更好的发展下去?我们能有这样的思考,那真的能用智慧来启发我们的孩子,启发我们的团队。

曾经听一位老师讲,他有两个学生母亲去世了,都是中学生。因为老师给他们写的题目是有关母亲的,题目自己定,其中一个写的是「微笑的母亲」,母亲已经走了,留在他的心中是乐观进取的态度,而且他的母亲纵使在最后,经历癌症的过程当中,还是完全以微笑、以正面来面对。她的孩子学到母亲时时都是自立自强的信念,绝对不怨天尤人,所以他写的就是「微笑的母亲」。母亲虽然身体消失了,但是她的精神已经深深的深植在她孩子的心中。然后另外一个女孩,母亲去世以后,她每天无精打采的,很忧郁的样子。然后她写的是「梦中的母亲」,变成都还没有从母亲离去当中回过神来。因为母亲生前,孩子太依赖她,母亲离开之后,她完全就像瘫了一样,不会生活。

相同的,我们现在在学会里面,我们在团队里面,假如我们的同参道友们说:「学会不能没有你,你真是顶梁柱!」这个时候我们要不要很高兴?这个时候可以高兴一下没关系。然后接着要想到老祖宗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不能无后,对不起祖宗!我们的净宗学会,我们的团体不能无后,对不起前面开疆辟土,筚路蓝缕的先进们!我们应该承先启后。所以当我们在学会一天的因缘,我们要替学会培养像我们这样能力的人,更好的是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才出来。这个时候我们会非常的欣慰,我们对学会尽忠,我们问心无愧。我们绝对不忍心我们的因缘、我们的生命产生变化的时候,学会可能延续不下去,这绝对不是我们愿意见到的。

在《太上感应篇》说「忠孝友悌」,这个忠字对我们人生来讲是非常核心的一个德行,对父母要尽忠,其实尽忠就是尽心尽力,对所有的同仁、同事、同学,他们有需要,我们一定尽心尽力去付出,广修供养。而今天可能我们做的是这一样工作,刚好因缘变化了,我们要到另一个部门去工作,这个时候也要有后;不是说我要到那个部门去了,拜拜!这不叫尽忠。一定把我们在这个工作当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赶快全部和盘托出告诉他,而且还安他的心,只要你有任何问题,马上我来跟你交流一下。这也是菩萨所在之处,让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假如交换工作了,没有我的事了,走了!然后让他在那里有点紧张、有点担忧,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够柔软去体恤到别人的需要。

在我们传统文化当中说到,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天下能不能安定最重要的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有没有处好,五伦大道。而《论语》当中不离开这五伦的教诲,让我们知道如何为人父、如何为人母,如何为人领导、为人君,如何为人下属、为人臣,为人兄、为人弟,这些角色懂得了就不会冲突。其中有一段就说到,有位令尹,令尹就是宰相,他叫子文,他三次当宰相,三次又被罢免。诸位大德同修们,假如今天我们当宰相当了一段时间,然后国家领导说:「好,你下台吧!」我们会不会很难过?看大家都没当过的样子。当宰相那是最辛苦的,所有的决策,那个压力特别大。好,把他罢掉了,换另外一个人上来。过了一段时间,「来,你再来做!」有没有觉得不舒服?又把我罢掉,又要叫我来,好吧!来啦!做了一段时间,「好,你不用来了。」就这样三次用他,三次又把他罢免,他没有一点埋怨。当他被通知好了,你不用来了,他马上赶快把所有的经验、所有的资料,包含所有的工作,目前是进行到哪里,希望后面来的人能够继续把它做得更好。没有任何埋怨,只有尽忠职守,只要他接手过的事情,他一定尽到最高的努力。我们从《论语》当中看到这种尽忠的态度,非常的感动。

