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386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三八六集)  2016/10/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386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第三八六集经文

第八九O页 第1 「苞罗表里」 至 第八九二页 第1 何等自然

 

「苞罗表里」。「苞」同包。「罗」者,《嘉祥疏》曰:「罗之言摄。」故知「苞罗」即包容含摄之义。「表」指事相。「里」指理体。故知「苞罗表里」者,即事理双圆,真俗并照,众妙齐收,万类普摄。上智下愚,悉得度脱。世出世间,融通无碍也。「过度」者,《吴译》经题为《过度人道经》,「过度」表自出生死,亦令人出生死之义。「解脱」者,解惑业之缚,脱三业之苦。《唯识述记》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又曰:「言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盖谓圣众大愿,能令自出生死,并摄一切有情,出离生死,永得解脱,故云「过度解脱」。

辛四、显性妙用 分二 壬一、显性自然

【经】自然保守。真真洁白。志愿无上。净定安乐。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

【解】「自然保守,真真洁白。」「自然保守」即宗门所称之保任。任者任运,要行便行,要坐便坐也。保者念念不异也。自然即任运之义,故任运保守即是保任也。「真」者,即一真法界,真如本性,妙明真心,与本经「真实之际」中之真字。今云「真真」者,表非对妄而说之真,盖为绝待(即绝对)之真。乃真中之真也。「洁」者,无垢,「白」者,无染。即六祖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亦即百丈禅语:「心性无染,本自圆成。」所保任者,正是此无染本净之绝待真心。「无上」者,《往生论注》曰:「无上者,言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如宗门《宝镜三昧》曰:「潜行密用,如愚若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此正不堕法身数中。毘卢顶上行走,禅宗极则事,净宗之寂光上上品也。以此为志愿,故云「无上」。「净定」者,其心清净,寂然不动也。「安乐」者,安然自在,任运常乐也。「一旦」者,指之某一刹那际。因此「无上」是行不到处,故无行程可计,即无期限可言,只是在无心三昧中(据高峰禅师语),突然触著碰著,摸著向上关捩子,刹那相应,究极心源,契入理一心。故云「一旦开达明彻」。

「开」者,心开。「达」者,了达。「明」者,明白。如《信心铭》曰:「洞然明白。」「彻」者,透彻,亦指彻悟。所悟者何?只是「自然中自然相」。如《首楞严经》狂人迷失本头,狂走寻觅,是不自然。一旦狂歇,歇即菩提,本头宛在,何等自然。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第三八六集)2016/10/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38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九十页第一行第二个字开始:

 

『苞罗表里』。我们看念老的注解,「苞同包」,跟底下这个包罗万象的包意思相同。「罗者,《嘉祥疏》曰:罗之言摄。故知苞罗即包容含摄之义」。从这里来看,佛菩萨心量的广大。诸佛菩萨跟法界众生是平等的,只是觉悟了。究竟圆满的觉悟尊称为佛,在中国尊称为圣人。中国的圣人跟印度的佛陀是不是完全相同?真的完全相同,只是名称不一样,印度人称他为佛、为菩萨,中国人称为圣、称为贤。圣人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贤人是大悟,没有彻悟,何以见得?佛经上告诉我们,诸佛如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没有起心动念,看得清楚、听得清楚,这是自性本具的般若起用(起作用)。不但眼前的事相看得清楚,还能看到过去,也能看到未来,这叫神通,这叫天眼。能听到过去,能听到未来,孔子距离我们二千五百年前,他讲东西你能听到,这叫天耳。

 

六根起用称为六种神通,这为什么有?大乘教里讲得好,没有别的,这些能力都是自性本自具足,本来就有,所以这个地方讲自然、本然,本来就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有障碍,把我们的本能障碍住了,我们看不到过去,看不到未来,隔着墙壁看不到隔壁的人,这是本能失掉了,不是真的失掉了,真的它存在,这叫迷失。我们现在有迷,什么是迷?起心动念是迷,分别执著是迷。如果我们不迷,我们见色闻声没有分别执著,这就不迷。没有分别执著,你的见,《金刚经》上所说的五眼圆明,你有肉眼、有天眼、有法眼、有慧眼、有佛眼。佛有,五眼圆明,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个个都有,不是佛独有。

