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第28集|文字MP3|jingkong法师|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admin 了凡四训(台湾)评论2阅读模式

【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

 

这几句非常重要,这就是他所以能够成功,能够转变命运,关键之所在。有这一念好,是不是事实?给诸位说是事实,前面所讲,「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一点不假,无论在什么所在,都有鬼神看到我们。你有这个警觉心,当然你就不敢自欺,就不敢放肆。

 

【凡一切有济于人。有利于物者。】

 

这个物包括一切动物,乃至于植物。

 

【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随缘方便。广植阴功。】

 

这是在行持上转过来了,前面一段是心地里面转,心一转行为就转了,身口的行为就转了,这就是我们应当学习之处。从此以后,凡是一切于人有利益,于物有利益的,不管是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我自己是忙也好、闲也好,别人知道不知道都无所谓,我就要去做。做的时候也不必考虑『力之继不继』,我有没有这个力量,我能不能把它做到有始有终,不考虑这个,我能做多少做多少,尽心尽力去做,做到一半没有力量了,没有力量了再说,这样功德才能圆满。这小注说得很好,「止问事之应为不应为」,就是应该做不应该做,「不问力之能继不能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事无有不办者」。今天人家告诉我那一套设备六十万,我说不多,实际上我身上一文也没有。我告诉他,你可以给我考虑,为什么?好事,对我们佛法真正有大利益,而且将来有机缘我们这个带子放到电视台,有这机缘的话,电视台就可以用。我一想,我们去年印经五十多万,现在我们提倡印《了凡四训》跟《仁王护国经》,最低限度要十万块钱,这是很保守的估计,这一万五千册,一本才几块钱。所以只要是好事,心里面往这个方向去走,没有做不到的。『皆欢喜行持』,欢欢喜喜的去做,委曲婉转的一定要把它做到成就而后已,这叫『随缘方便,广植阴功』。这几句是讲的行持。

 

【且以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与夫因果报应之言。逢人化导。惟日不足。】

 

前面所讲的叫自行,这几句叫化他。自行里面有心的行,心的念头转变,行为之转变。化他,它有五个重点,『敦伦』,伦是伦理,敦睦伦常,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伦常,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大家能够守住自己的本分,尽自己应尽的责任,这叫敦睦伦常,『勤学』,要努力的去读书,要读好书,要读善书,『守谦』,前面我们刚刚念过「谦德之效」,『忍辱』,以及『因果报应』的这些道理,恳切的劝导大众。

 

【每月晦日。】

 

这个『晦日』就是每月的三十,月终的那一天。

 

【即计一月所行所言者。就灶神处为疏以告之。】

 

每一个月在灶神爷那个地方报告一次,我这个月当中我身口意三业所修的善法,月月报告。这就是说明他求灶神爷监督他。有一个督促他的,他要不做,到了那个月的月终,他就没有方法给灶神爷交差了,这个效果尤其是不可思议。诸位修学不必一定写疏去告灶神,你们家里供释迦牟尼佛,供观音菩萨,供阿弥陀佛,都行,佛菩萨面前为疏以告之,比灶神那里还要灵,还要有效,这都是要学习之处。诸位再看底下:

 

【持之既熟。】

 

底下两句是讲功德不可思议。

 

【动即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

 

你看看到这种程度。他做了几年?

 

【如是三年。】

 

千日之功,我们想一想,他过去那个业障多重,三年就转过来。袁了凡先生过去转的时候,也是三年转过来,三年就开始有效。我们想想,我们三年做不到?三年不算长,为什么不肯自勉?为什么不肯发愤?希望同修们读到这个地方我们应当要奋起,要效法俞净意先生。

 

【年五十岁。乃万历二年。甲戌会试。张江陵为首辅。】

 

