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13集/文字/MP3)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评论2阅读模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十三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9-014-0013

MP3下载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十三讲。请看经文,这段经文是世尊引事来况殊胜: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这段经文里面是佛教给我们「一定要福慧双修」,希望学佛的同修们要特别的注意到。我们从经论里面来看,「诸佛如来皆以大悲心为体」,平常我们常讲佛教是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就是大悲心,诸佛菩萨无不是以大悲心为体。「圆修普贤功德,即能灭罪得福」,普贤的功德在《华严经》里面讲得非常的详细,「普」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心量广大,这是讲的真心,真心没有界限、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个叫普,就是大心。「贤」是什么?就是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圆圆满满,都能够做到尽善尽美,这就是贤。所以,普贤功德就是自己称性的功德。如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圆是圆满的修,这当中没有欠缺,是圆修,就是自己称性、圆满的功德,就能够灭罪得福。罪是什么?说实在话就是心量不普,就是心量很小,不大,所做的事情有欠缺,不是尽善尽美,这就叫罪。所以我们尽心,这个心是圆满的心;尽力是我们本分上能力都能够做得到的,都能做得很好,自己没有遗憾、没有欠缺,这就是圆满功德。圆满功德里面没有罪,没有罪就是福,福报就能够现前。

 

「福德固然重要,而智慧尤其重要」,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不要看到福德,单单都去求福,把智慧疏忽掉了。佛法是要福慧双修,偏重在一边都是毛病,凡夫多半偏重在修福,二乘人偏重在修慧。其实偏在一边修福,福不圆满,三界有漏的福报;偏重在慧,慧也不圆满,二乘人的智慧是很有限的,大乘菩萨看他还是个愚者。我们必须要晓得福慧双修,在修福里面同时就修慧,在修福里面以修慧为主。《华严经》的善财童子,在我们中国像六祖大师,修福德里头就是有慧。由此也就能够得到一个结论,「研经不贵博,而贵深解。」为什么?因为深解里面是功夫,是真正的修行。没有修行的功夫,没有办法达到深解。「功行愈胜,福德愈多。」深解是慧,慧里面有愈多的福德,必须入这个境界才能够体会得到,不入这个境界很难体会。「若无福德,即不能救度众生。」由此可知,福德非常的重要。

 

我们讲到这个地方,希望同修们要注意一桩事情,修福就是布施。佛在《金刚经》里面所讲六度当中,是以布施讲得最多,其次的就是忍辱。布施这一法,可以讲一切菩萨法都包括在其中,无量无边的法门不外乎布施。布施里面有财布施、有法布施,到后面愈讲愈精细。布施是修福,福报殊胜,智慧就现前。但是这个地方必须要晓得,布施要不着相,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布施的心,无住是不着相,所谓是三轮体空,这样的布施才能够生真正的智慧。

 

世尊在此地举了一个比喻,『若人』是假若有这么一个人,他修财布施,用多少财物去布施?『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这个数量太大了,是我们简直没有法子想象的,用这么多的财宝去布施。世尊就假设问须菩提尊者,他说:你的意思怎么样?这个人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我们这个地方要明了,布施要真修,不但真修而且要称性。什么叫福德,什么叫福德性?我们先把这段经文看一看,这是须菩提答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这个福德是讲的相),即非福德性』,从相上讲甚多,从性上讲那就不然,『是故如来说福德多』,「福德多」完全是从相上说的。

 

这个地方我们简单的做一个批注,「即非福德性」,因为性是空寂的,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因此空性里面不能说多、不能说少。譬如我们讲虚空,诸位想虚空能不能说多少?不能说多少。为什么不能说多少?因为它里头没有东西,没有较量。从相上讲就可以,「说福德多,这是名言,这是相状,就相上说可以说多、可以说少。」但是这段经文的含义,是指示我们「依体起用,会相归性」,这个意思很重要。我们想一想,哪一个人不是依体起用?十法界一切圣凡全是依体起用。虽然同是依体起用,所以生佛平等,无二无别,问题就出在能不能会相归性,这是关键。觉悟的圣者他懂得会相归性,九法界的凡夫就是不晓得会相归性,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学这一条。

 

诸佛菩萨他能够体会到一切相,不但一切相,有相当然就有作用,他晓得作用与现相都是性体起用,性体既然是空寂,相用哪能实有?所以并不是实在有的,正如同佛在此经里面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从虚妄相上来讲,因为众生他不了解诸法的真实相,他在妄相里面起分别,随顺众生的分别可以说有多有少,可以说多少;如果就性体上来讲,多少两个字是戏论,就是开玩笑的话,不是真实,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再看下面经文,这是用法布施与财布施来做一个比较:

 

【若复有人。】

 

假如再有一个人。

 

