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无量寿经(第3次) |第184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admin 大乘无量寿经评论1阅读模式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八四集)  2006/2/2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4-0184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诸位同学,请看「三辈往生第二十四」,看上品往生这一段。

 

古大德给我们说得很多,对我们初学都很有利益,所以我们不妨多看看、多学习。今天接着看解释里面的「发心有异」,这是我们现前的普遍现象。这个现象不但现在有,古往今来九法界里面发心的,确实不一样,所以往生的状况也不一样,生到极乐世界的品位当然也不一样。这就是说一真法界里面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等级,从这些注释当中我们就明白、就了解。大别来说有两大类,发心有异它有两类。第一类「初者,行者于因地中,具发以下之三种心」。具是具足,发了下面讲的三种心。第一「须识有无」,要须识达有无,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这是前面讲过的。这个地方是讲「与了达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自性本净」。自性本善,中国古圣先贤所说,儒家继承了他们的教诲,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这自性本净、自性本善,这是要肯定的,一定要肯定的,从这个地方建立自信心。

 

宇宙之间世出世间法千变万化,总不出自性清净心,如果具足自性清净心,所现的境界是一真、是华藏、是极乐。十法界依正庄严,即是极乐净土。这话不是我说的,中峰禅师讲的,他说「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我们在人间讲此方是人道,在畜生道讲此方是畜生道,在饿鬼道讲此方是饿鬼道,就地狱道讲此方就是地狱道。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西方净土,这个话说起来我们就不懂了,既然此方就是净土,我们念佛何必还要求生净土?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这个说法是理,从理体上来讲,一点都不错。西方跟此方同一个法性,同一个自性清净,哪有两样?两样的出现是在迷悟。悟的人看十法界依正庄严同一清净自性,迷的人看,完全不一样,净秽差别悬殊,西方是净土,此地是秽土,地狱染污污秽到极处。殊不知这种差别就是世尊在大经上讲的「唯识所变」。唯识怎么个变法也不能够把本体都变了,本体是什么?自性清净、自性平等、自性本觉,这是在十法界里头永远不变的。所以《起信论》上说「本觉本有」,不变的,「不觉本无」,凡是会变的都不是真的,不变才是真的,这个道理要懂。

 

所以发心不能不明理,我的发心有理论依据,这叫正信;我的发心自性做依据,那是真信。我这个发心是以意识来做依据,我们今天讲认识,这个认识是意识的分别执着,那这是假信,这信心不可靠,至少要正信。「识达有无,实为悟心之玄关」。这就是说佛法重在开悟。中国自古以来教学也是重在开悟,从前私塾的先生对学生的观察,哪个学生有悟性,悟性很高,一说他就明白;有的学生没有悟性,你跟他讲他能记住,他不知道里头什么意思,他也没办法落实到生活上;换句话说,他得不到受用。痴迷(愚痴迷惑)怎么样对治?教他要真正明了什么是有、什么是无。

 

佛教人有善巧方便,真的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方便并不是真实,但是从方便可以契入真实。好比我们走路,你看现在有很多路标,指路的。路标并不是那个地方,但是路标指引着你可以到达那个地方,这个路标就是方便,目的地就是真实。所以路标不是目的地,它可以引导你到达目的地。可是确实有不少人,古今中外都不例外,把路标当作目的地,这就错了。要怎样才能到达目的地?必须把路标舍掉,知道它不是目的地。所以你要能把它舍掉、能把它放下,你向前面去走就会到达目的地,这叫识达有无。识是认识,达是通达。光识有无不行,要达。

 

现在识有无的人不少,达有无的人凤毛麟角,识有无不开悟。自私自利没有,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自私自利,没有是非人我,没有贪瞋痴慢,你就晓得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是非人我本来无。你真正能够通达,通达的样子是什么?放下了,事情虽然有,就摆在面前,碍不碍事?不碍事,决定不放在心上,心是清净,心是平等的,心是灵明觉知;如果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就被染污了。诸位要晓得,你放在心上是放在妄心上,真心呢?真心不会受。放在妄心上真心就不见了,实在真心到哪里去?真心就变成妄心。不放在心上,真心就显露,妄心没有了。妄心没有了,显露出来的就是真心。

