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之教化篇(第5集 视频/文字)蔡礼旭

 

接着,二百一十七句,提到三个历史人物,他们治理地方,他们当父母官所呈现出来的治理效果。我们念一下:

 

【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人不忍欺。西门豹治邺。人不敢欺。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辨治者当能别之。】

 

这是春秋时代的三个官员,他们治理地方呈现出来的效果。当时子产是在郑国,他治理郑国,百姓不能欺骗他,因为他的能力很高。那他的能力这么高,假如下一个能力没有他高,那很可能这整个政治的稳定就会变化了。这个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那能力要非常非常强,而且一定要培养后面的接班人,跟他有同样的智慧跟能力。像管仲他后续无人,最后落得齐桓公死无葬身之地。

 

子贱治单县,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他治理单父的时候,做到百姓不忍心欺骗他。因为他治理单父三年,孔子让他的学生巫马期到单县去了解一下自己学生宓子贱治理的情况。刚好到的时候是晚上,结果有个渔夫在捕鱼,把鱼捕起来之后又把鱼放了。巫马期觉得很好奇,就去了解。结果这个渔夫讲到说,「我们宓大人教育我们,假如捕上来的鱼是幼小的鱼,应该让他继续生长,不应该把他捕起来,所以我把鱼都放掉了」。结果把这个情况回去转达给孔子,孔子听了很欢喜,百姓在夜晚没人在的情况,都依照宓大人的教导去做,不忍心违背他的教导。《淮南子》里面就有记载这一段。孔子提到,一定是宓子贱「诚于此者形于彼」,他内心非常真诚去爱护百姓,去教化百姓,百姓感受到他这一分真诚心,也真诚回应他,不忍心欺骗他。这是《淮南子》上的记载。

 

在《韩诗外传》当中还有一段提到宓子贱的一些具体的做法,这段记载也是强调他怎么治理单县。孔子问他,他回答,开仓赈粮,帮助这些穷困的人,然后补他们的不足。孔子说,你这么做,一般的百姓会归附你。接着他又说,他赏有能力的人,招募贤才,斥退这些没有道德的人。孔子说,你这么做,读书人会支持你,但是还没有到可以治理得非常好。最后他又说,他在当地,对当地有三个老人像父母一样的侍奉;当地有五个人,像兄弟一样的尊重他;当地有十二个人,他把他当知心的朋友;而且还有一个人,他把他当老师一样的尊重、请教。孔子听到这里说,太好了,这么做难怪能够治理得这么好。这个才是重点。

 

因为我们从这一段话看出来,他是以身作则。孔子讲到,「所父事者三人」,他就带头把孝道落实了,「足以教孝矣」;「所兄事者五人,足以教悌矣」,教人民尊重兄长;「所友者十有二人」,这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的朋友有十二个人,那他就可以「祛壅蔽」,等于是老百姓的情况他完全清楚,下情可以上达,他就可以适时的调整他的政策,不能不好的政策去伤害到百姓;而且「所师者」还有一人,你看有益友又有良师,他的思虑不会偏差,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不会失败,所以「虑无失策,举无败功」。这个是《韩诗外传》里面具体讲到他怎么治理的。我们看到其实这个都是依据夫子,教化要以孝悌为本,身为一个领导者,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指导、劝谏,所以能够成就这样的功业。

 

接着经文讲到是另一个管理者,『西门豹治邺,人不敢欺』,他的刑罚非常严格,人民很怕触犯法律得到严重的处罚,这是「不敢欺」。而这三位官员他们的治理才能谁最高明?『辨治者当能别之』,明察治理的这些道理者应该能够分辨得出来哪一个领导者的能力比较高。我们可以理解到,这个「民不忍欺」是最有价值的,而且这一定是靠教化。那个不忍,不只是在宓子贱大人前面,离开他也是这样,甚至于宓子贱以后离开这个地方,人心接受那个教化,他还是感念宓子贱的恩德。这样的情况,在离我们最近的皇朝清朝,陈弘谋先生是个好官,他在江西任官注重教化,老百姓非常怀念他。像他们这种官员,做到什么程度?很可能他在世的时候老百姓感他的德,都帮他立祠祭拜他。当陈弘谋先生离开那个地方,经过了一百多年,另外一个官员到那里去治理,非常的赞叹说,「陈弘谋大人一百多年前治理的教化力量,到现在都还深深影响那个地方」。所以这个不忍欺是我们每个人从事管理工作应该可以效法的一个目标。

 

我们接着看二百一十八句,这句好像之前有跟大家交流过。我们一起念一下:

 

【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经文当中一开始就讲到,『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人民不懂得礼义,国家有了法律也很难实行得好。因为人不懂礼义,他不知做人的准绳在哪里,他就会随顺自己的习性去做事。而没有礼义的人,他就没有廉耻之心;懂礼懂义的人,他铁定有廉耻之心,他不愿意违背礼义这个做人的标准。没有廉耻,这个法律就很难实行得好。所以这个时代忽略了伦理道德教育,在整个社会当中呈现出来,法律很难贯彻得好。甚至于有地位、有钱的人都钻法律的漏洞,学历高的人很多也钻法律漏洞。所以没有德行教育,出现这些种种乱象,实在是让人会忧心。包含交通路口警察不在的时候闯红灯的人很多,这没有羞耻心了。

 

而法令,『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有孔曾之行』,法律能将不孝的人处死,却不能使人拥有孔子、曾子那样的德行。所以法律是症状解,它能扼止,但是那个扼止也是暂时的。我们想一想,有死刑的国家死刑犯减少了吗?反而更多。我没听说过哪个国家因为制定死刑之后,死刑犯愈来愈少。它那个扼止作用,假如人的道德愈来愈差,根本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那都是做完才后悔,还是犯罪率不会减少的。就像我们今天治病都治症状解,也不能够真正把健康的身体找回来。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1日09:03: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799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