【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这个『彼』就是前面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那个人。这个一比较,我们马上就觉得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这不是我们做得到的,哪一个人家里有这么大的财富?我们想一想,如果你家的财富能有整个地球上的七宝,那就不得了,三千大千世界里头有多少亿万的星球,而且这些星球里头都充满七宝,谁有这么大的财富?所以我们看这种经文,这是比喻,不是任何一个人能够办得到的。但是这一段经文我们看起来就不难了,他说假如有一个人『于此经中』,此经就是指《金刚般若》。你能够『受持』,受持是讲全部或者是部分,『乃至四句偈』,那是讲最少的,你受持四句偈,再为别人说,为别人说就是法布施,你所得的福报超过前面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这个人的福报,这是我们真正不可思议的。由此可知,一个学佛法的人,他要修大福、修无比的福报,他能做得到;世间一般财富就是所谓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也没有办法跟一个修道的人等量修福,这是他办不到的,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做证明。

 

刚才讲特别注意的就是「受持」两个字,我们在这个地方跟诸位把这个意思要说明一下。「受持」,受是接受,持是保持,「真能领会经义而得受用」,这个叫做受。真能领会,不是曲解经里面的道理,也不是浅浅的、很肤浅的懂得一点经的道理,那个不行。真正领略体会到经典的意思,得受用。「持是实行」,实行什么?实行他所体会的义理,在日常生活当中他做到了,不但做到,而且是「一刻不放松,精进,日新又新之意」,这才叫受持。「既受持,无有不读诵者。」受持绝不只是读诵叫受持,是要懂得经里面道理,又精进不懈怠努力去做。譬如佛在本经里面教给我们的,一定要像佛一样精进不懈怠,去度一切众生,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这个是实行;虽然度那么多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他不着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的自受用是清净自在,他受用是大慈大悲。自他受用都是一刻不放松,都是在精进,都是日新又新,这叫受持。

 

他之所以能够受持,所以能够得这个受用,是从经典里头道理上明白过来的,所以他每天都要温故而知新,每天读经。读、领略、实行,实行、读、又领略,这一层意思比一层深,经的义理无有穷尽。从初发心到如来地,经里面的道理、趣味永远是没有止境的,为什么?因为经典里面所显示的是性德,性德是无有穷尽,你可以分分证得、天天证得。「四句偈,说明最少部分受持,经中任何四句都可称为一偈」,这是诸位必须要晓得的,并不指经典里面的偈颂,只是这一部经文里面随便哪四句,这是讲你受持最少的。你能够把这个意思懂得,你能够做得到,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是你自受用。

 

『为他人说』,这是利他,这是法布施。法布施是启发别人的智慧,这个功德不可限量。财布施,只能够救济别人贫穷的困苦、财物缺乏的困难,你纵然以七宝布施供养这个人,他一生在物质生活上都不缺乏,过得很快乐,他还是迷惑颠倒,他不能够了生死出三界,诸位想想,这种布施究不究竟?不究竟。究竟的布施是要令众生破迷开悟、超凡入圣,个个都成佛道了,这才是最究竟圆满的布施,这种布施是教众生得称性的智慧、得称性的福德,性具的福德那是无有穷尽的,正如六祖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智慧具足,福德具足,一点都不缺的。唯有这个布施功德不可思议,因此佛才给我们说,法布施的福德胜过财布施,我们在这个地方给诸位来说明。

 

『福胜』,指此法施之福,超过前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者。「福慧双修,悲智具足」,修福是悲心,大慈大悲,修慧是智能增长,「乃是福德性,故胜过于彼」,这是称性的修为。修般若波罗蜜的菩萨,他所证得的是福德性,绝对不是修福德相的人可以能够比拟的;换句话说,一个是见性、一个是不见性,不见性是迷,见性是觉,觉迷是大大的不相同,这个里头不能相比。请看底下经文: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这段经文就是说明法布施为什么胜过财布施,总得有个理由,佛把这个理由给我们说出来,为什么?原来『一切诸佛』,以及一切诸佛之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从这个经出生的。这里头有几点意思,第一,「般若经典摄一切法,故最要。」在一切法门里面它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它包括世出世间的一切法,没有一法不含摄在其中。换句话说,得般若,一切法都得到了,所以它在一切法里头是最重要的。「成佛的法门在此经」,这是讲方法,成佛的方法门径在这部经里面;「成佛亦在此经」,成佛是讲果位,你证得佛的果位也在这部经里面,这就说明它是最重要的。「受持此成佛法门」,这是你自己依照这部经里面所讲的义理、方法、境界来修行,这是你自己成就;「布施此成佛法门」,这是你把这部经典讲解给别人听,劝勉别人也依这个道理方法境界来学佛,这是布施成佛的法门,「岂宝施能比」。大千世界七宝统统都给你一个人,你还是凡夫,你成不了佛。换句话说,你这个财富用一生用不了,你给你的儿孙再去用,但是你没有办法超越生死轮回,你没有办法断烦恼习气,你没有办法离苦得究竟之乐。所以宝施,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能够同佛法布施相提并论,它不能比。