 

真心有,给诸位说,戒定慧有,法身般若解脱有,这不是假的。本来无一物有,本来有一物无。这个物,总的来说,就是现在人讲的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在佛法用一个「物」来代表。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都没有,自性清净心,清净当然平等,清净当然觉悟,所以觉正净是一而三、三而一。觉悟了,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控制的念头(我还想控制他这个念头)没有了,觉悟的人,也就是痴迷放下了。有痴迷那个现象就是有控制,我们现在讲什么事都想管,想管就是控制,那个心是什么心?痴迷心。想占有,占有是贪心,染污;对立,对立是属于瞋恚,这个东西是什么东西?贪瞋痴。

 

痴迷、贪欲、瞋恚,这个东西自性里头没有,自性里面显露出来是什么?自自然然的戒定慧。所以贪瞋痴反面就是戒定慧,贪的反面是戒,瞋的反面是定,痴的反面是慧。你就晓得戒定慧本来有,贪瞋痴本来无,本来无哪有断不掉的道理?本来有的哪有不现前的道理?所以真正彻悟之后,自性本具的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统统现前。释迦牟尼佛慈悲,跟我们讲极乐世界、讲华藏世界,那就是性德圆满的显现。

 

我们今天迷失了自性,性德完全变成了烦恼,变成了恶业、恶报。我们今天受的,现前所感受到的,实在讲,每个人所受的绝对不会有两个人相同。不但没有两个人相同,就是你自己去年受的跟今年不一样,昨天受的跟今天受的不一样,早晨受的跟晚上受的又不一样。再跟你说说,念念都不一样。为什么?妄心念念不相同,妄心是个动的,它不是静的。诸位要晓得,真心是静的,妄心是动的。你细心去观察,观察一个池塘,你看那个水起波浪,风吹着池塘的水起波浪,波浪有没有一秒钟的时间相同?一秒钟有前后,前半秒跟后半秒没相同的。

 

外面境界是随着念头转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一切法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心想生,所以一秒钟的前念跟后念不一样,那个外头境界相它怎么会相同?不要说你一生一世不会有一个念头相同,生生世世,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也不可能有一个念头相同。从自己本身来求,不可得,求于外面一切众生那更不可得。这是个基本的概念,你要清楚,你要明了,基础概念。为什么?我们觉悟之所依就依靠这个。本有的,自性本有的,我们决定不怀疑,决定不动摇;本无的,决定可以放下,不应该再放在心上。也就是说不应该再去执着它,不应该再去分别它,不应该在这些地方起心动念,这就对了,那你就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

 

认识跟通达是两桩事情。我们这次在印尼访问,瓦希德长老就讲过这个话,讲现在的宗教徒,他讲他们伊斯兰教,认识宗教的人多,信仰宗教的人多,通达太少了。说得有道理,跟佛门祖师大德讲的没有两样。通达为什么不容易,你的障碍没去掉。障碍是什么?贪瞋痴慢疑,障碍!烦恼障、所知障,这两大类的障碍障住你不能通达。去掉障碍,通达就不难了。像我们在《坛经》上看到的惠能大师,那不是一闻千悟,千太少了,一闻彻悟,一切悟了。我们细细读《坛经》,仔细观察,一点都不错,彻悟,为什么?人家没有障碍,没有烦恼障、没有所知障。

 

注解里面也注得好,讲「无」这个字讲得很多,诸位自己可以细看,我在这个地方跟大家讲得也不少,一通一切就通。这里头有几句话说得好,我把它念一遍,他举《大涅槃经》上一段话,「大涅槃经云: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推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这就像一棵树,根本没有,它哪来的枝叶?「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这一段文好!这就是非常具体说明有无。所以黄老居士讲,这就是「世尊最后慈悲微切之垂示,亦即永明大师愿于无量劫,剥皮为纸,析骨为笔,用血为墨以书此文,用报慈恩者也」。这段是说「知无」。永明延寿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再来的,在我们这个世间所示现的,我们讲的应化身。

 