有个国家的领导,他下台那一天记者问他:「您在上任这段时间,有哪一些事情你觉得是最光荣、最有贡献的?」我们一般想,问一个政治人物,他要下台的时候问他说,你做了什么政绩?他可能会说,某一条路是他铺的,某一个桥是他建的。结果这位国家领导他讲:「我很欣慰的是当我离开这个位子的时候,我们国家有超过十个人以上可以来接我这个位子。」我们感觉得到,为什么他可以培养出这么多栋梁之材?因为他没有自己,他只想着为国家社会举荐、推荐更多好的人才,他不会嫉妒人才。所以当我们要离开一个职位的时候,我们都能拍拍胸脯,我离开以后,有超过十个人可以坐我的位子。这不管是在哪个部门,比方我们是在香积组,比方我们在接待组,我们在法宝组,当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境,我们道场里的人才辈出。

现在不只人才辈出,还可以外销,到时候全世界各地的净宗学会还可以跟我们要支援的部队,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定位?以后弘扬儒道释,弘扬各个宗教,都可以来马来西亚要人,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存心?当我们都有这样的存心,我看师父真的会无量寿,久住世间。因为我们这样的心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就生则决定生。我们想起去年十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师长最后那一段话让我们非常感动。面对这么多宗教的领袖,师长提到,我们学佛就是要把西方极乐世界在当前做出来,我们学基督教就是要把天国做出来,学伊斯兰教就是要把天园做出来,这样才是依教奉行,才能让所有社会大众对宗教生起信心、生起恭敬效法之心。

我们刚开始接触师长的经教,其中师长讲的一句话我们非常深刻,师父笑着说到:「我给你们找好的老师,大家的老师就是阿弥陀佛。」然后师长又说:「人生的剧本不用自己写。」幸好不用自己写,我文笔本来就很烂,还自己写,我看会绞尽脑汁。说:「不用自己写剧本,《无量寿经》就是你人生的剧本。」有没有觉得很轻松,不用自己写剧本?我看你们的表情都不怎么轻松!我们的生活就是《无量寿经》每一句。「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我们一听到这个开善门,善从哪里开?百善孝为先!当我们讲解「入则孝」,讲解孝道,讲到底下的人掉眼泪,演慈辩;他终于知道我不能再错下去了,孝是一个人的根本,授法眼;是非善恶他知道了,甚至于他知道孝了,他找对象也不会找错,这也是法眼。因为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说实在现在男的也怕娶错老婆,听说娶一个好太太可以旺三代,娶一个不好的太太?不是败三代,会一败涂地,闽南话说「涂,涂,涂」,就一蹶不振!

所以为什么现在圣人少?为什么?因为没有听懂《了凡四训》告诉我们的。孔子的外公,「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他的外公要把女儿嫁出去,都要先看看这个孔氏人家前面的祖宗都很有德行,那他的后世会出圣贤人,所以就把她嫁过去,结果就出孔子了。所以出孔子难不难?不难,要把原因找出来。结果现在你看,人家找对象,一个月赚多少?这样怎么去生出圣贤人来,是吗?「娶妻要看好娘酹」,娶老婆要看看她的家世清不清白,有没有良好、善良的家道承传下来。所以这些经句,对我们自己,对我们去广修法布施,这都是当下做得到的。只要我们领受了这些道理,真感情,好文章,随时可以跟人家娓娓道来。

曾经我们到北京师范大学去交流,去跟学生们交流传统文化。其实我到师范学院去讲课都非常的感激,因为我的父母是台南师范学院毕业,踏进师范学院我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都有一种感恩。那一堂课结束的时候,在回家的车上,我们有位老师就说:「蔡老师最强的能力,就是一上台就把底下的人变成兄弟姐妹。」诸位大德同修,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你们觉得对不对?鼓掌不可以乱鼓掌,都将成为呈堂证供。我们再细细来分析这句话,上台变成兄弟姐妹,那下台?你看分别执著在哪里?一个人平常都一张像很多人欠他很多钱的样子,都不会笑,忽然要上台了,smile、smile。然后一站上台去,底下的人一看很不自然,鸡皮疙瘩全掉一地。我们看一个人去上人际关系,还缴了几千块钱,上了三天,本来都不笑、不鞠躬,回来了,然后那个一鞠躬,人家都觉得全身不自在。所以诚于中形于外。

什么时候财布施,什么时候法布施,什么时候无畏布施,什么时候?不是遇到人的时候,遇到人的时候要做,那遇到鬼不用做,遇到畜生不需要做?我曾经在佛寺里面住了半年,刚好那个佛寺里有一条狗,我都叫牠小胖师兄,因为牠叫小胖狗。叫牠师兄好不好?礼敬诸佛!所以我都称牠师兄。结果牠因为要抢一只母狗,然后跟其他的公狗打得鼻青脸肿,连嘴巴都裂开了。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到「善相劝,德皆建」,我就好好的告诉牠,你看你为什么变成这样,就是愚痴好色。然后牠就很不好意思,牠也有羞耻心!