 

「此经处处教人无住行施」,无住是不执着,一切都不执着,修布施之行,行就是日常生活行为当中处处要能够舍己帮助他人,牺牲自己成就别人,这就叫行施。牺牲自己成就别人,要不着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就是无住,「就是教人证性」。学佛人不是要明心见性吗?这就是教给人证得真性的办法,所以「学佛要从此经入」。五祖没说错,六祖也没说错,而且他们能够明心见性,确确实实都是从此经入的。五祖从此经入,六祖也是从此经入,在中国佛教历代从此经证入明心见性者,不知道有多少人!这些人都可以给我们做见证,证明从此经入明心见性,确实是稳当而可靠,这也是我们初学人关键的所在。「当信佛诚言」,如果你要是不相信佛所讲的,那你就没法子,所以首先你要建立信心,「信心是你自家入道之门」。首先你要相信自己一生当中确实能够成佛,能够受持成佛法门,能够成佛,你自己要有信心;其次要信经典;第三要信自己确实能受持这部《金刚经》,能够依照这部经典里面所说的道理来修行,你要有这样的信心,这才是入道之门。我们再看底下经文,下面两句话说: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这两句话很重要,所谓是即相离相。佛与法都是从名言上说,我们必须要晓得,在性体上什么都说不上。如果不明了这个事实真相,那我们就相当的困难。为什么?免不了处处着相,处处还是执着,这也就是我们修行人一般所遭遇困难之所在。我们苦修多少岁月,自己认真的去反省检点,没有进步,没有结果,连一点消息都得不到,这个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诸位同修有没有曾经反省,我们参禅,对于心性有没有消息?我们念佛,对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个地方有没有消息?如果消息全无,后面的果报就成问题;假如现前有很明显的消息,你对于往后的果报就有确切的把握,这是一定的道理。然而我们要想达到这一个境界,非有真正通达经义不可,这就是一般讲的开悟,不开悟决定做不到。所以先一定要开悟,要真正体会到「佛法,即非佛法」,与性体就相应。到末后还是说出最重要的话,那就是要离相。

 

我们看这个地方的小注,「佛与法是就名相上说,不是就性上说佛与法」,为什么?性上、真如本性上,没有佛也没有法,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即相要离相,与性上就相应。「一住于相,便是逐妄。」相妄不妄?相无所谓真妄,这个要注意到的,可是你着相,那是妄,着相是妄;你不着相,相有用处。着相虽然有用处,这个里头副作用太大,就是迷惑颠倒、造业受报,所以不可以逐妄。「一切佛法,不外此经无住之理。」千经万论它有个共同的原则就是无住,这一条的意思也非常重要。你要晓得佛法就是无住之法,无住之法就是称性之法,称性之法就是成佛之法。「不可向文字中求」,为什么?文字是相,向文字中求,有这个求就着了文字相,「须依经中所明之理返照自性」。我们受持经典不向文字中求,应该如何来修学?是要依经里面所讲的道理,用这个道理来返照自性。自性在哪里?自性无不是。着了一切相,那就无是处;不住一切相,那就是自性。这个意思前面已经讲得很多,像我们作梦,那个梦境,梦境是什么?梦境是相,是一切万相,万事万物,全是你自己心变现出来的,心就好比自性。明白这个道理了,哪一法不是自性?所谓法法皆是,法法皆如,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叫照见自性。你要是一着相,自性就迷失掉,法法头头皆不是。「自性的体是空寂的,本来无一物,并无佛字,也没有法字」,所以佛在此地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所谓佛法者,就名字上说,就名相上来讲;即非佛法者,是从性体上讲,自性空寂,自性里头即非佛法。即非佛法是自性之体,所谓佛法是自性之用,体用不二,体用一如,我们要明白这个事实的真相。

 

这是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佛非常慈悲,又给我们做了一番功德上的比较,使我们明了法确实胜过七宝。换句话说,那就是精神的生活的确超越物质生活,智慧超越财富,觉者超越迷惑,超越迷人,从这个地方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下面佛再就圣果上,就那些已经证果的圣人,我们来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一个境界,然后我们对于前面经文更没有疑惑,更能够生起无比的信心,断除我们内心的疑惑,这一段是就圣果(圣人果位)广明住心无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陀洹』是小乘初果,须陀洹果位的人他是不是有这么一个念头:我得须陀洹果了?