无明是什么?「无明本无」,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实在说起来是非常微细,微细到你没有办法觉察到,这是真的。现在科学家用精密的仪器、高深的数学去推断、去观察,可以说得到一点消息。这点消息来之不易,非常可贵。这个消息是什么?剎那生灭,整个宇宙的现象剎那生灭。生灭时间的快速无法想象,所以说这个境界叫不可思议。也就是说你没有办法去想,更没有法子说出,你才起一个念头,那个念头不知道多少念头相续相,让你六根接触以为是真的。佛在《仁王经》上讲,一弹指六十剎那,这一弹指,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剎那有九百生灭,这个生灭相续不断。就像我们看电影放映机里头放的那个胶卷一样,它是继续不断的。镜头打开,画面照在银幕上,立刻关起来,再打开第二个,又关上再打开第三个,一秒钟二十四张。就是叫你看这个像看图画一样,连环图画,一秒钟叫你看二十四张,你以为是真的了。

 

像《仁王经》上这个例子,那一秒钟多少?一秒钟弹指弹四次,我可以弹四次一秒钟,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刚刚好两个十万八千,一秒钟叫你看两个十万张的画片,你就把它当真,你不知道它是假的。其实这种说法我在《华严经》里面跟诸位同学报告过,这是佛的方便说,不是真实。真实是什么?真实比这个速度还快,绝对不是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不是的,而是多少?亿万分之一秒,这才是真相。这个真相里面告诉你,有跟无都没有,你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你说无,它有现相,你说有,它现相消灭了。

 

实在是难得,近代的科学家发现了,发现什么?物质是无中生有,虽然有,剎那就没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这一切物质现象,是物质生灭的相续相,就像看电影银幕的影像一样。它比银幕的影像,说实在话,那个速度要再加一万倍都不止,所以我们没有法子觉察它是假的。佛跟这些菩萨们能够看出这是假的,这不是简单事情,他用什么方法看见事实真相?禅定,愈是深的禅定你就看得愈深、就看得愈广。

 

佛在经上跟我们说,到什么样的禅定你才看到物质的现相?这个物质现相就是佛经上讲的阿赖耶的三细相,业相、转相、境界相,境界相是物质,阿赖耶的三细相。这个讲法科学家还没有发现到,科学家只发现到境界相是无中生有。转相,我们今天讲的精神,境界相是物质,精神跟物质都是从业相变现出来的,业相是无明,简单的说,动的相,业是动。诸位要晓得,自性不动,所以自性是清净寂灭,动是无明。我们常讲无始无明、生相无明,生什么相?生精神的现象、生物质的现象,精神跟物质不是对立的,同源,同一个根生的,业相生的。

 

认识宇宙,认识万事万物,然后你才明了本是同根生,是一不是二。你真正认识、肯定了,真诚的爱心、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爱宇宙一切万事万物,这叫慈悲心现前,大慈悲心现前。大慈悲心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我们迷失,不认识,所以才起分别、起执着。真正明了之后,心开意解,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了,这叫得大自在、大解脱,然后才晓得有无是一不是二。「无」是能现之体,「有」是所现之相,性相是一不是二,性就是相,相就是性。相这就有用了。所以宗门常说,这引用禅宗的话来讲,「必须知有始得」。

 

自性,自性前面说得很多,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你找不到它,六根都缘不到;眼看不到,耳听不到,鼻闻不到,身体接触不到,你心里也想不到,它到底在哪里?它能现相,相有,你要知道相就是性、性就是相。好比以金作器,金在哪里?器就是金,金就是器,金跟器是一不是二,见到器就见到金。这个例子很简单,容易懂,从这个比喻里面你去觉悟,实实在在讲,古往今来从比喻里头开悟的人多。上上根人不需要比喻,略略指示他就彻悟,上上根人,上根人、中上根人从比喻当中开悟的多,至于中下以下的就难了。所以中下以下的必须先把他的层次向上提升,下根把他提升到中根,中根把他提升到上根,这帮助他提升。用什么方法?教学,教学是帮他提升。像念书一样,从幼儿园提升到小学,从小学提升到中学,中学提升到大学,那就有开悟的可能。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薰修,佛门里头常讲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在这个过程当中,关键的是老师。学生要真正遇到明师,就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头所说的,明师不容易,有修有证这才叫明师。明是光明的明,不是名气很大的名。名气很大是福报,不见得有智慧;光明的明,他有智慧,有智慧也不一定有福报,这个要清楚。福慧统统具足的难,那很不容易,所以我们要亲近有修有证的。现在真的是不容易,现在这个世界上找个证果的人到哪去找去?没了,在这种情形之下逼得我们不得已而求其次,其次的是什么样的老师?有学有修,那就不错了。他有真修行,修行依据经典上所有的教诲去修行,我们一般讲持戒修定。真正依教奉行的就很难得,如果有行无解、有解无行都不可靠。清凉大师讲得好,「有解无行增长邪见,有行无解增长无明」,这两种老师怎么能亲近?一个是邪知邪见,一个是无明,这难了。