但是大家要了解,我们每个人人生酬业而来,都是带着我们的业力来,都有习气。大家不要看,他怎么这么吝啬,看我都很慷慨。每个人这辈子要来考的试不一样,可能我们是感情放不下,人家已经放下了。所以修行要从自己最难的地方下手,哪还有时间去跟人家比,你看我比他好。其他地方我们可能不如人。其实我们很自然能做出来的事情,那都不值得高兴,那个前辈子早就过关了。那一叫我们,「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好难!当我们觉得好难的时候,恭喜你,终于找到这辈子要考的试,修学须从最难处克下去。

所以牠虽然比较好色,但是牠还有做得比我好的地方。因为很多朋友来拜佛之后,牠都会很恭敬的,然后带着这个人,他开车牠就在前面,然后带路,下了这个山坡,缓缓的站在旁边,目送这一台车子。这台车子开不见了,牠才缓缓的转过身来爬上佛寺。请问这个师兄做到哪一句?我现在想起来,真的,会对牠肃然起敬,因为我都没有做到「过犹待,百步余」。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可以人而不如狗乎?可以人而不如畜生乎?所以「见人善,即思齐」,见狗善也要即思齐。

我们从一切万物当中得到人生的启示。真的那个狗忠诚到为了主人,他忘记了一个行李,里面非常多的财产,然后狗叫着、喊著把他的主人要拉回那个现场。结果主人那个时候没警觉到自己丢了东西,看狗这样他就很气愤,失手打了这条狗,打了太重,当场这只狗就失血很多,牠没有任何的怨言,就这样默默的死去。最后他的主人才发现,原来是为了让他把这个财产、这个财物重新拿回来,不然可能以后就生活不下去了。所以我们感受到的那个忠是对一切人,对牠的主人,以至于我们修学大乘,要大慈大悲一切众生。

当我们在帮助任何人的时候,而对方完全不能理解,甚至还误解我们,我们的内心有没有觉得有点委屈?假如有委屈,其实委屈从哪里来的?委屈从我们付出有求来的。当我们做任何事情是有求的心,这个心是利害的心、是计较的心,因为有计较回报。不求回馈的付出才是道义!因为是一体的,一体的哪还要回馈、哪还要条件?所以今天我们面对大众,我们的起心动念要观照,我们好不容易这一生,「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而佛法上面的教诲完全都是彻法底源,宇宙根本的道理。而这个根本的道理,才能让我们从此不迷惑,不再糟蹋自己的真如本性。

而彻底的教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些道理叫不可思议,用我们的思惟不可能真正理解到这样的宇宙真相,我们自己想都想不到的道理,而佛陀全盘告诉我们。这个恩德没有办法形容,粉身碎骨都回报不了,能让我们出六道,证菩提,恢愎自性。这么好的法宝听到了怎么愿意再当面错过?怎么愿意再把它晾在一旁继续搞我们的分别执著,继续随业流转?我们不愿意这样做。既然了解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们跟一切众生都是一体的,那就没有什么好计较的,都是无条件的付出。

师长最近的墨宝有写到「慈起无缘之化」,我们的慈悲心起来了,慈起无缘之化,这个无缘就是没有条件的。「利钝齐观」,这利钝就是面对根基不好的人,我们没有不耐烦,反而是更加的有耐性去协助他。看清楚,这个齐观就是因材施教,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们要怎样引导他他比较能够接受,而不是我要用什么方法对他。「我要用」那是我们控制的念头,而我们站在他的角度他怎么能接受,我们循循善诱,这就是利钝齐观。「悲含同体之心,怨亲普救」,我们佛门的这些教诲非常的美,怨亲普救,怨在前面,平等真诚!生佛不二,佛陀给我们表演,在佛的内心当中自卑而尊人,众生摆前面,生佛不二。