 

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句话,我们必须牢牢把它记住。我本来是佛,你本来是佛,他本来是佛,那我应该怎么样?对你对他我都要包容,我都要把你当作真佛看待,为什么?你是真佛。你今天跟我一样迷了,变成凡夫。为什么?见色闻声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个人就叫凡夫。他本能有没有失掉?没有失掉。障碍,我们叫迷失,这个迷要破了,他自性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现在它现不出来,不能说它没有,现出来了不能说它有,为什么?它本来就是这样的。修行修什么,我们就明白了,把障碍除掉,怎么除掉?放下就是。我们常说别放在心上,这句话就是修行的关键。什么叫修行?不放在心上,大修行人。什么都不要放在心上,好!放在心上就麻烦了,放在心上是障碍,为什么?心上没有这个东西,真心什么都没有。

 

经典上讲得太多了,自性清净心中一法不立,连佛这个念头都没有。由此可知,佛这个念头都是妄念,所以你念佛不能成佛,这给你讲老实话。念佛的好处在哪里?往生极乐世界,妙就妙在此地!往生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生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保证你成佛,好处在这里。阿弥陀佛亲自教你,一对一的教。佛有神通,阿弥陀佛的世界,往生的人无量无边,阿弥陀佛有能力现无量无边身,让每个人都感觉到佛是单单教我一个人,与他不相干,与你也不相干,个个人都认为佛单独教他,你想学什么就教你什么,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一门通,门门都通,为什么?一个自性变的,只要你明心见性,无量无边的法门全通了,因为无量无边法门都是自性所现的。门不开,一门也入不了,门一开,一门入,门门入。

 

包容含摄,我们现在要学,我们的心量太小,不能包容别人,要学什么人都能包容,什么事也能包容。从哪里下手?从包容不能包容我们的人做起,这个人不能包容我,我要包容他;这个事不能包容我,我也包容它,从这做起。我们把话说白了,说俗了,就是这一生当中不跟人对立,对立就是不能包容,他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他毁谤我,我赞叹他,为什么赞叹他?难得他替我消业障,你看他骂我,他侮辱我、羞辱我,我不生气。这功夫从哪里来?这功夫就从我能包容他来的。他不知道,我知道,我知道什么?我知道自他是一体,自他不二,他不晓得,他要晓得就跟我一样。自他一体,这个他是包括一切他,所有他,不是一个人,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有情众生跟我一体。人跟我一体,不管他是哪里人,不管他是大人、小孩、男人、女人,贫富贵贱不论,统统一体;不但众人是一体,有情众生也是一体,有情众生包括畜生,蚊虫蚂蚁跟我一体,狮子老虎跟我也是一体,要包容,要尊重,要爱护,不能伤害。这叫佛法。佛法是什么?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法就是你真的觉悟,你真的明白,你真的不迷惑,就这个意思。所以要学习包容含摄。

 

「表里」,表是事相,里是理体,一个是从事上说的,一个是从理上说的,表里是一不是二。体是一个,事是众多,众多之事一个理,多到什么程度?多到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那是什么?事相,六道轮回是事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事相;理一个,理是什么?自性,就是真心。真心什么都没有,能现一切法。像我们电视屏幕,屏幕一打开,一片光明,什么也没有,那就是里;再按上一个频道,色相出现了,那就是表,表跟里是一不是二,表是生灭法,里不生不灭。里是自性,是真心,佛家的名词很多,一百多,例如真如都是讲的这个,我们净土宗讲的常寂光,就是讲体,讲的是理体。遍法界虚空界讲的是事相,是频道,频道有几十个,一百多个,不一样。能现频道的色相,能现的只是一个,就是一个屏幕,什么都没有。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去观察,慢慢的就有概念。这个概念很好,这个概念能把我们边见打破。这个边见就是对立,二边,我是一边,你是一边;大是一边,小是一边;长是一边,短是一边,对立的。这个对立的概念不能有。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宇宙之间只有一法,能现的自性,所现的万法,自性能生能现,万法所生所现,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包容是正确的,不能包容是错误的,是迷,觉了就包容,迷了他才有这个界限,觉悟了,界限没有了。