 

所以今天找老师可不是容易事情。找不到老师,找古人,古人留下来的遗教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认真努力依教奉行,真的是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由此可知,能不能成就还在自己。现在典籍非常丰富,「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环境、外缘非常重要,修行人先要求心定,修清净心。所以古人修行、读书为什么要找一个幽静的环境,减少外面的干扰,特别是人事的干扰。人事的干扰比环境干扰要严重得多,这要善于选择,你才会有成就。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再看古德特别强调的,就是「识达有无」,要明了、要通达,这是我们信仰的基础。真正通达明了,我们对于自己的解行才有坚定的信心。我曾经遇到一些人,这类的人很多,怀疑自己真的能不能成就;换句话说,对自己的修学完全没有信心。虽然每天还是很用功在学,由于缺乏信心,半信半疑,甚至这个疑虑愈来愈重。这不但障碍往生,同时也障碍了觉悟,把悟门都障碍住了。贪瞋痴慢下面这个烦恼就是疑,疑就是不能够明了通达。所以世尊慈悲,为大家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为什么?就为这桩事情,帮助大家破迷生信,就为这个。疑虑没有了,信心才具足,「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都从信心上得来的。

 

佛法、世法是不二法,佛法里面需要信心,你才能得到,世法里头亦如是。我在二十多年前住在美国的时候,有一次有点感冒,同修们带我去看医生,医生是个中国人,我们就谈了很多,他相信医生跟病人是缘分。我说没错,缘分里面最重要的是信心。病人对医生有信心,对处方有信心,对药物有信心,那就药到病除;如果这个病人对医生没有信心,怀疑,对处方、药物也没有信心,虽然这个医生是一流的,药物是最好的,别人吃了有用,他吃了没用。这个医生很聪明,听到我的话他点头相信,没错,信心成就了一切。

 

所以佛在大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说绝了。确实,我们心想善,没有一法不善,心想不善,没有一法是善的。悲观、厌世的人看这个世间什么事情都讨厌、都厌恶,乐观、欢喜为众生服务的人,看到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不美好,欢喜、慈悲心就现前,从这个地方我们真正体验到境随心转。所以我常常讲,修行人功夫得不得力从哪里看?从你相貌上看,从你体质上看,为什么?心想第一个转境界的就是转自己身体。我身体不能转,外面境界你怎么转法?功夫真正得力相貌就改变了,体质也改变了。你要真正通达这个事实真相,你会不会生病?不会,怎么会生病?病从哪里来的?病从怀疑来的,从没有信心来的,直接的因素就是贪瞋痴。

 

贪瞋痴叫三毒!你心里头已经有毒就不健康,外面就会有感。所以外面风寒,现在讲的病菌,你就很容易感染。如果内里面没有贪瞋痴,你的心是真诚清净平等觉,外面什么样的病菌,你不会感染,你就不会生病。生病也用不着药物来治疗,心理治疗,舍贪瞋痴,舍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加强你的真诚清净平等觉,最好治病的方法。你能够真的通达有无,不但病没有了,生死都没有了,哪来的生死!自己像佛菩萨一样,在十法界里头舍身受身,真的是众生有感你就有应。用这个应身,用这个工具,这个工具、这个应身是有,做什么?我们现在的话说,为一切苦难众生服务,不为自己。为什么不为自己?没有自己。