我们今天含蕴在这些彻法底源的教诲,是一体!从今天开始,我不要再分别执著,我不要分自分他,隔得很清楚,很计较。从哪里开始不计较?从我们的家庭开始,只想着付出。家是付出的地方,家是互相成就的地方,家绝对不是争是非,不是争高下、争对错的地方。哪里是家?我们的心量到哪,哪都是家,不只是我们三个人是家,我们的单位、我们的学会、我们整个民族,以至于我们整个佛门,统统是一家,统统是法眷属。既然是家,哪有还在那里吵翻天、在那里论高下的这种态度?完全是以和为贵、以忍为安,忍住冲突,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

这个一体,其实我们不难去感受,这个一体就好像我们身体是一体,我们就像是每个器官,今天右脚受伤,化脓流血了,请问这个时候手、脚、眼睛这些器官会做什么事情?这个时候统统不用打招呼,脚马上自己就走过去,然后眼睛看看药放在哪里,然后双手赶快把药敷上去,然后全身心在那里祈祷赶快好起来。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身体,右脚受伤了,结果这个右手说,来,要我服务一下,五百块马币;这个眼睛说我的价格也不低,五百块人民币。我看这个人要送精神病院,是吧!一体,没有条件的付出,嘴巴绝对不会说,痛死你好、痛死你好。但我们现在回想起来,当我们看到别人犯错的时候,我们幸灾乐祸,这个时候就跟这右脚受伤了,然后嘴巴说,死好,痛死你好!这是迷惑颠倒,不明白真相。任何一个器官受伤了,其他的部位都是无条件的去成就它。当我们每个同修面对我们组织里面的人犯错,全部的人都是用这样的心去对待他,他怎么可能不感动?他怎么可能不成长?不可能。

我们真的「百千万劫难遭遇」,而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我们闻佛法又遇到师父上人的教诲,这样的机会,彭际清居士说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当我们听完这句无量劫来希有难逢,心里想好在我没有错过。这个念头好不好?对不起,我以前当过小学老师,有个坏习惯,喜欢考试。我们听善导大师说,人生的成就总在遇缘不同,当我们听到这句遇缘不同,我们当下的念头是什么?我们的念头是「好险,我有遇到」。统统是我、我、我。这个时候有没有放下我执?当我们听到这句遇缘不同,「众生太可怜了,现在都遇不到好的缘分」,生起对圣教的信心,好不容易得人身,这些经教都这么常可以遇到,我们一定要表演给他看,让他有因缘可以起真正的信心,我们来为人演说。那这一句遇缘不同就是用大慈悲心来受持。

就好像我们马来西亚的同修,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成就,让宗教教育、圣贤教育可以推展开来,所以我们马来西亚的同修要做和谐示范点两百个点。你们随喜功德要赶快修!鼓掌!普贤菩萨随时都可以做。我们看到人家要两百个点,诸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修,大家心里有没有底?你们不要无辜的看着我,你们已经上了贼船下不去了,只有往前冲,破釜沉舟。至于我们的国家地区能有几个点先不要想,不管有几个点一定有我的一个点。只要每个人说都是少不了我这一个点,我相信这样和谐的社区、和谐的单位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出来了。所以师长告诉我们请佛住世先请谁?来给这些同修们掌声鼓励一下。请我们自己!我们就要受持普贤十愿,当下去做。当我们听到这些经句的时候都能是以众生的需要来理解,这每一句教诲的深度跟广度就自然会出来。