这个江陵是地方,『张江陵』是对他的尊称,张公他是江陵人。这过去说过了,最尊敬的是称他的地名,像过去满清末年大家尊称李鸿章,不叫他李鸿章,称他为李合肥,他是合肥人。我们佛门里面也常用这个惯例,你看我们称祖师大德,既不称名,也不称他的字,不称他的号,都是以地名来称他,或者以寺庙的名字来称他。你看天台大师,天台是智者大师,我们不称智顗,而称为天台,他住天台山,我们称窥基大师,窥基是他的法名,不称它,称为慈恩大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住在慈恩寺,慈恩是庙的名字,并不是他的名字,这叫尊称。此地这也是个尊称,他当时是首相。

 

【辍闱后。访于同乡。为子择师。】

 

这就是他以首相的身分主持这次的考试,做主考官,考完了之后,他在同乡当中想选一个品学兼优的人教他的小孩,为他小孩请一个老师。

 

【人交口荐公。遂聘赴京师。公挈眷以行。张敬公德品。为援例入国学。】

 

他既然想请一个品学兼优的人,乡里大家都推荐俞净意先生,你要为你小孩请老师,那为什么不请他?这样他就聘请他了。从前没有学校,家里面富有的,另外有个书房,请一位老师,这就所谓私塾。家里面的子弟以及社会上清寒的子弟,有聪明智慧的,往往也把他收集到这个地方,来跟这个老师读书。这在民国初年,大陆上到处还都有,还都有这种私塾。诸位想想,他这样做了三年,现在做了宰相家庭里面的老师,生活环境当然就改善了,不至于再像过去那样的穷途潦倒,感应就来了,时间是三年。他带了他的家眷一同到京城。张先生非常敬重俞净意公的道德、学问,所以也给他『援例入国学』,国子监,那个时候国家所办的大学只有一所,不像现在的大学这么多,那时候国立大学只有一个,但是这个学校出来的都是做官的,是为国家培养通才的,也就是等于给他报了名,他就入这个学了。

 

【万历四年丙子。附京乡试。遂登科。次年中进士。】

 

从前读书人志在于功名,功名成就了,得了进士,这个进士,拿现在来说,相当于学位一样,有了功名了。

 

【一日谒内监杨公。】

 

内监就是从前的太监,侍候皇帝的,有一天去见这个老太监。

 

【杨令五子出拜。皆其觅诸四方。为己嗣以娱老者。】

 

太监没有儿子,他的儿子都是义子,现在所讲的干儿子,都是在外面找来的。他有五个干儿子,自己年老了,干儿子也很孝顺,也养老,他是养育这些人,叫他这五个儿子都来拜见俞净意先生。

 

【内一子。年十六。公若熟其貌。】

 

里面有一位小孩,年岁十六岁,他一见面,很面熟,好像是认识的。

 

【问其籍。】

 

籍是籍贯。

 

【曰江右人。】

 

江右包括了现在长江以南的这个地区,这是江西、江苏、浙江这一带,在那个时候都称之为江右,『江右人』,俞先生是江西人。

 

【小时误入粮船。犹依稀记姓氏闾里。公甚讶之。】

 

他还彷彿能够记得家乡,还能记得他自己姓什么,本来姓什么。小的时候游玩的时候,『误入粮船』,人家载粮食的船,船以后开走了把这个小孩载走了。俞净意公一听之后,非常的惊讶。

 

【命脱左足。双痣宛然。公大呼曰。是我儿也。】

 

这个人就是他丢掉的儿子,诸位晓得,前头讲过,他太太生了五个儿子,死掉了四个,有一个不晓得跑哪里去了,失踪了,生了四个女儿,死了三个,只剩一个女儿在身边。他的太太为了想念儿女,眼睛哭瞎了。这个时候遇到他的儿子。

 

【杨亦惊愕。即送其子。随公还寓。】

 

这个太监杨公很不错,真的是他的儿子,立刻欢欢喜喜的也就送还给他了。

 

【公奔告夫人。】

 

奔是很快的,报告,告诉他太太这个消息。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4月28日19:17:1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340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