 

自己真正解脱了,决定不再执着分别我、人、众生、寿者,不执着了;不执着就是离四相,不分别就是离四见,为一切苦难众生服务。什么叫苦难众生?还没有放下分别,还没有放下执着,那就是苦难众生。没有放下分别,苦!没有放下执着,有难!自己虽然应化在十法界,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对于一切人事物决定没有一丝毫控制的念头,痴迷断了;没有一丝毫占有的念头,悭贪断了;没有一丝毫对立的念头,瞋恚断了。三毒烦恼断了,那是什么人?至少是阿罗汉。换句话说,你已经没有六道轮回的业因;换句话说,果报超越了十法界,你不是小乘,你是大乘,大乘《华严经》上讲圆教七信位以上。你看看《华严经》就晓得,那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要发心,发大慈悲心帮助一切众生。你要说为什么?因为你发过这个愿,四弘誓愿,不管你是有意无意,你发过「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不管是有意无意的,你发过这个心就得兑现,否则的话你就是妄语。性德里头没有妄语,性德里面没有欺骗。由此可知,这四愿是性德,见性之后它自自然然流露,佛法里面所谓「法尔如是」,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说实在的话,四愿实在上讲就是一愿,哪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愿用现代的话来说,无条件的为一切众生服务。

 

为一切众生服务的项目太多了,无量无边,八万四千法门。诸多项目之中有一个项目最重要的,这个不能不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帮助众生识达有无,这条重要,也就是帮助众生觉悟,破迷开悟,这是最重要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看到众生需要帮助的,不要人家开口,自动就去了,看到老人挑担子很辛苦,佛就过去接着他,代他挑一程;看到小孩跌倒,佛立刻就把他扶起来;看到老人在穿针,穿很久都穿不过去,眼花了(古人没有眼镜),佛过去代他穿针。这都是举平常这些小事,佛看到没有不帮忙的。走路的时候,路上有石头,怕踢到人的脚,一定把这个石头移到路边,你从这些地方去想想看。

 

而世尊天天讲经、上课、教学,那就是做第一桩大事情,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时时处处为一切众生解答疑难。人家有疑问都向佛请教,佛随时给他们解答,这是帮助众生里头最重要的一个科目。除此之外,断烦恼、学法门,这是做出榜样给人看,这是劝学。口劝人家不相信,自己真正做到,让别人看到、听到、接触到,受佛的感动,从懈怠懒惰回过头来,认真勤学。佛菩萨烦恼习气都断尽了,还要装着断烦恼,他在演戏,游戏世间,没有一样不是教化众生。自己戒律非常严格,劝人持戒,为什么?是摄受散乱心。心散乱你不能得定,不能得清净,清净心才生智慧。佛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一生就是把戒定慧三学做出来,这真难得。

 

最后教导我们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是什么事情?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在这个世间寿命短促,烦恼习气太重,断不了;世出世间的学术太多,这一生学不了,所以劝导我们到极乐世界去。生到极乐世界,我们报身所得到的寿命长久,无量寿。有无量长久的寿命,烦恼可以断尽,法门可以圆满成就,最后有一桩事情是你意想不到的,你成佛了,你得到究竟圆满的佛果,四弘誓愿就圆满了。由此可知,用佛的话来讲,度众生如果不能帮助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一愿就没有圆满;你真正帮助众生往生净土,这一愿就圆满了。要怎样帮助众生往生净土?首先自己要生净土,自己不能往生,怎么能叫别人相信?所以自己还要做样子给人看,这个很重要。

 

现在众生根性说实在话,中下的人多,太多太多,三转法轮里面必须着重在作证转。现在科学讲证据,你把证据拿来,你证据不拿来人家不相信。前几天就是这个月月初,十几号的事情,中国山东庆云发生鬼神附体的事情。这个事情很轰动,好像是四天当中七次附体,不是人能够装得出来的。许许多多人看到,当时都感觉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报告我们这两天才收到,收到之后确实像鬼神所说的,我们把它印出来给我们同学们做参考,内部参考资料,不对外流通。给我们是非常好的警惕,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这一生当中决定要做一个好人。好人有好报,决定要如教修行,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你把这个报告看了之后就晓得这个事情重要。这一、二天我们会把它完成,然后供养大众。这是我们常常讲的四个教育里头的因果教育,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不是没有道理。现在讲经、研教都很难启发信心,这样的事实,如果你亲眼看到、亲耳所闻,你不能不相信,信心很容易生起。