刚刚跟大家提到这位老师她四十岁的时候得癌症。她的心境,你看她对家庭看得很远,所以她不担心孩子。但割舍不下的是她的父母,父母的恩德这么大,但是她却已经生命不长。所以非常想念她的父母,然后就回到自己的故乡。她的故乡在花莲,从西部到了东部。因为她得的是胃癌,回到家看到父母非常的欢喜感动,帮父母做饭、做家务,都做得非常踏实。结果吃饭的时候吃着吃着,她突然想到,我这几个月因为胃癌几乎都已经没什么胃口,怎么今天胃口这么好?她突然明白了,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情绪心理占了很大的比例。只要心理健康,食物又是都很营养,不会伤害的,那我也能够把这个身体重新恢愎到健康。因为一分孝心让她找到了如何回到健康的方法。几天之后,她怀着感恩的心回到自己的学校,她说我也不请假了,我就欢欢喜喜用我的爱心爱护学生,一天喜乐的过。过了好几个月,医院打电话来,先看看她还有没有活着。一打电话,妳怎么都没来看医生,妳现在情况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不过现在感觉活得也很充实,每天爱护家人、爱护学生。妳来检查一下!她到医院去一检查,癌症不见了,她今年七十六岁了。这位长者现在还在监狱里面讲《弟子规》。

台湾监狱很欢迎宗教这些大德们去推展。很多服刑的女犯睡觉都睡不着,都有那种躁郁。结果受持《无量寿经》,听说很多人都一觉到天亮,身心得到安顿。很可能长者去了以后,她这一生能闻佛法,从此断恶修善,能转迷为悟,转凡成圣。所以诸位大德同修们,我们身边有在监狱服务的亲朋好友,这个缘要接上,最需要教育、最需要帮助的就是这些犯错、犯罪的人。赶快救他,不然他小偷进去,每天切磋琢磨出来会变大盗。其实监狱就是一个好的道场,每天早睡早起精神都很好,这个时候外面的他也都不去攀求了,一心一意的就是学习儒道释,学习圣贤教诲。他说不定三个月以后还要通知你,我要走了,你来送我一程!说不定他的成就还比我们高都还说不定。

而我们俗话讲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而这个大难不死的福气,就可以转成去利益成就他人的资粮。她癌症度过了,她走到癌症病房给每个人真实的信心,看到她大家都觉得我有希望。所以她能够到癌症病房去做义工。我去就不一样,「没关系,要忍住」,「又不是你痛,是我痛,你又没得过癌症」,嘴巴只好闭起来。我们真正觉悟了,以前所有的过错,烦恼成菩提!这个菩提都可以供养大众。

以前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有夫妻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为什么要三六九?因为大吵完要休战两天,不然体力恢愎不回来。假如她觉悟了,从此以后「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对她的先生、对她的家都是行普贤愿。现在所有婚姻问题只要遇到她,绝对ok。而且还要挂号,说我们夫妻有一点问题可不可以请教妳?我看一下Schedule,看一下行事历,对不起,你已经排到明年三月。真的,五伦关系夫妇是核心,夫妇处不好天下大乱。孩子从哪里学到和谐?从父母相处!他最亲的父母和谐了,他自然而然就觉得人可以和谐。他父母都吵了,你叫他去相信谁会和谐?他最亲的人都没表演,他的内心人格就已经被误导了。所以诸位大德同修们,以前大吵三六九,好事还是坏事?要赶快觉悟过来,我们就可以广修供养。

像我就没有这个机会,我有一次在素食馆前面遇到一位太太,看她眉头深锁,那个皱的眉头把苍蝇夹死都没问题。我们看到她这样,因为又闻佛法,觉得理得心就安了,很多道理你一想开了马上脸就放光,看到她这么难过我们于心不忍,走过去就跟她聊起来。聊著聊著就跟她讲夫妇相处,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我都面带微笑告䜣她,她听着听着心里就比较释怀,那个眉头就放松了,然后点点头「对对,你这么讲很有道理」。讲了五分钟左右,她突然眼睛瞪了一下说,你结婚没有?我说还没。你不知道!所以你看,我们没有这种经验人家不能接受。但是诸位大德同修,我们要了解,很多人上一辈子就搞烦了,不想再搞了,上一辈子他考试已经考过了,这一辈子他要考的是不一样的,人家很可能虽然这一辈子没有结婚,但是他前辈子结婚已经及格了。所以真的明理了以后事事是好事,我们经历的每个人生境界、人生过程,只要我们觉醒,都可以供养所有跟我们有相同人生际遇的大众。