 

【须菩提言。不也。】

 

须菩提很聪明,他说:

 

【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这一段经文底下我们要稍稍加以说明。『须陀洹』这个名词是印度话,印度的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叫做『入流』,这是小乘初果。「小乘初果,断尽三界八十八使」,就是八十八品见惑。使这个字是比喻,古时候当差的叫差使,这种差使多半是一般人犯罪了,他们去抓罪犯,抓罪犯的这些差官称之为使。八十八品惑是烦恼,扰乱我们的心性,使我们不见真理,不能见到宇宙人生的实相,所以这个使就是烦恼的意思。看到它来了,这是麻烦就来了,他把它断尽,三界八十八使断尽。「已见真空之理」,诸位晓得,见到,也就是说他明白了,他晓得真空的道理。「而知无我」,确确实实明白佛说无我的真义,既然无我了,「亦无我所矣」,我所当然没有,我所就是我所有的。譬如我们先会执着有我相,有我,有我以后有我所有的财富、我所有的地位、我所有的权利、我所有的眷属。一个学道的人,如果没有到这个地步,他还要执着我,那他一定有我所有的道场、我所有的徒众,这都是博地凡夫,没有见道。见道之人决定无我,无我所有的一切,他才能得大自在。

 

这八十八使什么回事情?我们要从这里给诸位说明,先讲十使,这是根本的,有十条,这十条又分为见惑跟思惑。所谓见惑就是见解上的迷惑;换句话说,错误的见解,根本没有这个事情,他以为有这个事情。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实在讲也是真如本性里决定没有的,清净心里头哪有这个东西?他自己以为有,这叫迷惑颠倒。合起来这个地方是十条,在《百法》里面把这个归纳为一条,就是根本烦恼,根本烦恼有六种,思惑里头是五种,再加上见惑里头这五条合起来叫一种,叫恶见,恶就是善恶的恶,这是很不好的见解,这是恶见,就是贪、瞋、痴、慢、疑、恶见,这是恶见,一共六类是根本烦恼。

 

见惑里面,第一条就是「身见」,凡夫之人不晓得事实真相,执着这个身是自己,这是很大的一个错误。因为你执着这个身是自己,自己以外都划成界线,有界线就有斗争,有界线就有取舍。换句话说,无量无边的烦恼都从这个地方生,这个是见惑里头根本的错误见解。第二个叫「边见」,边见拿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相对的见解,譬如邪正是二边,空有是二边,不堕在这一边,就堕在那一边,而不知道中道第一义,凡夫总是堕落在有的一边,二乘人多半落在空的一边,这叫边见。

 

见取见与戒取见,我们中国人说的叫成见,某人的成见太深,这两种同样都是成见。「见取见」是果上的成见;「戒取见」是讲修因上面的成见。这就是因果不一样。譬如有些人认为人生到天堂就得到究竟,他就认定天堂就是永生,这叫见取见;有些人说我要修一种什么方法就可以能够生天,这种见解叫戒取见。譬如古印度有很多修禅,禅定功夫很深的人,大凡禅定深的时候都有神通,有天眼通,于是看到牛死了,牛死了以后,牛的灵魂生天,这是他亲自在定中见到的,于是他就执着牛死了会生天。想一想,牛一生做什么样的行业?牛吃草,替人耕田。吃草、替人耕田,将来就可以生天,于是这个人他就学牛,天天替人耕田,天天在吃草,他以为这样就可以生天,这叫戒取见。这种叫持牛戒,他就学牛。哪有这种道理!佛给我们说了,生天之因是要修十善业道,这头牛生天了,一定是牠在过去生中修十善业道,大概临命终时起了一个恶念堕在畜生道里去了,畜生道做牛的这一生当中当然牠也没造什么罪业,临死的时候过去生中十善业道的业因现行,牠生天了,真正的原因是这个,而不是耕田吃青草就可以生天。所以,类似这样的见解就叫做戒取见。这两种都是错误的成见。

 

最后一种叫「邪见」,凡是前面四条不能包含的一切错误的见解都叫做邪见。邪见里面最重的邪见就是不相信因果,这是邪见里头最重的。不相信因果,这些人他就敢作恶事,换句话说,他来生必定要受果报,但是他现在不相信这个,这是邪见里最大的。

 

思想上的错误就是思惑。思惑第一个是「贪」,悭贪,第一个是贪心,贪多半都是在顺境里面合自己的心意就贪求;已经得到的,悭吝,舍不得布施,这是根本烦恼。第二是「瞋恚」,瞋恚差不多都在逆境,不顺自己心了,心里就生瞋恚。第三种是「愚痴」,对于一切事理的真相不明了,迷惑颠倒,也叫做无明,对于一切事理的真相不知道。第四个是「慢」,就是贡高我慢,抬高自己,瞧不起别人。这都是大烦恼。「疑」是怀疑,怀疑里头最重的是对于圣教怀疑,对于佛菩萨的经教他不相信、他怀疑,这是最严重的。邪见里头,不相信因果报应,这是邪见最严重;不相信佛菩萨的教诲,这是疑里头最严重的。这个合起来叫十使,《百法》里面称为根本烦恼。