 

在这部经,这段经文「三辈往生」跟下面一段「往生正因」,是这部经里头最重要的一段。我们修净土目的就是在往生,怎么个修法都在这里头。你看讲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现在我们讲的就是一句「发菩提心」,古来祖师大德说得这么多。现在我们晓得,菩提心为什么发不出来?我们不知道有无。粗浅的来讲,因果到底是有还是无?你看我们讲到这段经文,有这么好的一个助缘,把这个讯息传递给我们,因果真有,六道真有,轮回真有!你信不信?你如果相信,这些事情统统在你的眼前,你天天都看到,看到怎么?不觉悟。为什么不觉悟?迷失了自性。

 

识达,前面讲识达自性清净心,古人对于「识达」两个字还有一个解释,解释都很好,识心达本,这个解释很好,识是什么?识心,达是什么?达本,这个有讲究的,心是阿赖耶,本是真如本性。心性在大乘教里头有时候是一个意思,有时候分开来是两个意思。性是讲的真心,心是讲的妄心。本性迷了就叫做心,所以心在法相里面讲八心王。阿赖耶、末那、意识,再起作用表现在外面的,眼耳鼻舌身,叫识,八识,八个心。它起作用,心之作用称为心所,心所一共有五十一种。这八个心,每个心它起作用有多少个心所不相同,阿赖耶是最少的,五个心所;第六意识是最圆满的,五十一个心所它全了,这是识心。识心没有达本,就是说没有见性,没有能够转识成智,转识成智就是达本。相宗讲的转识成智就是性宗讲的明心见性,说的不一样,境界、意思完全相同。

 

所以就是完全明了自己的真心是清净的、真心是平等的、真心是真诚的,怎么讲?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都是你真心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头来的。今天与这个相反的,相反的就是识心、就是妄心。虚伪,真实的反面是虚伪;清净的反面是染污,我们常常讲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染污;平等的反面是傲慢,贡高我慢,不平,别人总不如我,我总比别人强,傲慢;正觉的反面是愚痴,慈悲的反面是自私自利。诸位要晓得,反面统统没有,反面是迷了以后,菩提心被扭曲,变成这个东西,真的是永远不会失掉。扭曲的那些假相那不是真的,哪一天一觉悟了,这假的全没有了,你显出来的全都是真实的。你从这个地方才能真正体会到为什么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教化众生偏重在觉悟,你只要一觉,所有一切过失、烦恼、罪业全都没有了。

 

经上也有比喻,罪孽就像黑暗一样,点上一盏灯就照明了,黑暗就没有了。明是表示觉,只要一觉,这一切都没有了。你看《证道歌》上讲「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千就是六道轮回,觉悟之后六道轮回没有了。可是诸位要晓得,对自己来讲没有了,对没有觉的人讲还有。这个时候我们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对于没有觉的人就应该要帮助他。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这叫大慈大悲,应化的时候,真的是现在人所讲无私的奉献!为什么他能做到无私奉献?没有别的,他觉悟了,就这个道理。他觉悟了,他识心达本,所以他做出来自自然然无私的奉献。

 

还有一点私心夹杂在里面,他识心没达本。没有达本;换句话说,他还造业,不过造业这里头有善业、有恶业。如果是善业,果报在人天,如果是造恶业,果报在三途。所以识心不达本,出不了三界,脱离不了轮回。达本在禅宗就叫做明心见性,在教下就叫做大开圆解,在净土叫理一心不乱,名词不一样,意思、境界完全相同。识心不难,达本可不容易,这个我们要知道、要努力;虽然不容易,要努力。努力还要什么?真的,还要有助缘,有助缘还要自己能接受,这才能做到,要不然不容易,为什么?无始劫以来习气太重,所以人要禁得起磨鍊。

 