话又说回来,大家还记不记得苏东坡的故事?我们时时提醒自己,这些公案我们就是当机者。当苏东坡先生写的那个「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请问八风动了没有?当他写下来的时候已经动了,而且动得很厉害,还要拿给别人看,还得要别人说「真不错」。结果拿到佛印禅师那里,佛印禅师一看完,这是真正的善知识,给他回一个「屁」字。当他的仆人拿回去,苏东坡先生一看。其实说实在的,我们身边的善知识,身边的同参道友、亲戚朋友,时时都给我们开悟的机会,只是我们没有善观己心。苏东坡先生假如看到那个「屁」字马上回光返照,我的念头就是名闻利养,他马上放下,可能他就证阿罗汉果了,是不是?这是第一次开悟的机会错过了!然后火冒三丈,这个时候不只名闻利养,还贪瞋痴慢来了,火冒三丈要去找佛印禅师理论。第二次开悟的机会又来了,门口写着什么?「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这个时候马上真正知道修行就是全部要求自己,马上看自己的念头,这个时候跪下来给佛印禅师顶礼跪拜,可能也证阿罗汉了。

所以要提升境界不难,难在我们没有在境界当中用功。所以禅家常说「你会么」。师父教诲我们什么叫「你会么」,会在每个起心动念放下贪瞋痴慢,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这叫会用功。为什么《弟子规》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为什么他人有很多善知识,而我们自己觉得没有?真理不会只在一个人身上印证,那就不叫真理。真理一定在每个人人身印证,只要我们的心是至诚恭敬,是真正有愿心、有愿力,一定感来非常多的贵人相助。老子告䜣我们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所以人生的际遇谁促成的?是自己的心把这些好的因缘感召来的。为什么大型的弘法大会常常在马来西亚办?我是台湾来的,也是有一点点吃醋,不太严重。但是这是结果,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我们马来西亚同修这么真诚,这么依教奉行。我们要在这里看到学处,生惭愧心,想起印祖的「常惭愧」,这个时候还嫉妒那就麻烦了。「直谅士,渐相亲」,也都是从我们这一颗愿心、谦卑的心、反省的心感应来的。

而这样的公案其实很多,我们想起魏晋南北朝梁武帝,那个时候达摩祖师东来,他把祖师请到他的皇宫里面,然后问达摩祖师,我建了这么多佛寺,让几十万人出家修行,我有没有功德?结果祖师说「并无功德」。当下假如他马上从这一句教诲随文入观,这一句教诲就像一个清凉剂、甘露水,就在他染名闻利养的心当中把这些污垢都给消掉。这些公案都给我们人生很大的启示,其实说实在话,当我们在成就一个法会,成就一个因缘,那都是无数人的付出在其中。那个付出不能在相上比高下,功德不是说他今天当领导,他功德就比较高,这样看功德就没有看到根本。功德在哪?在清净心、在慈悲心、在平等心。这个清净心是不染任何的名闻利养,不沾功、不沾光。所以近代为什么站着走、坐着走的,我们常常听到这个公案,都在厨房里面帮忙。他觉得我就是不如人,我就是只能做这个事情,能让我做,我太感恩!每天尽心尽力做。而且他在那里剥菜的时候,都是想着,太好了,这些人都能闻法,我都祝他们都能当生成佛。这样的心念时时都是平等、真诚心,哪有可能不成就!

而像末学这个工作,站在台上掌声很多,掌声如潮水,很容易灭顶,一不小心就不知天高地厚。说实在的我们哪有什么能力,习气很重!但是我们听师父教诲,要至诚感通,把自己的身心捐出来,不要为自己,用真诚的心感古圣先贤、感诸佛如来的加持,统统是诸佛如来、古圣先贤的福荫、庇荫,哪是我们的能力能够做得到!而且每个法会背后有多少护法,一个弘法可能就要一百个护法。师长常常教诲我们,护法功德大过弘法!弘法有掌声、有鼓励,那个还挺有成就感,常常愿意出来做;而护法都没有掌声,在这么热的环境,这么热的天气,无怨无悔的做,那是真心!真心功德大!所以我们不能在境界当中生分别、生执著。我们每个工作,完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去完成,那就是功德圆满。