 

什么叫「三界见惑」?见惑里面就是众生迷于四谛。我们先看四谛,「四谛是苦、集、灭、道」,每一条苦谛里面有十使、集也有十使、灭也有十使、道也有十使,苦集灭道里头统统都有,但是有多寡不相同,而且还配到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迷于四谛,才有八十八品。我们先把四谛在此地简单跟诸位做一个介绍。

 

「苦、集」,这是世间因果,这是真理。「苦」,佛告诉我们三界通苦,这是讲果报,我们三界的果报。「苦:身心酬业,患累逼恼。」我们目前所得的这个身,我们这个心,心就是讲情绪,我们的情绪、我们心里面的感受,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这是果报。既然有果,当然有因,这个因就是前生你造的业,果报是从业来的,果报是酬业,你前生造的业要是清净,你今生得的身心果报就清净;你前生造的业善,你今天身心就享福;你前生造的是罪业,你这一生的身心就要受罪,可见得身心是酬偿过去生中的果报。毕竟果报是乐少苦多,人生免不了忧患累赘种种的逼迫烦恼,哪一个人没有?过去人说上自帝王下至乞丐,无论贫富贵贱,所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就是人人都有苦恼的感受,他再富有,他有他的苦处,做了帝王他有帝王的苦处。我们要晓得三界统苦,欲界里面有所谓三苦八苦,八苦交煎;天上,天上也苦,也并不乐,色界天有坏苦,无色界天有行苦,三界统苦,这是讲三界之内果报的真相,你要看清楚。

 

集是什么?集是业因。「集:起惑造业,招集来苦。」就是三界之内一切众生他的造作,这是他的享受,他享受的是苦,他造作的是业,起惑,惑是迷惑,他对于事实真相完全不了解,迷惑,迷惑才造业。如果他不迷惑,给诸位说,他不造业,所以造业一定是对于境界迷了。什么叫迷?起前面十种十使,就是五种错误的见解、五种错误的思想,这就是迷惑,这就是起惑。表现在身口里头这造业了,造业他就招集来苦,苦是招集的果报,善业则有善报,恶业则有恶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明了,这是三界之内的,就是世间因果,这个是真理。

 

「灭、道」,是出世间的因果。灭是灭苦,灭的是这个。「灭:结业已尽,无生死累。」怎么灭法?结业已尽,无始劫以来累积结的业,这个业已经尽了,没有了。业没有,报就没有了;因没有,果当然就没有了,业是因,果报是苦。没有业因,也就没有生死的果报,三界之内六道轮回的生死果报没有了。这个果报好,这叫出世间的果报。这个果从哪来的?要修道,道就是途径、方法、门道。「道:正助双修,能至涅盘。」涅盘就是灭。修道里头有正修、有助修,这个里头方法门道非常之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千经万论都是道。这里头有小道,得小的灭的果,大道得大涅盘果。你得要明白这个道是什么,依照这个道去修,才能够证得清净寂灭涅盘之果。四谛,前面两种是世间因果,后面两种是出世间因果。

 

欲界迷于苦集灭道四谛的一共有三十二品,色界有二十八品,无色界也有二十八品,三十二加上二十八再加上二十八这就是八十八品,八十八品从这么来的。「对于四谛之理,三界所迷不同,迷谛名惑」,迷于四谛就叫做起惑,于惑多寡不相同,总共得的数目是八十八品,八十八品惑就是这么来的。

 