 

「故知苞罗表里者」,这句经文就是「事理双圆」,表是事,里面就是理,是真理,事理双圆,圆是圆满。「真」是能现的自性,「俗」是所现的十法界,「并照」,都清楚,都明了,对真不迷,对俗也不迷。俗是假相,是生灭法,是不可得;理是真相,真相里头没有妄相,所以它也不可得,于是理事、表里统统要放下。明了就好了,决定没有执著,决定没有起心动念,就对了。这是事理双圆,真俗并照。「众妙齐收,万类普摄」。妙是能现所现,都叫妙,无量无边。我们看电视按频道,每个频道现的相不一样,但是都是生灭相,不是不生灭,都是生灭相,真妙。万类也就是众妙,普摄,一法都不漏,大圆满!也得大自在。

 

「上智下愚,悉得度脱。世出世间,融通无碍也」,这叫「苞罗表里」。这是我们的心量,我们本来的心量,跟诸佛菩萨完全相同。为什么佛菩萨能包容,我们不能包容?佛菩萨明白了,觉悟了,我们在迷惑,我们糊涂、愚痴,不知道事实真相,产生许许多多障碍,错了,这向佛菩萨学习。上智是诸佛菩萨、阿罗汉等,这些都可以说上智;下愚,六道轮回的众生下愚。十法界里面,下面下愚是六道,上智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悉得度脱,统统度脱了。世出世间,融通无碍,我们要把心量尽量的放大,日常生活当中学习融通,圆融无碍,通达无碍。对世间法没有障碍,出世间法也没障碍,你的心常住在禅定当中,为什么?不会被外面境界动摇,不会被外面境界干扰,六根缘六尘境界,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这是真修行人,真正得佛法受用。那就是这里说的融通无碍,圆融自在。

 

下面,『过度』,过度这两个字,《吴译》本的,五种原译本当中的,《吴译》本经题为《过度人道经》。什么叫《过度人道经》?过是通过,像过河一样你过去了。自己过去了,还有许多众生没有过来,怎么办?我们要去度他,帮助他们过来,所以过是自度,下面这个度是度众生,度人道。「过度」,这底下有,「表自出生死」,这就是超越六道轮回,在六道里头就有生有死。我们现在一定要知道,六道不是真的,是假的,像作梦一样,可别把它当真,当真怎么样?你就造罪业,你就造业,你行善造善业,果报在三善道,行恶造恶业,果报在三途,三途六道你永远不能超越,错了。应该怎么样?断恶修善都不要放在心上,这就是练功夫。果然没放在心上,就开悟了,自自然然就过度了,真妙!为什么?不能有念头,有念头就迷了,起心动念就迷了,就把自性变成阿赖耶,阿赖耶就变成六道轮回。自作自受,本来有没有?没有,假的,就是因为什么?不知道是假的,无知,无知就是愚痴,知道是假的,就不把它放在心上,身心健康。这个要懂。然后要落实,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放在心上,我们就很快可以能超越,为什么?起心动念跟自性相应,不跟虚妄相应,自性不生不灭,自性不起心不动念。我们不起心不动念,不行,做不到,起心动念的习气太深了、太久了,只要接触,哪有不起心动念的道理。一般人也认为起心动念是应该的、是正常的。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0月27日09:31:3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580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