在儒家当中,圣贤人的风范也提醒我们,颜回的德行、风范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今天我们要把儒学学好。在孔老夫子的学生当中,颜回被夫子称赞,「有颜回者好学」,就好像佛陀赞叹迦叶尊者。其实迦叶尊者、颜回夫子,他们学习的态度,他们对老师的态度,他们对一切人民大众的态度,都是我们的学处。而孔老夫子称赞颜回,无伐善、无施劳。这个无伐善就是不会去炫耀自己的优点。其实说实在的优点有什么好炫耀?比方说长得很帅,谁的功劳?你们连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原来你们已经入定了,我先拿引磬一下,叮!那父母的功劳!我们能长得这么健康,那很多是父母点滴的付出,给我们足够的营养;那我们身体不好是自己的业障太重,父母已经尽力了,但是自己以前造的业太重。所以我们所有的优点都是父母、都是老师、都是无数长辈给我们的呵护,给我们的祝福,明白的哪有可能会炫耀、傲慢?无施劳,这个劳就是功劳、付出。所有付出,因为感受到我有本分应该孝顺父母,他在念头里面没有说,我给我父母很大的帮忙,他不会有这个念头。因为它是道义,他觉得那都是我的本分,敦伦尽分,应该做的。

所以刚刚我们提到有位女士说:「我够贤妻良母的!」其实她已经不在道义当中了。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孝子,然后他对着朋友说:我爸爸能生到我,真是他八辈子的福气。他是不是孝子?他铁定不是孝子,他还在跟人家比较,那都是有求的心,那不是真正道义的心。大家有没有看过那个很有道义的夫妇,那个太太说:我先生能娶到我,是他祖宗三代烧好香。我们看到那个道义的夫妻一定是这个先生,人家一说:你们家孩子都很乖,你们家很和乐!他马上诚惶诚恐,「闻誉恐」,就是这个态度。觉得所有一切都是大众成就我们,我没有功劳。我们的心境,感谢一切人给我们机会修福、修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其实这样的心境是非常舒坦,心里没有负担。这个先生,一定是我的太太付出太多了,任劳任怨,孩子都是学她的优点,不是我的功劳。人家问他的太太,其实只要一边是道义,另外一边也是道义,一个巴掌拍不响!一对夫妻是道义人生,一定是双边都是道义人生,不可能说一个有道义,一个没有道义。一个真有道义的,一定最后坚持下去,人心都是肉做的,都会被他的真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的太太人家一称赞她,她一定是说:优点都是遗传我先生的,他功劳最大,我没有功劳。所以我们一场法会,一个因缘的成就,是无数投入人至诚的心成就的。那至诚的心就不能算大小。当我们自己起贪瞋痴慢,起名闻利养,而损害到这个因缘,甚至让它不成就,那我们伤害了多少至诚的心!这个我们不忍心!

我印象非常深刻,八月三号、四号,我们在吉隆坡师长两天弘法大会,人数超过一万五千人,当时候我们看到在义工团体里面,有超过七十岁的长者,满头的白发,站在化妆室前面给每位来参与的人鞠躬,接待他们。他每一个鞠躬深深感动每个参与的人。我们把这个影像深深放在心里,鞭策我们绝对不能懈怠,这么多长者在成就我们,成就著整个民族。他们这一生从纯朴的华人社会,因为失去了我们儒道释古圣先贤的教诲,在短短三十年左右的岁月,整个民族快速堕落,到现在杀父害母都不是新闻。这些老人家着急,他为我们的下一代,为我们的民族而着急。他们这一分心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见贤思齐。而他不是一个,他是无数个。所以真的是行万里路,当我们走到马来西亚来,感受到所有我们的同修们、大德们,所有的义工们,他们真正都是那颗无私奉献的心,一心一意成就法会,成就我们每个人的法身慧命。当我们都了解到因缘的难逢,怎么可能会去邀功?只是深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战战兢兢,这个时候傲慢就降伏下来了。

确实我们在佛门的教诲当中,常常听到「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都是在每个境界当中去修学。我记得我们那时候到新加坡去的时候,师长第一句话让我们非常感动。我曾经跟师长谈过几次话都不长,这一次要全部吐出来,不然我下一辈子会得愚痴果报,因为吝法的话,那这个不行。大家不用着急,明天再跟大家分享,因为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有讲得不如法的地方,请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月30日16:55: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4249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