再看看须陀洹他的境界,这是讲到入流,「须陀洹,华言入流」。须陀洹他就是把这八十八品惑断尽,三界之内八十八品见惑断尽,就是见解上的迷惑,换句话说,他见解是正确的,他思想还是有毛病,他见解很正确。「以根不入尘」,根就是六根,六根不入六尘,「而能入于圣流」。就是六根接触六尘能够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他做到这个功夫,这个功夫诸位要晓得,才是小乘须陀洹,见道位,并不是什么了不起。他与《楞严经.观世音菩萨圆通章》里面所讲的观音入流亡所,这个入是相同的,给诸位说,只讲这个入,是相同的。观世音菩萨当年修行他也是先见道,这个位是见道位,见道而后才修道。如果道没有见到,你修什么?没有见到,你所修的就是古人常讲盲修瞎练,所以你得不到结果。如果见了道再修道,当然有结果,决定有结果。由此可知,无论是小乘人,无论是大乘人,都要从六根不入六尘,你才能够真正见道,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特别是修大乘法的,修上上乘法的,千万不可以空腹高心,认为自己什么不在乎、什么都无所谓,那你就大错特错!大乘的境界超过小乘,大乘的断证,断惑证真,不在小乘之下,是一样的。小乘跟大乘比,小乘人没有大心量,没有大悲心,不能够发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不能发这个大愿,所以叫他小乘。大乘人虽然是有大悲心,普度一切众生,大慈大悲,可是断证的功夫必定有;没有,那你所修的是人天善法,是有漏善法,果报在三善道,不能了生死出三界,那不是佛法,将来的结果连小乘须陀洹都不如,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记住。至于三界见思烦恼它的头数、来由,以及断证的境界,诸位可以参考《四教仪集注》,我们在这个地方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跟诸位细说,详见《四教仪集注》。请看下面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这一段经文我们看底下小注,这是「小乘二果,属于修道位」。前面初果是见道位,到这个地方就是修道位。『斯陀含』是印度话,「华言一来」,华是我们中华,我们中国的意思就是一来,一来是什么意思?「谓人间天上一往一来」,就是他在人间天上还要来回一次,这是二果圣人。「证初果后,向上升进」,往上面向上升升进。初果将三界之内的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他的见解很正确,但是他的烦恼还没断。他再用功夫的话,他先把欲界前面的六品思惑断尽,「断欲界前六品思惑」,断了这六品,他就天上人间再来一次,所以叫他做一来,叫做「斯陀含」。

 

这里我们必须要跟诸位说明三界思惑这个情形,三界思惑情形在此地也只能够略说,简单跟诸位介绍,详细的都在《四教仪》。前面讲的是三界见惑,我们这个地方讲「九地思惑」,九地就是三界,欲界算一地,「五趣为一地」,五趣,欲界有天(欲界有六层天)、有人道、有饿鬼道、有畜生道、有地狱道,这五趣合为一地。也许诸位会怀疑,六道还有个阿修罗,诸位要晓得,阿修罗就在这五趣里面包含了,天阿修罗归到天道,欲界天,人阿修罗归在人道,畜生阿修罗归在畜生道,饿鬼阿修罗归在饿鬼道,地狱道里头没有阿修罗,所以阿修罗只有四道有,在哪一道归到哪一道,五趣就是六道,它算一地,这一地里头思惑有九品。这九品怎么说?有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这三品;中又有三品,中上、中中、中下;下也有三品,下上、下中、下下。证得须陀洹之后,他再进一步要断的就是断思惑,断思惑一定先断欲界,从证得须陀洹,就是见道之后七番生死就证阿罗汉果。由此可知,见了道之后,修道证道真的可以克期完成。为什么?他不是盲修瞎练,盲修瞎练我们这个修学的期限不晓得,没有一定;一个已经见了道的,他修行他有一定的,就是天上人间七番生死,他以后就没有了。不管是有佛住世的时候,他天上人间七番生死遇到佛了,他证阿罗汉;如果天上人间七番生死没有佛出世,他证辟支佛果。诸位想想,见道是非常重要,见道之后这个修行就不是白修,换句话说,他的时间表就有一定的。

 

七番生死是怎么说?我们从欲界的惑来说,上上品这是最重的,上上品的思惑他有能力所谓二生,天上人间两次,他来两次;上中品的他的功能一生,要来一次;上下品的也是一生。中上品的又是一生,中中品跟中下品合起来这又是一生。下品里头,下上、下中、下下这三品合起来是一生。二果圣人他断的,他把欲界九品思惑前面六品断掉,断掉这个叫一往来。为什么叫一往来?你看看底下还没断,下面这个没断,所以他还有一生,就是他还要一往来。如果把这个断掉,他就不来了,这个要是断掉之后就不来了,不返了,那就是三果,三果罗汉他不到欲界来了,当然也不会到人间来。这欲界九品给诸位说过了。

 

「色界初禅为二地,二禅三地,三禅四地,四禅五地,无色界四空天六、七、八、九。」合起来叫九地,九地就是三界,三界就是九地。「三界九地每地各有九品惑,共有八十一品思惑。」九九八十一品思惑,这是诸位一定要把它记住。初果到二果非常重要,这是佛法真正的入门,我们不要以为这是小乘法,你要这样想法,那你就错误,大乘还是要以这个为基础,还是要在这个地方下功夫。

 

在这里做一个结论,「初果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尽」,见惑断尽了,他从此之后见解决定正确,往后是断烦恼。「二果断欲界思惑前六品」,所以他到人间只往返一次。「三果断欲界思惑后三品」,他从此以后不来了,欲界里头没有因,因缘没有了,所以他没有果报。「四果断色界、无色界七十二品思惑尽」,色界有四地,无色界也有四地,一共是八地,八地每一地是九品惑,九八七十二,这七十二品思惑断尽就证四果阿罗汉。

 

