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422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摘要「天地之间,五道分明」者,《会疏》曰:「天地则所依器界,总标三界。五道则能依有情,善恶通举。苦乐因果,人人常见,故云分明。」又义寂云:「天地之间,五道生死,因果分明。」表因必有果。...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四二二集)  2017/2/2  马来西亚汉学院华严讲堂  档名:02-041-0422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第四二二集经文

第九六四页 第1 辛三、结成 分三 至 第九六五页 末2 故云「独佛知耳」。

辛三、结成 分三 壬一、祸福自当

【经】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解】右段总结前五恶、五痛、五烧。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者,《会疏》曰:「天地则所依器界,总标三界。五道则能依有情,善恶通举。苦乐因果,人人常见,故云分明。」又义寂云:「天地之间,五道生死,因果分明。」表因必有果。如是业因,如是果报,一丝不爽也。

「善恶报应」。「报应」者,《笺注》谓「有施必报,有感必应」也。故现前所得之祸福,皆是宿因之报应。《会疏》云:「善恶约因,报应约果。因有善恶,果感苦乐。形声影响,毫厘不差。」影必随形,回响随声,一丝不爽。业因果报,亦复如是。「祸福相承」。「承」者《会疏》云:「受也,继也。」盖宿世业因,善恶夹杂。故后世受报,或先乐后苦,或先苦后乐。苦乐相继,祸福相倚,故云「祸福相承」。作善得福,造恶得祸,皆是自作自受。故云「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壬二、善恶分明

【经】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

【解】从「善人行善」至「从冥入冥」六句,综合《会疏》及义寂师意,释曰:善人者种善因之人。来世生尊贵家,身形端正,缘境和美,身心适悦,是为「乐」。复又明达,乐善好施,是为「明」。若更多作善业,勤修福慧,乃得生天。其更善者,则念佛生西等等也。是云「从乐入乐,从明入明」。又恶人造恶业,种恶因,得恶果。故生卑贱之家,形容枯槁,饥寒交迫,逼恼身心,是为苦。复愚昧无知,不信正法,不行善事,是为冥。倘更多作恶业,死堕恶道,故云:「从苦入苦,从冥入冥」也。经中继云如是六趣生死因果,其理幽深,非九十五种外道所能知,唯我世尊,独知其原。故云「独佛知耳」。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六十四页,第一行看起,科题,第三大段,总结,总结分三小段,第一段,“祸福自当”。请看经文: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经文讲得很清楚。我们看黄念老的注解。“右段”,前面我们念的这一段,“总结前五恶、五痛、五烧”。经文,‘天地之间,五道分明’者,“《会疏》曰:天地则所依器界,总标三界”。宇宙是我们生活的大环境,一切众生都免不了,这总说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五道则能依有情,善恶通举。苦乐因果,人人常见,故云分明”。这个五道是讲的天、人、修罗,如果说五道,六道是这么说法的,五道就把修罗略了省了,人间阿修罗归人类,天上阿修罗归天类,说六道里面加一个阿修罗,专指天道,其他道不算。这个是佛经里头常常讲的。五道是能依的有情众生,有善有恶,善得乐的果,恶得苦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人人常见,故曰分明。佛经上这些话,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说的,人人都听得懂,都能感受到。现在我们这一代人看了这个经文,听了这些话,没在意,反而加它两个字批评它,迷信。那有什么办法?所以有五痛五烧,五痛是现在的果报,五烧是来生,来生在哪里?在地狱,烧代表地狱。只要说到地狱,都会有一片火海,所以佛经上常常用烧这个字来代表它。

 

六道轮回真有,不是没有,不迷信,就在眼前。什么时候知道?诸位要细心观察,送往生的时候。念佛的道场有同修往生了,会有一些人助念,助念这些同修都能看到。他修得好,修得不错,走的时候非常安详,没有痛苦。有些人临走的时候,头脑很清楚,看到佛了,看到莲花了,看到极乐世界了,会告诉家人,我看到了,我要走了,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个例子很多,不在少数。我们如果不信,或者半信半疑,那就错了,不是经说错了,是我们自己有业障,障住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一生学佛依然不能往生,真可惜!

 

今天有同学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修行人要如何解决生死问题。问得好!第二个问题,修行净土法门要如何加强和巩固信愿念佛。问得好!最后一个问题,具足信愿行三资粮的标准是什么。今天这个经文里面都说到了。

 

《会疏》里头说善恶通举,五道里头善恶都说到了,修善积德果报在三善道,如果是造五恶,五恶就是杀、盗、淫、妄,五戒里头加个酒,酒本身没有罪过,饮酒没有罪过,但是酒醉了就会犯杀、盗、淫、妄,所以世尊把它定作根本戒,告诉弟子们要谨慎,最好不要去碰它。人在清醒的时候,还有一点智慧,能辨别善恶邪正是非,可是酒醉之后就没有这个能力,往往造作重罪,醒过来之后后悔莫及。这桩事情古今中外都有,所以古圣先贤、诸佛菩萨都把它列入重戒来学习,决定不许犯。

 

下面这两句话,“故现前所得之祸福,皆是宿因之报应”,这两句话很重要。说到我们现前,我们这一天当中,六根所缘的境界,所感受的苦乐,不是无缘无故,都是过去或者是前世所造的善恶业因,感得今天的果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在这一年当中、在这一天当中所受的是报,受报还要造因,所以因果报应就相续不断。因变成果,果又变成因,因果循环,这就造成六道轮回,在佛法里面就出现了十法界。十法界也是善恶报应,说明因必有果,如是业因,如是果报,丝毫不爽。过去生中造的业因,这一生当中忘掉了,所以感觉得很冤枉,为什么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都会现前,不知道业因。如果知道业因就明白了,就没有怨恨了,知道一报还一报,应该如是。

 

我们如何能有这种觉悟?同学们要拥有,多读经,经读一种,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只选一种,你要问我,我这一生二十六岁学佛,三十三岁出家,出家就教佛学院,就讲经,到现在,今年五十八年了。早年讲经都是应大家启请,不是我自己做主,他们想听什么经,找我我就讲,有大乘、有小乘,经文有很长,也有很短的,像《般若心经》很短,二百六十个字,《华严》、《法华》很长,哪一部经最重要?哪一部经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死问题?我以六十六年学佛,五十八年讲经,我奉劝大家,这本《无量寿经》最重要,它可以代表大乘八个宗,小乘两个宗,代表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法门。我们如果选择,它第一,为什么?经文不算太长,它讲得很圆满,《华严》、《法华》、《楞严》都在其中,你读这一本等于全部都读了,难得。所以我们选择就选择这部好,分量适中,非常适合于现代人,现代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这一本念熟了,念一遍半个小时,早课念一遍,晚课念一遍,这一个小时,方便,而且究竟。法门无比殊胜,无论是宗门教下、显密圆融,没有一法不在其中,一切法浓缩起来就是这部经,这部经展开来就是一切法,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确确实实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生生世世所说的一切经教都在其中。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2月6日08:20:4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745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