我愿意接受磨鍊,虽然从小父母教的,与人相处总要懂得忍让,这一点是从小教的;以后愿意接受磨鍊,是从《禅林宝训》里头学来的。我初出家的时候,在嘉义乡下禅林寺,他们请我去讲经,每个月去讲一个星期。我一看到「禅林寺」,禅林寺,有一本书叫《禅林宝训》,那不是很适合吗?所以我在禅林寺讲《禅林宝训》,在内湖圆觉寺讲《圆觉经》,与它寺名相应,比较上要亲切。

 

《禅林宝训》里面看到,古来大德怎么成就的?忍耐!师父想成就一个学生,往往是故意找麻烦,就是看他能不能忍,见面决定没有好颜色,有骂有打,看他走不走,骂他打他还是不走。最后一次的时候,老和尚在洗脚,洗完之后,看到他来了,把这一盆洗脚水泼到他身上,还不走;最后老和尚下命令,不准他来听经,他就不能进讲堂来了。老和尚讲经的时候他在门外,在窗子下面恭恭敬敬坐在那里,还是听。有一天老和尚传法,召集大众来要传法(传位),住持方丈他年岁大了,退休了,要传给别人。召集大众,大众都来了,传给谁?在门外蹲着那个叫他进来,把他找来。大家这才恍然大悟真正要成就一个人,那个人要禁得起折磨,才知道老和尚从前用心的意思,他也真能受得了。但是在现代的社会可不行,现在要用这种手段,人家马上就告你侵犯人权,你犯法,现在难教!

 

虽然难教,但是处今天的社会,真正所谓是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能不能忍受?毁谤你的人总不免,教内教外欺负你的人、侮辱你的人、陷害你的人都在所不免,你能不能忍耐?能不能像对和尚一样?老师!能不能像对父母一样?你要是把那些无缘无故呵斥你的人、毁谤你的人都看作是父母、都看作是老师,你成就了,没有怨恨,只有感恩,为什么?过去今生我们做了多少业,这个业障怎么消除?这样就消除了,这是什么?果报现前,我造的恶业我应当要受。接受果报没有怨恨,不怨天、不尤人,知道这是自作自受,这一生没有做,可能前生、宿世的恶业,今生我学佛我修行果报现前,欢欢喜喜接受,感恩的心接受。

 

一定要用感恩的心,为什么?对方毁谤我,他在造业,消我的业障,我也要帮助他消业。我怎么帮助他?我感恩他就是替他消业,他要不要受报?还是要受报,受得轻,不重。提婆达多毁谤释迦牟尼佛、陷害释迦牟尼佛,这经典上有记载的,释迦牟尼佛有没有怨恨他?没有。释迦牟尼佛也很感激他,感激什么?示现,做出这个样子给大家看,让大家觉悟。像唱戏一样,释迦牟尼佛唱正派,他唱反派的。有没有罪?当然有罪,还是堕地狱,可是堕地狱佛跟我们说,提婆达多在地狱里那个生活状况跟忉利天差不多,什么原因?释迦牟尼佛没有怨恨心、没有报复心,把他当作一个教材来教化众生,这个他就有功德。所以他有过,他也有功,功是释迦牟尼佛拿这个例子做教材教化众生;堕地狱那是他的业报,地狱里头不受罪,还很快乐,那是他的福分。这个道理很微妙,我们要能认识,要能看清楚,要学习!

 

古人有一句成语「仁者无敌」,一般人都看这个字解释,无敌那是没有人能敌得过的,叫无敌。我的解释跟人家解释不一样,仁者,仁慈的人他没有敌人,都是朋友。敌人怎么样?化敌为友,化怨为亲。仁者在佛法里是对菩萨的尊称,仁者就是菩萨。菩萨大慈大悲,怎么会有怨恨?怎么去伤害他都没有怨恨。你看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仙人没有一丝毫怨恨,而且还发愿,我将来成佛头一个度你。释迦牟尼佛成佛第一个度憍陈如尊者,憍陈如尊者就是过去的歌利王,释迦牟尼佛就是以前的忍辱仙人。这两个人在教导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学习就知道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24日17:12:0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948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