『实无往来』,这句话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不是普通凡夫,「此非凡夫,凡夫随业牵引,所以有往来」。譬如普通的凡夫他修十善业道,他真的要生天,天福享尽之后,他还有余福一定在人间来享,他真是有往来。修行人不必,「声闻进修无为」,这几句话非常重要,他所进修的是无为法。「前念稍着」,稍着就是稍稍着相了;「后念即觉」,所以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是给我们初学人提示一个非常好的用功法则。凡夫前念稍着了,后念着得更厉害,他不觉;大菩萨是念念都觉,他不迷,这就是比声闻强得多了。像这些地方我们应当要学,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染着,哪能一下就断?一定是前念,注意这个「稍」,稍稍一着,后念马上就要觉悟。这一觉悟就不迷,心就清净,「心空无为,求于去来,了不可得」,所以他决定不同于凡夫,道理就在此地。

 

由此可知,在佛法里面无论是大小乘,诸位必须要记住,当生成就的佛法是实有其事;换句话说,是真有,不是假有,确实有当生成就的佛法。这段经文给我们莫大的启示,以小乘来说,从凡夫修成阿罗汉果,要不要天上人间往返七次?不需要。往返七次是讲因与果,你那个因在一生当中统统都断掉了,你还有什么往返七次?以世尊当时在世的时候来看,他的弟子当中,我们不要说别人,只就常随众里面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些人都是阿罗汉,这些人在没有遇到佛以前都是凡夫外道,他们以凡夫外道的身分证得阿罗汉果了,他有没有在天上人间往返过七次?没有。而天上人间往返七次这是理论,在迷惑的理论里面必定是这个道理,是这个现象,可是他在一生当中能够把三界九地的见思惑统统都断掉,他马上就证阿罗汉,所以说他「实无往来」。世尊在世当年会下那些阿罗汉们的确没有往来,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

 

同样,懂得这个道理了,我们在大乘的修学上,从初发心我们经历十信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跟这个道理相同的,就看你这一生当中你的发心、你的精进,你能够断多少品惑,你的菩萨地位就能提升到多少层,也是没有往来。不是一生一生接着干的,我这一生证得须陀洹,来生我再证个斯陀含,不是这样的。佛法确确实实是当生成就的佛法,这一生要是不成就,就是连个须陀洹也没有证得,来生就靠不住。如果来生靠得住还接着干,诸位想想,我们今天世间这些众生哪个不成佛?个个都成了。来生靠不住,来生一迷惑,一转生把前世统统忘得一乾二净,又起惑造业、受报轮回,不晓得到哪一生哪一劫你阿赖耶里头种子才冒出来,才继续学佛,很难很难,相当不容易。诸位如果了解这个情况,怎么能不认真!真正彻底明了了,世间之事有什么事情比学佛更大?有什么事情比断烦恼更重要?烦恼不断,生死轮回永无止境;烦恼一断,就说断这八十八品见惑,所有一切错误的见解没有了,得到正知正见,这个时候纵然烦恼不断,天上人间七番生死,克期取证。换句话说,从今天起走到正途,走上觉道,决定不是生死凡夫可以能够相比的,这是无量无边殊胜的大福报。为什么?从今天起超越六道生死轮回,虽然还没有离开,已经确实有把握逐渐逐渐离开了,这是初果圣人才入道。大乘菩萨亦复如是,也是这个样子,不能说大乘菩萨不必断惑就能够成为菩萨、成佛,没有这个道理,大乘菩萨精进,无论在哪一方面超过二乘人,这才值得赞叹。请看下面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

 

这是三果,他把五趣杂居地(就是欲界这一地)最后下三品的思惑断尽,他欲界没有因缘,业因没有了,所以他不来欲界了。什么叫做实无不来?这里也得要跟诸位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先要了解『阿那含』这句话的含义,这是印度话,中国的意思叫做「不来」,也叫做「不还」,「还」就是回来的意思,就是不回来,不到欲界来了。「实无不来,情执俱超」,超越了,「智理并遣」,也离开了,像《心经》里面讲的「无智亦无得」,得是讲的理。凡情执着没有了,圣智也没有了,全都离开,心就清净了,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凡夫有这个东西,修道的人有这个东西,有智有得。凡情圣智统统离开了,无智亦无得,「三界见尽」,三界的见解,就是见惑统统断尽,初果就办到了。「下地思空」,下地思惑也没有了,下地就是欲界,欲界里思惑全尽,空就是尽,全没有了,不到欲界来了。

 

「虽云不来」,要记住,因为三果圣人到我们世间来得最多,不来,他来得最多。虽云不来,「以悟无我」,他是真正无我了,「故不妨无来而无不来」。他来就是不来,为什么?因为凡夫这个来去是业报,前面讲身心酬业,他来的时候不得不来,他去的时候不得不去,他来去不自由;这些圣者他是乘愿再来,他高兴来就来,高兴去就去,所以来跟不来是一个意思。这里我们举个比喻说,我们把欲界比喻作人间的监狱,监狱里面要去的话得犯罪,犯罪的人他不能不去,必须要把刑期服满才能够释放出来,所以来去都不自由;阿罗汉像法官一样,他要去巡察一下看看就看看,爱什么时候出来就出来,他自在,所以他那个来就是不来、不来就是来,他自在,是这个意思。实无往来,取这个意思,『是故名阿那含』。再看底下经文,底下容易懂、好懂:

 

【须菩提。于意云何。】

 

这是讲四果罗汉。

 

【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前面讲果,这个地方讲「道」,这是证道位。前面二果、三果是修道位,四果是证道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那就着相,这一着相是凡夫,哪里是圣人!下面我们做个简单解释,这些在经论里头常常看到的。『阿罗汉』,这是印度话,中国的意思把他翻作「无生」,又翻作「应供」,又翻作「杀贼」。无生,就是不生不灭,是这个意思,这是真正达到修行人的期望,真正证到不生不灭。应供,他应当接受天人供养,为什么?这个人是真正的福田,我们人天想种福,供养阿罗汉。为什么供养阿罗汉就有福?诸位要晓得,阿罗汉是真正有智慧的人,烦恼断尽的人。三果烦恼没断尽,这是烦恼断尽了,唯有烦恼断尽,他的智慧才是纯正,所以阿罗汉称为正觉,道理在此地。正觉我们供养他,他一定教化我们,他是处在老师的地位;你要不供养老师,老师他就不能住在这个地区,我们供养他、尊重他,老师欢喜这些学生,学生认真跟他修学,这就得福。所以应供,他应当接受供养,我们供养他的人是尊师重道,他应供的时候就是接受我们的供养,他同时以法供养大众,大众对他修财供养,他对大众是法供养。杀贼的意思,贼是指烦恼,烦恼贼,杀贼就是把烦恼断尽,是这个意思。有很多人不明了佛法里面术语的含义,「学佛的人戒杀,阿罗汉怎么还开杀戒?怎么还可以杀贼?」这弄错了,这个杀是比喻,就是断一切烦恼。

 

「前三居有学位」,前面初果、二果、三果,他们处在有学的阶段,所以说「果」,初果、二果、三果;「此是无学人」,这个地方等于是毕业了,毕业,没有东西再学了。学是什么?诸位要晓得,学的是断烦恼,烦恼断尽,没学了,所以是无学位,也就是毕业了,他不说果而说道,说道是与觉道接近。觉是大觉,他现在是刚刚觉悟,见思烦恼断尽这是正觉,正觉再一提升是正等正觉,再往上提升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个道与觉道相近,就是与无上正等正觉接近,这才称之为『阿罗汉道』。我们对于这个意思要晓得。

 

在一般经里面我们常常会看到,对于阿罗汉的境界有四句话说,「我生已尽」,这个生是什么?就是六道里面舍身受生,生死轮回这个事情完了,从此以后永断轮回。他要是来到人间那是乘愿再来,是来行菩萨道的,是来教化众生的,因为他已经没有业因了。「梵行已立」,梵是清净,身心清净他得到、他建立了,真正的清净,为什么?因为他不生烦恼,见思烦恼统统断尽,这才清净。「所作已办」,所作的是修戒定慧,来断贪瞋痴,这些他都得到了。「不受后有」,后有就是轮回,他不再受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这是我们讲小乘阿罗汉。

 

至于大乘阿罗汉,那就是讲的十地菩萨,这也是佛学常识,我们必须要知道。像本经开端都是讲大阿罗汉,大阿罗汉,大是指大乘,阿罗汉意思是无学,小乘的无学是小乘阿罗汉,大乘的无学那就是大乘阿罗汉。大乘阿罗汉是什么地位的菩萨?法云地的菩萨。大乘人修学的地位有五十一个层次,前面十信位,小乘阿罗汉就是讲断见思烦恼,要在大乘菩萨来讲就是十信位里面的第七信,见思烦恼统统断尽,第七信位,没有到初住。七信上面第八信、第九信、第十信这才初住,你们想想这个境界,由初住、二住,再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第十地法云地,才叫做大阿罗汉。由此可知,小乘罗汉跟大乘罗汉相差太远了。就好像我们念书一样,一个小学毕业,一个大学毕业,都是毕业生,毕业了,阿罗汉就是毕业了,小学毕业跟大学毕业程度悬殊很大,佛法的大小乘毕业情形也是如此。这就说明,四果罗汉他证得这个果位,他不生能够得这个果位的念头,而是佛方便为我们说,他自己决定不起心不动念,才叫真正证道。今天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28日08:53:2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956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